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一、试验材料板栗有原引于河北的遵化十一号、下庄二号,山东的金丰、郯城207、江苏的处暑红、广西的中果红油皮;日本栗有原产日本国的乙炊、银寄、岳王、金华、丹泽、筑波、石锤;本所自育的日本栗和板栗的人工杂交种银寄×遵化十一号以及代表丹东地区的杂种类型大栗树—红石一号。除本母树外,均系2—4年生以上幼树。二、试验方法1、过氧化物酶同功酶的制备:1982年8月、1983年5月、1984年3月,每批、每试样均取鲜栗芽一克,置于钵中,加蒸馏水  相似文献   

2.
信息快递     
·种苗信息·山东省日照市名特优果树研究中心向您推荐下列优质苗木接穗与商品果实  一、日本栗 丹泽 8月下旬~ 9月初成熟 ;筑波 9月中下旬成熟 ;银寄 9月下旬成熟。均为大型果 ,单果重 2 5~ 30g ,优质高产 ,是最佳栽培 (授粉 )组合。株价 3~ 3 5元。还可提供金华、丹泽、筑波、银寄、伊吹、有磨、田尻银寄、石槌等品种接穗 ,蜡封每条 0 3~ 0 5元。并向购苗者提供《日本栗》专著 (译文 )。二、日本甜柿 藤八 8月中下旬成熟 ,单果重 1 50~ 2 0 0g ,完全脱涩 ,质优 ,丰产 ,且为优良授粉品种 ,爱知早生富有 1 0月上旬成熟 ,单果重…  相似文献   

3.
凤城栗树栽培的种类有两种,一种是板栗,一种是日本栗。文章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总结了凤城区域栗属资源的种类、数量及分布情况;重点介绍了凤城市内主要栽种板栗和日本栗的品种类型及其主要特征、特性以及日本栗的引种栽培现状,这些优良品种分别保存在丹东凤城市日本栗良种基地和板栗良种基地。  相似文献   

4.
对中国板栗矮化砧木选育研究进展做了阐述,并对板栗、野板栗、茅栗、锥栗、日本栗等作砧木与板栗的嫁接亲和性及矮化效果等做了分析,同时指出了今后板栗矮化砧木的选育途径。  相似文献   

5.
中国板栗生产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世界上用于坚果商业化栽培的栗属植物主要是中国栗、欧洲栗和日本栗,欧洲栗主要在欧洲南部地区栽培,日本栗在日本、朝鲜半岛及我国东北的部分地区种植,中国栗则主要在我国。此外,在选出大果类型后,我国特有的栗属植物锥栗开始在我国福建省大量种植。一、中国板栗生产现状板栗(中国栗)以优良的品质和高度的抗逆性享誉世界,但由于各种原因致使我国板栗发展缓慢。20世纪70年代,在当时国家林业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各板栗产区相继开展了板栗生产品种化工作,经过多年努力,我国板栗生产现已完全实现了品种化。80年代后随着农村经济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浙江省7个产地栽培的4个主要板栗品种共11个板栗样品的氨基酸组成和含量,同时探讨了其营养价值。对板栗中17种氨基酸的分析表明,板栗几乎含有所有人体必需氨基酸。分析毛板红和魁栗的氨基酸,其组成极相似,且两者在地域上的差异较品种本身差异大。在所研究的几个地域中,浙南地区的板栗氨基酸含量高,浙东、浙西和浙北的氨基酸含量较为接近。此外,所有被测样品中,日本栗的蛋白质营养价值最低,二次结实板栗产最高。  相似文献   

