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浙江新农村庭院经济发展模式和树种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庭院经济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受到人们广泛关注。本文针对浙江省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庭院经济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并根据浙江省新农村的现状和优势,提出庭院经济发展模式和树种选择的原则与方法,为今后发展庭院经济提出可供参考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发展庭院经济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邹新阳  王贵彬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3):4023-4025,4045
通过解读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发展和改善农村环境的两大内在目标要求,提出了充分发展庭院经济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深入剖析了庭院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四大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实现新农村建设与庭院经济间的良性互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庭院建设一直是农村发展、乡村美化和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回顾农村庭院经济建设、庭院生态建设和庭院景观建设各个阶段的主要建设内容和研究成果基础上,指出当前庭院建设应该由侧重经济建设转向侧重庭院生态、休闲和文化建设,以及庭院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农村宅基地整理合流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正>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两大目标和要求。同时,新农村建设也为开发庭院经济带来了契机。农村应抓住这一机遇,大力发展庭院经济,进而促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5.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桦甸市永吉街道党委及各村党支部积极引导农民利用科技信息共享工程和自家房前屋后的几百平方米的有效土地面积发展庭院经济。街道党委把发展  相似文献   

6.
2007年11月27~28日,“全国立体农业、庭院经济与乡村循环经济研讨会”在福建省农科院召开,参加这次学术研讨会的140多位代表来自全国20个省、市、区农业部门及高校与科研院所。全国政协常委、农业部原副部长洪绂曾教授在研讨会上作了主题报告,与会专家们共同探讨了我国立体农业、庭院经济与乡村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与基本经验,就高效循环利用资源,完善农村循环经济,推动农业持续发展等专题展开深入研讨,气氛热烈,观点鲜明,富有见解。如何提升立体农业与庭院经济运作水平,怎样强化科技进步与科技支撑的实际作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农…  相似文献   

7.
赵彩芹 《现代农业》2007,(12):18-19
农村能源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是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通过沼气池建设与改圈、改厕、改厨等配套改造和综合利用,可以改变过去农村脏、乱、差的现象,使广大农户实现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我们以北方农村能源“一池三改”庭院生态模式为牵动,大力开展农村能源建设,取得了新进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新农村建设首要内容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而现阶段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不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3,因而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探索我国新农村快速富裕之路尤为迫切。通过参观和广泛查阅国内外文献,立足本国国情,总结我国人均收入约4万元以上村庄的快速富裕之路,得出结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快速富裕之路有4条:做大做强第二、三产业的村办企业;发展农业规模经济;发展"一村一品"特色、精品农业;发展密集庭院经济。  相似文献   

9.
生态规划和设计在新农村聚落景观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镇环境景观设计作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农村规划中起关键性的作用。从民居、庭院经济、村镇公共空间等3个方面就如何进行村镇景观生态化规划和设计,实现有机更新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
<正>目前,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农村庭院经济在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农村庭院是农民生活、生产的栖息地和繁衍场所,是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一个特殊的生态小系统。  相似文献   

11.
庭院经济是盘活农村“闲置资源”促进农民增收的农村经济发展新模式,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洱海流域白族村落是国内外有名的旅居佳地,其庭院经济发展方兴未艾且独具特色。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梳理归纳了洱海流域白族村落庭院经济的三种主要发展模式,分别为庭院种植型、庭院加工型和庭院服务型。针对其发展困境提出了提高组织化水平、提高创新能力、提升产品品牌价值以及强化宣传引导的现实发展路径,以期为洱海流域白族村落庭院经济和我国庭院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2.
王琼  郑凯  王葆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687-4689
为应对我国西部新农村乡野景观建设需要,以陕西关中地区三义村为例,从现代景观设计与传统乡土文化相结合的视角,通过实态调查探讨了关中地区乡村聚落院落景观微演变的规律,发现关中地区乡村聚落院落景观的微演变在院落用地、布局、门头装饰等方面具有合理性,而材质肌理、绿化种植方面的演变却不尽合理。提出了关中地区院落景观的规划建设方法,强调应确立循序渐进的保护和引导性发展模式,逐步挖掘乡村聚落物质与非物质景观文化元素,发挥乡村民居在院落景观形态建设上的潜能,以期解决乡村聚落景观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3.
农村庭院绿化模式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农村庭院绿化是国土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农村庭院绿化对于提高农村居住环境和人民生活质量有重要的作用。从农村绿化的优势、原则、绿化类型以及农村庭院建设的生态模型等方面对农村庭院绿化的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王轶  孔向军  陈旭  祝泽刚  吴梅 《农技服务》2009,26(11):98-99
农村庭院绿化对美化环境、治理污染、发展经济、促进新农村绿色家园建设均极为重要,是国土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农村庭院绿化对于提高农村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有重要的作用。从农村绿化的优势、绿化类型以及农村庭院建设的生态模型等方面对农村庭院绿化的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综合开发庭院经济与发展乡村绿色农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谈及发展庭院经济应处理好的关系及开发庭院经济带来的功效 ,并以此为基础 ,提出了综合开发庭院经济和乡村绿色产业的发展战略及其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6.
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途径,是促进农村经济更大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载体。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新农村建设综合评价模型,并将其运用到我国新农村建设实践中,才能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了平原农区庭院复合经营的概念和范围。并就其特点与作用、结构与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为持续发展庭院复合经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江平  刘筠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00-301,336
四川农村沼气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农村沼气已经成为现代循环农业的核心和纽带,在推进低碳经济和循环农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沼气推广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通过对农村沼气发展制约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健全投资体制,增加财政投入,加快科技创新,积极探索沼气产业化和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新模式,推进农村沼气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结合北京市新农村绿化的实际,论述了彩叶植物在首都新农村绿化建设中应用(山区、公路、河道、旅游观光区、庭院、公共绿地等)的必要性、原则及特点。针对彩叶植物造林工程建设问题,提出在新农村绿化建设中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充分体现新农村特色、注重规划设计的可操作性、严格控制建设成本4项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