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5a生田间红富士苹果为试材,以初夏土施15N-尿素为手段,研究了当年不同时期主要器官对15N-尿素的吸收、分配和利用特性。结果表明,从幼果期到果实采收期,叶片全氮质量分数最高,新梢、根系和果实依次递减;根系优先吸收15N-尿素,在幼果期15N质量分数达到最高,随物候期推进,吸收的15N-尿素外运用于新生器官(新梢、叶片与果实)的建造。到采收期,新生器官的15N质量分数提高,地上部分的15N吸收量明显高于地下部分,其中新梢、叶片和果实15N分配势(Ndff%)比幼果期分别增加了68.6%、80.6%和57.2%;地上部分15N吸收量达366.693mg,分配率为63.9%,占树体总氮量的0.75%;根系Ndff%比幼果期减少了68.8%,15N吸收量为207.5643mg,分配率为36.1%,占树体总氮量的0.42%。采收期树体的当年氮肥利用率为5.7%。  相似文献   

2.
果梅幼树对春施~(15)N-硫铵的吸收与分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俊  章镇  盛炳成  孙其宝 《果树学报》2003,20(4):280-283
以盆栽3年生细叶青梅/毛桃为试材,研究了早春施用~(15)N-(NH_4)_2SO_4条件下,果梅对~(15)N的吸收分配规律。结果表明:由于春季土温较低,限制了植株对肥料氮的利用率。在新梢旺长期,植株从肥料氮中吸收的氮素营养主要用于新生器官的建造,且新梢成为~(15)N的主要分配中心,其次即为果实,再其次为细根。至花芽分化期,植株的生长中心已发生转移和分散,但春施氮对促进当年生枝的花芽分化和维持叶片正常光合功能仍有重要作用,此期亦是根系生长的关键时期之一,且与贮氮相比,春施氮更有利于当年新根的萌发和根系的扩大。  相似文献   

3.
不同施肥期沾化冬枣对15N的吸收、分配及利用特性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盆栽条件下利用15N示踪技术, 研究不同时期施15N - 尿素, 对沾化冬枣15N的吸收利用及分配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生长季前期(萌芽前和花前) 施用15N - 尿素, 经根系吸收后, 15N优先分配到贮藏器官(包括主干、多年生枝和粗根) 中, 然后外运用于树体新生器官(包括枣吊及其叶片、新生营养枝、细根及果实) 的形成, 果实采收后15N开始向贮藏器官回流; 果实硬核期15N直接用于树体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而不是先贮藏再利用; 果实速长期15N优先向贮藏器官中积累; 萌芽前施15N在树体内的运转规律符合落叶果树贮藏N营养分配规律, 优先转运到生长中心。随着施肥期的后延, 植株对15N - 尿素的当季利用率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4.
果梅对秋施15N-硫铵的吸收与利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孙俊  章镇  盛炳成  孙其宝 《园艺学报》2002,29(4):317-320
 以细叶青梅/ 桃砧为试材, 研究了秋施15N-硫铵条件下氮的吸收、分配、贮藏和利用。休眠期果梅各器官均有贮氮能力,15N浓度根系大于多年生枝。秋施氮肥后, 冬季花中15N浓度显著高于同期其它器官; 春季果仁> 新梢> 果核> 果肉, 说明此期果仁争夺氮素营养的能力最强。新梢停长后, 当年生枝和叶中15N浓度显著下降, 而多年生器官在4~6 月均有所上升, 而6~9 月又都大幅度下降, 表明此期为多年生器官加粗和新根大量生长之际; 当年生枝15N浓度虽有所下降, 但始终高于同期多年生器官, 表明贮氮对当年生枝的花芽分化有持续作用。秋季落叶后, 衰老器官中回撤的氮素营养就近运输, 就近贮藏。次年春, 局部贮藏的氮素营养仍能重新为建造新生器官所使用。所以果梅体内氮素营养有随生长中心转移而转移, 且可较长时期重复利用的特性。  相似文献   

5.
萌芽前苹果枝条对~(15)N─尿素的吸收和分配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8—1989年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早春萌芽前苹果枝条对~(15) N─尿素的吸收及萌芽后的运转特性,结果表明,1.萌芽前苹果枝条对~(15)N—尿素具有一定的吸收能力。2.随着萌芽、展叶、枝条吸收的~(15)N逐渐转移到新生器官中去,具贮藏营养特点。3.萌芽前根外追N,可改善叶片的质量(如叶绿素含量,比叶重和叶面积)。  相似文献   

