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毛竹林生长量影响因子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以毛竹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竹林结构,及不同气象条件下毛竹林生长量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探讨。研究表明,毛竹林自身结构及外界条件对毛竹林的生长量,即出笋数、成竹数及新竹胸径均有影响。影响不同留竹度数竹林新竹胸径的主导因子是竹林叶面积指数和成竹当年3、4月份的降雨量。而影响不同立竹度竹林出笋数的主导因子则是竹林叶面积指数、平均胸径、前一年的出笋数、前一年7、8、9月和当年3月的降雨量。  相似文献   

2.
竹产业是事关民生与生态建设的重要产业之一。为促进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切实增加竹农收入,在毛竹林分类经营的同时,积极探索笋用林高效可持续经营模式,即毛竹林早出春笋、鞭笋“两笋模式”,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文章从林地和林分选择、竹林管理、覆盖施肥以及笋期管理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毛竹林经营“两笋模式”的关键技术,以期为高效、可持续经营毛竹林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除竹材害虫外,竹类害虫均与毛竹林出笋、换叶相关联。为增加毛竹林单位面积产量,竹林内留养小年笋长成毛竹,使竹林内出笋、换叶规律复杂化,从而影响竹类害虫的发生及生物学习性。本文仅据研究竹类害虫积累的资料,对出笋大、小年毛竹和花年竹林毛竹上害虫的变化探讨如下。一、毛竹出笋大、小年与花年毛竹林一般隔年出笋,即一年出笋多,一年(次年)出笋少或不出笋。出笋多的一年称为大年,其笋称为大年笋,所长成的毛竹称为大年竹;反之则称为小年。一般小年所出之笋不留养,挖除食用,即竹林没有小  相似文献   

4.
毛竹平衡施肥促丰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竹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优良的速生用材竹种和经济竹种.在毛竹林的经营中,为促使毛竹丰产、高产,需要追施肥料来补充养分.毛竹林施用的肥料有专用肥、复混肥、微肥和采用先进的方法,达到毛竹经营的长久效益,养分平衡和地力维持.土壤肥力状况是毛竹林合理施肥、集约经营的重要依据.不同生产力水平、不同经营时期的毛竹林合理施肥,表现出毛竹林土壤养分动态变化.低产毛竹林的主要原冈是土壤20~40cm土层有效养分总储量低,而施肥能提高出笋数量,并使发笋期提早和延长,实践证明,氮磷钾合理配比施肥效果明显.平衡施肥能有效提高新竹眉径,使竹子明显增粗.  相似文献   

5.
毛竹笋材两用林配方施肥试验效果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奉新县竹林资源丰富,是全国九个丰产竹林示范基地县之一。毛竹笋材两用林配方施肥试验初步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各处理的出笋数、成竹数和采笋量在短期内暂无显著差异,但以处理N2P1K1的出笋数、采笋数和采笋量为最高,分别比对照大62.0%、108.3%和110.0%,亩收益比对照增107.1%,明显地提高了毛竹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毛竹林林分平均胸径模拟预测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何东进  洪伟 《林业科学》2000,36(Z1):148-153
毛竹林分平均胸径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毛竹林的平均水平 ,也是影响毛竹林产量 (包括毛竹产量和笋产量 )的重要测树因子之一。不同年龄结构或者不同密度的毛竹林 ,其林分的平均胸径存在着差异。对于同一密度的毛竹林而言 ,其林分平均胸径也可能不同。反之 ,对于同一平均胸径的毛竹林来说 ,其林分的结构也会有很大的差异 ,因此 ,探讨毛竹林分平均胸径与立竹密度或与毛竹林分年龄结构之间的关系 ,就成为了解和掌握毛竹林内部规律 ,实现毛竹林丰产、高产和稳产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毛竹林的优化经营过程中 ,平均胸径与立竹密度是影响毛竹林产量的 2…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探索笋用毛竹林丰产规律,提高竹林的经济效益,我所进行了笋用毛竹林的生长规律、培育技术和经济效益的调查研究。现初步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靖安县开展了毛竹注射BNP溶液试验示范项目。调查2年绩效的数据显示:毛竹注射BNP溶液后竹林小年和竹林大年显效率依次为46.2%和73.3%。调查数据证明,BNP毛竹增产剂具有促进笋芽分化、提高毛竹林笋、竹产量的功效。2009年毛竹林出笋成竹呈现出双胞竹、叁胞竹、多胞竹的现象。毛竹林小年显效的林分均为水肥条件好的地段。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不同垦覆深度对毛竹林进行了垦覆抚育试验。结果表明,经不同垦覆深度抚育管理的竹林,出笋数、成竹数和新竹胸径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垦覆深度为25 cm和30 cm的毛竹林,其垦覆后第3年出笋数和成竹数都显著高于其他垦覆深度的竹林;新竹胸径在不同垦覆深度的毛竹林中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对毛竹林不同经营措施进行毛竹出笋试验研究,采用8种回归方程进行拟合比较,找出适合新罗区的最优模型。旨在用于预测毛竹林出笋情况,以便指导毛竹林生产培育与竹笋采收。  相似文献   

11.
大小年经营的毛竹林改制为花年竹林,花年经营的毛竹林平均笋产量比大小年经营的增加150.59%,提高2.5倍,笋竹两项经济收入比大小年经营的毛竹林增加190.3%,提高2.9倍。  相似文献   

