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配比猪粪渣/生活污泥堆肥过程养分及重金属含量变化,开发城市生活污泥堆肥化处置调理剂,实现猪粪渣资源化利用。【方法】以规模化养猪场粪污经固液分离后得到的渣滓为调理剂,与城市生活污泥进行条垛式堆肥,分别设置猪粪渣、生活污泥质量配比6∶10(ZW1处理,C/N=25)和6∶5(ZW2处理,C/N=30)两组不同处理,研究不同物料配比处理堆肥过程温度、C/N、养分含量(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含量和重金属(Cu、Zn、Cd和Pb)含量的变化。【结果】ZW2处理的堆体高温期持续时间长于ZW1处理;两个处理的C/N均逐渐下降并最终趋于一致,且堆肥结束后ZW2处理(C/N=30)的有机碳含量降幅达到28.6%,而ZW1处理(C/N=25)的降幅仅为2.1%,说明猪粪渣中的碳源较容易被微生物分解和转化;堆肥过程中全氮、全磷和全钾随有机碳含量的降低表现为增加的趋势;不同处理的堆肥产品的重金属(Cu、Zn、Cd和Pb)含量在堆肥后均有所提高;堆制58 d后,各处理堆肥无害化程度、养分含量和重金属Cd、Pb含量均达到NY525-2012的要求。【结论】猪粪渣可以作为城市生活污泥堆肥的调理剂,且猪粪渣、生活污泥质量配比为6∶5的堆肥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2.
不同碳氮比对牛粪好氧堆肥腐熟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究有效处理畜禽粪便与秸秆废弃物的方法,建立以牛粪有机肥为原料的高效堆肥工艺.【方法】以牛粪和玉米秸秆为原料,设置C/N为15、20、25、30、35的5个处理组,研究不同碳氮比原料对好氧堆肥过程中堆温、pH、矿质态氮含量、总养分含量、种子发芽指数等指标的影响.【结果】C/N为30的处理组升温最快,且60℃以上高温维持时间最长;各处理组的铵态氮含量均随堆肥逐渐下降,硝态氮含量逐渐上升;至堆肥结束时,C/N为30的处理组铵态氮含量下降了24.26%,铵态氮损失最少;C/N_(15)~C/N_(35)各处理组总有机碳含量随堆肥的腐熟不断下降,至堆肥结束分别降解了25.93%、35.22%、43.22%、43.58%、47.88%.堆肥结束时,各处理的C/N值分别为13.4、13.4、13.2、15.0和15.3,总养分含量均有所增加,且C/N为25时增幅最大,为45.79%;种子发芽指数(GI)随C/N的增加而增高,堆肥结束时C/N为15和20的处理组基本腐熟,其余处理已完全腐熟.【结论】在实际生产中,牛粪与秸秆C/N在25~30之间有利于堆体腐熟和养分保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初始物料不同碳氮比(C/N)芒果树修剪枝在堆肥过程中腐殖化程度的影响,为芒果园清洁生产及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四川攀枝花仁和区芒果产业园基地,以修剪下来的含高C/N和难生物降解木质纤维素的芒果树枝树叶为原料,设T20(C/N=20)、T25(C/N=25)和T30(C/N=为30)处理,以C/N=63.63为对照(CK),测定堆肥理化性质的动态变化。【结果】各处理堆肥理化性质的各项指标并未随着物料C/N的增加而呈线性变化。堆肥的pH和电导率(EC)均在堆肥腐熟标准的正常范围内,CK的pH整体低于其他3个处理,T25处理的EC整体低于其余3个处理。纤维素降解率分别为7.54%、32.21%、12.87%和8.75%。胡敏酸含量整体呈降低趋势,富里酸含量整体变化规律为降低、升高再降低。T20和T25处理的高温期持续时间(5和8 d)和种子发芽指数指标(GI)(0.89和0.93)均达堆肥腐熟要求。从终点C/N与初始C/N的比值(T值)和腐殖化指数2个指标来看,仅T25处理达腐熟要求,T30处理和CK的高温期持续时间均为4 d,T值为0.84和0.73,均不满足T≤0.60的腐熟标准。GI为0.75和0.76,未达到GI>0.85的腐熟要求;腐殖化指数分别为0.85和1.25,T30处理并不满足腐殖化指数不低于1.00的腐熟标准。