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赤霉素对2个玛咖品种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色玛咖和黄色玛咖的种子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0 mg/L、50 mg/L、100 mg/L、200 mg/L、400 mg/L)浸种24 h,测定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根长等指标,比较不同浓度赤霉素对玛咖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均能提高玛咖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根长等指标,当赤霉素浓度为200 mg/L时,对黄色和黑色玛咖种子发芽效果最佳。不同浓度赤霉素浸种后,黄色玛咖种子萌发的各项指标均大于黑色玛咖种子。  相似文献   

2.
赤霉素处理对暴马丁香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快速打破暴马丁香种子休眠和促进幼苗生长,研究了不同赤霉素浓度处理对暴马丁香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处理能快速打破暴马丁香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赤霉素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效果差异极显著(P0.01),以500mg/L赤霉素浸种24h时,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生长量、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高,建议育苗生产中采用500mg/L赤霉素处理暴马丁香种子。  相似文献   

3.
赤霉素对紫丁香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浸泡紫丁香种子 2 4h和 4 8h ,分别在光照和黑暗中培养。试验结果表明 :紫丁香种子的萌发对光没有特殊要求 ,但用浓度为 1× 10 -6mol/L的赤霉素浸种 2 4h在光照下萌发 ,能够有效地提高种子的活力 ,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4.
以猬实(Kolkwitzia amabilis Graebn)种子为实验材料,通过不同温度热水浸种、不同时间浓硫酸处理、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及变温处理后,在培养皿中进行萌发对比实验。结果表明,80℃热水处理后温水浸种48h或用98%的浓硫酸处理20min,最后用100mg/L的赤霉素处理24h能有效提高猬实种子萌发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是高效的催芽手段。变温周期6h,处理15个循环,能较好替代赤霉素处理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对单面针种子进行赤霉素和浓硫酸浸种处理以及湿沙层积催芽试验,结果表明,赤霉素浸种处理对单面针种子萌发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与清水浸种的对照相比,萌发率显著提高,萌发时间显著提早,用1 000~2 000 mg/L赤霉素溶液浸种6-72 h,萌发率比对照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其中以1 000 mg/L浸种48h的萌发率最高,达85%,以1 000 mg/L浸种72 h的萌发率较低,但也达到46%,萌发高峰期出现在处理后的52-90天期间;而对照处理的萌发率最高只有31%,多数低于30%,萌发高峰出现较晚,到128天时萌发仍处高峰期,萌发缓慢,整齐度不高。单面针种子先用80%浓硫酸浸泡处理3.5 min后,再用1 000 mg/L赤霉素溶液浸泡处理6 h、12 h、24 h、48 h和72 h,各处理的萌发率均不超过8%,萌发活动主要发生在处理后的52天之前,之后一直至128天未发现萌发的种子。研究表明,在实际的单面针育苗生产中,单独使用赤霉素浸种处理比使用浓硫酸和赤霉素组合浸种处理的方法较为简便、实用。  相似文献   

6.
以距瓣尾囊草种子为实验材料,采用培养皿发芽法,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浸种与层积时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具有休眠特性,层积能够促进种子的萌发,时间越长效果越好。层积前用赤霉素浸种处理可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用浓度400 mg·L-1的赤霉素对种子浸泡24 h后层积60 d的萌发效果最好,可使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达到83.91%和51.60%。  相似文献   

7.
在恒温条件下(25℃),利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双氧水、硝酸钾,对经过不同层积天数的绒毛白蜡种子进行浸种催芽试验,浸种时间均为48h.结果表明,层积后的种子,经适宜浓度的药剂浸泡后,发芽率显著提高,恒温条件下,对绒毛白蜡种子进行催芽的最高处理组合为层积50d,赤霉素浓度300mg/L,平均发芽率达93%;最经济的处理组合为层积50d,双氧水浓度0.05%,平均发芽率为89%,与对照相比,效果极显著.  相似文献   

8.
以原产于新疆伊犁地区的"新薰一号"薰衣草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浸种温度、浸种时间和赤霉素浓度等条件对薰衣草种子活力和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黑暗条件下,经过浸种温度20℃、浸种时间24 h的处理,薰衣草种子的活力最高,有活力种子占比达到93.30%;(2)用浓度300 mg/L的赤霉素浸泡6 h,种子发芽率最高,达到53.35%;(3)薰衣草种子萌发较适宜于低温环境15~20℃,较高温度即25℃以上虽然可促进种子提早萌发,且发芽相对整齐集中,但其发芽率却降低。  相似文献   

9.
研究赤霉素(GA3)、6-苄氨基嘌呤(6BA)、萘乙酸(NAA)、吲哚丁酸(IBA)四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设不同溶液浓度、不同浸种时间处理对爪哇葛藤、无刺含羞草及羽叶决明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调节剂对促进种子发芽率有一定作用;不同生长调节剂对不同绿肥种子萌发的影响不尽相同,以GA3促萌发效果最好,以无刺含羞草受影响效果最显著;低生长调节剂浓度水平(15或25 mg/L)和浸种24 h或48 h是较佳的处理组合,而高浓度的生长调节剂对促进发芽率无影响或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PEG、氯化钙、柠檬酸三种药剂浸种与室温、低温(5℃)两种储藏方式(遮光与不遮光)对拟赤杨种子进行处理,结果表明:低温储藏发芽率略高于室温储藏;种子在不遮光条件下发芽率显著高于遮光条件下。用不同浓度的氯化钙、PEG、柠檬酸三种药剂浸种24小时,实验结果表明,PEG浓度在10 g/L时对种子萌发有显著影响,但种子发芽率呈降低趋势;氯化钙浓度在2.5 mmol/L、5 mmol/L、10 mmol/L时对种子萌发均有一定促进作用;当柠檬酸随浓度升高时种子发芽率逐渐升高,在80mmol/L时与对照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不同浸泡时间、催芽温度以及不同浓度的CaCl2和GA3对南亚松(Pinus latteri)种子进行引发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南亚松种子萌发及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0.5 mg/L的GA3浸种24 h,于30℃恒温箱催芽是促进南亚松种子萌发的最佳处理方法,CaCl2不适合用于南亚松种子的引发处理。  相似文献   

