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刘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6):2861-2862,2913
[目的]研究盐碱胁迫对蚕豆幼苗生长及光合参数等指标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方法]分别以0、5、10、15、25 mmol/L的Na2CO3处理蚕豆幼苗,达到终浓度6 d后测定各生理指标。[结果]5 mmol/LNa2CO3处理下,净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为对照的176.83%,差异显著;15 mmol/LNa2CO3处理时净光合速率受到抑制,此时Gs、Ci下降,Ls升高,25 mmol/LNa2CO3处理时,净光合速率受到明显抑制,为对照的26.68%,差异显著。[结论]蚕豆的净光合速率与其生长状况相一致。盐碱等胁迫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主要归结为气孔因素和非气孔因素。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牛膝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实现牛膝的规范化种植,采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对自然条件下牛膝的光合生理特性日变化及其与气象因子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牛膝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峰值出现在10:00和14:00,分别为7.07μmol/(m2.s),6.87μmol/(m2.s),出现光合"午休"现象;牛膝蒸腾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12:00,为2.9mmol/(m2.s);牛膝气孔导度日变化呈轻微的双峰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10:00,14:00,分别为0.049mmol/(m2.s),0.045mmol/(m2.s);牛膝净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蒸腾速率、气孔导度之间呈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和相对湿度呈负相关;牛膝出现光合"午休"现象是生态环境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以髯毛箬竹为试验材料,于10月采用叶面喷施的处理方法,研究不同浓度(0、150、300、450mg.L-1)的纳米TiO2对髯毛箬竹光合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各浓度的纳米TiO2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髯毛箬竹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缓解光合"午休"现象,其中以150mg.L-1纳米TiO2处理的促进效果最佳。在10:00和午休的12:00时,150mg.L-1纳米TiO2处理的Pn、Gs及Tr分别比对照提高了9.7%、30.41%、17.97%,和41.84%、20.79%、18.57%,均与对照差异显著。髯毛箬竹光合能力的提高是气孔因素和非气孔限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光合"午休"现象的缓解主要通过非气孔限制因素的改善,而最大光合能力的提高主要通过气孔因素来调节。  相似文献   

4.
黄芩光合作用日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试验研究了黄芩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黄芩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不明显的双峰曲线,峰值出现在10:00和14:00,分别为19.33,15.45μmol/(m2.s),有轻微的光合“午休”现象,黄芩净光合速率中午降低为气孔限制;黄芩蒸腾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10:00,为7.98 mmol/(m2.s);黄芩气孔导度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10:00,14:00,分别为381,301 mmol/(m2.s);黄芩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蒸腾速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大气CO2浓度低是影响黄芩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桑树生长及叶片光合气体交换参数日变化对SO2湿沉降的响应情况,以一年生桑树(Morus alba L.)作为试验材料,利用亚硫酸钠和亚硫酸氢钠混合液模拟不同浓度的SO2湿沉降。结果表明:与未进行SO2湿沉降处理(CK)相比,浓度为50 mmol/L和100 mmol/L SO2处理,净光合速率全天均明显低于CK,尤其是"光合午休"期间,气孔导度值下降,气孔限制值升高,胞间CO2浓度升高,说明导致高浓度SO2对桑树"光合午休"期间光合抑制的原因在于气孔和非气孔因素共同限制。而20 mmol/L SO2处理,相应参数日变化趋势与CK相同,其中气孔导度值高于CK,胞间CO2浓度较CK低,说明20 mmol/L SO2可促进"光合午休"期间桑树叶片的气孔开度和CO2同化,有效缓解"光合午休"的光抑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桑树叶片CO2同化受到抑制的主要原因在于水分的匮乏,而20 mmol/L SO2湿沉降处理,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均高于CK,叶面饱和水汽压亏缺显著低于CK,说明20 mmol/L SO2湿沉降可促进桑树光合作用中水分的供应,有利于桑树的生长,最终体现在桑树株高显著高于CK。  相似文献   

6.
野菊根系分泌物的鉴定及其对三种植物的化感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GC-MS,比对植物体茎叶、根系分泌物、植物根际土壤3个醇提取物中共有成分,以确定出野菊(Chrysanthemum indicum)根系分泌物所产生的主效化感物质。在此基础上,应用外源法测定2,4-二叔丁基苯酚、邻苯二甲酸二乙酯在4个不同浓度下对油菜(Brassica napus L.)、生菜(Lactuca sativa var.ramosa Hort.)、莴苣(L.sativa L.)3种化感敏感植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野菊根系分泌的主要化感物质有2,4-二叔丁基苯酚和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且2,4-二叔丁基苯酚对3种植物的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强;邻苯二甲酸二乙酯在0.05 mmol/L浓度下对油菜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0.05 mmol/L和0.10 mmol/L浓度时,对生菜鲜重、莴苣和油菜胚根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车八岭自然保护区苗圃基地种植的观光木幼苗为材料,在固定光照强度[1 000μmol/(m~2·s)]的情况下,利用便携光合作用系统测定其在9:00、12:00和15:00这3个时间点的光合参数。结果表明,观光木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等光合参数在上午最高,中午最低,有光合"午休"现象,而细胞间隙CO_2浓度以及叶片温度则是在中午最高。推测温度升高影响了酶活性,造成了观光木的"午休"现象。  相似文献   

