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机插育苗床土培肥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床土培肥是培育壮秧的物质基础。本试验采用三种形式的培肥,可以增加床土中的养分,供秧苗生长吸收,但以无机肥培肥床土较为理想,每50kg床土只需加25%三元复合肥150g。在二种类型的床土中,可以选择菜园土作为一家一户育秧,集体统一育秧可选择秧田土作床土。培肥后的床土能提高秧苗干物质的积累,增加秧苗粗度,提高秧苗素质,促进根系活力的提高,有利于栽后早发。  相似文献   

2.
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中主要是育秧技术,能否育出符合机械栽插的规格化、标准化秧苗是关键。对于中籼杂交稻机插秧,秧苗素质的提高,能有效地降  相似文献   

3.
基于特征点邻域Hough变换的水稻秧苗行检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稻秧苗行检测对于精准农业和自动导航至关重要,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特征点邻域Hough变换的水稻秧苗行检测方法,该方法可以有效解决杂草密度分布、光照强度和秧苗行曲率变化等因素对秧苗行检测的影响。该方法主要包括3个步骤:水稻秧苗行图像数据库的建立、水稻秧苗特征点提取和秧苗行中心线识别。首先,在杂草萌发期建立水稻秧苗在不同光照条件(晴、阴天)、不同杂草密度分布和不同秧苗生长状况的水稻秧苗行图像数据库;然后,采用基于Faster RCNN网络的秧苗检测模型获得水稻秧苗的特征点,即预测结果的中心点;最后,采用提出的基于特征点邻域的Hough变换算法识别秧苗行中心线。实验表明,本文方法对测试集秧苗行平均识别准确率达到92%,对不同杂草密度分布的秧苗行平均识别精度小于0.5°,对孤立的杂草噪声和光照变化不敏感,对曲率较大的秧苗行也能准确识别,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4.
水稻插秧机是把规格化的秧苗移栽到大田的机具。保证和提高机插质量是高产栽培的主要措施之一。因此,水稻插秧机在进行田间作业时,必须达到作业质量指标:漏插率不大于5%,伤秧率不大于4%,相对均匀度合格率不小于85%;移栽作业的秧苗密度合理适宜,秧苗翻倒少,漂秧少,秧苗稳、直;株  相似文献   

5.
机械化移栽裸根苗的直立率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移栽裸根苗时,秧苗的直立率是影响移栽机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为研究挠性圆盘式移栽机移栽机构各参数对秧苗直立率的影响,进行了五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建立了移栽机参数与秧苗直立率间的数学模型,并分析了各参数对秧苗直立率的影响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挠性圆盘式栽植机可以栽植裸根苗,选取适宜的参数组合,可以获得较高的直立率.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水稻的种植效率,水稻插秧机应运而生并且应用的十分普及;但是秧苗的补给主要靠人工来完成,影响了插秧机作业效率。为此,设计了一种水稻秧苗运输车,采用乘坐式独轮驱动,以小马力柴油机为动力,一次完成水稻秧苗从田埂到运秧车的输送、田间的运输以及运秧车与插秧机秧苗的对接输送,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阐述了该设计的关键技术、总体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关键工作机构与部件设计。  相似文献   

