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防治抗性油菜菌核病新药剂筛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筛选防治抗性油菜菌核病的新药剂,通过对多种新药剂的室内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菌核净、粉霉净、万霉灵对油菜菌核病具有很好的防效,室内抑菌效果达100%,田间药效均在80%以上,比多菌灵的防效高40%左右。是目前替代多菌灵防治抗性油菜菌核病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2.
盾壳霉防治油菜菌核病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通礼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8):81-81,96
探索盾壳霉防治油菜菌核病的效果及稳定性,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11年3月进行了盾壳霉防治油菜菌核病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盾壳霉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效高,有增产效果,且油菜生长正常,无明显药害及其他有益现象出现。  相似文献   

3.
值保问答     
问:油菜始花期能否用15%三唑酮40克防治菌核病?答:三唑酮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较差,可以选用氟唑菌酰羟胺、菌核净、腐霉利、异菌脲、啶酰菌胺、咪鲜胺等药及其混配剂防治。菌核病菌对多菌灵产生较高抗性的地区,要停用苯并咪唑类药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盾壳霉防治旱地油菜菌核病的效果及稳定性,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对比法设计,使用9个油菜品种为试验品种,通过油菜出苗后伴细土撒施盾壳霉,调查每个品种施用盾壳霉和对照的发病株数和病级,计算发病率,病情指数和防效。油菜成熟后评价菌核病的产量损失比较。[结果]在罗平旱地油菜生产条件下使用盾壳霉粉剂,于油菜出苗后田间撒施防治菌核病,对成熟期菌核病发病株率无明显影响,但病情指数下降明显,品种间菌核病综合防治效果为1.41%-30.47%,平均防治效果14.7%。产量分析表明,盾壳霉使用对油菜千粒重提高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农家致富》2015,(6):29
清理围沟油菜角果发育成熟期常出现较大强度降水,地势低洼的田块会形成渍涝灾害,容易导致油菜植株缺氧烂根和倒伏,降低植株抗性。油菜终花后,要及时利用晴好天气彻底清理围沟,保持围沟与排水沟通畅。防治菌核病应根据菌核病发病情况,每亩用25%咪鲜胺乳油50毫升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60~100克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150克等,加水25~30公斤均匀喷雾,强化菌核病防治。防治蚜虫春末夏初如出现高  相似文献   

6.
不同药剂防治油菜菌核病药效试验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油菜菌核病防治技术、筛选高效防治药剂,2011年进行了8种杀菌剂在盛花期防治油菜菌核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啶酰菌胺、腐霉利4种药剂对油菜菌核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生产上可推广应用,井注意交替使用,以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为了筛选防治油菜菌核病的高效、低毒药剂,选用盾壳霉开展油菜菌核病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单独使用1010个孢子/g盾壳霉可湿性粉剂土壤处理1次,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一般,结合花期再次喷雾该药剂,防效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8.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50%啶酰菌胺颗粒剂、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在盛花期用药1次即可取得90%左右的防治效果,是防治油菜菌核病的理想药剂;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对油菜菌核病也有较好防效,但需在油菜盛花期用药1次,过7 d左右再防治1次,总体病指防效在85%以上。以上4种药剂可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9.
1“一病”指菌核病油菜菌核病是宣城市油菜花期危害最严重的病害,发病率为10%~80%,产量损失5%~30%。其主要症状是发病初期病斑略凹陷,有同心轮纹,中部白色,,边缘褐色,病健部交界明显。病害严重时,病茎上长满絮状菌丝,故称为“白秆”、“霉秆”等。在成熟期油菜茎内可形成大小不等的鼠粪状菌核。菌核病的防治,一方面通过改善油菜生态环境防治。如重施基肥、苗肥,早施或控施蕾薹肥,施足磷、钾肥,切忌后期偏施、重施氮肥;深沟窄畦,清沟防渍害;在油菜开花期摘除三叶(病叶、黄叶、老叶)。另一方面则采用药剂防治。药剂防治重在早期。采用的药剂…  相似文献   

10.
油菜菌核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油菜菌核病防治药剂筛选的实验说明,50%速克灵WP1125g/hm2、40%菌核净WP1500g/hm2、50%菌核·福WP1500g/hm2可有效地防治油菜菌核病,防治效果明显高于多菌灵、多·硫胶悬剂.推荐在油菜菌核病中等发生及中等以上发生年份,防治感病品种油菜,应于油菜盛花初期、盛花期各施药1次,并做好速克灵、菌核净、菌核·福的交替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11.
油菜菌核病近年来发生严重,大发生的年份一般可减产30%以上。以往在防治油菜菌核病时间上缺乏适期防治指标,常在初花期至盛花期用药防治。为确定防治油菜菌核病适期和油菜生育指标,于2002年特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12.
油菜菌核病是油菜生产中的最重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油菜产量。文章对油菜菌核病的发病特征症状、发病条件以及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总结,为油菜菌核病防治提供了一定参考依据。在油菜生产中,菌核病的防治宜采用农业防治与化学药剂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3.
油菜菌核病已在沿江地区大范围内对多菌灵及其复配剂产生了抗性,对抗性油菜菌核病的防治适期,高效药剂、施药方法等综合治理技术展开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提出了油菜菌核病的行之有效的用药适期,筛选出了高效的防治药剂速杀菌、菜菌克、菌核净、福菌核等.  相似文献   

14.
2002年我省油菜菌核病大发生原因分析及今后防治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我省2002年油菜菌核病大发生特点,原因及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油菜菌核病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5.
油菜菌核病防治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双低油菜菌核病的防治药种、防治适期、防治次数,本站于2002~2003年进行了油菜菌核病防治技术试验。  相似文献   

16.
纹霉净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效果及技术季万红,裴金南(宝应县植保植检站225800)30%纹霉净是由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研制的高效、广谱、低毒的新型复配杀菌剂。经我县1992年药效对比试验和多点示范,该药剂对小麦赤霉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并有一药多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沈光华 《农技服务》2006,(11):25-25
油菜菌核病俗烂秆、巨秆、霉蔸,在各地均有发生。油菜菌核病主要为害油菜茎秆,引起植株早枯,角果减少,种子皱粒,千粒重和出油率降低,严重时可造成全株无收。1、加强田间管理防治油菜菌核病应在种子精选和轮作的基础上,加强田间管理:(1)在早春子囊盘发生初期,勤耕浅耕以切断子囊  相似文献   

18.
进行4种不同药剂防治油菜菌核病药效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4种杀菌剂对油菜均未产生药害,在试验剂量内对油菜较为安全。其中以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其次是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50%多菌灵超微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次之,而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的防治效果则最差,生产上可于油菜盛花期选用前3种药剂用于油菜菌核病的防治,以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9.
油菜菌核病化学防治关键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控制油菜菌核病,提高化学药剂的防治效果,对化学防治油菜菌核病的适宜药剂种类、用药关键时期和用药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油菜盛花期选用50%啶酰菌胺或50%腐霉利,能有效控制油菜菌核病的发生和危害程度;不同施药方式对药剂防效影响不明显,但机动喷雾能提高防治效率和减轻操作强度,可根据立地条件选用可行的用药方式。  相似文献   

20.
油菜菌核病是油菜三大主要病害之一,一般可造成油菜减产10%~20%,严重的可达50%以上,对油菜的安全生产不利。结合繁昌县油菜生产实践,主要分析了油菜菌核病发生的原因、发生特点等,并从农业防治、生物防治、药剂防治方面提出了防控技术措施,以指导油菜菌核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