8.
《吉林农业科学》2014,(6):89-94
本研究通过密度5cm、10cm、15cm、20cm、25cm处理,采用Li-6400型光合仪测定蓝蓟叶片的光合指标。结果表明:光合日变化在密度20cm没有"午休"现象之外,其他密度均出现"午休"现象,密度大的"午休"时间出现在上午,密度小的"午休"出现在下午。10 cm的在10:00,5 cm的在12:00,其他密度在14:00;各密度处理中光合速率最大值为21.467μmol(CO2)/(m2·s),最小值为18.86μmol(CO2)/(m2·s),平均值为20.392μmol(CO2)/(m2·s)。从光合"午休"分析看,蓝蓟最佳栽培密度为20 cm。说明密度影响蓝蓟光合日变化,形成作物产量影响的直接因素。各密度中只有25 cm处理的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气孔限制值表现为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4**,0.93**,0.95**;与胞间CO2浓度表现为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92*,与水分利用效率和表观叶肉导度表现为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7**,-0.92**。其他密度处理中净光合速率和其他特征指标之间没有达到显著水平,说明栽培密度25 cm为最佳密度。  相似文献   

9.
苏丹草光合日变化规律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P system公司生产的CIRAS-1光合作用仪,研究了自然条件在阜康地区1年生苏丹草光合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夏季晴天条件下,苏丹草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波动曲线,苏丹草光合速率最大值出现在11:00为30.88 μmol CO2/(m2·s),最小值在21:00为-0.417 μmolCO2/(m2·s).苏丹草的光合"午休"现象发生在13:00~16:00,光合速率和光合有效辐射不同步.同时还发现,随着气孔导度的升高,光合速率也随之升高;当蒸腾速率高于6.25 μmol/(m2·s),植物开始进入"午休",光合速率不再增加;胞间CO2浓度和空气湿度也是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采用相关分析方法得出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与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空气湿度、气温、光照有效辐射等生理生态因子间的相关关系,并建立了相应的影响因子方程.  相似文献   

10.
脱落酸处理对低温胁迫下茄子幼苗生理生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喷施不同浓度脱落酸(ABA)对低温胁迫下茄子幼苗生理生态的影响。通过穴盘试验,研究了茄子幼苗在低温胁迫下进行喷施不同浓度的ABA(0、10、30、40 mmol/L)处理对茄子幼苗生理生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喷施不同ABA浓度处理茄子幼苗的生理生长存在显著的差异,喷施浓度为10 mmol/L的ABA处理茄子幼苗,其地上部分生物量较对照增加14.25%,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较对照分别增加2.25%、6.03%和3.23%,而其他浓度处理下的光合色素含量均有所降低。10 mmol/L的ABA处理下茄子幼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较对照分别提高2.28%和10.68%,过氧化氢酶活性较对照提高7.85倍,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增加97.98%和31.48%,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较对照分别减少20.73个百分点和39.10%。说明10 mmol/L的ABA处理能有效促进低温胁迫对茄子幼苗的生长,缓解低温胁迫对茄子幼苗生长的影响,提高茄子幼苗对低温胁迫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11.
以两个品种圆茄(二苠茄和快圆茄)为试材,系统研究了其光合速率(Pn)日变化及影响光合“午休”生理生态因子。结果表明,茄子晴天Pn日变化无论品种是否相同(二苠茄和快圆茄)、生育期是否相同(苗期、初花期和盛果期)、叶位是否相同(上部叶片、中部叶片和底部叶片),无一例外地表现为“双峰”曲线,即有光合“午休”现象存在,只是“午休”的时间和程度上有差异;光合“午休”时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细胞间隙CO2浓度(Ci)、大气CO2浓度(Ca)均下降,而光合有效辐射(PAR)和叶片温度(TL)此时几乎处于最大值,茄子光合“午休”是由气孔因素引起的。  相似文献   

12.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研究了上海南汇区围垦地生长的红叶椿(Ailanthus altissima CV.Hongye)光合特性日变化。结果表明:(1)在自然光照条件下,红叶椿光合速率呈单峰型日变化曲线,在中午时分达到最大值11.58μmol/m^2.s;(2)净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呈正相关关系,与胞间CO2浓度、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关系;(3)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分别为31.78μmol/m^2&#183;s和1365.11μmol/m^2.s,红叶椿为喜光植物。光合有效辐射,蒸腾速率是影响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线辣椒连作障碍的机理,通过线辣椒种子萌发和苗期水培试验,研究线辣椒根系分泌物中的6种化感物质[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雪松醇、丙炔酸、2,4-双(1,1 二甲基乙基)-苯酚、二苯并呋喃、芴,其中后3种物质没有进行水培试验]对其自身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这6种化感物质对线辣椒种子萌发(包括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芽长、胚根长、苗鲜质量)和苗期生长(包括株高、茎粗、根系活力、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培养液电导率)总体表现为低浓度(0.001 mol/L以下)无影响或有促进作用,其中雪松醇的促进作用相对明显;高浓度(0.002 mol/L以上)则具有抑制作用。综合判断,丙炔酸的抑制作用最强,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2,4-双(1,1 二甲基乙基)-苯酚、二苯并呋喃、芴这4种物质的抑制作用相当,程度居中,雪松醇的抑制作用最小。  相似文献   

