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8 毫秒
1.
辽宁省凤城市红旗镇人眼睛向内奔富路,利用资源求发展,靠种甜瓜使全镇农民走上致富路. 在计划经济时期,粮食、柞蚕和烟草是红旗镇的"三大王牌”.改革开放初期,商品生产有了发展,出现了一批万元户.但大多数农民只解决了温饱,人均收入在1000元上下徘徊.九十年代初,为了加快农村产业化进程,该镇新立村党支部书记夏广玉亲自到东港市合隆镇参观考察甜瓜生产,并引进新品种试种获得成功,取得每亩经济效益1.3万元的好成绩.镇党委、政府抓住种瓜致富典型广泛宣传,大力推广种植甜瓜技术,在全镇迅速掀起了种植甜瓜的热潮.1996年,全镇甜瓜种植面积只有80亩,1997年发展到2000亩,1998年全镇甜瓜种植面积增加到5200亩,创收入25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仅此一项为全镇创税收30多万元.人均甜瓜收入1500元,占人均总收入的60%.人均收入由2260元增加到2660元.1999年,全镇甜瓜种植面积猛增到10000亩,占全镇耕地总面积的20%.甜瓜种植户也由1996年的几十户发展到1999年的3700多户,占全镇农户总数的66%.红旗人靠种植甜瓜致富,日子越过越甜,红旗镇也因此被誉为"辽东甜瓜第一镇”.  相似文献   

2.
早春大棚甜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年廊坊市安次区开始种植大棚厚皮甜瓜,1996年创立"金都"蜜瓜品牌,至2005年,面积已达1.6万亩,成为北方蜜瓜主产区之一.在此基础上,2003~2005年,我们在蜜瓜生产基地的杨税务乡柴家务、前南庄等村,试验推广了早春大棚厚皮甜瓜多层覆盖栽培技术,3年累计推广面积3 400亩,增加经济效益1 388万元.  相似文献   

3.
砀山县具有多年瓜棉套种习惯,2010年全县西瓜种植面积20万亩,以大棚、中棚和小拱棚种植,其中瓜棉套种面积10万亩左右。由于西瓜、棉花市场行情较好。大棚瓜棉套种的亩收入在10000元左右。小拱棚瓜棉套种的亩收入在5000元左右,全县2010年瓜棉套种平均每亩收入在70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4.
卢龙县孙田庄村张胜友种植大棚甜瓜,1.1亩收获甜瓜4500公斤,收入1.32万元,折合亩收入1.2万元。具体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5.
《新农业》2006,(11):17-17
段玉春是黑山县常兴镇牛家村人,1995年她在村里建起了牛家村第1个日光温室和3亩地春棚,种植棚室甜瓜(香瓜),当年获利2万多元。经过几年发展,她现有高效春棚10亩以上,年收入7.8万元。在她的带动下,牛家村从1995年的4亩地春棚发展到现在的2000多亩,亩收入8000元以上,人均收入5000  相似文献   

6.
设施栽培西甜瓜连作障碍及防治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基本情况 南汇是中国瓜果之乡,西、甜瓜是主要种植的高效经作,栽培历史长,保护地设施栽培面积多.据统计,九十年代初西、甜瓜2万余亩,至今全区年种植面积19.81万亩次,其中春播11.83万亩.大中棚设施栽培达10.72亩,占总春播瓜面积的90.37%.  相似文献   

7.
籽用西瓜,又名"籽瓜"、"打瓜",我县龙山、仇集、河桥等丘陵山区乡镇农民具有种植该作物的传统习惯.近几年,随着种植结构调整,籽瓜面积逐年扩大,生产水平快速提高,在栽培技术上,籽瓜已由露地栽培发展到地膜覆盖栽培,由一年一熟发展到多种形式的间套种,并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1999年全县籽瓜种植面积5万余亩,一般亩产瓜籽75~100 kg,产值600~800元,成本130元左右,亩纯收入470~670元.其中:籽瓜与棉花间作类型,亩增收皮棉40~50 kg,籽瓜与玉米或毛豆套种类型,可增收玉米400~450 kg或晚熟毛豆500~550 kg.全年亩纯收入可达800元以上.现将其主要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民勤县是甘肃省甜瓜的主要产区,全县甜瓜种植面积稳定在5万亩左右,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造就了民勤甜瓜甜蜜爽口的品质。近年来随着甜瓜育苗技术的发展,甜瓜套种食用向日葵栽培技术在本县得到大力推广,目前全县推广面积2万亩。应用该技术,一般亩产甜瓜2 500 kg、食用向日葵250 kg,合计亩收入6 000~9 000元,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西瓜甜瓜业产销现状稳定在200万亩左右,总产量450万吨,商品量380万吨,总产值16亿元左右。其中西瓜种植积120万亩,产值9.2亿元上下;年两瓜出口量37/吨,创汇额2400万元左右,瓜类种植面积占全国的6.5%,而我国瓜类种植面积占全世界的42%。  相似文献   

10.
图片简讯2则     
河南省内黄县马上乡七里井村绿泉瓜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成员们正在日光温室育苗棚内嫁接西瓜苗。近年来,七里井村温棚发展迅猛,全村现已发展大棚面积1000余亩,亩收入都在2万元以上。该社育苗基地占地60亩,投资400万元,建现代育苗温棚7栋。目前棚内育有西瓜苗、甜瓜苗等4000余万  相似文献   