【结论】当初始物料C/N=25时,对有机质和纤维素降解、堆体高温累积、种子GI增加有促进作用,可缩短堆肥周期,堆肥综合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我国城乡有机垃圾的养分资源循环利用及其堆肥合理施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餐厨垃圾(FW)、园林废弃物(GW)、鸡粪(ChM)和牛粪(CaM)为主要原料的4种堆肥,采用Hedley连续浸提磷分级、红外光谱分析和热重分析等方法,系统分析不同有机垃圾堆肥的碳磷特征。【结果】4种堆肥的磷素含量和组成,有机碳含量、组成和结构均存在明显差异。粪肥堆肥全磷和活性态磷的含量明显高于植物源有机垃圾堆肥(FW和GW),其中ChM堆肥水提取磷(H2O-P)含量最高,CaM堆肥NaHCO3提取磷(NaHCO3-P)含量最高。FW堆肥总有机碳高、但腐殖化系数低(胡敏酸碳/富里酸碳=0.09),水溶性有机碳、小分子有机酸和氨基酸等活性碳含量最高,芳构化程度较低、含有更多的羧酸和多糖结构,热稳定性最差。GW堆肥易氧化有机碳和腐殖酸碳含量最高,芳构化程度和热稳定性高。粪肥堆肥的腐殖酸碳含量低、水溶性碳含量较高,ChM堆肥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且有机酸种类丰富,CaM堆肥含有一定量的氨基酸和草酸,两种堆肥芳构化程度和热稳定性相近,且居于FW和GW之...  相似文献   

5.
碳氮比对鹅粪渣-玉米秸秆混合堆肥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明鹅粪渣与玉米秸秆堆肥的最佳碳氮比,为鹅粪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固液分离后的鹅粪渣和收获玉米后玉米秸秆为试验材料,按不同碳氮比(C/N)进行桶装混合堆肥。试验共设6组,试验组C/N分别为15∶1、20∶1、25∶1、30∶1、35∶1,对照组以鹅粪渣堆肥发酵。堆肥期为7周,试验后第0、7、14、21、28、35、42、49天分别测定各组含水率、pH、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及发芽势,同时记录堆体温度及气温变化,堆肥结束时,观察各堆体的颜色、气味和蓬松度。【结果】各组堆体高温期均达到8 d,其中C/N30组温度最高,达到60℃;堆肥结束时,各组含水率均显著下降(P0.05),以C/N30组含水率最低,为59.90%;堆肥过程中各试验组pH值均先上升后下降;各组C/N值总体呈下降趋势;各组有机质含量先下降后稳定,以C/N25和C/N30组降幅最大,下降率为35.15%和34.48%;各组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均有所增加,其中各组全氮含量增加显著(P0.05),以C/N30组增幅最大,为81.11%;C/N25、30和35组的全磷含量增幅显著高于其余组(P0.05),分别为67.48%、67.50%、69.68%;堆肥结束时,除对照组外,各处理组发芽势均达到100%,且颜色及气味均表明已到达腐熟。【结论】综合判断,鹅粪渣与玉米秸秆在C/N为30时进行堆肥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6.
外源添加磷石膏对堆肥碳组分及腐殖质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探究磷石膏的高效资源化利用方式,本文以鸡粪和玉米秸秆为原料,按照有机物料质量(以干物质计),添加磷石膏0%(对照)、磷石膏10%(PG10%)和磷石膏20%(PG20%)3个处理,研究外源添加磷石膏对堆肥碳组分及腐殖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至堆肥结束时,CK、PG10%和PG20%处理均可腐熟,均可达到堆肥无害化标准。PG10%处理可延长堆肥高温持续时间(2 d)。与对照相比,PG10%和PG20%处理均显著降低了堆肥总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腐殖质碳含量、胡敏酸碳含量和富里酸碳含量。PG10%处理的堆肥总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腐殖质碳含量、胡敏酸碳含量和富里酸碳含量均显著高于PG20%处理,增幅分别为4.50%、51.79%、14.52%、16.99%和8.22%。与对照相比,PG10%处理的堆肥腐殖化指数、腐殖化率、胡敏酸百分含量和胡富比分别增加了3.44%、1.08%、2.36%和8.70%。因此,适量磷石膏添加(10%)可促进堆肥腐殖化进程,提高腐殖质品质。  相似文献   

7.