7.
秧田灌水深度对水稻秧苗生长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杂交稻二优培九秧苗期2叶1心期至7叶期不同的灌水深度处理对秧苗分蘖及生长影响的研究表明:秧苗期灌溉水的深度与秧苗分蘖和根系生长密切相关,灌水越深,分蘖发生和根系生长越不利。浅水层灌溉,能促进秧苗分蘖的发生,促进根系生长,提高秧苗素质;而灌水深度达到4 cm,则不利于秧苗分蘖的发生和根系生长,根冠比不足。提出在水稻生产秧苗期用浅水灌溉或无水层灌溉的有效水分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利用2种不同水稻育苗基质替代营养土在辽宁开原和东港地区进行育秧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凡宇基质各处理育秧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提高秧苗素质的作用;水稻基质培育秧苗的分蘖力、产量等指标与常规营养土培育秧苗相比不具优势,凡宇基质育秧在促进水稻种子出苗、提高秧苗素质方面具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9.
水稻温室立体育秧夜间补光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工厂化立体育秧已成为节省秧田、培育机插优质秧苗的重要方式。工厂化立体育秧能够有效提高育秧棚的效率,并保证秧苗质量,但温室内光环境却成为了影响秧苗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改善水稻温室立体育秧的光照环境和探索杂交稻不同播种量对立体育秧的适用性,采用均匀试验设计方法进行了杂交稻播种量、光照度及夜间补光时长3个因素的温室立体育秧试验,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方法获得秧苗茎基直径、壮苗指数以及根系土壤盘结力与3个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试验结果表明:一定的夜间补光对提高水稻温室立体育秧秧苗素质有积极影响,综合分析得到在杂交稻播种量0.05kg/盘、光照度1.5~3klx、夜间补光时长3~5h的条件下,秧苗素质与自然光对照接近,秧苗质量符合机插标准,适用于田间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10.
药材是我国某些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针对传统药材育苗种植方法容易使秧苗培育生长不齐,根部易腐烂等缺点,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F303VCT6的的药材秧苗培育控制系统。对系统的硬件进行了设计,并对基于卡尔曼滤波的数据处理进行了实现,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实现了控制系统的远程测量控制,产生药材秧苗培育所需要的适宜环境,能够使秧苗生长达到快速、整齐、优良的标准。为药材的高产种植奠定良好的基础,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搞好水稻机械插秧技术开发推广工作,达到机械插秧的高质量和满意的工作效益,一方面要有制造质量高的插秧机和良好的技术状况及机手熟练的操作技术作保证。另一方面在配套农技上。还必须努力掌握如下要求: 一、秧苗的状态 机插作业质量的关键在于秧苗的状态与素质好坏,这是关系到机插秧的成败。所以,在水稻育秧时,应尽量提高秧苗的状态和素质,达到农艺技术要求,满足机插适用条件。现有国产插秧机适用的秧苗高度为10—20厘米。在插秧机所适用的秧苗高度范围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多年来一直从事秧苗移栽机械的研究设计工作,先后研制开发出牵引式烟苗栽植机、通用秧苗栽植机、悬挂式秧苗栽植机、悬挂式秧苗移栽覆膜机等多种机型。其中秧苗栽植覆膜机填补了我国秧苗移栽、覆膜联合作业机具的空白。现以悬挂式秧苗移栽覆膜机为例,对其使用、维护做如下简要介绍。秧苗移栽机械是农业机械中比较复杂的机器,一旦使用调整不当,就会影响栽植质量,以至不能正常工作,而维护保管不当也会影响到它的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13.
育苗伴侣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继旱育保姆后成功研发的水稻机插秧育苗新型专用肥,应用于机插秧育苗,可使秧苗生长整齐、成苗率高,对叶龄影响较小,可较好控长,极显著提高秧苗素质,适宜插秧机作业。  相似文献   

14.
日光温室下磁化水对水稻秧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日光温室条件下,以寒地水稻垦稻24为材料,比较了磁化水与普通水管理下秧苗生长差异,研究了磁化水对秧苗生长发育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一方面,水稻秧苗经磁化水处理后,可调控叶枕距比例和叶片长度,提高秧苗质高比和根冠比,增加植株干物质量,其中在秧苗生长前期,磁化水对地下部干鲜质量作用强度大,且种子干物质下降速度快于普通水,而后期作用效果则主要表现在地上部;另一方面,磁化水处理后的秧苗根体积、钵体内最大根系长度和根数增加,根密度增速快,根系生长得到促进。综合分析认为,磁化水处理可有效调控秧苗的生长发育进程,促进地下部生长,改善秧苗素质,进而实现壮苗。  相似文献   

15.
稀土又叫稀土微肥或硝酸稀土,商品名称为常乐益植素。是我国首创并重点推广的一种新型稀土元素肥料。在大棚蔬菜上施用,可以促进光合作用,增强植株抗逆性,提高秧苗对棚内低温、高湿、弱光等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促进优质、早熟和增产。  相似文献   

16.
机插水稻硬地喷灌育秧技术推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育秧是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中的关键环节,秧苗素质直接影响机插的质量。近几年,常州市武进区围绕如何提高秧苗素质,大胆创新实践,采用硬地喷灌模式实施了规模化育秧,取得了初步成功。  相似文献   

17.
稀土又叫稀土、微土、微肥或硝酸稀土,商品名称为常乐益植素,是我国近年来首创并重点推广的一种新型稀土元素肥料。在大棚蔬菜上施用,可以促进光合作用,增强植株抗逆性,提高秧苗对棚内低温、高湿、弱光等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促进优质、早  相似文献   

18.
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的秧苗直立度自动测定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的秧苗直立度自动测定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在移栽机试验台上,两摄像机经标定后获取秧苗图像,通过图像处理得到二值化秧苗图像,在二维图像空间将秧苗角度信息简化为一条直线,然后利用简化的两条已知直线与两摄像机参数矩阵,进行空间直线三维重建,完成秧苗直立度的测定。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获得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9.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在北方已经开始大面积推广应用,而实行机械插秧可以把广大稻农从繁重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可使栽插株距一致、深浅一致、每穴栽插的秧苗量一致;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水稻稻田图像中秧苗和背景分割问题,采用基于最大类间方差法(OTSU法)的分割方法,成功地把水稻秧苗像素和背景像素分割开.首先用CCD相机获取水稻插秧机插秧作业后的水稻稻田图像,选择超绿颜色因子将水稻秧苗RGB彩色图像转化为灰度图像,使用OTSU法计算阈值,成功地将灰度图像转变为二值图像.又采用该方法分割了20幅水稻秧苗图像,结果表明,超绿颜色因子可以对水稻秧苗图像有效分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