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为了探究Fe3+在不同氮、磷条件下对海带()配子体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海带''黄官1号''雌、雄配子体克隆系为材料,以含有不同浓度的氮(N)、磷(P)营养盐的灭菌海水为培养液,添加不同浓度(0μmol/L、0.36 μmol/L、3.60 μmol/L、8.90 μmol/L、17.80 μmol/L)的铁离子(Fe3+),通过测定光系统Ⅱ的最大荧光产量()观察配子体营养生长状况,通过计算发育率(包括卵囊形成率、排卵率、幼苗形成率)观测配子体发育与生殖状况。结果显示,N、P浓度分别为0.825 mmol/L、0.0336 mmol/L的条件下,浓度为3.60 μmol/L的Fe3+对海带配子体营养生长阶段的促进作用最大;在不同N、P浓度条件下,Fe3+浓度为3.60~17.80 μmol/L时能够提高海带配子体的最大荧光产量,且各浓度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3+能够促进海带配子体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Fe3+浓度为3.60~17.80 μmol/L时可显著促进海带配子体的生殖生长,且各浓度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0.05);即使N、P浓度达到0.825 mmol/L、0.0336 mmol/L,在无铁条件下所有的海带配子体维持在营养生长状态;即使Fe3+浓度达到3.60 μmol/L,在N、P浓度0.007 mmol/L、0.0003 mmol/L条件下,大部分海带配子体(65%)维持在营养生长状态,虽然小部分海带配子体(35%)进入了生殖生长状态,但生殖生长明显滞后于实验中的其他各个N、P浓度组。本研究表明,铁和N、P营养盐对海带配子体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具有协同促进作用,铁是海带配子体由营养生长到发育成熟再到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在添加适宜浓度的氮(0.275 mmol/L)、磷营养盐(0.0112 mmol/L)条件下,浓度为3.60 μmol/L的Fe3+对海带配子体的生长发育促进作用最大。该结果可为提高海带育苗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设置不同的光照强度和光照周期,在实验室条件下检测了笼目海带(Kjell-maniella crassifolia Miyabe)配子体的发育情况.结果显示:光照强度及光照周期均对笼目海带配子体的发育率有显著的影响(P<0.05).结果表明:1)在光照强度条件不同、其他培养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经过4周的发育,5~80 ...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海带配子体人工高密度培养过程中因海水中游离CO2减少及pH升高而导致生长受限的问题,本研究以海带’奔牛’(Sacchatina japonica)雌雄配子体为材料,以不用pH的富营养灭菌海水(10 mg/L N,1 mg/L P)为培养液,通过测量配子体长度,计算相对生长率,比较不同pH对配子体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pH(P<0.001)、性别(P=0.016<0.05)对海带’奔牛’配子体生长有显著影响,长期处在pH<7培养条件下的雌雄配子体相对生长率显著低于其他2组,雌配子体的相对生长率(4.61%)显著高于雄配子体(3.35%)。初始pH为7.0的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雌雄配子体的相对生长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此基础上,采用在通空气悬浮培养同时补充CO2的方式进行配子体扩增培养,利用纯CO2压力罐(出气量120 L/h),15 L培养液每2d补充CO2 1~2 min,培养液pH范围即可控制在7.0~8.4,以此排除pH对配子体生长不利影响,并避免频繁...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不同培养操作条件对海带配子体培养效果的影响,结果如下:(1)培养瓶3种封口方式:封口膜(Parafilm)显著抑制配子体生长(P0.05),滤纸和滤纸膜无显著差异;(2)利用5种不同消毒方式处理的海水配制培养液:煮沸海水和抽滤煮沸海水试验组海带配子体团直径最大,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抽滤煮沸双抗(青霉素+链霉素)海水、抽滤生海水和抽滤双抗生海水配子体团直径三者之间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小于煮沸海水和抽滤煮沸海水试验组(P0.05),抽滤生海水和抽滤双抗生海水试验组出现明显染菌;(3)设置2种不同的环境条件放置培养箱:常规实验室和无菌室对海带配子体生长无显著影响;(4)设置3种操作环境下进行培养液更换:在无菌室超净台和常规实验室超净台更换培养液,海带配子体生长无显著差异,无染菌。在常规实验室实验台更换培养液试验组配子体生长显著低于无菌室超净台和常规实验室超净台试验组(P0.05),且染菌率超过60%。  相似文献   

