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营养成分(碳源和氮源)、初始p H、温度、转速、装液量和接种量等因子对棘孢木霉菌株Tr148c在液体发酵过程中分生孢子产量的影响。首先采用马铃薯液体培养基(PDB)对以上各单因子进行测试,并在此实验基础上进一步采用3水平4因子的正交试验,对碳源、氮源、装液量和转数等因子进行优化测试。结果表明,综合因子优化配方和发酵条件为:当培养时间144 h时,甘露醇(30 g·L-1)、酵母粉(1 g·L-1)、初始p H为6、温度30℃、转速200 r·min-1、装液量150 m L/500 m L、接种量4%(v/v),产分生孢子量可达到2×108个·m L-1。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普鲁兰多糖的产量,本文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普鲁兰多糖的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在前期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Plackett-Burmen实验确定时间、转速、初始p H为影响出芽短梗霉发酵产普鲁兰多糖的三个显著因素。在此基础上进行Box-Behnken实验和响应面法分析来确定最佳的发酵条件。最终确定优化条件为温度25℃,时间5.5 d,转速240 r/min,初始p H 6.6,装液量30 m L,接种量2%。优化后的普鲁兰多糖产量达到26.31 mg/m L,与预测值26.68 mg/m L接近,比初始产量16.13 mg/m L提高了63.1%。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化枯草芽孢杆菌CK15的发酵条件,提高其芽孢产量。[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碳源种类及浓度、氮源种类及浓度、无机盐种类、装液量、摇床转速、初始p H、温度、接种量,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出培养基中的显著因素,再利用Box-Behnken试验确定3个因素的最佳浓度。[结果]在玉米粉10.7 g/L、豆粕粉24.4 g/L、CaCO_3 7.4 g/L、NaCl 5.0 g/L、MnSO_4 0.4 g/L、KH_2PO_4 1.0 g/L、装液量50 m L/250 m L、转速为200 r/min、初始p H 7.2、温度30℃、接种量2.0%条件下,芽孢产量达到7.4×109cfu/m L,比优化前提高了80.49%。[结论]响应面法有效提高了枯草芽孢杆菌CK15的芽孢产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灰霉病拮抗菌K1的发酵条件。【方法】以OD600值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对其发酵培养基、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通过Plackett-Burman实验确定酵母膏、p H、接种量为其最显著的3个因素。经过BoxBehnken实验和响应面实验得到最优发酵条件。【结果】最优发酵培养基为:淀粉1%,酵母膏1.8%,硫酸钾1.5%。最优发酵条件:p H6.8,接种量为2.8%,温度25℃,转速130 r/min,装液量100 m L/250 m L。【结论】K1发酵16 h后的OD600值可达到1.490,远高于优化前0.864,明显提高了K1的生长速率。优化后发酵液抑菌直径为49mm,高于优化前的43 mm。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多功能菌B1514的最佳产孢工艺,为其扩培、制剂的储存及使用提供参考,首先测定多功能菌B1514的生长曲线以初步确定其培养时间,然后采用单因素试验对影响多功能菌B1514产孢的接种量、初始p H值、装液量、转速、发酵温度和接种种龄6个因素进行筛选,筛选出具有显著性影响的主效应因素,再通过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试验,以芽孢数量为响应值确定各显著影响因子的最佳水平,最后利用自动玻璃发酵罐对优化所得最佳培养条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最佳产孢工艺为接种量6%,初始p H值7.6,三角瓶装液量80 m L/500 m L,转速235 r/min,发酵温度36.5℃,接种种龄24 h,培养时间36 h,经验证芽孢数量达8.19×109CFU/m L,较优化前增加49%。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1株产蓝色素的链霉菌D2013的发酵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接种量、起始p H值、装液量等因素)的基础上,以正交试验优化发酵条件。结果表明,链霉菌D2013产蓝色素的最优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8 d、发酵温度30℃、接种量8%、装液量100 m L/250 m L、起始p H值为7.6,在此条件下,蓝色素的产量可达74.8 U/m L。  相似文献   

7.
对产碱假单胞菌产精氨酸脱亚胺酶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产碱假单胞菌产ADI的最佳发酵条件为:10 g·L-1蔗糖为碳源,6 g·L-1蛋白胨为氮源,10 g·L-1精氨酸诱导物,4%的接种量和30%的装液量,发酵温度29℃,发酵时间24 h,摇床转速为150 r·min-1,发酵液的初始p H8.5。在此条件下,产碱假单胞菌产ADI的酶活最高。  相似文献   

