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介绍皖北地区玉米生产现状出发,论述了玉米高温灾害的种类。列举了玉米高温热害指标.分析了高温灾害对玉米生产的影响,并从做好播种前准备工作、选用耐高温品种、及时浇水灌溉及进行辅助授粉等方面提出了高温灾害预防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农业隐性灾害对玉米生产的影响,分析了气候变化条件下隐性灾害的加重趋势,总结了低温冷害、阴雨寡照、高温热害、阶段性干旱、渍害和收获期降雨等主要隐性灾害的危害和发生特点;针对不同类型的农业隐性灾害的具体特点提出了预防措施,并指出了减轻农业隐性灾害的研发重点.  相似文献   

3.
玉米是四川第3大粮食作物,主要种植在盆地丘陵和盆周山区,玉米生产过程中干旱、风雨、病虫害等自然灾害频发,制约了四川玉米生产的发展.本文针对四川盆地玉米生产生态特点和农业灾害发生规律,制定了四川盆地玉米多灾害应急联合调控技术方案,为四川玉米抗逆稳产高产栽培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位于我国北部边疆,农牧业发达。春玉米是内蒙古地区的必备农作物,但因内蒙古地区气候变化频繁,极易对春玉米的生长栽培造成负面影响,导致内蒙古地区的春玉米一直深受农业气象灾害的侵袭和影响。为有效减轻因气象灾害造成的农业生产压力,以洪涝灾害和低温冷害灾害为例,针对内蒙古春玉米生育期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展开研究,详细分析其灾害指标选取和等级确定,探究内蒙古地区的实际气象条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淮北地区夏玉米渍涝灾害及其防御措施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渍涝是影响玉米生产的重要灾害之一,介绍淮北地区夏玉米不同生育时期的渍涝特点,结合生产实践,提出玉米渍涝灾害的防御措施,以降低渍涝灾害对玉米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范红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3,(36):13968-13971
利用线性分析方法,对濮阳市历年玉米产量做了加权滑动平均处理,从中分离出趋势产量和气象产量,并用指标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分析了玉米生育期的气象条件.结果表明,濮阳市玉米产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已进入高产阶段;当地温度、日照条件优越,有利玉米高产;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时有干旱、雨涝灾害发生,是玉米稳定增产的制约因素.采取相应措施,积极应对干旱、雨涝灾害,是实现玉米稳定增产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别介绍了玉米种植对气象条件的需求,提出了影响玉米种植的各种气象灾害以及提高玉米种植过程中各种气象灾害防御能力的措施,希望能够有效提高玉米的抗灾能力,使玉米的产量以及质量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8.
东北地区是中国春玉米的主产区,低温冷害成为高纬度地区玉米减产的重要气象因子.低温冷害不仅影响玉米生理代谢过程,在玉米有机物质积累方面也有抑制作用.因此,减少低温灾害对玉米产量影响成为实现玉米高产稳产的重要方向之一.笔者从玉米抗低温调控技术进展角度出发,综述了低温冷害影响玉米生长发育机制、玉米低温胁迫下发芽相关因素、如何...  相似文献   

9.
玉米产量占渭北地区粮食总产的50% 以上,是渭北地区粮食产业丰产增收的关键。风雹灾害的 频发对部分地区玉米生产造成较大的威胁。文章全面阐述了玉米风雹灾害的危害、灾情分级,提出了灾后应 对具体措施和灾前防范与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0.
气象灾害对泰安市夏玉米生产的影响与防控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泰安市近50 a的气象资料,着重分析了泰安市夏玉米生育期间的干旱等4种主要气象灾害发生的规律,探讨了气象灾害对夏玉米生产的影响程度,提出了相应的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11.
在综述玉米渍涝的类型和危害、淮河流域夏玉米渍涝灾害发生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淮河流域夏玉米渍涝灾害的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12.
玉米生育期间农业气象灾害种类多,发生面广,部分灾害呈加剧趋势。通过对夏玉米气象灾害干旱、涝灾、风灾及高温热害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农业防灾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13.
重点分析了辽宁省干旱、低温冷害、霜冻、洪涝、冰雹等主要气象灾害在辽宁地区的分布及其对玉米生产的影响,并结合实际,多角度、多手段探讨了气象灾害综合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了灾害年份晚播玉米生产的可行性和减产原因及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15.
气象条件对安阳夏玉米高产不利影响及防止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骤雨  贾成刚  袁志江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2):165-165,216
通过分析安阳气象条件对夏玉米生产的不利影响,从技术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减灾补救措施,并从宏观战略的角度提出了防御夏玉米气象灾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陕西北部主要气象灾害变化及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71-2012年陕西省榆林市玉米生长期内干旱、冰雹、暴雨资料和玉米产量数据,采用数理统计、趋势产量分离、线性回归等方法,分析了三种气象灾害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玉米生长期干旱有逐年代上升趋势,西北县区较东南县出现干旱的频次高;生长期干旱可导致大部分县减产,遭遇重旱到特旱最大可造成玉米减产70%以上;初夏干旱最多,对玉米产量影响也最大,初夏发生特旱可导致玉米减产7%~40%,东南县区初夏干旱减产较西北县区减产幅度更大。冰雹在过去42 a呈现极显著的下降趋势,6月份出现冰雹最多,对产量影响不大。暴雨次数的年代际变化呈上升趋势,暴雨雨量变化不明显,暴雨次数、暴雨量与玉米产量均表现为显著负相关。三种灾害综合影响中,初夏干旱对玉米产量影响最大,其次为暴雨,冰雹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7.
气候变化与和田附近地区粮食生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丽 《新疆农业科学》2000,37(3):103-106
分析了和田附近地区近 40年气候生产力变化特征以及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重点对近 10年气温、降水与小麦、玉米产量形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2~ 4月的气温和 7~ 9月的气温分别与小麦和玉米产量有较密切的关系。同时 ,发现小麦的主要气象灾害是 2~ 4月的倒春寒 ,玉米的主要气象灾害是 7~ 9月的低温冷害  相似文献   

18.
菏泽市夏玉米大风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菏泽市夏玉米大风灾害风险分布情况。[方法]利用1971—2015年菏泽市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统计菏泽市夏玉米大风灾害的发生次数、发生地点、发生频率,再将大风灾害等级进行0、1的标准化,作为大风灾害的风险系数,最后利用Arc GIS软件中的Kriging插值法进行绘图,确立菏泽市夏玉米大风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并针对夏玉米大风灾害提出了防御措施。[结果]成武县、单县的部分地区位于高风险区,夏玉米生育期内大风日数4.3 d;牡丹区、定陶区、巨野县位于低风险区,夏玉米生育期内大风日数3.1 d;其他县区位于中值区。[结论]该区划图可为制订各项抗灾减灾措施及提高夏玉米防灾减灾能力提供科技指导。  相似文献   

19.
玉米生产如何应对气象灾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生长季节,正是风、雹、涝等气象灾害多发季节。每年都有不同面积、不同程度的玉米受灾。那么,在玉米生长期,如何应对这些气象灾害呢?  相似文献   

20.
舞阳县夏玉米生产的气象灾害及防御对策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根据舞阳县近40年的气象资料,着重分析了舞阳县夏玉米生长期间干旱等6种主要气象灾害的发生规律以及气象灾害对夏玉米生产的影响危害程度,提出了相应的防御对策,以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