7.
以不同糯性等级的6个板栗品种为试材,比较不同糯性品种板栗粉的糊化特性差异以及脱脂、脱蛋白处理对不同糯性品种板栗粉糊化特性的影响,进而分析蛋白质、脂肪与板栗糯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高糯性品种板栗粉糊化黏度显著低于低糯性品种(P<0.05)。2)脱脂后,板栗粉RVA谱特征值改变不明显;脱蛋白后,板栗粉糊化黏度显著升高,糊化温度降低。3)蛋白质含量与峰值黏度、谷值黏度、崩解值、最终黏度和回复值显著负相关(P<0.05),脂肪含量与板栗粉糊化特征参数的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板栗在我国已有二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分布广,品种多。板栗种仁含丰富的淀粉、糖和蛋白质,味美可口、营养丰富,是著名的木本粮食之一,深受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欢迎。我国的板栗远销港、澳、日本等地,是出口创汇的紧俏商品。按省林业厅规划,“七五”期间后三年,全省将采取基地建设方式,发展板栗28万亩,投资420万元。发展板栗是件大好事,但在板栗基地的建设过程中,伴随而来的板栗病虫害绝不可忽视,否则,将会给基地  相似文献   

9.
通过在高温干旱环境下,对板栗品种1~4号和对照铁粒头(对照)苗期叶片蛋白质、叶绿素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等和光合日变化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板栗1号、2号和4号品种苗木生长状况较对照良好,而板栗3号品种苗木生长状况较弱一些;板栗苗期都存在光合"午休"现象,板栗1~4号品种同化效率较对照高,板栗3号和4号品种应对高温干旱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板栗1~4号品种气孔导度有剧烈的波动,水分利用效率亦存在较大波动,只有板栗3号品种相对其他品种较为稳定,与净光合速率变化趋势较为相似。  相似文献   

10.
板栗花粉直感效应在坚果内在品质上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板栗优良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以北方板栗品种"燕龙"、"燕山红栗"为父本,云南板栗品种"云富"、"云良"、"永丰1号"为母本进行授粉试验,探讨板栗花粉直感效应在板栗内在品质的表现。结果表明,可溶性总糖含量呈现出明显的花粉直感效应;在支链淀粉的含量上,由于供试北方板栗品种与云南板栗品种没有明显的区别,各授粉组合在支链淀粉含量上没有呈现明显的规律性。含水率在同一种授粉组合中不同年份含量的不同与成熟度和气候条件有关;以"永丰1号"、"云良"和"云富"为母本,以北方板栗品种"燕山红栗"、"燕龙"为父本的授粉组合,其果实可溶性总糖含量均在20%以上,支链淀粉含量在40%以上和直链淀粉在10%以上。  相似文献   

11.
为了选育适合平原地区生长的杨树新品种,湖北省潜江市林科所引进丹红杨Populus deltoides.CL.Dan Hong.等杨树新品种进行生长、抗性试验,以中潜3号为对照,通过对参试品种胸径、树高、材积、抗虫性、抗病性调查,分析了各品种间的生长量差异和抗性差异,丹红杨在所有参试品种中表现出生长快、抗性强、综合性状优良的特性,值得在江汉平原等适生区域推广。  相似文献   

12.
对‘凤丹’牡丹、‘香丹’牡丹和紫斑牡丹等3个油用牡丹品种在福建闽北地区的适应性进行比较试验,并对其植株性状、果实性状、产籽量及抗病性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凤丹’牡丹能适应引种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幼树长势良好,能正常开花结实,但丰产性表现一般、果实经济性状较好,在闽北高海拔地区可适量推广种植,以满足不同市场需求;‘香丹’牡丹幼树能正常开花结实,果实经济性状一般,丰产性较差,有待于进一步观察研究;紫斑牡丹品种表现较差,幼树能存活,但树体生长基本停滞,开花少,且不结实,不适宜在闽北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银杏侧枝振动落果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瑞珍  张晓文 《林业科学》1997,33(2):176-182
为设计一种合理的振动采集干果的机具,对银杏树果实的果柄结合力进行了测试,对果枝进行了激振试验和振动落果试验,还在室外对立木侧枝进行了振动测试,经过数据处理和分析,得出了银杏侧枝振动落果最佳的激振频率、振动加速度和振动时间,为果树侧枝振动采种机具的设计提供了科学的技术参数和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4.
引进栽培得到6个杏树优良品种金太阳、凯特、玛瑙、红丰、新世纪、大棚王进行栽培试验,与原产区杏品种相对照,对各品种生物学特性、生长、果实经济性状、抗病性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6个杏树品种在试验区适应性好,果实经济性状和品质方面均与原产地无显著性差异.同时在物候观测中与北方相比较具有早萌芽、早开花、早结实的特点.6个品种间,金太阳和红丰两个品种表现为树势中庸、自花结实力强、结果早、抗病性强,宜于在四川秦巴山区大规模种植.  相似文献   