碳氮比对鸡粪堆肥中土霉素降解和堆肥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不同C/N处理下土霉素在鸡粪堆肥中的降解及其对堆肥理化性质的影响,以期阐明不同C/N处理对土霉素降解及堆肥腐熟度的影响。【方法】以鸡粪和小麦秸秆为原料,采用室内好氧堆肥法,研究鸡粪好氧堆肥过程中,不同C/N处理(T1:C/N=21.6、T2:C/N=25.5和T3:C/N=32.8)对鸡粪堆肥中土霉素的降解及堆体温度、pH、发芽指数等指标的影响。【结果】(1)C/N对鸡粪堆肥过程中土霉素的降解影响显著。整个堆肥期内,不同处理土霉素的降解速率大小顺序为T2>T3>T1。土霉素在各处理堆体中的降解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其相关系数介于0.9431—0.9967。(2)土霉素存在条件下,堆肥初始C/N对堆体温度是有影响的。C/N高的处理较C/N低的处理堆体温度上升速率快, 达到最高温所需的时间也较短,最高温也较高。(3)C/N对土霉素存在下鸡粪堆肥堆体可溶性氮含量影响显著。如堆肥结束时T1、T2和T3处理堆体NO3--N与堆肥初始相比分别升高78.50%、62.37%和59.34%。(4)高C/N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显著降低堆肥浸提液的生物毒性。如堆肥结束时C/N为25.5和32.8的处理GI>80%。【结论】对含有土霉素的鸡粪进行堆肥,较高的初始C/N(25.5-32.8)能够有效地促进鸡粪中土霉素的降解和鸡粪的腐熟。  相似文献   

8.
不同C/N比条件是鸡粪和稻壳高温堆肥腐熟度过程的关键因素。试验通过控制鸡粪和稻壳的添加量调节堆体初始C/N(20、25、30 3个处理),研究不同碳氮比对堆肥过程中堆体温度、pH值、EC、C/N、腐殖酸等理化指标的影响,探索鸡粪和稻壳高温堆肥的最适C/N。研究结果表明,在堆肥过程中,各处理的C/N呈下降趋势,堆肥结束后3个处理最终C/N分别为14、17和18,除初始C/N为20的A1处理略低于标准,其余两处理均达到腐熟度标准。各处理的pH值先降低后快速升高最后又降低,堆肥结束后pH值分别为8.36、8.4和8.28,均满足堆肥产品标准。3个处理的GI值分别为52%、95.1%和76.6%,只有C/N为25的A2达到完全腐熟标准,而且A2处理的堆体腐殖酸含量也较高,因此建议鸡粪稻壳初始C/N比为25。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堆肥过程中温度、pH、有机碳、全量养分(全氮、全磷、全钾)和C/N的动态变化。[方法]以蟹味菇菌渣作为主要堆肥原料进行高温堆肥试验,设置:纯菌渣(T_1)、菌渣∶猪粪=8∶2(T_2)、菌渣∶猪粪=6∶4(T_3)、菌渣∶猪粪=5∶5(T_4)、菌渣∶羊粪=6∶4(T_5)、菌渣∶猪粪∶水稻秸秆粉碎物=6∶2∶2(T_5),研究堆肥过程中温度、pH、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和C/N的动态变化。[结果]堆体温度在4 d后均达到50℃以上,保持高温30~40 d后开始下降,其中50℃以上持续时间T1处理高达40 d,而T_2、T_3处理仅为27 d;堆肥pH呈先快速上升后缓慢下降的趋势,由开始的偏酸性(pH 5.5~6.7)到堆制结束时呈弱碱性(pH 7.5~8.3);堆制过程中有机碳持续缓慢下降,至堆肥结束时不同处理平均下降了53.9%;堆肥全氮含量在9 d前均先快速上升,在9~45 d缓慢下降;菌渣的比例越高,堆制前后全氮增加幅度越高(T6除外),而全磷和全钾随着堆肥进程而逐渐被浓缩,至堆肥结束均表现为T_3和T_4处理较高,而T_1和T_5处理较低。[结论]综合考虑堆肥质量和堆期等因素,利用蟹味菇菌渣为主要原料大规模化生产有机肥,T2和T6处理的配方较适宜。  相似文献   

10.
