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2 毫秒
1.
橄榄是热带亚热带特色名贵果树,其果实富含多种营养和功效成分,而寒害和冻害是橄榄产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中国拥有丰富的橄榄种质资源,深入开展资源收集评价、遗传特性分析和抗寒性研究是橄榄物种资源保护和创新利用的关键。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橄榄种质资源描述评价、遗传多样性及抗寒性等方面研究概况,并对橄榄未来资源评价和研究工作进行展望,以期为橄榄生产和研究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2.
我国茶产业发展4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茶产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产业规模、效益、质量均显著提高。本文着重从6个方面回顾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茶产业发展的成效和经验。一是茶园面积、产量快速增长,总供给能力显著提高;二是六大茶类协调发展,品类日趋丰富多元;三是产区布局不断调整,特色优势区域初步形成;四是产业组织体系日益完善,茶叶流通渠道不断升级;五是国内需求市场蓬勃发展,国际贸易稳步增长;六是品牌管理制度日趋完善,母子品牌结合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根据福建省东南沿海地区的20个县市,从1975~2005年每5年橄榄的栽培面积和产量变化,分析近30年来福建省沿海地区橄榄生产经过了低迷、大发展、滑坡以至稳定健康发展等多个阶段性过程,探讨其原因并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对近10年来我国黑茶加工关键技术和产品创新方面进行梳理和总结。介绍了我国黑茶产业发展动态,新世纪黑茶产业的兴起缘由及对我国茶产业发展的贡献;总结了黑茶加工装备和技术创新及黑茶产品创新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杧果科学研究在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硬件平台、基础理论创新与技术研发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进展,有力支撑了我国杧果产业的创建和可持续发展。本文在概述世界和我国杧果地位、分布、规模的基础上,从科学研究发展历程、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土壤与肥水管理、耕作模式与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控、采后贮运保鲜、产业经济等方面全面梳理了我国杧果研究取得的成就,分析了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我国名优绿茶机械化采摘的意义与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回顾了我国机械化采茶研究与发展历程,总结了近30年来出口大宗绿茶机械化采摘的主要成效及当前名优绿茶机械化采摘示范推广工作所取得的进展。分析了机械化采摘对实现我国名优绿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从规范茶园种植与农机农艺融合、发展精制机械与初精制结合、科学定位产品质量与创新品质评价体系、促进种植加工专业分工与提升产业组织化水平等多方面入手,协调推进名优绿茶机械化采摘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7.
在梳理近5年来我国稻米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文献基础上,总结了稻米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模式,从经营主体、服务支撑、科技创新、运行机制、政府政策、品牌建设等方面归纳了目前稻米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的对策建议,提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茶园有害生物防控领域取得的重要研究进展,分析了现阶段我国茶园有害生物防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为我国茶园有害生物防控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我国杂交稻育种研究的亮点及难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杂交稻经过40年的发展,取得了三系杂交、两系杂交及杂交稻种子生产技术体系等一系列研究成果。概述了我国杂交稻育种研究的四大亮点,同时分析了面临的四个难点,并阐述了我国杂交稻育种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以及培养高级育种人才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橄榄多酚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采用乙醇浸提法来提取橄榄多酚,AB-8 大孔树脂纯化后干燥,考察热风干燥温度、真空冷冻干燥及远红外干燥方式对橄榄多酚清除 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羟自由基(?OH)和 2,2′-二氮-双铵盐自由基(ABTS+?)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热风干燥处理对橄榄多酚清除 3 种自由基的能力差异显著,以 80 ℃干燥效果最好;3 种处理方式对橄榄多酚清除 DPPH?的影响无显著差异,对?OH 和 ABTS+?清除能力影响差异显著。因此,在选择干燥方式时需要考虑橄榄多酚的用途。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中药材产业发展速度日益加快,中药材种植作为中医药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在农业经济领域起到引领和带动作用。该文通过在中药材种植技术培训会发放问卷调查,发现在中药材种植、加工、生产等方面存在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为辽宁省中药材产业有序、安全、有效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椰子是热带地区主要木本油料作物,也是食品能源作物;不仅口感清凉,风味独特,并含有大量的营养成分,并且具有解毒、美容、消毒等功效。随着椰子产业发展,对椰子需求越来越大,因此,椰子规模化生产发展迅速,关于椰子各方面研究非常重要,同时也受到人们重视。然而,与其他经济作物相比,椰子种质资源、栽培、产品加工及作用等研究较晚,研究基础较为薄弱,但是,近20 a来,国内外在椰子种质资源、栽培、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产品加工等及作用研究取得一些重要进展,为椰子生产和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本文综合分析了椰子种植资源收集、鉴定评价、创新利用、耕作栽培、栽培生理等研究进展情况,并介绍了椰子产品加工利用的研究进展,就进一步的研究和利用提出具体建议,以期为今后椰子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促进江西省棉花科学研究上新台阶,以科技带动生产力,提高植棉的科技水平和积极性,确保江西省棉花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作者通过对江西省棉花生产和科研情况的调研,概述了江西省棉花产业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从遗传育种、栽培和植保三个方面剖析了江西棉花科研现状与不足之处和产业科技需求,也从遗传育种、栽培和植保三个方面对江西棉花科研中长期研究方向和目标进行了展望,并对实现中长期研究目标需要政府、科研单位、企业三者如何紧密结合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果蔬采后冷害机制及其防控是当前采后研究领域中倍受关注的科技问题。果蔬冷害发生是由内在因子和外部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近年来,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并借鉴模式植物拟南芥的研究成果,果蔬采后冷害发生调控机理及防控技术研究取得一系列进展。