12.
试验测定了不同化学药物、浓度、浸泡时间和单纯用水浸泡渗透处理对油松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阿司匹林、赤霉素、聚乙二醇对油松种子发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经过3种药物处理的种子在室温11~14℃的情况下,第6天或第7天开始发芽,对照第9天发芽;发芽势(第10天的发芽率)经过处理的在22%以上,高者可达31%,而对照仅为8.3%。单用自来水做渗透引动处理也能提高油松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  相似文献   

13.
‘中国红’樱花种子发芽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中国红’樱花种子为材料,研究赤霉素、浸种时间和贮藏方式对发芽的影响。研究表明,赤霉素能有效提高‘中国红’去壳种子的发芽率,1 500 mg/L赤霉素处理1.5 h效果最佳,发芽率达76.0%,发芽持续时间20 d。4℃冷藏更有利于‘中国红’种子的储藏。  相似文献   

14.
We used pre-sowing treatments v/z., soaking seeds in concen- trated sulphudc acid (CSA), gibberellic acid (GA), combined treatment of CSA + GA and mechanical scarification to overcome seed dormancy and enhance synchronous germination of Macaranga peltata seeds. We analysed percent seed germination data by logistic regression and con- finned that except in GA treatment, time and acid concentration together were crucial for enhancing germination. The combination treatment of CSA and GA resulted in higher percent germination (up to 74%) than either treatment used separately, but produced defective seedlings (26%). Mechanical scarification of seed coat had the greatest impact in enhanc- ing germination (78%) and reducing imbibition time (6 days) against the control (0%). Germination studies and SEM analysis confirmed that seed germination in M. peltata was inhibited by seed coat dormancy.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四数九里香种子萌发率,研究了最佳浓硫酸处理种子的时间及不同激素处理对四数九里香种子自然萌发的影响,以完整种子和带胚子叶作为外植体,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6-BA、NAA、IBA、GA3对外植体生长的影响,及不同质量浓度活性炭对外植体褐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浓硫酸最佳处理时间为1 min;用200×10-6的IBA处理过的种子发芽率最高,达50%;其次是50×10~(-6)和150×10~(-6)的NAA,其萌发率均为45%;外植体在添加2.5 mg/L 6-BA、0.2 mg/L IBA、0.1 mg/L GA3或0.2 mg/L NAA的培养基上诱导率较高,活性炭为1.5 g/L时外植体褐化程度最低;四数九里香胚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添加2.5 mg/L 6-BA、0.1 mg/L GA3、0.2mg/L NAA和1.5 g/L活性炭的MS培养基。  相似文献   

16.
使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浸泡猪屎豆和黄葵种子,研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200 mg/L的GA3处理对猪屎豆的催芽效果最好,而100 mg/L的GA3处理对黄葵的催芽效果最好;GA3浸种催芽对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有提高,但效果不显著。GA3的浓度过低或者过高,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华中樱桃 Cerasus conradinae种子生物学特性,以 湖北省赤壁市的野生华中樱桃的自然成熟未落地的果实为试验 材料,观察其种子形态,并测定种子长度、宽度、厚度、千粒 重、吸水特性和发芽特性。结果表明:华中樱桃种子为卵形,长 7.64±0.73mm,宽5.28±0.55mm,厚4.39±0.47mm,千粒重 62.77±2.91g,属中粒种子;种子浸种0~4 h吸水较快,后渐趋 缓,浸种24 h近饱和,吸水率为33.23%,种子饱和状态时吸水率 为33.30%;用750 mg/L 赤霉素(GA3)溶液浸种处理的种子发芽 效果较清水浸种好,但差异不明显,两者发芽率分别为65.3%和 62.7%;华中樱桃幼苗个体间差异大。  相似文献   

18.
为了打破杜仲种子休眠,提高其发芽率,研究了温水浸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配比以及不同浸泡时间对杜仲种子催芽的影响。结果显示:50℃温水浸种和6-BA 100mg!L-1浸种均能显著提高杜仲种子的发芽率,其中6-BA100mg!L-1的催芽效果最好,发芽率达88%,比对照组高28%,发芽势为80%,比对照组高34%;其次,50℃、100mg!L-1IBA和150mg!L-1 GA3发芽率均达80%。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青钱柳种子破除休眠,提前播种出苗的方法。采用赤霉素不同浓度溶液对青钱柳种子进行"浸泡后直接播种"、"浸泡并沙藏后播种"2组种子处理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浸泡后直接播种没有打破种子休眠,播种当年出苗率为0,第2年才出苗;浸泡并沙藏后播种能打破种子休眠,播种第1、2年均出苗,总出苗率13.54%~28.13%,第1年出苗率2.08%~5.21%,占总出苗率的9.1%~27.8%。其中,赤霉素500、750 mg/L浓度溶液浸泡及沙藏处理后,破除种子休眠效果明显,当年出苗率为5.21%,依次占总出苗率的23.8%、27.8%,是适宜的种子处理溶液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