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为了筛选福建省优质地方山药种质资源,对35份福建省地方山药种质资源进行鉴定评价。结果表明:35份福建省地方山药种质资源性状差异较大,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综合参试山药品种产量、植物学性状、抗病性、口感、不易褐变、商品性等因素分析,棒桩薯、永兴大薯、紫薇淮山、芹峰淮山等4份山药资源表现较好,植株长势健壮,抗炭疽病,不易褐变,产量较高,口感好,品质优,适宜在德化县及周边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2.
正明溪淮山淮山在明溪栽培历史悠久,明朝正德年间已有种植淮山的记载,"时称薯,又称雪薯、小薯"。明溪民国县志有记载:"赣药商收购土产雪薯,去皮制成小条,焙而干之,为山药。产闽省者明日建山,与淮山并重。销路颇广"。明溪淮山历来以品质优、口感好而饮誉一方,薯块呈长棒形,多须根,表皮颜色黄褐色或深褐色,经煮易酥不散,显糯香,味鲜爽。县境内年种植面积1.5万亩,产量超过3万吨,已成为该县主要大田经济作物和特色  相似文献   

3.
明溪淮山1号经多年的试验、示范、推广,表现肉质雪白细嫩、滋味鲜美口感好、产量高、抗性好.该文总结了明溪淮山1号品种的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从薯块消毒、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出适合明溪县种植的高产、优质、高抗的优良淮山品种,2019年从全国引进21个淮山新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综合考察各品种的产量、抗逆性、结薯性及口感。试验结果表明:麻沙本地大薯、武夷山紫山药每667m~2产量为3 784.64、3 541.90kg,分别比对照明溪淮山1号增产15.31%和7.92%,这两个品种可作为大薯品种淮山小面积推广试种。安砂小叶薯每667m~2产量为2 519.68kg,茎蔓生长势较强、较抗病、品质优、薯块短粗、易挖掘、商品率高,总体经济效益优良,可作为重点推广试种。浙江文城糯米山药与浙江文城营养糯米山药,肉质呈白色,糯性极强,口感较好;六月薯、七月薯具有生育期短的特点,可在每年六、七月成熟上市,这4个品种可作为特色品种小面积推广试种。广西紫玉淮山、红皮白心、白条山药、阳明山山药、麻沙小金薯、麻沙硬壳薯等7个品种具有产量较高,茎蔓生长势较强,较抗病,品质较好等优点,可采用品种试验与扩繁相结合的方式继续开展淮山新品种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5.
对6个江西紫山药地方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6个紫山药品种均不抗炭疽病、褐斑病,但薯块肉质紫色浅的品种抗病性优于深的品种,宜春万载紫山药品种的口感、品质、产量最好。  相似文献   

6.
正芹峰淮山是采用系统选育方法,从福建省泉州市收集的淮山地方资源材料寸金薯中筛选出的优良品系培育而成,2015年6月通过了福建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目前已在福建省泉州、宁德等地推广种植200公顷。芹峰淮山属中晚熟山药品种,从播种到收获210~240天。植株生长势强,分枝旺盛,主蔓长250~320厘米,茎圆棱形、右旋、紫色,叶三角形、基部为戟形、绿色。块茎长圆柱形、肉质肥厚、表皮褐色,薯长50~130  相似文献   

