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蝴蝶兰组培苗移植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蝴蝶兰组培苗的移植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室内炼苗4d+室外炼苗4d这种炼苗方式,能使幼苗成活率达94.0%;用水苔、椰丝作为移栽基质,幼苗成活率分别达到98%、96%,而且幼苗长势良好;对出瓶后的幼苗以及基质水苔进行消毒,都能极显著提高幼苗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2.
大花蕙兰组培苗假植炼苗及基质配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廷豪 《甘蔗(福建)》2007,3(4):297-299
试验测定了瓶苗等级,炼苗和不同基质对大花蕙兰组培苗假植成活率和后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瓶苗健壮度、合理炼苗和不同基质与大花蕙兰假植成活率及后期生长呈正相关;M1(水苔)和M2[谷(麦)壳2+河沙1+珍珠岩1,体积比]是大花蕙兰组培苗假植的理想基质,移栽2个月后的成活率达95%以上,生长发育较好。综合成本、成活率、生长发育和生产管理等因素,在规模化生产条件下应大力推广使用M2作为大花蕙兰组培苗的假植基质。  相似文献   

3.
以4个品种的春石斛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的假植基质和不同的炼苗时间和方法对春石斛试管苗假植成活率和初始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涉及的基质中,水苔的成活率最高,而炼苗方法以封瓶炼10 d再开瓶炼1 d最佳。  相似文献   

4.
以4个春石斛品种为材料,研究了3种栽培基质对春石斛组培苗炼苗成活率和初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春石斛在3种基质中的成活率、生长量及营养元素积累方面均有显著差异,水苔+椰丝是本试验中表现最佳的基质。在成活率方面,91#、94#在水苔+椰丝中成活率最高,分别达到89%和88%;96#在水苔中成活率最高,仅为34%,98#在水苔+椰丝和水苔中成活率最高,均为35%。在生长量方面,91#、94#、96#在水苔中的相对生长量最高,98#在水苔+椰丝中的相对生长量最高。在营养元素积累方面,91#在3种基质中的表现均差,94#在木屑和水苔+椰丝中的表现较好,96#在水苔中表现最好,98#在木屑中表现最好。上述研究结果可为节约春石斛规模化生产中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红杆铁皮石斛组培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炼苗时间、栽培基质、肥料浓度对大棚栽培铁皮石斛试管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铁皮石斛试管苗在驯苗时间为28 d、栽培基质为松树皮+椰糠+蛭石、复合肥用量为2 500~3 000倍液的条件下,种苗成活率达95%以上,幼苗生长健壮。  相似文献   

6.
基质的理化性质是影响石斛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比例腐熟及新鲜秀珍菇菌渣替代市售基质(松树皮)作为栽培基质对霍山石斛生长的影响,分析菌渣理化性质与霍山石斛生长的内在关系,探究菌渣废弃物替代树皮进行栽培的可行性。将腐熟菌渣按体积替代0、25%、50%、75%的松树皮,新鲜菌渣按体积比替代0、25%、50%、75%、100%配制基质栽培石斛,测定基质的理化性质及石斛的各项生长指标,通过冗余分析确定基质理化性质与石斛生长的相关关系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腐熟菌渣及新鲜菌渣均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利于石斛生长;(2)菌渣腐熟后pH及电导率升高,严重影响石斛的成活率,而新鲜菌渣的总孔隙度、持水孔隙度是影响存活率及根长根数的主要因子;(3)将50%腐熟菌渣,25%新鲜菌渣替代树皮栽培石斛,其叶片数、株高、根系发育、成活率等生长指标不受影响,当菌渣添加量超过50%时,基质的较高的pH、电导率、持水孔隙度、总孔隙度,均不利于石斛的生长。因此,菌渣可以部分替代树皮栽培石斛,但添加量不宜超过50%,为充分利用菌渣作为石斛栽培基质要全面考虑pH和电导率等理化性质从而调整添加比例。  相似文献   