11.
阿勒泰市近几年在市乡领导、科技人员和农民的努力下,从小规模种植哈密瓜,2000年扩大到1586亩,总产260.91万公斤商品瓜,平均亩产1645公斤,亩产值超过1千元,亩纯收入737元,效益超过其它作物400元以上.哈密瓜在阿勒泰市最适宜种植区是两河河谷平原及台地,切尔克齐乡、巴里巴盖乡、盐池一带,在这一地带的地区二牧场有多年种植甜瓜及哈密瓜的经验,但多以内销为主,面积较小,近几年地区二牧场通过引种试种,利用本地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病害发生轻,有利糖分积累的优势,与哈密瓜主产地打了市场上的时间差,生产的甜瓜倍受内地客户及瓜商青睐.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临县大棚甜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县是农业大县,也是国家级贫困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提出了“科技兴农、发展现代农业、市场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指导思想,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并根据临县实际提出了沿湫河两岸到2010年发展大棚瓜菜2000栋的具体目标.使大棚甜瓜种植得以大力发展。几年来的试验示范表明,大棚甜瓜平均亩产达2500kg左右,亩收入5000余元,大棚种植甜瓜经济效益显著,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磁县路村营乡长凝村地处城市郊区,近些年来,当地菜农为了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加经济收入,自发组织成立了蔬菜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日光温室番茄一丝瓜一蒜苗一年三茬高效种植模式,单棚蔬菜年总产2.3万斤,亩种植效益2万元以上,纯收入1.5万元,效益非常可观。供各地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睢宁县官山镇大吕村现有耕地面积3500亩,传统种植模式是稻麦轮作,2003年引进食用菌种植,到目前食用菌种植面积发展到15万平方米,年产值1000万元,仅此一项人均净增收3000元。  相似文献   

15.
2001年太谷县从山东青州引进了拱棚瓜菜生产,填补了日光温室和大田蔬菜生产的市场空白,种1亩大棚相当于种10亩蔬菜,2001-2005年大棚年亩均收入10000元。2001-2003年太谷县发展大棚3600亩,但是山东青州拱棚结构及种植模式不能完全适应太谷的自然环境,2003年太谷县蔬菜产业技术服务中心吸取山东式拱棚的经验,成功研制出TGL系列大拱棚,并推广大棚种植模式18种,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大棚瓜菜生产已经成为太谷县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16.
正西葫芦别名茄瓜、角瓜,适应性强,在中国南北方都有种植,营养价值较高,有清热止渴、消肿散结的功效。冷棚早春茬西葫芦吊蔓栽培是近几年推广的一种新型栽培技术,吊蔓栽培光照充足,通风良好,并可延长生育期,产量高品质好,主要供应早春5~6月份淡季市场,亩产可达到8500 kg/667 m~2,亩收入可达1~2万元,农户种植积极性逐年提高,唐山地区冷棚西葫芦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800 hm~2)。现将早春茬西葫芦吊蔓生产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棉花西瓜间作是提高棉田效益的种植形式之一,东光县近几年棉瓜间作面积均在2万亩左右,平均亩产西瓜3 000~3 500公斤,亩效益1000~1500元,棉花平均亩产籽棉200~250公斤,亩效益800~1 000元,棉瓜总收入达1 800~2 500元.扣除500元左右投入,亩纯收入1200~2000元.该种植模式适宜黑龙港棉区且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壤土或沙壤土并有水浇条件的地块种植.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顺义区日光温室上茬甜瓜下茬番茄种植模式,已有十几年历史。其产量和效益一直比较稳定。近年来,种植面积稳中有升,2007年全区达到2000余亩,主要集中在李遂、北务等镇。上下两茬亩产量在8000~9000千克,亩产值1.5万~2万元。如李遂镇东营村郭秀芝是北京市蔬菜科技人户五星级示范户。2007年在她的1亩日光温室中,上茬种植甜瓜亩产量2225千克,亩产值13250元;  相似文献   

19.
甜瓜以"水果之王"的美誉成为山西省忻定盆地的特色种植产业,其味美香甜,直接供应京、津、唐地区。近年来,甜瓜白粉病、甜瓜炭疽病、甜瓜病毒病成为危害甜瓜种植的三大病害。由于甜瓜病害的危害,造成烂瓜和减产,直接影响瓜农的经济收入。忻定盆地甜瓜种植面积每年都在5万~6万亩,连年种植甜瓜,瓜农自家瓜田面积少,倒茬困难,遇到连阴天气,甜瓜病害的发病率在30%左右,甜瓜三大病害的发生面积约3万~5万亩。通过对甜瓜病害的观察记载、调查分析、计算病情指数,发布预测预报,及时指导田间化学防治适期,避免甜瓜病害发生蔓延以后才开始打药,为时已晚。研究采用农艺措施、性诱剂、黄板诱蚜,准确预报防治适期,及时控制病虫害的蔓延等一系列的绿色防控技术。90%以上的瓜农逐渐认识和采用了绿色防控技术,适期防治,每亩可挽回经济收入300~1 000元,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村级集体财力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困难较多,后劲不足,发展不平衡,赤字面扩大。以我市为例主要表现以下5个方面: 1.经济发展缓慢。1997年全市村级财务收入就已达到了30914万元,村均19.0万元,而到2003年底村财收入只有31492万元,总额仅增加551万元,增长1.8%,村均仅增0.33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