7.
芹峰淮山属中晚熟品种,植株生长势强、分枝旺盛、薯味清香、品质优良,从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等方面总结芹峰淮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芹峰淮山是德化县英山珍贵淮山农民合作社、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和泉州市种植业管理站联合选育的优良淮山新品种,于2015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闽认菜2015015)。2016-2018年芹峰淮山在德化县英山村、大坂村等地示范推广种植表现丰产性和商品性良好,平均产量29.3 t·hm~(-2),平均产值29.3万元·hm~(-2),经济效益好,品种抗性好,易于栽培。介绍芹峰淮山在德化县英山村、大坂村示范种植的产量、抗病性表现及品种特征特性,并从田地选择、整地作畦、播种定植、搭架整蔓、水分管理、肥料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适时采收等方面总结芹峰淮山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湖南山药地方品种资源主要农艺性状与品质特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收集自湖南的6个山药品种资源进行了农艺性状与干物质含量的观测。结果表明:桃江白山药生长势最强,产量最高,干物质含量中等;衡山白山药生长势强,产量中等,干物质含量最低;桃江紫山药生长势较强,产量中等,干物质含量最高;攸县白山药生长势中等,产量较低,干物质含量较低;攸县紫山药2号和攸县紫山药1号生长势弱,产量低,干物质含量较高。由此可见,白山药生长势较强,产量较高,而紫山药干物质含量高,口感好。综合评价,桃江白山药和桃江紫山药具有较好的农艺性状和品质特性。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适合浙西地区 U 型槽定向栽培的参薯品种,对12个参薯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 SY2015-03、FSY2018-6及紫玉淮山产量高、商品性好;FSY2018-05 早熟性较好,8月上旬已经结薯;紫玉淮山的平均结薯个数为1,1个U型槽长1根山药,商品率最高。  相似文献   

11.
6个不同类型山药品种引种鉴定及特色品种筛选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6个不同类型山药品种的引种鉴定及特色品种筛选结果表明:短块茎山药(紫山药、白山药)可以作为特色山药品种进行示范推广;较短块茎山药(无架双胞、麻山药)以及较长块茎的大和长芋(块茎长度为0.9~1.2 m)可作为优良品种加以利用,丰富山药品种结构。产量高低依次为水山药>大和长芋>麻山药>无架双胞>紫山药>白山药;水山药产量最高,为63.75 t/hm2。生育期最长的为紫山药和白山药;水山药和无架双胞出苗最快,紫山药和白山药出苗较慢。  相似文献   

12.
主要探讨了三种嘌呤型细胞分裂素:呋喃氨基嘌呤(KT)、苄氨基嘌呤(BAP)和异戊烯基腺嘌 呤(2ip),对怀山药的两个品种:淮山药和凤山药离体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品种在MS KT2mg/L (单位下同)或2ip培养基上生长情况均较好,当附加NAA0.2时,一般可促进生根;但在培养基上,两 品种差异明显,淮山药表现腋芽生长受抑制,而凤山药则易形成丛生芽,而当此培养基附加NAA0.2 时,NAA与BAP可协同作用促进淮山药的腋芽生长,增加芽苗数,但对凤山药的生长则基本无影响。 通过不同培养基对凤山药快繁效果的比较,筛选出MS KT1 NAA0.2 0.1%活性碳为凤山药快繁较适 宜的培养基。  相似文献   

13.
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法对广丰药薯茎尖的包埋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程序进行优化,并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分子标记法和流式细胞术对其冻后再生苗的遗传稳定性进行检测,同时将超低温程序应用到江西山药其他地方品种,旨在为薯蓣属植物种质资源的长期保存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广丰药薯茎尖预培养的较佳时间为5 d,较佳的蔗糖浓度为0.75 mol·L-1;装载的较佳时间为40 min;脱水的较佳温度为0 ℃,较佳时间为60 min;冻后黑暗培养7 d可以显著提高其成活率。用AFLP分子标记法和流式细胞术对茎尖冻后再生植株的遗传稳定性进行检测,没有发现异常条带和染色体倍性变化,气孔观察也未发现叶下表皮气孔参数的显著变异。将这种超低温保存程序用于江西山药其他基因型,成活率约为40%~85%。该研究建立的包埋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程序能保证江西山药的遗传稳定性,可为建立江西山药种质资源超低温保存库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为获得营养品质较高的马铺山药品系,以福建马铺7个主栽的山药品系为研究对象,测定多糖、尿囊素及基本营养成分,并通过模糊数学平均隶属函数法对其营养品质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7个山药品系的多糖、尿囊素、蛋白质、淀粉、粗纤维、灰分、以及总氨基酸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98%、4.79‰、8.59%、65.63%、1.29%、2.07%、6.28%,不同品系山药各有特点,MP1尿囊素含量最高,MP6的多糖、蛋白质和粗纤维含量最高,MP3的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呈味氨基酸含量均最高;用隶属函数法分析得到综合营养品质较优的为MP1、MP3和MP6,其中MP6营养品质最优。研究结果可为马铺山药特色种质筛选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浓度对南方地区淮山药生产的影响效果,以"桂淮2号"淮山药为供试品种,研究矮壮素(CCC)与羟季铵·萘合剂(氯化胆碱CC+萘乙酸NAA)对南方地区淮山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CCC2250mg·L^-1淮山药产量最高,达到33255.15kg·ha^-1,比对照及仅喷0.15%KH2PO4处理增产15.20%和13.22%;喷施CCC2250mg·L^-1有利于提高淮山药鲜薯的干物质含量,增加淮山药块茎干样的水溶性浸出物和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促进了淮山药淀粉含量的提高,并同时能维持较高的蛋白质含量,而对可溶性总糖含量影响不显著,从而保证了其具有良好的食用品质和风味。  相似文献   