15.
丹红杨等6个南方型杨树无性系物候期观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笔者对潜江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内丹红杨等6个表现优良的南方型杨树无性系物候期进行观测研究,分析了各无性系萌芽展叶、生长、封顶落叶、开花结实、休眠的时间以及与气温变化的关系,并得出了各无性系的物候表,为丹红杨等优良杨树无性系在江汉平原的繁育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信阳地区适宜的桃树设施栽培措施,以信阳地区五月鲜桃为试材,以露天栽培为对照,分析不同避雨栽培措施下五月鲜桃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实纵径和横径以及可溶性糖、可滴定酸、花青苷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露天栽培措施下果实纵径和横径、可溶性糖含量、花青苷含量基本上在各个时期均最低,避雨条件下采用覆草栽培措施果实纵径和横径最大,可溶性糖和花青苷含量均最高,采收期糖酸比显著高于对照。因此,与露天栽培相比,避雨栽培条件能给信阳五月鲜桃提供更为优良的生长环境,且避雨条件下采用覆草栽培措施果实表现最优。  相似文献   

17.
杨树新无性系丹红杨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通过对潜江地区丹红杨品比试验林与推广示范林的调查,从造林类型、栽植密度、土壤条件等方面进行生长量、抗性分析,结果表明:丹红杨在潜江的引种栽培初步成功,推广示范区丹红杨单株材积生长量是中潜3号的132.5%~163.9%,表现出速生、丰产、抗性强等特点,可以作为杨树工业原料林的优良品种在江汉平原及类似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利用Granier热消散探针法(Thermal dissipation probes,TDP),对我国南亚热带鼎湖山针阔叶混交林中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的树干液流变化进行了监测,结合同步监测的光合有效辐射、空气相对湿度、空气温度等环境因子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马尾松树干液流速率的日变化呈单峰型曲线,日间中午(13:00—14:00)的树干液流速率最高,湿季最高峰值为25.24 g·m-2s-1,干季最高峰值为17.75 g·m-2s-1,夜间也存在微量树干液流;2)马尾松树干液流速率主要受光合有效辐射和水汽压亏缺(vapor pressure deficiency,VPD)的影响,湿季中光合有效辐射起主要作用(P<0.001),干季中水汽压亏缺起主要作用(P<0.001);在干湿两季,树干液流速率滞后于光合有效辐射,提前于水汽压亏缺;3)湿季的蒸腾量显著高于干季(P<0.001);与森林恢复初期的马尾松树干液流相比,本地区树干液流速率相对较低,表明随着演替的进行,马尾松树干液流速率下降;4)研究结果揭示了华南地区的群落先锋树种马尾松在演替中期时的水分利用特征,对该地区森林恢复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樱桃在在落叶果树中果实成熟最早,为"百果之先",正处春末夏初果品青黄不接的时期,樱桃填补了鲜果供应的空白。对丰富市场、均衡果品周年供应、满足人民消费需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天水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宜樱桃的种植,并且产量高、品质好,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值得推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究外源油菜素内酯(BR)对不同温度(8、28、38℃)下香椿幼苗生长的调节作用,以盆栽5月龄香椿幼苗为试材,以喷施清水为对照,研究外源油菜素内酯对不同温度下香椿幼苗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BR处理可提高不同温度下香椿幼苗叶绿素的含量,显著提高香椿幼苗生物量和干物质积累量,使香椿幼苗叶片组织加厚,叶片相对含水率(RWC)提升,并且提高了香椿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s)、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降低了胞间CO_2浓度(C_i)、蒸腾速率(T_r)、初始荧光(F_o)、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综上所述:喷施油菜素内酯可以促进适温下(28℃)香椿幼苗植株的生长,提高香椿幼苗在温度胁迫下的缓解作用和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