6.
苹果短果枝叶片晚秋施用~(15)N-尿素的运转和分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金冠和红星苹果成年树,于1982和1983年10月下旬~11月上旬,在短果枝叶片施用~(15)N-尿素,75%进入树体。短果枝木质部和皮部N含量增高,在总N量中来自~(15)N尿素的百分率分别为5.74~12.7%和8.24~11.9%。第二年大蕾期在花、叶和新梢中均有~(15)N-尿素N出现,分别可占总N量的1.51~1.87%和1.46~1.88%。在二年生木质部和皮部内仍保留有相当量的~(15)N-尿素N。秋季经由短果枝运出的~(15)N,在春天有一部分又回到短果枝中来。由短果枝进入树体的~(15)N,也可向引入区上下附近的短果枝内运转。秋季叶面施用尿素的短果枝,花的含N百分率高于对照,但受树整体调节的影响,短果枝总含N量的百分率未见增高。在幼果期仍可测得~(15)N在果中的分配。本文还讨论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及生产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7年生红富士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RedFuji’)/平邑甜茶(Malushupehensis)为试材,研究枝条下垂处理对春季土施15N尿素的吸收、分配与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枝条下垂处理植株的根系从肥料中吸收分配到的15N量对根系全氮量的贡献率(Ndff)均低于对照,其中细根在多个物候期差异显著,而粗根在果实膨大期后差异显著;中短梢及中短梢叶的Ndff差异不显著;处理果实及长梢和长梢叶的Ndff在果实采收前均显著低于对照;处理植株多年生器官的Ndff在果实采收后显著高于对照。从15N分配率看,处理植株的中短梢一直显著高于对照,果实在膨大期后显著高于对照;长梢在果实采收前显著低于对照。处理植株的15N利用率低于对照,在果实膨大期后差异显著,两者植株15N利用率在果实采收后分别为21.083%和26.495%。  相似文献   

8.
黑穗醋栗幼树^14C同化物运转分配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盆栽条件下,利用~(14)C示踪和放射自显影技术研究了黑穗醋栗(Ribes nigrum L.)幼树~(14)C同化物运转分配特性。结果表明:1.在年周期中,新生枝条上不同部位叶片~(14)C同化物具有不同的运转分配特点。上部叶在生长初期,制造的~(14)C同化物几乎全部用于自身建造,到生长后期,输出率超过中部叶和下部叶水平,并且输出的~(14)C同化物60%以上运向根系;下部叶在整个生长期中输出率呈降低趋势,生长前期输出的~(14)C同化物一半以上供应地上部,生长后期输出的~(14)C同化物96%以上运向根系;中部叶片输出率比较稳定,生长前期输出的~(14)C同化物主要运向地上部,而生长后期则主要运向根系。2.枝条和根系是~(14)C营养贮藏器官,根系尤其是细根贮藏~(14)C营养物质的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9.
苹果幼树秋季^14C同化物贮藏及再利用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夏国海  罗新书 《园艺学报》1990,17(2):96-102
本试验研究了苹果幼树不同形态~(14)C同化物的贮备特点、季节变化及再利用特性。结果表明,1.苹果碳素同化物贮藏形式有淀粉、糖、氨基酸和有机酸。淀粉秋季先在根中积累,贮备前期(9月)达到高峰,枝干木质部于休眠前(12月)、韧皮部于萌芽前分别达到高峰;糖和有机酸落叶前枝干中较多、休眠期以根系贮藏为主;氨基酸仲秋(9月)开始在根中积累、而不再上运;落叶回流氮化物主要贮藏在枝干中。2.萌芽展叶主要利用枝干贮藏营养,早春新根生长为根系贮藏营养第一个分配中心,枝叶旺盛生长为其第二分配中心。3.根系贮藏碳素营养春季极少以糖形式直接供应地上部,首先在根中转化成氨基酸,经木质部上运并在其中脱氨形成有机酸,大部分用于能量消耗,一部分再生成糖供新器官结构建造。  相似文献   

