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过去二十多年,随着奶牛群体遗传改良计划的持续推进和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奶牛集约化养殖水平和产奶量正在不断提高。但是,历年来的繁育数据显示,越是高产的牛群,繁殖性能下降的趋势越明显,繁殖问题越突出,高产引发的繁殖力下降已经成为制约中国乃至全球奶业发展的瓶颈。低繁殖力会严重影响奶牛生产群的更新速度以及优质牛群泌乳性能的正常发挥。奶牛养殖生产中,造成高产奶牛繁殖性能降低的因素众多,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疾病因素等。近年来,疾病因素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越来越突出。根据疾病的发生部位,可将影响高产奶牛的疾病分为生殖器官疾病和非生殖器官疾病。作者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不同疾病对奶牛繁殖性能影响的相关研究资料,重点分析了疾病通过神经系统、生殖内分泌系统和体液免疫系统等多个途径影响奶牛繁殖性能的分子机制,并对疾病与高产奶牛繁殖性能今后研究的方向提出了展望和思考,以期为提高中国高产奶牛群繁殖效率和经济效益提供一定的借鉴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乳房炎是奶牛产后乳腺组织发生的病变,是奶牛产后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可分为临床乳房炎和亚临床乳房炎。乳房炎不仅严重影响奶牛泌乳性能,增加泌乳奶牛被动淘汰率,而且也对奶牛繁殖性能产生不利的影响。研究表明,奶牛产后泌乳期配种前和(或)妊娠期间患乳房炎可降低人工授精受胎率、增加早期胚胎死亡(妊娠损失)和流产率、增加空怀天数和产犊间隔,从而影响奶牛养殖经济效益。乳房炎主要是通过影响奶牛生殖内分泌、体液免疫和发热等途径影响母牛卵巢机能、子宫机能和子宫内环境,从而影响母牛发情周期和发情表现、胚胎和胎儿发育而影响奶牛繁殖性能。本文综述了乳房炎对奶牛繁殖性能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最新进展,以期为提高我国奶牛繁殖性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付畅 《中国乳业》2023,(9):41-46+53
随着奶牛行业发展,牧场走规模化、集约化道路,追求高产量同时,都关注奶牛产后是否能尽快配种并受孕,从而缩短产犊间隔,减少饲养成本。新产牛护理中子宫保健是指奶牛产后子宫恢复到未孕时形态和功能的生理过程。产后子宫保健的过程和子宫恢复的状态决定奶牛产后第1次发情的受胎率,即首配受胎率。奶牛产后如果子宫复旧不全,会多发繁殖疾病,严重影响奶牛首配受胎率。由于产后发情配种未怀孕则导致受孕时间推迟,产犊间隔增加,意味着空怀饲养天数增加和牧场经济效益降低,所以牧场应时刻关注奶牛产后子宫护理工作及常见繁殖疾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4.
张大华 《中国乳业》2021,(12):82-85
繁殖障碍是奶牛饲养过程中一类常见的疾病,可导致奶牛繁殖性能降低。子宫内膜炎、胎衣不下、卵巢囊肿等疾病是引发奶牛繁殖障碍的主要原因。此外,遗传、营养、环境等因素也可造成奶牛繁殖障碍,严重影响奶牛的正常生产,对我国奶牛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对引起奶牛繁殖障碍的疾病原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进行论述,提高奶牛场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能量负平衡对奶牛繁殖的影响及相关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产奶牛繁殖力低下是世界性难题。能量负平衡(NEB)影响脂肪动员,改变血液代谢指标,诱发能量代谢紊乱及相关疾病,影响卵泡发育及子宫胚胎内环境,影响机体多种激素的分泌,损害奶牛生殖免疫机能,提高该状态下子宫疾病的易感性并诱发炎症反应,延缓产后子宫恢复,制约奶牛的繁殖性能。本文主要阐述NEB对奶牛繁殖的影响及相关机理,为奶牛生产和繁殖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产后常发病,是造成奶牛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该病大多发生于奶牛分娩过程中或产后,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诊治,就会继发为子宫炎和化脓性子宫炎。该病对奶牛繁殖的影响随炎症的程度:损伤的子宫内膜恢复时间和输卵管环境改变等的不同而不同。奶牛子宫内膜炎对奶牛的繁殖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如人工授精次数的增加。产后配种间隔和受孕间隔时间延长.妊娠率和受孕率降低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子宫内膜炎是奶牛较为常见的一种繁殖系统疾病,该病是影响奶牛配种、不孕的主要原因。一些重症病牛产乳量不佳,而且还会因繁殖能力的丧失被淘汰,因此,该疾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可轻视。  相似文献   