不同有机物配施化肥对植烟土壤腐殖质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不同有机物配施化肥对植烟土壤腐殖质碳的影响,旨在为衡量和评价不同有机物对植烟土壤质量和肥力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T_1)处理相比,总体上腐熟麦秸秆(T_2)、生物炭(T_3)、芝麻饼肥(T_4)、牛粪(T_5)配施化肥处理土壤腐殖质总碳、富里酸碳、胡敏素碳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增幅分别为13.71%、9.31%、12.57%、28.10%,24.35%、6.30%、13.73%、14.80%,10.93%、16.11%、3.96%、26.27%,另外,T_2、T_4、T_5处理土壤胡敏酸碳含量增加,增幅分别为10.56%、66.14%、103.93%;T_4、T_5处理土壤胡/富分别提高32.20%、63.93%,PQ(胡敏酸在腐殖酸中所占的比例)分别提高22.96%、48.95%。综上,有机物配施化肥能改善土壤腐殖质碳组分,牛粪配施化肥处理效果最好,生物炭表现最差。  相似文献   

11.
研究城市脱水污泥堆肥过程中各有机物的变化特征,对评价堆肥腐熟程度和堆肥产品质量等具有重要应用的价值,为城市污泥堆肥产品的安全生产提供保障。本研究利用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为堆肥原料,以小麦秸秆为调节剂,根据污泥和小麦秸秆配比的质量不同设置其C/N为6∶1、10∶1、12∶1、25∶1这4个对照处理组,分析不同阶段堆体的温度、有机质含量、腐殖酸总量、胡敏酸(HA)含量、富里酸(FA)含量以及水溶性有机质(DOM)含量的变化对污泥堆肥腐熟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堆肥时间的延长,4个处理的堆体温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温度较高时则有利于微生物降解有机质,增加堆肥化腐熟程度;直至堆肥结束时,前3个处理有机质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处理4有少量的增加;腐殖酸总量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HA含量呈现上升趋势;FA含量整体呈逐渐下降趋势;HA含量与FA含量的比值(H/F)呈上升趋势,H/F的增加说明腐熟堆肥腐殖化程度的提高;DOM含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通过对污泥堆肥过程中各有机物的变化特征的研究发现,在C/N为10∶1条件下堆肥腐熟程度较好,为污泥小麦秸秆共堆肥进行科学配比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茶树菇菌渣和油菜籽饼粕为原料进行高温好氧堆肥发酵试验,研究了油菜籽饼粕添加量对茶树菇菌渣堆肥过程中各种理化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茶树菇菌渣中添加适量的油菜籽饼粕进行高温堆肥发酵,有利于加快堆体的升温速度,提高堆体的最高温度,升高堆体的pH值,增大堆体的电导率(EC),降低堆体的C/N。在4个处理中,以C2处理的效果最佳:在堆肥进程中50℃以上高温持续8 d;发酵结束时pH值为8.48,符合腐熟要求; EC值为1746μs/cm,在敏感植物忍受的EC值4000μs/cm以下;水分下降率最大,达14.4%;碳氮比(C/N)为15.61,满足C/N为16以下的理论腐熟要求;总有机碳和总氮含量最高,分别为27.17%和1.74%;总有机碳和总氮含量增幅最高,分别增加了26.49%和59.63%。因此,茶树菇菌渣高温好氧堆肥的最佳配比为80%茶树菇菌渣+20%油菜籽饼粕。  相似文献   

13.