16.
不同淮山药种质(品种)的粘度比较与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不同淮山药种质的粘度特性,为淮山药种质资源的育种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不同淮山药种质(品种)的粘度进行测定,并对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15个淮山药品种(种质)的粘度变异系数为56.18%,多态性丰富;淮山药粘度最高的是GY44,达81.6 dpa.s,其次为桂淮2号和GY17,粘度分别达74.3和71.7 dpa.s。不同淮山药类型粘度高低为叶长心型>茎四棱型 >野生型>叶三出浅裂型。通过聚类分析,可将15个淮山药品种(种质)分为高粘度型、中粘度型和低粘度型3大类。【结论】GY44、桂淮2号和GY17可作为加工型淮山药品种开发利用或育种的中间材料,而粘度差异可作为淮山药种质分类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7.
外引小麦种质材料的初步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国际挑战计划项目(GCP)提供的146份小麦种质资源的千粒质量、穗粒数、单株穗数、株高、籽粒饱满度及产量等性状的综合鉴定及评价,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在产量、穗粒数、单株穗数等方面有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各性状之间存在不同的相关性;抽穗期和成熟期对穗粒数、产量和千粒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从供试品种中筛选出大穗丰产品种8个,大粒丰产品种8个,矮秆丰产品种5个,综合农艺性状好、丰产性突出的优良品种25个。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适合武汉市栽种的紫薯新品种,对近几年引进的8个紫薯品种进行了生产试验。结果表明,9个参试品种(含对照)中,渝紫263鲜薯产量最高,达2 686.53 kg/667 m~2,比对照徐薯22增产6.23%,其余品种鲜薯产量均低于对照。渝紫263食味一般,香味淡、纤维含量高而粗,不适宜在武汉市做鲜食用种,可做加工型用种。紫美和济黑1号食味较好,干薯率高,适宜在武汉市做加工和鲜食用种;亲紫、鄂薯8号和海南1号干薯率略低,但食味较好,香气浓,纤维含量低,适宜在武汉市作鲜食用种;京薯6号和紫罗兰的鲜薯、干薯产量不高,食味较差,不适宜在武汉市栽种。  相似文献   

19.
秸秆套网袋栽培对紫山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置不同栽培方式试验,研究秸秆(稻草)套网袋栽培技术对浙江黄岩紫山药(又名紫莳药)的产量、品质和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紫山药秸秆套网袋栽培可适当增加单株块茎数,同时块茎也相对较大,因此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秸秆套网袋栽培的紫山药块茎相对细长,外形比较受欢迎,同时还能在生长过程和收获时保护紫山药免受地下害虫危害和损伤,外形美观、光滑、完整,具有较好的商品性;另外,秸秆栽培有利于提高紫山药的山药皂苷、可溶性糖、粗多糖和黏液多糖等营养和保健养分含量。秸秆套网袋栽培也属于秸秆栽培,虽然套网有降低山药皂苷和黏液多糖含量效应,但其营养和保健养分的含量仍然较高,因此秸秆套网袋栽培紫山药的商品性和内在品质均提高。  相似文献   

20.
宜昌地区长山药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长山药(Dioscorea batatas Decne.)是药食兼用植物,近几年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通过几年的长山药栽培实践,总结出了一套适宜在宜昌地区推广应用的长山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