10.
以3年生T337自根砧富士苹果幼树为试材,年生长周期内定期整株取样,并将整树解析为主根木质部、主根韧皮部、细根、砧木木质部、砧木韧皮部、主干木质部、主干韧皮部、叶片、新梢9部分,分别测定各部位不同时期的生物量和N含量。结果表明,T337自根砧富士苹果幼树各时期各部位N含量为叶片最高,新梢、细根、韧皮部相对较高,而木质部最低。树体各器官干物质和N分配量、分配比率均为营养器官叶片、新梢和细根高于贮藏器官木质部和韧皮部。总干物质与N积累量均为生长后期较高,定植后30~120 d树体干物质积累量占总积累量31.46%,120~180 d树体干物质积累量占68.54%;定植后30~90 d树体N积累量占总积累量37.65%,90~120 d占13.48%,120~180 d占48.87%。  相似文献   

11.
桃树的追肥     
追肥是在生长季中为补充果树对肥料的急需,在土壤中追施各种速效性肥,如复合肥(撒可富)、尿素、碳酸氢铵、磷酸二铵、人粪尿等.也可以叶面喷施.追施的肥料一般水溶性强、根系吸收快、持效性短、所含营养元素较单一.桃树追肥可在以下几个关键时期进行. ①萌芽期追肥.早春3月是树体新梢、叶、花、果等器官的再造期,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树体营养充足,萌芽整齐、生长速度快、新器官生长健壮,坐果率高,幼果发育速度快.此期追肥以氮肥为主,可施用尿素等.  相似文献   

12.
苹果氮素营养研究Ⅲ.根外追~(15)N及其吸收、运转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自1982~1983年利用重氮研究根外追~(15)N的标记方法,及不同枝类、不同节位叶片;不同器官吸收、运转的特性。初步摸出了利用高丰度的~(15)N肥,采用浸泡的方法,研究不同节位叶片的吸N功能与运转特性还是可行的。结果表明,秋季根外追~(15)N时,以秋梢大叶吸~(15)N力最强,主要向顶端幼嫩部分运送,向下运送能力弱;春梢大叶与基部叶则与其相反,吸~(15)N量只占秋梢大叶的50%左右,主要向下运送,基本不向上运送。春梢旺长期进行根外追~(15)N时,向顶端幼嫩部分运送的量显著高于秋追~(15)N的。为合理进行根外追N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核棉间作下核桃根系生长及与地上部生长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根窖法研究了栽培条件下核桃根系与地上部生长之间的相关性。4月13日,玻璃观察界面上开始出现新根。在5月中旬时出现一次小的发根高峰,此后出现一个明显的停滞期。新根大量发生是在6月初到7月,此期的发根量约占整个发根总量的2/3。根系集中分布于40~80 cm的深度区域内,新根生长呈交替现象。根系生长与地上部新梢和果实生长都存在激烈的竞争关系,前期主要争夺贮藏营养,而后期则主要争夺光合产物。  相似文献   

14.
莱芜生姜~(14)C同化物运转及分配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14)C示踪方法探索莱芜生姜碳素同化物的运转及分配特性。研究了生姜各类枝叶的同化、供应和竞争能力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研究了种姜~(14)C贮藏营养的分配利用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幼苗期茎叶是生长中心(通常就是养分输入中心),随着生长期的推移,生长中心逐渐向根茎转移,至旺盛生长后期,茎叶的同化产物主要运往根茎形成产品,这时,根茎成为生长中心。 生姜的一次分枝同化、供应能力最强,其次为主茎和二次分枝,幼嫩枝叶的同化、供应能力较弱。在生姜生长过程中,种姜的~(14)C营养物质,一部分运往新株供新生器官生长,且始终保持一定比例的自留量,与此同时,茎叶所生产的~(14)C同化物亦有一部分回流到种姜中,形成了种姜与地上茎叶之间的养分相互交流。  相似文献   

15.
一、果树生长特点 果树从早春根系第一次生长开始,陆续进行萌芽、开花、幼果发育、新梢生长、根系二次生长、花芽分化、秋梢生长、果实膨大、成熟采收、根系三次生长,直至落叶休眠。从果树营养代谢方面考虑,果树这种节奏生长,总伴随着相应的营养代谢过程。前半年主要是氮素代谢过程,后半年主要是碳素代谢过程。果树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营养和从根系吸收的矿质营养,在果树  相似文献   