8.
成晋安 《畜牧市场》2008,(12):53-53
近年来,子宫内膜炎是奶牛较为常见的一种繁殖系统疾病,该病是影响奶牛配种、不孕的主要原因。一些重症病牛产乳量不佳,而且还会因繁殖能力的丧失被淘汰,因此,该疾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可轻视。  相似文献   

9.
随着奶牛业的发展,高产奶牛繁殖障碍病发生率越来越高。养殖户为了追求奶牛的产奶量和经济效益,出现奶牛饲养管理不当、饲料单一、奶牛体质较差和疾病增多状况。奶牛繁殖性能不能充分得到发挥,主要表现在:产科疾病发病率增高,配种时间延迟,配种头数减少,情期受胎率下降,产犊间隔时间延长,繁殖率下降,生产性能降低,胎次减少,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兽医学报》2017,(10):1969-1972
本试验旨在对低血钙症奶牛其繁殖性能、泌乳性能及与其他疾病的关系进行调查,用于评价低血钙症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选取产后0~30d体况、胎次相近的奶牛,依据血钙指标确定低血钙组20头和健康组25头作为试验动物,通过记录奶牛基本信息并跟踪记录各临床资料分析奶牛低血钙对相关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患低血钙症的奶牛繁殖性能整体降低,表现在首次发情天数、初配天数、配种天数和产犊间隔延长,以上指标差异均极显著高于健康组(P<0.01),低血钙组奶牛输精次数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低血钙组奶牛的泌乳天数极显著高于健康组(P<0.01),但平均每天产奶量极显著低于健康组(P<0.01),患低血钙症的奶牛泌乳性能下降;患低血钙症的奶牛能容易患肢蹄病、胃肠疾病、乳房炎、子宫炎、子宫感染,其中与乳房炎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子宫感染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果表明,低血钙症会对随后的繁殖性能和泌乳性能有不利的影响,并会增加其他疾病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奶牛繁殖障碍疾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从事奶牛繁殖工作中,经常遇到奶牛不能正常发情,甚至不能受孕等繁殖障碍。引起奶牛繁殖障碍的因素有奶牛生殖道疾病、内分泌紊乱及产科病等。1生殖道疾病久配不孕的牛中,大多数牛有生殖道炎症,且多数为子宫内膜炎和子宫颈炎(很少有输卵管炎的,除非该牛只有子宫撕裂史)。  相似文献   

12.
子宫是孕育胎儿的器官,健康的子宫是动物繁殖功能得以实现的前提。现代化养猪场,为保证母猪的繁殖性能,不断通过育种提高产仔数、通过早期断奶降低非生产天数,使母猪子宫超负荷的工作;另一方面,为了提高产仔数,多次重复配种。这都增加了母猪罹患子宫炎的风险。子宫内膜炎严重影响母猪的繁殖性能,增加生产成本,降低养殖效益。子宫内膜炎是指细菌侵入子宫内膜而发生炎症,是繁殖母猪常见的疾病,后备母猪配种前很少发生,配种后的各生理阶段,均有可能发生子宫内膜炎。  相似文献   

13.
旨在分析不同因素和SMG9基因拷贝数变异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以期为提升奶牛繁殖性能和探究SMG9基因拷贝数功能提供参考。收集河南某牛场200头已孕奶牛的配种次数、产犊后首次配种天数和空怀天数等繁殖性状数据,统计父亲、年龄、胎次、配种员和配种季节等因素,并通过荧光定量PCR法鉴定每头牛SMG9基因的拷贝数类型。通过一般线性模型将SMG9基因的拷贝数类型与繁殖性状进行关联分析,并分析不同因素对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父亲、年龄、胎次、配种季节和SMG9拷贝数变异会显著影响该奶牛群体的繁殖性状(P<0.05)。其中:1胎牛配种次数显著高于2胎牛,秋季配种次数显著高于春季和冬季(P<0.05),冬季产犊后首次配种天数高于秋季(P=0.064),1胎的空怀天数显著高于2胎(P<0.05)。SMG9基因的拷贝数变异与配种次数和空怀天数显著相关(P<0.05),多拷贝型个体繁殖性能优于正常型和缺失型。研究结果可为牛繁殖性能提升提供参考,并提示SMG9基因的拷贝数可作为奶牛繁殖性能选育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4.
陈方琴 《猪业科学》2007,24(8):64-65
非生产天数即繁殖群母猪一年中处于非怀孕期和非哺乳期时间的天数.非生产天数是影响猪场经济效益的关键指标,如人员、配种、空怀、返情、流产、疾病等都是影响非生产天数的重要因素,因此要降低猪场成本,利润最大化,就必须降低母猪非生产天数.  相似文献   