7.
以红杆铁皮石斛种子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快繁及移栽技术研究。采用对比试验研究不同培养基、激素浓度配比、基本培养基对铁皮石斛原球茎增殖、分化和生根壮苗的影响,并研究驯化时间与移栽基质对铁皮石斛移栽的影响。结果表明,MS+10%马铃薯泥+20%香蕉泥+20 g/L蔗糖+6 g/L琼脂最适合铁皮石斛原球茎增殖;MS+0.5 mg/L NAA+3.0 mg/L BA+20 g/L蔗糖+6 g/L琼脂+200 ml/L椰汁最适合原球茎分化;1/2MS+0.5 mg/L NAA+15%香蕉泥+20 g/L蔗糖+6 g/L琼脂最适合铁皮石斛壮苗生根;驯化28 d的铁皮石斛移栽成活率最高,达96%;以松树皮∶椰糠∶石头=1∶1∶1为栽培基质,对其苗长势最佳。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生产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试管苗移栽1 1 炼苗选择健壮的瓶苗放在散射光下炼苗 3~ 7d ,若炼苗时间短 ,瓶苗不能及时适应环境 ,成活率低 ,根据实践炼苗 0 5~ 1d ,成活率约 4 5 %~ 5 0 %,炼苗 3~ 5d成活率达 89%以上。试验证明 ,试管苗叶表面没有蜡质层 ,这样不通过散光下炼苗 ,就无法适应直射光 ,导致成活率低。1 2 培养基质的选择培育基质选择了蛭石、珍珠岩 ,蛭石和珍珠岩 ,珍珠岩和腐殖土四种试验 ,得出最理想的培养基质是采用蛭石 ,无论苗的长势及保湿透气比前几种理想。1 3 基质的处理新蛭石一般不做消毒处理 ,采用 2~ 4mm粉粒的蛭石在 1∶10鸡…  相似文献   

9.
《中国马铃薯》2013,(3):156-157
总结了在西藏高海拔地区昼夜温差大、空气湿度低、光照极强等特殊气候条件下基质移栽脱毒马铃薯组培苗的关键技术。选择河沙与羊粪混合作为基质,严格消毒灭菌,利用MS+0.5 mg/L B9培养基培养壮苗,合理炼苗,温室外覆盖遮光率60%以上的遮阳网降低光照,温室内搭建塑料小拱棚提高温度及湿度,温度控制在1025℃以内,空气湿度保持在85%以上,425℃以内,空气湿度保持在85%以上,45月移栽。这样,可大大提高温室内组培苗基质移栽的成活率,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0.
以鼓槌石斛八成熟蒴果为外植体,通过对其种子无菌萌发培养、原球茎继代增殖及生根壮苗培养基的筛选,建立鼓槌石斛的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结果表明:1/2 MS+1.0 mg/L NAA+8.0%土豆泥+0.10%活性炭培养基效果较理想,种子萌发率较高,发芽快;最适增殖培养基为3/4 MS+3.0 mg/L 6-BA+8%香蕉泥,增殖系数可达7.23;最佳生根培养基为3/4 MS+1.0 mg/L NAA+0.5 mg/L CA+8%香蕉泥,平均根数量达7.49条。炼苗移栽到松树皮作为栽培基质的苗床上,1个月以后,成活率均达80%。  相似文献   

11.
墨兰(Cymbiduim sinense)又称报岁兰,是兰科兰属植物,以其株型健壮、花期在春节深受国人喜爱。鉴于墨兰组培根状茎增殖率低、分化成芽困难,本研究以杂交墨兰根状茎为材料,通过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分裂素以及有机添加物的组合,以期找到适宜墨兰根状茎增殖和分化的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最适宜杂交墨兰根状茎增殖的培养基配方为MS+ 2 mg/L 6-BA+0.1 mg/L NAA+0.2 mg/L TDZ+1.5 g/L AC+35.0 g/L Su+6.0 g/L Ag,增殖系数达5.35,生长速度为3.44。在添加不同激素的情况下,最适宜叶芽分化的培养基为MS+10.0 mg/L 6-BA+0.7 mg/L NAA+0.2 mg/L TDZ+1.5 g/L AC+35.0 g/L Su+6.0 g/L Ag,叶芽分化率为52.5%。在添加其他添加物的情况下,墨兰叶芽分化最适宜的培养基为MS+8.0 mg/L 6-BA+0.1 mg/L NAA+7.0 g/L蛋白胨+100.0 mg/L CW+1.0 g/L AC,叶芽分化率为173.30%。本研究探讨了激素和添加物对根状茎增殖分化的影响,可实现杂交品种组培苗大量繁殖。  相似文献   