16.
温州蜜柑在最冷季(最冷温度-3℃,平均温度3℃)摄取硝态氮(~(15)N)的量大约是夏季(最高温度28℃,平均温度23℃)的1/10。在砂培里,严冬冷季吸收氮素总量的90%或更多是保存在根部里,特别是细根(吸收根)里。在2月底和3月初以后,开始大量转移输送给地上部使用。首先用来建造新器官,如花器、叶片和嫩枝。这部分的氮素占冬季氮素吸收总量的40%;另外36%分配给地上部的现有器官;24%留给根部。砂培的这种分配模式与土培的分配模式很接近。在枝梢的萌发阶段,1年生的老叶片作用相当于~(15)N 的贮藏‘库’。在氨基酸和硝酸盐里含有大量~(15)N 的数据表明,硝酸盐是冬季摄取的,而于第二年春季主要以硝酸盐和天门冬(月先)胺的形式向上输送到地上部。  相似文献   

17.
设施油桃根系生长及与地上部生长的相关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根窖法研究了设施栽培条件下曙光油桃根系与地上部生长之间的相关性。升温后30d,地温稳定通过10℃时,开始出现新根,升温后40~50d出现一次小的发根高峰,此后出现一个明显的停滞期。新根大量发生是在升温后70~100d,地温在13~15℃之间,此期的发根量约占整个扣棚期间发根总量的2/3。根系集中分布于20~60cm的深度区域内,各个土层的新根生长呈交替现象。根系生长与地上部新梢和果实生长都存在激烈的竞争关系,前期主要争夺贮藏营养,而后期则主要争夺光合产物。  相似文献   

18.
正1)修剪时间。秋季葡萄枝蔓中贮存的营养物质逐渐向根系、主蔓运输贮藏,冬剪不能过早,也不能过晚。北方埋土防寒地区落叶后15天修剪为宜。2)修剪量。确定结果母枝剪留长度时,应结合历年修剪经验,综合考虑品种生长结果习性、枝条强弱、整枝方式等。一般按1 m~2篱架15~20个新梢的量留梢。春季萌芽后,视架面大小、树势强弱和萌芽情况采用抹芽、疏枝、副梢处理等方法确定最后的留梢量。  相似文献   

19.
 以8年生‘嘎啦’苹果/平邑甜茶为试材,研究了相同施氮量下其对一次和分次施15N–尿素的吸收、分配与利用情况。结果表明:一次性和分次施肥处理,果实成熟期植株各器官从肥料中吸收分配到的15N量对该器官全氮量的贡献率(Ndff)差异显著,分次施肥处理各器官Ndff显著高于一次施肥处理。分次施肥处理,新梢旺长期和果实膨大期果实和根系的Ndff均低于一次施肥处理,但在果实成熟期均高于一次施肥处理。果实成熟期测定,生殖器官分配率最高,营养器官和贮藏器官均较低,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分次施肥处理15N利用率为32.2%,显著高于一次施肥处理(23.34%)。  相似文献   

20.
通过田间取样、~(15)N示踪、~(32)P根外追肥等手段分析了黄瓜地膜覆盖后干物质的积累与氮、磷、钾的吸收和分配。覆膜促进了结瓜盛期以前干物质、氮、钾的积累吸收以及结瓜盛期磷素的吸收。覆膜区较对照前期干物质积累速率增加21.8%,积累量增加34.9%。氮素吸收强度增加57.1%,吸收量增加43.3%。磷素前期未见增长,盛瓜期吸收量增加45.9%。钾素前期吸收量增加22.7%。盛瓜期以前以氮的代谢为主。对黄瓜植株四个生育阶段中各器官氮、磷、钾吸收分配状况的分析表明,盛瓜期前以叶的生长为中心,中、后期以瓜条的生长为中心,营养物质主要流向中心器官,此时中心器官的各元素吸收强度达到高峰。通过~(15)N示踪等表明结瓜前控制肥水使覆膜黄瓜提早结瓜,结瓜期促、控结合,补充营养保证叶的生长及瓜条不断接续,并调整植株营养吸收转向瓜条生长。结瓜盛期分次追肥可以提高植株营养元素的含量,促进产量的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