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福建农业科技》2005,(5):57-57
泉州龙眼栽培已有1700多年历史,泉州龙眼的种植面积、产量位居全国前列,是国内龙眼主产区。目前,全市龙眼种植面积达2.802万hm^2,占全省种植面积的1/3,占全国种植面积的6.2%,全市龙眼总产量达4.7万吨。泉州龙眼的种植规模被誉称为“龙眼洋”,是泉州市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晋江、鲤城(含丰泽、洛江)、南安三个县(市、区)被国家农业部、全国供销总社列入全国六大龙眼生产基地县。1997年,南安市荣获“中国龙眼之乡”称号。  相似文献   

2.
我国梨科研五十年来的主要进展和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梨的栽培历史在3000年以上,但在解放前科研落后,生产发展缓慢。解放后50年来,梨的生产迅速发展。据农业部资料,1997年全国梨树面积达924万hm2,占全国水果总面积的10.7%,是解放初期1952年的8.7倍;全国梨的产量为641.5万t,占全国水果总产量的12.3%,是1952年的163倍,在全国水果中仅次于苹果和柑桔,居第三位,占世界梨产量的44.4%,居世界第一位。全国人均梨果占有量小ozkg。梨年出口量12.0万t。我国梨的主产区为河北、山东、辽宁、湖北、江苏、安徽、四川、甘肃等省。在梨生产迅速发展的同时,梨的科研也取得了巨大进…  相似文献   

3.
提高我国龙眼国际竞争力的策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十多年来,我国龙眼生产迅速发展,其中广东省发展最快,为全国龙眼产量最多的省份。而广东省茂名市则是我国龙眼面积和产量第一市,栽培面积79444公顷,总产量23.35万吨,分别占全国的18.2%和25.6%。  相似文献   

4.
《贵州农业科学》2006,34(2):130-130
种植业在克服严重春旱和伏旱的情况下保持稳步发展。全省种植业实现增加值215.27亿元,比上年增长2.8%。粮食种植面积达到307.37万hm2,比上年增长1.3%。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其中,烤烟种植面积20.66万hm2,比上年增长 9.9%;油料种植面积55.58万hm2,比上年增长4.6%;蔬菜种植面积47.33万hm2,比上年增长6.8%。年末果园面积11.89 万hm2,比上年增长7.8%;年末茶园面积5.97万hm2,比上年增长14.2%。主要农产品获得丰收。粮食总产量达到1152.06 万t,比上年增长0.2%,是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油菜籽产量达76.51万t,比上年增长3.5%,创历史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5.
闽粤栲萌芽林分结构及生产力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Ⅳ类地14年生闽粤栲萌芽林分生物量(地上部分)58.2t/hm2,其中乔木层生物量51.7t/hm2;林分年均净生长量5.582t/(hm2·a),其中乔木层年均净生长量3.693t/(hm2·a);林分平均胸径9.7cm,平均树高9.1m,蓄积量111.2m3/hm2,萌芽木株数占全林株数的78%;林分叶面积指数1.67m2/m2,叶对树干的净同化率203.6g/(m2·a).  相似文献   

6.
小麦品种泛麦8号播期播量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泛麦8号小麦的最佳播期,进行了泛麦8号的播期播量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播期(10月10-30日)处理产量差异不显著,不同播量(112.5×104~450×104苗/hm2)处理间产量差异达0.05显著水平,以225×104苗/hm2处理产量最高,为7 074kg/hm2,播量112.5×104~337.5×104苗/hm2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泛麦8号在河南中部的最佳播期为10月10-15日,播量在112.5×104~337.5×104苗/hm2。  相似文献   

7.
每年的7月至10月中旬,全国甘蓝供应较为紧张,利用威宁"天然空调"气候优势生产夏秋甘蓝,市场前景广阔.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威宁甘蓝产量从原来的产量6.0×104~7.5×104kg/hm2提高到现在的7.5×104~1.1×105kg/hm2,产值达3.0×104~4.5×104元/hm2.为使威宁夏秋甘蓝的产量和产值进一步提高,2005年初贵州省农科院和威宁县果蔬站进行以1.2×105kg/hm2为目标产量的甘蓝超高产示范栽培.9月23日,贵州省科技厅组织省内蔬菜专家对威宁夏秋反季节甘蓝超高产示范栽培地块进行了田间测产验收,测产产量为141 915kg/hm2,超过了目标产量.  相似文献   