8.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株XZ-1的发酵培养基成分和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XZ-1的发酵培养基的最佳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分别为糊精、蛋白胨和氯化钾;其培养基最佳组分为糊精10 g/L,蔗糖5 g/L,蛋白胨10 g/L,氯化钠7 g/L;最佳发酵培养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 H值6,发酵温度27℃,发酵时间36 h,装液量100 m L/250 m L,接种量3%,转速150 r/min。  相似文献   

9.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株XZ-1的发酵培养基成分和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XZ-1的发酵培养基的最佳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分别为糊精、蛋白胨和氯化钾;其培养基最佳组分为糊精10 g/L,蔗糖5 g/L,蛋白胨10 g/L,氯化钠7 g/L;最佳发酵培养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 H值6,发酵温度27℃,发酵时间36 h,装液量100 m L/250 m L,接种量3%,转速150 r/min。  相似文献   

10.
首先,采用单因素方法对碳源、氮源、发酵接种量、初始p H、发酵时间、发酵温度等因素进行考查,在此基础上进行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优化。得到的优化发酵条件是甘草浸出液10%,发酵温度40℃,p H 5.0,接种量10%,装液量75 m L/250 m L,发酵时间为6.5 d,180 r/min。在最优条件下,甘草次酸的量达到7.67 mg/m L。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解淀粉芽孢杆菌NCPSJ7发酵产胞外抗菌物质的发酵条件,以无菌发酵液对西瓜枯萎病菌的抑菌圈直径为指标,探讨了发酵温度、装液量、接种量、摇床转速和发酵时间对发酵液抑菌活性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设计及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并确定了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为33.82℃,接种量为4.06%,摇床转速为152.46 r/min,装液量为100 m L/250 m L三角瓶,发酵时间为6 d。在最适发酵条件下预测无菌发酵液的抑菌圈直径为25.65 mm,优化后的发酵条件大大提高了发酵液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Bacillus subtilis E1R-j产脂肽物质的发酵条件的优化来提高脂肽物质产量,从而为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在Landy培养基中,采用单因素试验法确定对E1R-j菌株产脂肽物质的影响因素及水平,结合响应面法确定最佳发酵条件。结果表明,温度40℃、培养基初始pH 9.0、接种量3.0%、装液量50mL、转速200r/min为最佳发酵条件。在最佳发酵条件下培养,粗脂肽物质的质量浓度达1.39g/L,是原发酵条件下质量浓度0.55g/L的2倍多。优化后的培养条件提高了B.subtilis E1R-j产粗脂肽物质的量,表明响应面法是一种快速、有效、简单的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以一株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黄花蒿内生产酶溶杆菌(Lysobacter enzymogenes)R-2-1为研究对象,在LB液态培养基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其最佳发酵培养基组成为:玉米粉20 g·L-1,花生粕20 g·L-1,豆粕20 g·L-1,酵母提取物2 g·L-1,胰蛋白胨4 g·L-1,(NH4)2SO46 g·L-1,K2HPO46 g·L-1,Mg SO4·7H2O 4.8 g·L-1,Mn SO4·H2O 0.02 g·L-1,Fe SO4·7H2O 0.01 g·L-1,Ca Cl2·2H2O 0.12 g·L-1,Na Cl 2.4 g·L-1,核黄素3.0 g·L-1,硫胺素1.2 g·L-1,维生素B60.01 g·L-1,生物素0.1 g·L-1,优化后培养活菌数24 h达到6.94×108cfu·m L-1。以菌株R-2-1总发酵代谢物产量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其发酵工艺条件,确定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87.2 h,初始p H 7.55,装液量204 m L,接种量7.90 m L,发酵物产量达(0.518±0.050)g·200 m L-1;通过摇床转速和发酵温度因素考查,确定在摇床转速210 r·min-1、发酵温度30℃条件下,该菌代谢物产量可进一步提高到(0.523±0.023)g·200 m L-1。本试验结果可为该菌杀菌剂扩大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选取绿色木霉化L4C作为纤维素酶的生产菌株,分别研究了碳源、氮源、接种量、培养时间、培养温度和培养基初始p H对液态发酵方法产纤维素酶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绿色木霉化L4C液态发酵产纤维素酶的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培养时间对酶产量影响最大,液态发酵的最佳条件为:分别以稻草粉—纤维素粉混合物和硫酸铵为碳源和氮源,初始p H 5.0,接种量15%,28℃培养5 d。在最佳产酶条件下,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为1 315.16 U·m L-1,滤纸酶活性为1 282.77 U·m L-1。  相似文献   