本文综述了热带果蔬采后冷害发生的生理与分子机制和冷害防控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关注能量代谢调控果蔬采后冷害作用,重点介绍了生物技术在防控果蔬冷害上的应用,并对今后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香蕉加工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蕉是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是世界贸易量最大的水果,全球香蕉总产值385亿美元,为全世界约4亿人提供食物和收入来源。目前,全球香蕉主要以鲜销为主,加工率低于20%,因而香蕉加工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先进的加工技术是提升香蕉商品附加值、资源利用率的驱动力,也是促进香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围绕香蕉营养成分、加工特性、加工技术与产品开发,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香蕉加工的研究进展,指出了香蕉加工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为今后香蕉加工、科研以及政策制定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白沙县热带水果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但栽培技术水平不平衡,经济效益参差不齐,且普遍小规模分散经营,品种良莠参杂,对无公害生产重视不够,采后商品化处理和保鲜加工相当薄弱,市场竞争力不强。白沙县具有发展热带水果产业的土地、光热、生态、人力资源,只要采取合理的对策,科学选择品种结构,搞好宏观规划,完善水果生产销售协作机制,强化政府服务,依靠技术进步促进水果产业升级,树立绿色品牌,搞好保鲜加工,走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发展之路,白沙县热带水果产业就可以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从荔枝品种选育、幼龄荔枝丰产栽培技术、早熟荔枝丰产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等几个方面,系统介绍海南农垦荔枝产业发展中的技术进步和研究成果,提出海南农垦荔枝栽培关键技术及技术难点。  相似文献   

18.
种子加工、检验理论与技术现状及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种子加工及检验是种子向市场流通的关键,是商业化育种中赋予种子商品属性不可或缺的环节。种子加工、检验理论与技术的研究是完善种业产业链、实现规模化商业育种、夯实“育繁推一体化”种业科学的重要一环。中国的种业科学技术体系正在形成与完善之中,受制于行业发展水平,种子加工及检验理论与技术相对薄弱。本文回顾了种子加工及检验理论与技术研究发展历程,提出了完善中国种业科学发展的策略与建议。围绕种业发展的需要,在做好品种优质化繁育的基础上,分析种子加工及检验理论与技术的新方向和新需求,加强种业应用性研究,建立先进的种子质量检验体系,研制适合现代种业发展需求的种子加工设备,打造种子加工产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完善种业科学技术学科建设,促进种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广藿香为多年生芳香草本或半灌木植物,是我国著名的南药之一。通常以其干燥地上部分入药,具有芳香化浊、开胃止呕、发表解暑等功效,是多种中成药的重要原料。此外,以其提取的广藿香油是世界上医药工业和轻化工业的重要原料,经济价值高,应用市场前景广阔。广藿香为热带地区引入我国栽培,种质类型单一,遗传基础狭窄,资源极为有限。由于长期的自然环境和人工栽培的影响,广藿香种质产生了一些变异和分化,目前主要分布于我国广东、广西、福建和海南等南方省(区),按照产地将其分为牌香、肇香、湛香和南香4种。广藿香在种植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连作障碍现象,且由于田间管理粗放,其产量和品质不稳定,受品种、产地、栽培技术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近年来,随着分子生药学的发展,其主要药用成分广藿香醇和广藿香酮的内在分子调控机制相关研究开展顺利,目前关于广藿香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其有效成分的药效药理、生物合成及代谢调控方面,而对种质资源及栽培技术的系统性研究不足。优良的品种和高效规范的种植技术是药材产量和质量稳定的基础,为充分利用广藿香药材资源,进一步推广广藿香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本文主要综述了广藿香的生物学特性、种质资源研究现状、栽培技术中的瓶颈及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广藿香栽培过程中养分管理技术缺乏,连作障碍问题严重,提出要加强广藿香的繁殖技术和品种选育研究,积极推进广藿香的规范化种植,以期为广藿香的产业发展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Seed processing and testing hold the key to the market circulation of seeds, and are an indispensable link in commercial breeding to endow seeds with commodity attributes. The research of seed processing and testing theory and technology is an important link in improving the seed industry chain, realizing large-scale commercial breeding and consolidating the seed industry science of ‘integration of breeding, propagation and promotion’.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ystem of seed industry in China is being formed and perfected, which is subject to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the industry. The theory and technology of seed processing and testing are relatively weak. We reviewed the development of seed processing and testing theory and technology, and put forward strategies and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sou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seed industry.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seed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on the basis of high quality breeding of varieties, the new directions and demands of seed processing and testing theory and technology were analyzed. We will work to strengthen the applied research of seed industry, establish advanced seed quality inspection system, improve seed processing equipment suit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modern seed industry, establish standardized production system of seed processing industry, develop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isciplines of seed industry,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seed indust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