8.
<正>柬埔寨拜林省龙眼生产协会董事成盛表示,当前协会的龙眼完成收摘,今年龙眼产量共1 700 t,其中销往国外达1 000 t,700 t供应国内市场。近2年来龙眼在国内外市场售价稳定,每千克保持在40-45泰铢(约1.2美元)之间。他说,今年龙眼产量较去年的1 215 t有所增长,去年的出口量仅有646 t,国内供应量539 t。成盛说,去年,协会的龙眼种植面积超过700 hm2,预计今年将增加10-20 hm2,  相似文献   

9.
《新疆农业科学》1998,(5):219-220
1996~1997年用蝗虫微孢子虫毒饵在巴音郭愣州和塔城地区防治蝗虫,面积分别为3.33×104和4.67X104hm2,20天校正虫口减退率达60%,有效地控制了蝗害。  相似文献   

10.
中原地区早春利用"双膜覆盖"形式栽培早熟马铃薯、西瓜,秋季栽培大葱、马铃薯产量2.3×104~3.8×104kg/hm2,平均3.0×10kg/hm2,按平均1.50元/kg计,收入4.5×104元/hm2;早西瓜产量最低达4.5×104kg/hm2,按1.20元/kg计算,收入5.4×104元/hm2;大葱产量5.3×104kg/hm2,按1.00元/kg计,收入5.3×104元/hm2.合计1a 3茬总收入1.6×105元/hm2.三茬扣除成本3.0×104元/hm2,净收入1.2×105元/hm2.可见经济效益较高,是1种值得大力推广的高效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1.
龙眼是我省的特产水果,驰名中外。1997年全省龙眼种植面积达9.366万hm^2(采摘面积达2.65万hm^2),总产为1.17969亿kg,比1949年分别增20.05倍和6.37倍,但我省龙眼的单产低,每666.7m^2仅297.3kg,比1949年的264.3kg略有提高。上世纪90年代以前,我省的龙眼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国之冠,但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则屈居第二位。我省龙眼单产低,面积上不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气候异常、品种退化、管理粗放等因素外,遭受龙眼鬼帚病的严重危害是主要因素之一。现就龙跟鬼帚病危害引发的低产园改造技术进行分析,提出具体操作方法.供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一、向日葵发展的现状 1.发展面积大,种植产量高 向日葵是巴彦淖尔市的主要经济作物,近年来播种面积在300—350万亩,占全市总播面积的30%以上,占全国向日葵总播面积的10%~15%,占内蒙古自治区向日葵总播面积的三分之一:2005年巴彦淖尔市向日葵总产量为40.08万吨,占全国向日葵总产量的18.22%;占内蒙古自治区向日葵总产量的46.99%;巴彦淖尔市向日葵平均单产为237.3公斤,为全国向日葵平均单产(110/亩)的2.16倍,为内蒙古自治区向日葵平均单产的1.48倍。  相似文献   

13.
龙眼低产园改造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龙眼栽培面积约1.6万hm2,产量约1.2万t,按收获面积计算,平均单产仅2.4~3.8t/hm2。从1990年至2000年,平均单产呈逐年下降趋势,且每年收获面积仅占应投产面积的7%~15%。虽然反季节龙眼催花技术从  相似文献   

14.
优质高产香型杂交稻新品种宜香2084,系四川省宜宾市农科所水稻研究室用优质不育系宜香1A.与优质重穗型强恢复系宜恢2084组配而成。2002年参加本所新品种比较试验,平均产量9.87t/hm2.比汕优63增产13.6%;2003年参加多点试验,平均产量8.67t/hm2,比汕优63增产9.1%;2004年参加四川省优米B2组,平均产量8.523t/hm2,比汕优63增产3.0%。参加全国区试长江上游筛选试验.平均产量8.081t/hm2,比汕优63增产2.0%。2004-2005年参加陕西省晚熟区试,平均产量9.788t/hm2.比汕优63增产7.55%。该组合有稳产、丰产、质优、香型、抗病、适应性好等特点,广泛适应于我国南方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1 大理州蚕桑产业发展现状 1.1 发展概况 通过6年(2002年至2007年)的快速发展,全州蚕桑产业化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至2007年,全州桑园面积和蚕茧产量由2001年的2 473.3 hm2和1154 t发展到18 586.7 hm2和7 215 t,桑园面积和蚕茧产量分别是2001年的7.5倍和6.3倍.  相似文献   