污泥好氧堆肥过程中有机质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污泥好氧堆肥过程中有机质含量的变化,为提高污泥堆肥质量及正确评价污泥堆肥的肥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城市污泥和小麦秸秆、玉米秸秆为堆肥原料,设置4个处理(处理1调理剂为小麦秸秆糠(d<5 mm),处理2调理剂为小麦秸秆段(3 cm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利用市售不同微生物发酵剂发酵农场废弃物稻草和花生麸制备水溶性有机碳肥的适宜碳氮比和浸提时间,并筛选合适的发酵剂。【方法】以稻秆和花生麸为原材料,按一定比例配备成C/N为25∶1和40∶1的混合原料,利用市售的6种不同微生物发酵剂对其进行固态发酵,测定发酵产物的有机碳含量,然后浸提制备堆肥茶,并测定水溶性碳提取效率和提取量,通过多因素方差分析确定适合的碳氮比、发酵剂及浸提时间。【结果】C/N为25∶1稻秆-花生麸混合物的发酵产物的有机碳含量、水溶性有机碳溶出率和溶出量高于C/N为40∶1混合物的发酵产物。湖北产的"肥用微生物菌"和湖南产的"‘粪-肥-草-饲’多元循环梯级利用综合配套发酵剂"发酵C/N为25∶1混合物的发酵产物有机碳含量最高。但浸提后,广州产的"堆肥发酵菌有机物料发酵剂"发酵C/N为25∶1混合物的发酵产物浸提12 h后水溶性碳溶出率和溶出量最高,其次为湖北产的"肥用微生物菌"的发酵产物浸提24 h的有机碳溶出量。"堆肥发酵菌有机物料发酵剂"发酵C/N为25∶1的稻草和花生麸混合物,发酵产物有机碳含量为177.56 g/kg,浸提12 h的水溶性有机碳溶出量为18.22 g/kg,水溶性有机碳溶出率为10.26%。【结论】利用发酵剂发酵稻草和花生麸混合物制备水溶性碳肥的最佳碳氮比是25∶1,最佳发酵剂是广州产的"堆肥发酵菌有机物料发酵剂",最佳浸提时间为12 h。  相似文献   

15.
采用实验室模拟培养方法,研究蚯蚓处理农业和城市混合有机废弃物过程中堆肥产品腐熟度的变化规律,同时确定蚯蚓堆置城市和农业有机废弃物的最佳混合比例。结果表明,在蚯蚓堆置不同比例混合的农业和城市有机废弃物过程中,有机混合物C/N的值随时间的延长而变小,这是因为堆肥过程中有机碳含量整体呈下降的趋势,总氮含量整体呈上升的趋势。随时间的延长,有机混合物的HA/FA(胡敏酸的含量/富里酸的含量)的值变大,胡敏酸的E4/E6的值变小,这表明在堆肥过程中有机混合物腐殖化程度越来越高,堆肥材料的缩合程度和芳香化程度越来越大。堆肥材料腐殖化速度与城市和农村有机废弃物比例有关。当牛粪占总有机废弃物总量80%时,腐殖化速率最大,获得堆肥产品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16.
添加沼渣对餐厨垃圾堆肥腐殖化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添加沼渣对餐厨垃圾堆肥腐殖化过程的影响,设计餐厨垃圾∶沼渣的干基比例分别为4∶0 (T1)、3∶1 (T2)和1∶3 (T3)3个处理,以水稻秸秆作为辅料进行条垛式堆肥。通过测定堆体温度、干物质含量、种子发芽指数以及总氮、总有机碳、胡敏酸和富里酸含量,分析堆体的物料降解、腐殖化程度、碳氮损失和堆肥品质等。结果表明:随着沼渣比例的增加,堆肥的有效积温比、腐殖质聚合度、腐殖化指数均上升; 50 d完成堆肥时,T2处理具有最高的干物质降解率(37.16%)、氮含量(23.89 g·kg-1)和种子发芽指数(90.59%),并具有较高的有效积温比(63.73%)、腐殖质聚合度(0.84)和腐殖化指数(7.78%)。研究发现,添加沼渣提高了餐厨垃圾堆肥高温期发酵效率,强化了堆肥腐殖化作用,同时也增加了碳、氮损失。  相似文献   

17.