12.
为了发挥毛竹林生产潜力,增加竹农经济收入,在多年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套毛竹鞭笋丰产培育技术。研究认为:在毛竹笋材两用林中采挖鞭笋,不会影响整体的竹鞭鞭径和竹鞭总量生长;毛竹林地覆盖稻草和砻糠能显著提高第3年的鞭笋产量;培育高产鞭笋的最佳施肥时间为每年的5月;鞭笋采收时间为5-10月。毛竹鞭笋丰产培育技术可在毛竹笋材两用林经营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笋、材两用毛竹林是近年来在总结毛竹用材林和笋用林培育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毛竹经营类型.有些地方对毛竹林经营粗放,存在只收不管的现象,造成竹林出笋率低,立竹株数增加缓慢,质量下降,林地生产力极低.对现有毛竹低产林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造,投资少,见效快,能充分发挥竹林自身生产潜力,规模可大可小,方式灵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受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浙江安吉县的毛竹价格逐年下降,毛竹林的经济效益受到影响,如何提高毛竹林的生产力、培育大径竹材已经成为毛竹林经营的重要内容。毛竹林的生产力与土壤养分密切相关,测定分析了安吉县主要毛竹产区笋材两用林的土壤养分,探讨了竹林经营模式、竹林产出与土壤养分状况的关系。结果表明:安吉县毛竹林土壤普遍缺乏速效钾,而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为丰富;竹林平均胸径随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培养大径级竹林应增施磷肥和钾肥。研究结果可为优化毛竹林经营模式、提高竹林产量以及合理制定竹林施肥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毛竹林生态系统经济阈值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东进  洪伟 《林业科学》2003,29(2):64-70
如何确定合理的挖笋量是毛竹林丰产经营的关键问题。本文通过在建瓯设立50块毛竹林标准地,分别建立了毛竹林笋产量预测模型与林分平均胸径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经济阈值的手段对毛竹林生态系统进行研究。提出了毛竹林生态系统经济阈值的概念及研究方法,建立了毛竹林生态系统经济阈值模型。并结合实例对毛竹林生态系统经济阈值模型的应用给予了说明。本研究不仅丰富了经济阈值的研究内容与应用范畴,而且也为毛竹林的优化经营和丰产培育提供新的依据与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丰产栽培措施对毛竹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时10年对低产毛竹林进行不同经营措施的丰产培育试验。结果表明:竹林平均每年出笋1 669.3株/hm2,成竹749.1株/hm2,秆、枝、叶鲜质量35.52 t/hm2,平均胸径12.0 cm,平均枝下高8.6 m,比对照竹林分别增加1.61倍、1.14倍、3.02倍、28.0%、30.3%。经过丰产培育竹林的出笋、成竹的旺盛期都较长,历时4~8年,直到10年后才有所下降。改善土壤、提高肥力,对增强竹鞭系统生长发育和促进培育后的竹林出笋、新成竹量增加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不同土壤类型对毛竹林生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福建省常见的7种土壤类型(红壤、黄红壤、黄壤、紫色土、红土、黄泥土、水稻土)对毛竹林出笋数、新竹成竹率和新竹胸径的影响。结果显示,毛竹林出笋数及新竹胸径在不同土壤类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新竹成竹率在不同土壤类型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认为,在毛竹造林时应优先选择退耕的农地,即耕作土壤黄泥土和红土。  相似文献   

18.
2008年1月中下旬我国南方遭受持续性大范围雨雪冰冻天气袭击,造成毛竹林受灾严重。该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各受损程度毛竹林灾后出笋数、笋产量和竹笋地径等因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年度间和施肥处理间出笋数、笋产量和竹笋地径等因子均达到了极显著性差异,以施肥处理4为最佳施肥技术措施,各项因子增幅最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研发毛竹林高产高效生态经营技术提供一定参考。【方法】调查浙西南地区采挖毛竹林竹笋后的笋-幼竹生长过程,通过存活曲线分析毛竹林挖笋后的发笋成竹规律,探讨挖笋对竹笋中单宁、粗脂肪、粗蛋白等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竹笋采挖提高了毛竹林地的发笋能力,挖笋样地的发笋数比未挖笋样地增加了12.8%(P <0.05),而挖笋后选留竹笋的存活率也显著高于未挖笋样地;与未挖笋样地相比,挖笋样地内毛竹新分株的平均胸径并未发生显著改变(P> 0.05),挖笋不会降低新分株胸径而使林分衰退;竹笋间的非对称性竞争有利于竹笋地径的径级为Ⅰ-Ⅲ级竹笋的生长与存活,随着地径的提高竹笋死亡率显著降低,而径级Ⅳ级以上竹笋则有着较高的死亡率。盛笋早期以后,径级相对较小(Ⅳ级以上)的竹笋开始大量萌发,这类竹笋若不及时采挖,大部分会出现退笋,造成资源浪费;挖笋和未挖笋样地竹笋的含水率、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在各笋期均未见显著差异(P> 0.05),尽管挖笋样地竹笋的单宁含量在末笋期显著高于未挖笋样地,但两种样地其他笋期单宁含量均未见显著差异。【结论】毛竹林竹笋的采挖,可缓解竹笋间的非对称性的资源竞争,有...  相似文献   

20.
毛竹林按其经营制有花年竹林和大小年竹林之分。花年竹林即年年发笋长竹且相邻年份林分生长量相近的竹林。大小年竹林则不同,相邻年份林分竹笋和竹秆等的生长量相差悬殊,其中的一年由于林分生长量很少,甚至无笋无新竹,称为小年。资料和作者在龙游县毛竹低产林改造技术研究的结果皆表明,大小年毛竹林的年均(或度)经济产量和生物量不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