16.
太湖人工放流鲢、鳙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析了1992年和1993年度太湖人工放流鲢、鳙以后的捕捞产量、生长速度和肥满度等指标。1992年太湖鲢、鳙鱼种的放流量为923×104尾,252.16t.该年鲢、鳙捕捞产量为1379.71t,占全湖捕捞总产量的9.99%。1993年2种鱼的放流量增加为1132×104尾,354.24t,捕捞产量上升为1670.10t,占全湖捕捞总产量的11.87%。1984年以来,十年间放流鲢、鳙鱼的年平均产量达1450.8t,已接近五十年代鲢、鳙天然资源渔产量的最高记录。表明太湖人工放流鲢、鳙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对稳定和提高太湖鱼产量有积极作用,在调整和改善太湖水产资源的合理结构方面也有积极的意义。根据太湖的环境条件、浮游生物的丰盛程度和鲢、鳙的生长速度和肥满度等指标的分析,认为鲢、鳙还有增产的潜力,还可适当增加放流量。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1992年和1993年度太湖人工放流鲢、鳙以后的捕捞产量、生长速度和肥满度等指标。1992年太湖鲢、鳙鱼种的放流量为923×104尾,252.16t.该年鲢、鳙捕捞产量为1379.71t,占全湖捕捞总产量的9.99%。1993年2种鱼的放流量增加为1132×104尾,354.24t,捕捞产量上升为1670.10t,占全湖捕捞总产量的11.87%。1984年以来,十年间放流鲢、鳙鱼的年平均产量达1450.8t,已接近五十年代鲢、鳙天然资源渔产量的最高记录。表明太湖人工放流鲢、鳙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对稳定和提高太湖鱼产量有积极作用,在调整和改善太湖水产资源的合理结构方面也有积极的意义。根据太湖的环境条件、浮游生物的丰盛程度和鲢、鳙的生长速度和肥满度等指标的分析,认为鲢、鳙还有增产的潜力,还可适当增加放流量。  相似文献   

18.
2009年广东荔枝龙眼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荔枝龙眼属于典型的南亚热带水果。2008年,广东荔枝的种植面积为27.58万hm2,产量为91.72万t,分别占全国荔枝总面积和总产量的46.0%和71.1%;龙眼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为12.9万hm2和57.48万t,分别占全国荔枝总面积和总产量的28.0%和61.1%。近几年来广东荔枝龙眼种植面积大幅度下降,产量不稳定。由于果品价格下跌,市场需求疲软,供需矛盾加剧,种植效益滑坡,果农的生产积极性严重受挫。未来广东荔枝龙眼应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业布局和品种结构;加大对荔枝龙眼产业的宏观指导和扶持力度;支持合作生产经济组织发展,提高产业组织化水平;推进采后处理、储运、加工技术现代化;抓住机遇,增强国内外市场开拓力度。  相似文献   

19.
不同植烟密度对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确定烤烟最适宜的移栽密度,提高植烟经济效益。[方法]以云烟85为试材,设3个密度1.5×104、1.8×104、2.1×104株/hm2,观察记载烤烟的株高、叶片数、茎围、腰叶和顶叶的长、宽等农艺性状,并计算各处理烟叶的产量、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中等烟比例、桔黄烟比例等。[结果]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烤烟的有效叶数、茎围、腰叶长、宽呈递减趋势。平甫点1.8×104株/hm2处理产值、产量等经济性状最优。甘洞点,以2.1×104株/hm2处理的产量最高;以1.8×104株/hm2处理的产值最高。[结论]烤烟在高肥力土壤中的最适种植密度为1.5×104~1.8×104株/hm2。在肥力中等偏下土壤中的适宜种植密度为1.8×104~2.1×104株/hm2。  相似文献   

20.
程庄镇为沙质土壤是西瓜种植大镇,西瓜种植面积1000hm2以上,其中瓜套棉面积在666.7hm2左右,一般西瓜在5月中下旬成熟,上市早、销路好、效益高,西瓜6.0×104kg/hm2左右,收入5.3×104元/hm2以上,棉花产籽棉3750kg/hm2左右,收入1.5×104元/hm2以上,合计产值在6.8×104元/hm2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