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用优质高产良种稻米的品质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即品种决定的,而且品种对产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生产实践表明,现有品种中,产量高的往往品质较差,而品质好的品种产量又较低,如杂交优质稻的产量潜力普遍较常规优质稻大,但二者的品质往往相反。此外,品种不同,其抗病性、丰产性、适应性也存在差异。因此,在选用品种时,要根据当地的经济条件和生态条件选择适合当地的优质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2.
选用优质高产良种稻米的品质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即品种决定的,而且品种对产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生产实践表明,现有品种中,产量高的往往品质较差,而品质好的品种产量又较低,如杂交优质稻的产量潜力普遍较常规优质稻大,但二者的品质往往相反.此外,品种不同,其抗病性、丰产性、适应性也存在差异.因此,在选用品种时,要根据当地的经济条件和生态条件选择适合当地的优质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3.
一、选择优质稻品种选择优质稻品种,一是要适应生产条件,二是要适合消费者口味。南召县人多地少,粮食不能自给,水稻田多分布在丘陵区、深山区,积温条件有限,水肥条件普遍较差,农民对水稻品种的要求是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米质有所改善。那些品质优异,但产量相差很大的  相似文献   

4.
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选育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国内水稻产量和品质育种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广西杂交水稻组合及常规水稻品种的产量和品质也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仍然存在优质稻产量和品质不能同时提高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今后广西优质与高产水稻品种育种目标是加强大穗中长粒品种的选育,降低垩白粒率与垩白度,提高整精米率,调整直链淀粉含量与胶稠度等;在保持高产稳产和总量平稳的基础上,注意协调发展高档、中档、大众化优质稻。通过对优质、高产亲本的收集及选配等育种途径,可同时提高优质稻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5.
优质稻生产、加工及贮藏技术研究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我国在水稻育种及生产上重产量而轻品质,致使水稻稻米品质不佳品种比例较高。我国优质稻发展处于高产导向转向优质导向新阶段,相对于日本、韩国、泰国成熟的优质稻生产体系,整体稻米市场竞争乏力,已无法满足国内民众对优质米的需求。积极发展优质稻是顺应当前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稻谷品种的遗传特性是决定稻谷品质的首要因素,除此之外,土壤和气象生态、栽培技术、加工技术、贮藏条件等对稻谷品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简述优质稻的品种培育、栽培技术、贮藏条件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提升优质稻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6.
优质稻和优质稻米是2个概念,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优质稻是稻米品质达到国家或省颁优质稻品种标准,通过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或认定的水稻品种(组合)。  相似文献   

7.
对宁夏稻区采集的18个水稻品种(系)共计199份样本进行了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宁夏稻谷的垩白粒率、垩白度、整精米率变异系数高,是影响水稻品质的关键因子。根据国家标准GB/T 17891—2017,优质稻1级标准的样本比例为0.00%,优质稻2级标准的样本比例为6.53%,优质稻3级标准的样本比例为26.63%,表明参试样本优质稻比例偏低。分析参试18个品种审定时品质检测值发现,优质稻谷品种占88.89%;达到优质稻谷1级、2级、3级标准的理论样本比率分别比实际测定比率高24.12个百分点、47.74个百分点、58.80个百分点。说明宁夏生产优质稻谷比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是品质关键因子垩白度、整精米率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大,因此,当前提高宁夏稻谷品质的措施主要为优化栽培技术、加强田间管理、实时收割等,以降低环境条件对稻谷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4月12~13日,第二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暨国家水稻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推进活动在海南省三亚水稻国家公园举行。全国各地种子管理部门及攻关组推选了103个优质稻品种参评,最终评选出15个粳稻品种和15个籼稻品种上榜。吉林省水稻品种吉粳515、吉粳528、吉粳  相似文献   

9.
对2018年湖北省水稻区域参试品种的品质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试验中晚籼是参试品种中优质稻最多的类别;参试糯稻品种的碱消值及糙米率是影响糯米优质率的主要因素;参试非糯稻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全部达到优质稻要求,透明度及胶稠度品质指标表现较好,整精米率、垩白度及碱消值为影响湖北省水稻区试优质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水稻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农技站不断加强优质稻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应用,调整水稻品种种植结构,进一步促进水稻产量和品质提升,增加种植户的经济收益。本次研究以优质稻新品种畾优1068为例,分析了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地推动优质稻新品种畾优1068在广大基层地区的种植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1.
正前不久,第二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暨国家水稻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推进活动在海南三亚水稻国家公园举行。全国各地种子管理部门及攻关组推选了103个优质稻品种参评,最终评选出15个粳稻品种和15个籼稻品种。吉林省水稻品种吉粳515、吉粳528、吉粳816、吉农大667、通系945、通育269获得金奖。其中,由吉  相似文献   