12.
为评估CO2倍增对霍山石斛光合特性和生长的影响,本研究以霍山石斛幼苗为试材,比较了CO2浓度400 μmol/mol(大气浓度,对照组)和800 μmol/mol(处理组)栽培180 d对霍山石斛光合特性、生长和有效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CO2倍增处理显著提高了霍山石斛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水分利用率(WUE),但霍山石斛未出现“光合适应”现象。栽培30 d后,处理组的存活率、着根率和新芽数始终显著高于对照组,而60 d后,处理组的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栽培180 d后,CO2倍增处理组显著提高了霍山石斛的茎鲜重、茎干重、茎长、单株叶片数和叶片厚度,而对茎粗和单叶面积无显著影响。同时,处理组也显著提高了茎的多糖含量,比对照组提高94%,但生物碱含量则显著下降。茎的总氨基酸含量与总黄酮含量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综上,CO2倍增处理能显著促进霍山石斛的生长,提高成活率及其主要药用部位茎的产量和多糖含量。  相似文献   

13.
斑须蝽(Dolycoris baccarum L.)是多种农作物和苗木的重要害虫,为探索实验室人工饲养技术,以花生、大豆、胡萝卜为饲料,研究了不同饲料对发育历期和成虫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大豆饲养的斑须蝽发育历期无显著差异,均发育为成虫,成虫成活率分别为80.53(±3.16)%和75.03(±2.89)%。胡萝卜饲养斑须蝽,未能发育为成虫,成活率为0。花生与大豆和胡萝卜组合的饲料,发育历期和成虫成活率与花生的无明显差异。用花生和大豆作饲料可以实验室人工饲养斑须蝽。  相似文献   

14.
油棕(Elaeis guineensis Jacq.)为棕榈科多年生乔木,是热带重要油料作物之一。其果实生产的油脂可作为食用油脂、工业原料、生物能源等,用途广泛,市场需求逐年增加,而用于种植的土地有限,因此通过提高单位面积产油量成为油棕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以优良油棕母树叶片为外植体的组培苗既保存亲本优良的遗传性状,遗传性状又均一,可明显提高油棕单位面积产油量。因此油棕组培苗繁育是短期内满足产业技术需求的有效途径。移栽驯化是油棕组培苗繁育的关键环节之一,但该环节存在组培苗较难移栽成活、长势弱等问题,为选择适合驯化移栽的油棕组培苗的关键因素,建立系统高效的油棕组培苗驯化移栽技术,本研究对油棕组培苗开展了根系状况、基质、遮荫条件、湿度调控措施、不同月份的对比实验,观察其成活及生长情况,统计成活率和平均每株新增叶片量。结果表明,高6~8 cm,具3张叶,有侧根的油棕组培苗适宜出瓶移栽;椰糠+砂壤土表土(体积比2∶1)适宜用于移栽基质;驯化移栽时期宜选在高温季节(如儋州市3—11月);移栽后宜置于具遮光度为75%的遮阳网双层遮荫;组培苗栽植于穴盘后宜置于可自动调控湿度的育苗箱中,移栽0~15 d...  相似文献   

15.
栽培基质是影响铁皮石斛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拟选用松树皮(PB)、椰糠(CC)和松树皮:椰糠(PC,1:1)的复合基质栽培铁皮石斛,基于代谢组学思路探究栽培基质对铁皮石斛茎生长代谢的影响.通过环刀法测定3种基质的物理性质,利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铁皮石斛茎的多糖含量,采用硅烷化衍生化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铁皮石...  相似文献   