5.
为确定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配子体紫外线辐射的适合剂量范围,利用紫外线对东方海洋种质库保存的2个海带配子体克隆系进行辐射试验。通过三次预试验,辐射条件设置为:辐射距离12 cm,辐射时间分别为10、20、30、40、50、60、90、120 s。结果显示:辐射时间10、20 s配子体细胞未发生明显变化,但受辐射影响,克隆约2个月的时间不生长;辐射时间30 s细胞存活率约为50%~55%;随着辐射时间的增加,细胞死亡增多;辐射时间120 s下,两个克隆系只有极个别细胞存活。在辐射距离12 cm时,辐射时间10~120 s作用范围内,雄配子体耐受力明显高于雌配子体。  相似文献   

6.
以日本笼目海带为原料进行笼目海带风味果冻加工工艺探究。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海带汁的最佳脱腥工艺和复配胶比。研究结果表明,最优脱腥工艺为:绿茶添加量0.15%,脱腥时间25 min,温度90℃;最佳复配胶比例为:卡拉胶∶魔芋胶∶琼脂=10∶2∶1。采用正交试验获得笼目海带风味果冻加工优化工艺为:以20%笼目海带汁为底物,复配胶添加量1.3%(卡拉胶、魔芋胶、琼脂),KCl 0.06%,白砂糖3.0%,浓缩果汁(苹果、橘子)添加量10.0%,pH 4.0。制作的笼目海带果冻色泽均匀,酸甜适中,风味独特,符合国家果冻食品卫生要求(GB 19299-2015)。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4-碘苯氧乙酸(4-IPOAA)在海带夏苗培育中应用的试验结果。4-IPOAA对海带配子体和幼孢子体的生长发育有着明显的影响,高剂量的4-IPOAA(500mg/L)对配子体的发育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解除4-IPOAA对配子体的抑制,配子体在短期内即能正常排卵、排精并受精形成孢子体;低浓度的4-IPOAA(25mg/L以下)能促进幼孢子体的生长。这项试验结果表明,有可能利用4-IPOAA对配子体的抑制特性,来改进目前所采用的低温、自然光条件下培育海带夏苗的工艺。作者建议把海带夏苗培育工艺改为以下步骤:(1)在常温下采苗;(2)在18℃以下水温条件下培育配子体;(3)在配子体成熟前用4-IPOAA处理,使其停止发育,在较高水温(20℃左右)条件下静水培养被抑制的配子体;(4)在计划夏苗出库前40—50天,解除4-IPOAA对配子体的抑制,恢复最适条件下流水培育;(5)肉眼见苗后及时下海暂养。  相似文献   

8.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分析了在不同光照强度、光质及有利于配子产生的条件下,lhcf5和lhc6基因在海带(Laminaria japonica)雌、雄配子体中转录量的变化.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光源为白光),lhcf5和lhcf6基因在黑暗中接近不转录;雌配子体在光照强度40 μmol·m-2·s-1时转录量最高,而雄配子体的最岛转录量出现在80μmol·m-2·s-1的光照强度处;高于此光照强度,2个基因的转录量都会随光照强度增加而降低.相对于同强度的白光来说,红光照射无论是短时间(3 d)还是长时间(7 d),都会促进2个基因的相对转录水平;蓝光对雌配子体中2个基因转录的促进作用不明显,而对它们在雄配子体中的转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将海带配子体从营养生长转至有利于配子发生的条件下,雌、雄配子体lhcf5和lhcf6基因在第1天的转录最都明显增加;雌配子体在第4天以及第12天(lhcf6)或第14大(ljcf5)均显著增加,第6天及第10天接近不转录;雄配子体在第8天及第14天增加,第10天也近似不转录;发育阶段其他时间内的转录量都低于营养生长期的.结果表明,海带配子体lhcf5和lhcf6的转录受光诱导,其中红光的促进作用最明显;其转录可能因有利于配子体细胞叶绿体结构的完善及物质与能量的积累而利于细胞分裂与营养生长.  相似文献   