12.
不同播种期对优质稻产量和碾米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优质、高产、高效“三高”农业的发展,水稻生产中品种选择的优质化越来越受到广大农民的重视。对当前生产上投入应用的优质稻品种进行优良栽培技术配套,充分发挥其优质、高产、高效的品种性能,为广大农民增产、增收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是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当务之急。为此,我们对一些代表性优质稻品种进行了不同播种期对产量和碾米品质的影响研究,从一个侧面探讨了当前优质稻生产中优质、高产、高效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3.
正1.选择优质稻品种优质稻是提高稻米品质的生物遗传学基础。种植户可根据实际情况和当地生态条件,选择不同档次的优质稻品种,提升稻米品质和种植效益。2.加强田间管理(1)科学选择稻田。稻田土壤应有良好的透气性和蓄水能力,质地肥沃,靠近水源,排灌方便,光照资源丰富。避免选择化工厂、矿区等重污染源附近的土地,以防重金属等污染。(2)合理施用肥料。可多用有机肥,少用  相似文献   

14.
优质米水稻品种松辽6号经国家农业部食品监督质量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检测:稻米品质各项指标均达到粳稻品种国标一级食用米标准,具有米质外观好、口感好、米饭不回生等优良特性.从育苗移栽到各项生产、加工过程,均具有影响稻米品质的因素,分析限制优质稻品种松辽6号稻米品质提高的主要因素,提出具体的栽培技术措施,对提高优质稻产业化发展水平,实现水稻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掌握‘沪早香软1号’等4个优质稻品种(系)在上海市奉贤区种植的适应性、产量和品质表现,特于2021年开展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在重点考虑产量和外观品质时,宜优选‘南粳46’作为优质稻种植品种;在重点考虑食味品质时,宜优选‘沪软1212’作为优质稻种植品种,但需重点防治水稻纹枯病和稻瘟病;在重点考虑新米早上市时,宜优选‘沪早香软1号’作为优质稻种植品种,但需控制其种植规模。  相似文献   

16.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黑龙江垦区的水稻生产,由产量型积极向质量效益型方向发展。自1996年开始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推广垦区研究的成果“寒地优质稻生产技术”,并制定了“垦区优质稻生产技术规范”,几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到2003年,水稻品种熟期普遍提早,优质品种覆盖率基本普及,垦区选育的水稻优质品种占92%以上,水稻的出糙率、整精率及食味品质均创历史新高。稻农效益普遍增加。为进一步推进黑龙江垦区优质稻生产技术的发展,尽快实现农垦总局提出的“632工程”(亩产600kg、国标优质粳稻3等以上、亩效益200元以上),根据目前生产情况,提出以下几点思考与建议,供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4月12—13日,第二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暨国家水稻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推进活动在三亚水稻公园举行,会上公布了第二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名单,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的籼稻品种"云恢290"上榜,这也是西南地区科研单位唯一获奖的籼稻品种。"云恢290"是我省标志性的优质米品种,也是我省卧龙谷等"六大名米"企业开发高档米产品的支撑性品种。该品种自1995年育成以来,已在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愈加注重大米的质量,需要调整粮食生产的结构,确保水稻的高产和高品质。水稻是我国人民的主要粮食,也是农民关键的收入来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水稻的要求更高,所以有必要根据优质稻的生产特点,对其配套技术以及栽培要点进行研究。一、中熟早籼中档优质稻配迟熟高档优质晚稻模式第一,适合这种配套模式的品种有:早稻选用湘早籼45号、42号等品种;晚稻选  相似文献   

19.
优质稻保优增效高产综合栽培技术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2002-2003年,在广西玉林、桂林、贺州3市8个县大面积示范推广培两优1025、中优桂99、中优838等杂交优质稻和田东香、七桂占、香占等常规优质稻组合,通过实施种子工程、开发优质稻产业、优化品种结构等措施,应用水稻免耕抛秧和旱育抛秧技术、水稻壮秧剂简化栽培技术、节水科学灌溉技术、配方施肥技术等保优增效高产栽培技术,提高了这些地区水稻的品质和产量。两年累计示范推广优质稻新品种(组合)36.2087万hm2,优质稻新品种平均每公顷比老品种增产150kg;累计新增稻谷5000万kg,新增产值5000万元,解决了水稻生产效益、农田水资源浪费和生态环保等问题,取得了较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0.
营口水稻种植历史悠久,以高产稻为主栽品种,品质成为营口水稻发展的制约因子。分析营口水稻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辽宁农业"十四五"新发展格局,提出优质稻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