16.
不同基质配比下米老排组培苗移植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基质配比对组培苗移植效果的影响,以黄心土和泥炭土为基质,按照体积比设置5种基质配比处理,即T1(100%黄心土)、T2(80%黄心土+20%泥炭土)、T3(60%黄心土+40%泥炭土)、T4(40%黄心土+60%泥炭土)和T5(20%黄心土+80%泥炭土),分析不同基质处理对米老排组培苗移植成活率、生长量和苗木质量指数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T1和T3处理有利于提高米老排组培苗移植后成活率,移植1个月的苗木成活率以T1最高(83.33%),T3次之(81.11%);随着泥炭土比例的增加,米老排组培苗的株高、叶片数、地径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规律,并在T3时达到峰值,移植6个月的株高、叶数与地径分别为30.93 cm、8.1片和5.04 mm,均极显著高于其他4个处理(P<0.01),分别是T1的2.11、1.82和1.67倍;6个月的苗木地上干重和地下干重大小均为:T3>T4>T5>T2>T1,T3的地上干重和地下干重分别为T1的8.51和5.56倍;T3的苗木质量指数达到了1.13,显著高于T5、T2和T1P<0.05)。60%黄心土+40%泥炭的混合基质是米老排组培苗移植的理想育苗基质。  相似文献   

17.
探讨不同季节对报春苣苔属植物组培苗移栽成活的影响,为其今后组培苗工厂化、规模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以17种报春苣台属植物的组培生根苗为材料,研究季节对移栽成活的影响,分析不同物种间在同一季节的移栽成活差异以及同一物种在4个不同季节的移栽成活差异。大部分种类在春季移栽具有较高的成活率;成活率最高与最低的种类为三苞报春苣苔和粗茎报春苣苔,成活率分别为100.0%、51.3%;适宜春季移栽的种类是:贵港报春苣苔、硬叶报春苣苔、永福报春苣苔、紫花报春苣苔、三苞报春苣苔、阳朔小花苣苔、褐纹报春苣苔、柳江报春苣苔、尖萼报春苣苔、大根报春苣苔。17个种类在夏季移栽具有较低的成活率;成活率最高与最低的种类为大根报春苣苔和漓江报春苣苔,成活率分别为68.7%、15.3%。在17个种类中,超过一半的种类在秋季、冬季移栽具有较高的成活率。秋季移栽成活率最高为桂海报春苣苔、那坡报春苣苔,均为100.0%,成活率最低为褐纹报春苣苔,为20.0%;适宜秋季移栽的种类是:桂海报春苣苔、粗茎报春苣苔、那坡报春苣苔。冬季移栽以冬花报春苣苔的成活率最高,为100.0%,永福报春苣苔的成活率最低,为32.7%;适宜冬季移栽的种类是:桂中报春苣苔、紫萼报春苣苔、冬花报春苣苔、漓江报春苣苔。17个种类的移栽季节以春季的最好,夏季最差,秋季和冬季介于春季和夏季之间。不同季节不同种类移栽成活率不同,不同种类其适宜移栽的季节不同,应根据季节移栽合适的种类以保证其获得较高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8.
以铁皮石斛无根组培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外源腐胺(Put)和精胺(Spm)对铁皮石斛瓶内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添加适量的Put和Spm可提高开花率。当Put浓度为0.4 mg/L时,铁皮石斛瓶内开花率最高,为30.47%;Spm浓度为0.2 mg/L时,铁皮石斛瓶内开花率最高,为22.26%;Put浓度为0.2 mg/L时,铁皮石斛始花期最短,为83.33 d,观赏期最长,为43.33 d。Put浓度为0.4 mg/L时,植株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对照处理下植株全N含量达最高;Spm浓度为0.6 mg/L时,植株C/N比达最大。Put浓度为0.4 mg/L时,有利于铁皮石斛组培苗碳氮化合物的积累,可提高铁皮石斛的开花率;Put浓度为0.2 mg/L时,能使花期提前,延长观赏期。Spm浓度为0.4 mg/L时,有利于铁皮石斛组培苗株高增长和生根,促进铁皮石斛组培苗的营养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