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涛 《甘肃农业》2004,(6):33-34
静宁县水资源严重缺乏 ,干旱缺水仍是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 ,人饮工程的建设 ,改善了山区农村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 ,又通过了强化工程运营管理 ,延长了工程的使用寿命 ,为干旱贫困地区发展经济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永登县属干旱性气候,降水稀少,是甘肃省18个干旱县之一,水资源相对短缺,进一步科学配置水资源,能够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增加工农业生产效益,确保全县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协调、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永登县自然条件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效益的分析,提出水资源管理的原则、措施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魏北集中供水工程地处礼泉县北部"旱腰带"干旱缺水区,水资源严重缺乏。本文对魏北供水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客观分析,对其水源、水质和地质条件进行对比分析,力争使项目中水源利用合理化。  相似文献   

4.
主要利用GIS对土地整治中水源工程空间布局进行研究,通过GIS对规划区进行DEM空间数字模拟,分析出项目区水资源的供给量数据生成、总需求量分析和供需平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水源工程的布局情况,项目区多数区域水资源可在阿蓬江支流取水,局部区域因缺水相应的蓄水设施水资源相对匮乏,如项目区西北部的旱地区。在干旱区域进行综合治理和在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原则下,对水源工程合理布局安排,新建蓄水池5口,解决该区域旱地干旱季节缺水问题。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会宁县长期以来水资源不足,干旱频发,工程性、区域性缺水严重,导致供需矛盾突出,制约经济发展;外调洮河水资源,将从根本上解决会宁干旱山区长年缺水的被动局面。而一般调水工程成本和运行费用较高,因此,受水区外调水的足额高效利用是影响调水工程运行成败的关键,通过引洮工程使会宁县受水区水资源的有效调整,确保河水调得来,用得上,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白军祥 《甘肃农业》2006,(10):48-49
环县自然条件严酷,水资源奇缺已是制约当地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大因素,人畜饮水是最突出的问题。作者在对环县自然地理环境、水资源现状的调研和对干旱形成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环县干旱缺水问题的长期、中期、短期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提高水资源调控水平,建设一批重大水利工程 全面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就是要着眼从根本上提高防御洪涝干旱灾害能力和水利基础保障水平,抓紧建设一批大江大河大湖控制性枢纽工程、河道堤防综合整治、骨干水资源配置工程、西南地区等地重点水源工程、河湖水系连通工程等重大水利工程,全面提高水资源时空调控水平。  相似文献   

8.
我国西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华北干旱缺水山丘区、西南旱山区等地,水资源贫乏,区域性、季节性干旱缺水问题严重。城市地下水超采严重,水位下降,地面下沉,急需将集雨工程引入城市。可首先引入城市的绿化工程中来,绿化地面应低于硬化地面,节水和绿化这两项公益事业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天然降雨这个潜力巨大的水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华北、西北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易导致干旱灾害频发,而秦岭-淮河以南特殊的气候条件,洪涝灾害频发。因此,为了减少洪涝及干旱灾害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需要通过大力开展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实现对我国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充分利用,以此来减少灾害发生几率,以推动我国整体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以此为背景,分析了农业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笔者本身工作经验提出了加强工程管理的方法和对策,以期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效率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水是地球上一切生命赖以生存和人类生产与生活不可缺少的基本物质之一.2001年我国北方地区遭遇连续干旱,南方地区虽然水资源不缺,但季节性干旱也常常严重,故在农业用水上应着眼于未来,发展合理的水资源储蓄与高效用水工程,一方面可减少水资源的污染途径,另一方面可解决农业用水的"瓶颈"矛盾.在地处南方亚热带气候条件下而常受季节性干旱威胁的贵州省,迫切要求开展水资源保护与雨水蓄集、高效利用技术的研究与示范推广已近在眉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