15.
陈鑫 《四川奶业》2009,(4):21-22
奶牛在围产期由于受分娩应激的影响,致使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发生一些与分娩有密切关联的疾病。这些疾病的发生常造成奶牛繁殖性能下降,产奶量降低,甚至被迫淘汰,给牛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本文对子宫内膜炎、胎衣不下、难产、产后瘫痪、子宫脱出、酮病等常见的奶牛围产期疾病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不同日粮蛋白水平对高产奶牛产后MUN及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产后高产奶牛采用不同蛋白水平日粮饲喂以研究其对产后MUN和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日粮蛋白水平的提高,MUN也随着升高,高浓度的MUN能够引起繁殖障碍,显著降低了情期受胎率,增加配种次数,延长了空怀天数。  相似文献   

17.
奶牛繁殖性能的持续下降是不争的事实,例如国外奶牛配种的情期受胎率已经从20世纪50年代的65%左右下降到了目前的45%左右,而且还在以每年约0.5%的速度下降。奶牛繁殖性能或活动的下降主要表现在分娩后产奶高峰时发情的推迟、发情表现微弱、发情持续时间短、隐性发情和短暂发情等,造成发情检测困难以至于不能适时输精甚至漏配,直接降低配种的受胎率并延长空怀时间。在南方例如广州地区,夏季高温造成的热应激更加剧了奶牛繁殖性能的下降,使夏季配种后的受胎率进一步降低至10%。20%左右。以往把奶牛繁殖性能下降的原因,归咎为牛群规模的扩大加大了管理和发情鉴定及组织配种的难度,人工授精和冻精的应用降低了配种效果,产奶量的上升使高产奶牛的营养管理更加困难,从而导致能量负平衡及发生产乳热、子宫炎和乳房炎等疾病。除了找出管理因素对繁殖性能的影响并因此方便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切人点外,对热应激和疾病对繁殖活动的不良影响则一般还不甚了解,也因此难以指导人们从管理或预防热应激和疾病发生的途径来防止奶牛繁殖性能的下降。而最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则把疾病甚至热应激对奶牛的危害主要归咎于革兰氏阴性菌产生的内毒素。内毒素对奶牛的生理活动产生广泛的损害,包括抑制卵泡的发育、排卵、卵泡的质量以及早期胚胎的成活。了解这些对奶牛繁殖的不良影响,将能够更好地指导对产科疾病、热应激和营养饲喂问题的预防,从而保持或提高奶牛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8.
奶牛营养与繁殖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奶牛营养与繁殖疾病的关系云南省西畴县畜牧站(663500)刘学剑本文就奶牛日粮中能量、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含量水平对奶牛繁殖疾病的影响作一简述,供参考。营养对种牛的发情、性欲、配种、受胎和利用年限及犊牛的成活起决定性作用。适宜的营养是保证中最大繁...  相似文献   

19.
养殖奶牛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繁殖配种、产犊,激发奶牛产奶机能,获得量多质优的奶产品,从而获得经济效益。笔者曾考察过我国北方多个奶牛牧场的繁育配种工作,其繁育水平不尽相同。饲养管理较好的牧场十分重视对奶牛发情的管理,能及时配种,配种率和产犊率很高,并能够及时治疗或淘汰因繁殖疾病无法正常受孕的奶牛。一般情况下,对产后85天仍未参加配种的奶牛定义为繁殖障碍母牛,应于每星期固定的某一天进行直肠检查,并进行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20.
奶牛常见的繁殖障碍性疾病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奶牛繁殖工作中,经常遇到奶牛不能正常发情,甚至不能受孕等繁殖障碍。引起奶牛繁殖障碍的原因很多,常见的因素有奶牛生殖道疾病、内分泌紊乱及胎产病等。1生殖道疾病在久配不孕的牛中,大多数牛只有生殖道炎症,且多数为子宫内膜炎和子宫颈炎,很少有输卵管炎的,除非该牛只有子宫撕裂史。生殖道炎症之所以引起不孕,是因为生殖道发炎危害了精子、卵子及合子。同时,使卵巢的机能发生紊乱从而造成不孕,常见的生殖道炎症如下:1.1子宫内膜炎产房卫生条件差,临产母牛的外阴、尾根部污染粪便而未彻底洗净消毒;助产或剥离胎衣时,术者的手臂、器械消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