碳氮比对白三叶和小麦秸秆堆肥的肥力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黄土高原苹果园土壤肥力,扩大有机肥源,科学利用苹果园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以白三叶为原料,用小麦秸秆调节C/N至25(T25)、30(T30)和35(T35)时进行堆肥。测定堆肥过程中的温度及堆肥前后全碳、全氮、全磷、全钾、铵态氮、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的质量分数变化。结果表明,白三叶可以成功堆制有机肥;T35处理达到的温度最高,保持50℃以上高温时间最长;与堆肥前相比,堆肥后全碳质量分数均降低,全氮、全磷、全钾、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质量分数均增加;T25和T30处理的铵态氮质量分数分别较堆肥前提高,T35降低;不同C/N处理堆肥产品养分含量因养分种类而异,T25的有机碳、铵态氮、速效磷含量最高,T35的全氮、全钾、速效钾含量最高,T30的全磷含量最高。因此,白三叶堆肥时,用秸秆调节的C/N不同,堆肥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二次发酵是实现鸡粪等养殖废弃物功能价值提高的关键阶段,本研究旨在将前期筛选得到的真菌应用于鸡粪堆肥的二次发酵阶段,探讨其促进二次发酵的效果并对其进行鉴定,为今后鸡粪的高值化与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方法】以鸡粪一次发酵产物为原料,添加实验室前期筛选的2株真菌(分别为FCM1和FCM3)进行二次发酵试验。共设置3个处理,分别为对照CK:原料中加入1%(体积L∶干物质量kg)无菌液体培养基;F1:原料中加入1% FCM1菌液;F3:原料中加入1% FCM3菌液。在二次发酵的不同时期,分析测定堆体温度、pH、电导率(EC)、铵态氮、硝态氮、种子发芽指数以及腐殖酸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相比,添加真菌主要促进了二次发酵阶段快速升温和腐殖化过程快速进行。与未接菌处理相比,真菌FCM3使堆料提前8 d进入升温期,真菌FCM1效果不佳,且在一定程度上延后了鸡粪堆肥的二次发酵。F3处理高温阶段(>50℃)持续了13 d,堆料的GI比对照处理提前25 d达到80%,且腐殖化程度较高(PHA=74.58%,PHA:胡敏酸/总腐殖酸)。相关分析表明,GI与pH、PHA显著正相关,与EC显著负相关。经形态和ITS rDNA测序等方法鉴定,FCM3为链格孢菌。【结论】真菌FCM3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鸡粪堆肥二次发酵的进行,提高堆料的腐殖化程度。  相似文献   

19.
不同C/N下鸡粪麦秸高温堆肥腐熟过程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用鸡粪与小麦秸秆为堆肥原料进行高温好氧堆肥试验,研究添加鸡粪对小麦秸秆高温好氧堆肥过程中堆体温度、pH值、碳氮比和养分等理化指标的影响,寻求鸡粪与小麦秸秆高温堆肥的最佳配比,为农作物秸秆快速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结果表明,鸡粪与小麦秸秆在C/N=25时堆体达到的温度最高,为62℃,达到最高温度所需的时间最短,为2d.堆肥过程中各处理pH值变化基本一致,都是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堆肥结束时A2处理C/N=14.4,NH+4-N含量比最高时降低了76.2%,腐殖质比初始增加了50.2%,胡敏酸相对于最低点升高了160%,富里酸与堆肥前相比降低57.1%.堆肥结束时,全氮含量除Al处理有所降低外,其余处理均有所增加.各处理堆肥全磷、全钾、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在堆肥结束时比堆肥初始均有所增加.综合判断,鸡粪与小麦秸秆C/N=25进行堆肥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20.
腐熟堆肥回流对中药渣好氧堆肥进程及堆肥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明确腐熟堆肥回用对中药渣好氧堆肥腐熟效率及堆肥产品品质的影响,探讨堆肥过程中养分转化规律及腐殖质形态、组分、品质的动态变化,在工厂化条件下比较了中药渣自然堆肥与添加腐熟中药渣堆肥(质量分数10%)堆肥过程中碳氮磷硫和腐植酸类物质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添加腐熟堆肥比自然堆肥提前20 d进入高温期,且高温期平均温度高于自然堆肥5℃左右。较之自然堆肥,添加腐熟堆肥可以强化有机物降解,堆肥产品的总碳含量与C/N显著下降(P0.05),而全氮、全磷、全钾和全硫分别增加17.5%、17.8%、14.7%和9.4%;两个处理堆肥前后总腐植酸、游离腐植酸和水溶性腐植酸含量变化不大,但添加腐熟堆肥处理可提高腐植酸的活性,增加游离腐植酸(7.8%)及水溶性腐植酸含量(30.1%);堆肥过程胡敏酸组分不断增加,富里酸组分逐渐降低,添加腐熟堆肥处理可强化堆肥腐殖化进程,增加胡敏酸组分(15.2%),胡富比显著升高,堆肥产品的分子量、缩合度及芳构化程度提高。研究表明,腐熟堆肥回流能够显著促进中药渣堆肥腐熟效率,提高堆肥产品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