14.
引进茶树品种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平阳特早、乌牛早和元宵茶等11个从浙江和福建引进四川茶区的茶树良种的主要光合生理指标、光合日变化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对各品种的光响应曲线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在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水分利用率(WUE)和光饱和点(LSP)[430.61~1738.39μmol/(m2.s)]之间的差异明显,各品种的光补偿点(LCP)均较低[9.4256~37.3298μmol/(m2.s)]。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也存在明显的品种间差异,有7个品种呈“中午降低型”的双峰曲线,其余4个品种呈单峰曲线。平阳特早、元宵茶、乌牛早、春波绿和龙井长叶等5个品种具较高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表现出较高的光合作用能力和生产潜力,同时这5个品种又有较低的光补偿点和较高的光饱和点,表现出较强的弱光利用能力和强光利用潜力。因此,从光合特性角度考察,这5个品种适宜在四川茶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两种化感物质对茄子生长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采用化感物质2,6-二叔丁基苯酚和邻苯二甲酸二甲酯进行茄子幼苗栽培试验,研究了化感物质对茄子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6-二叔丁基苯酚和邻苯二甲酸二甲酯2种化感物质在50~500μmol/L浓度范围内处理茄子幼苗,茄子株高、茎粗、地上地下部干鲜重和根系活力都受到明显的抑制,丙二醛含量及超氧自由基产生速率增大,且随处理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加强.  相似文献   

16.
百合根系分泌物的GC-MS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百合根系分泌物中的主要物质,为预防百合连作障碍和建立科学栽培制度提供依据。【方法】分别用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氯仿和甲醇分离水培法收集百合根系分泌物,用GC-MS分析经生物检测化感强势组分(甲醇组分、石油醚组分、氯仿组分)中的有机物质。【结果】按照相似度达80%、相对含量达0.20%分析检出物质,从百合根系分泌物甲醇组分中共检出11种物质,主要为苯甲酸酯类衍生物,如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52.11%)和双-2-乙己基邻苯二甲酸酯(40.95%),其他成分含量均在1%以下;从石油醚组分中检出6种苯甲酸酯类衍生物,如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88.04%)、邻苯二甲酸二丁酯(9.06%),其他成分含量均在1%以下;氯仿组分中有机物质丰富,检出的有酯类、醛、酚、烯烃、烷烃等19种,含量在1%以上的有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39.87%)、双-2-乙己基邻苯二甲酸酯(39.62%)、十六烷(1.36%)、2-甲氧基-1-(2-硝乙烯基)-3-苯甲氧基-苯(1.22%)、2,4-二叔丁基苯酚(1.02%)。百合根系分泌物的乙醚和乙酸乙酯组分化感作用不强,未对其中的有机物质做进一步鉴定。【结论】百合根系分泌物的GC-MS检出物主要为酯类物质,不同组分中含量高的均为苯甲酸酯类衍生物,还有少量醛、酚、烯等。  相似文献   

17.
加拿大一枝黄花植株挥发性成分的SPME/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技术分析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挥发性成分。从加拿大一枝黄花挥发性成分中鉴定出36种物质,其中烯烃30种,占总含量的74.993%,酚类1种,占总含量的18.948%,其他占6.059%。  相似文献   

18.
采用Li-6400便携式全自动光合测定仪对橡胶树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Pn)及其相关因子的日变化规律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晴天少云条件下,橡胶苗叶片Pn日变化为双峰曲线,具有明显的“午休”特征;光合作用“午休”现象是由非气孔因素引起的,而不是气孔导度下降导致CO2的供应量的减少所致;影响橡胶树叶片Pn日变化的主要生理因子是气孔导度、蒸腾强度和胞间CO2浓度,主要生态因子是光合有效辐射和大气相对湿度。  相似文献   

19.
水杨酸处理对金钱草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金钱草为试验材料,分别用0、0.5、2.0、5.0 mmol/L浓度的水杨酸处理后,对其光合速率、光合响应曲线、CO2响应曲线、气孔导度参数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水杨酸浓度范围内,随着外施水杨酸浓度的增加,金钱草的Pn、Tpu、Vcmax、Gs等呈现上升趋势;Lsp逐渐提高,Lcp逐渐下降,这表明喷施5.0 mmol/L的水杨酸后,金钱草对光环境的适应性最强;金钱草的Ccp随着外施水杨酸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其水杨酸浓度2.0~5.0 mmol/L时,CO2补偿点无明显变化趋势,且处于较低水平,表明金钱草在经过水杨酸处理后,当空气中CO2浓度较低时,金钱草便可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并对其自身有机物质进行积累,因此,水杨酸可以有效改善金钱草的光合生理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