15.
以一株巨大芽孢杆菌为研究对象,分别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优化了其最佳发酵培养基及最适发酵条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10 g/L、酵母膏5 g/L和硫酸镁1 g/L;确定的最适发酵条件为温度30℃,初始p H值为8.0,接种量5%,装液量20m L/250 m L,发酵时间16 h。优化后的培养基及培养条件能够有效提高巨大芽孢杆菌M03的活菌数,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镰刀菌YL2发酵产纤维素酶的效率,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法设计优化了镰刀菌YL2产纤维素酶的发酵工艺,确定该菌种的最适产酶培养基及最优产酶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为稻草粉31.6 g/L、豆饼粉25 g/L、柠檬酸氢二铵2.0 g/L、硫酸镁1.0 g/L、蔗糖酯1.45 g/L,在发酵培养基初始pH值6.4、500 mL的三角瓶中装液量为80 mL、摇床转速225 r/min、接种量3%、培养温度30℃的最优产酶条件下培养6 d,微晶纤维素酶(AVI)和羧甲基纤维素酶(CMC)酶活为分别6.72和84.36 IU/mL。  相似文献   

17.
鲍鱼希瓦氏菌有望用于对虾养殖和海水石油污染的治理。为探索鲍鱼希瓦氏菌的最优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运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在70 L发酵罐上进行扩大培养。最优培养基为蔗糖6%,蛋白胨2.5%,碳酸钙0.7%,初始p H 6.8。最优摇瓶培养条件为温度30℃,转速130 r/min,装液量100 m L/500 m L,接种量6%,收获时间24 h。70 L发酵罐生物量达到1.14×1011cfu/m L。鲍鱼希瓦氏菌发酵条件的优化为其工业生产提供了实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8.
以戊二酰亚胺类抗生素菌株链霉菌(Streptomyces)JD211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得出最佳培养基组成是甘油30 g/L、酵母膏10 g/L、硫酸铵5 g/L、Na Cl 5 g/L、Ca CO33.5 g/L。优化后的发酵条件为装液量50 m L/250 m L,初始p H 7.0,接种量7.5%,培养温度30℃,培养时间为144 h。培养基优化后菌丝体干重较优化前提高了166.61%,抑菌圈提高了30.77%。  相似文献   

19.
产κ-卡拉胶酶菌株的筛选及其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K-卡拉胶酶产生菌进行富集培养,以K-卡拉胶为唯一碳源的平板初筛,从多种海藻上分离纯化获得32株具有卡拉胶酶活性的菌株,经摇瓶复筛,从亮管藻上分离的HC4菌株酶活力最高,为50.75U/mL。测定了HC4菌株的16SrRNA基因序列1436bp,在核苷酸序列数据库(NCBI)中进行同源性检索,发现它与Tatrtlana agarivorans的相似性为98%。通过单因子筛选和正交试验,确定该菌株产酶的最佳培养基组成为:碳源K-卡拉胶5g/L;氮源蛋白胨3g/L和NaNO3 1g/L;元机盐NaCl20g/L、K2HPO4·3H2O1g/L、MgSO4·7H2O 0.5g/L和CaCl20.1g/L。最佳培养条件为:摇床转速150r/min,250mL三角瓶中发酵培养基的装液量50mL,接种量4%,发酵培养基起始pH7.5,温度28℃,培养时间28h。经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条件优化后,HC4菌株的K-卡拉胶酶酶活力提高到602.30U/mL,是优化前的11.87倍。  相似文献   

20.
以毕赤酵母重组菌(Pichia pastoris)GS115-Ch-Glu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亚麻子发酵脱毒工艺的研究,并对重组菌的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毕赤酵母重组菌GS115-Ch-Glu发酵扩大培养的培养基最佳碳源为2.5%玉米淀粉,最佳氮源为5.0%黄豆粕。优化后的基础发酵培养基发酵条件为温度28℃、转速250 r/min、发酵时间33 h、初始p H 6.5、接菌量1.5%、装液量50 m L/250 m L。在此最佳发酵条件下,菌体产量为9.0×1010个/m 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