9.
在不同温度(14℃、17℃、20℃、23℃和26℃)和不同盐度(5、10、15、20、25、30和35)条件下培养脆江蓠(Gracilaria chouae),观察测定其生长及藻体生化组分的变化。试验结果显示,脆江蓠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4~26℃,最适温度为17~20℃,在此温度条件下藻体可以保持最快相对生长速率(relative growth rate,RGR);温度高于20℃时脆江蓠的生长受到抑制。在生长状态、光合色素和抗氧化等方面,脆江蓠对低温的耐受能力要比高温强。脆江蓠生长的适宜盐度为20~35,最适盐度为30,在此盐度条件下藻体可以保持最快RGR,盐度低于20时脆江蓠的生长受到抑制。高盐度培养条件下脆江蓠在生长状态、光合色素和抗氧化等方面强于低盐度培养条件。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用于海带超低温保存的冷冻保护剂,采用10%二甲基亚砜(DMSO)、10%甘油、10%蔗糖、10%乙二醇、10%DMSO+10%甘油、10%DMSO+8%葡萄糖、10%DMSO+10%蔗糖、10%DMSO+10%甘油+8%葡萄糖、10%DMSO+10%山梨醇等9种单一或复合冷冻保护剂,在0~4℃条件下分别对海带配子体和孢子进行处理,对配子体处理30 min、60 min、24 h,对孢子处理15、30、60 min,通过统计配子体细胞的存活率以及孢子萌发成配子体的比例,对不同种类的冷冻保护剂进行毒性评价。结果表明:9种冷冻保护剂均对海带配子体和孢子有一定的毒性作用,并且毒性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强。10%DMSO对海带配子体细胞的毒性最小,处理60 min后配子体细胞的存活率为100%;其次是10%乙二醇,处理30 min后配子体的存活率为100%;含10%甘油的单一或复合冷冻保护剂对配子体细胞毒性较大,处理后配子体的成活率显著低于DMSO和乙二醇组(P<0.05)。单一冷冻保护剂对海带孢子的毒性显著低于复合冷冻保护剂,除10%甘油组处理30、60 min外,其他单一冷冻保护...  相似文献   

11.
盐度对棘头梅童鱼胚胎发育和仔鱼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比较了11个盐度梯度[0、5、10、15、20、25、30(自然海水)、35、40、45、50]下,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eidus)胚胎的沉浮情况、孵化时间、孵化率和畸形率,并测定了初孵仔鱼的不投饵存活系数(SAI)。结果表明:(1)棘头梅童鱼胚胎在海水盐度为30及以上时100%漂浮;盐度为25时,95%漂浮,5%悬浮;盐度为20时95%悬浮,5%沉底;盐度为15时95%沉底,5%悬浮;盐度为10及以下时100%沉底。在水温18~20℃的条件下,棘头梅童鱼胚胎在盐度5~40范围内经28~32 h能孵化出仔鱼,盐度对孵化时间影响不显著(P>0.05)。但孵化率和畸形率因盐度不同而有显著差异。综合分析表明棘头梅童鱼胚胎孵化的适宜盐度范围为15~35,孵化最适盐度范围在20~30之间。(2)在可孵出鱼苗盐度范围(5~40)内,棘头梅童鱼仔鱼SAI值为(1.80±0.03)~(11.85±0.02),与卵的孵化率呈正相关关系。仔鱼生存的适宜生长盐度为10~30,最适盐度范围为20~25。  相似文献   

12.
光照强度对海带配子体克隆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试验研究了在充气悬浮培养及静置培养条件下,不同光照强度对海带配子体克隆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500lx光照强度、充气悬浮培养条件下,海带配子体克隆具有较高的瞬时生长率。  相似文献   

13.
温度对“901”海带配子体克隆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温度是影响“901”海带配子体克隆生长最重要的环境因子之一。试验结果表明,在15%条件下,配子体克隆的生长速度最快,其致死温度为25℃。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细胞数基本相同的雌、雄配子体克隆的生长速度相近。  相似文献   

14.
盐度对菊黄东方鲀受精卵发育和仔稚鱼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人工授精法获得菊黄东方鲀(Fugn flavidus)受精卵,并置于5、10、15、20、25、30、35、40和45九个盐度梯度的海水中充气孵化,观察其孵化率;仔鱼盐度梯度同受精卵梯度,观察其成活率;对均重169mg的菊黄东方鲀稚鱼进行5、10、20、30和40五个盐度梯度的生长实验.结果表明:①菊黄东方鲀受精卵在盐度5~40均可孵化,最适盐度为30~35.②仔鱼的适盐能力较强,在5~40盐度条件下皆可存活,存活率为12~33.5%.③低盐度对菊黄东方鲀稚鱼生长更有利,最佳生长盐度在10左右,其日平均增重为67.2mg,比盐度5的日平均增重54.5mg高18.9%,比盐度40的日平均增重33.8mg高49.7%.  相似文献   

15.
通过5种海水不同消毒方式对海带配子体克隆生长发育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静置还是充气条件下,煮沸海水培养的配子体克隆生长最快,盐酸消毒的海水次之,次氯酸钠消毒海水最差,紫外线消毒和臭氧介于其间。煮沸和紫外线消毒海水中的海带配子体克隆发育率较高,2者非常接近,盐酸消毒和臭氧消毒海水中的海带配子体克隆发育也较高,而次氯酸钠消毒海水中的海带配子体克隆发育非常缓慢。试验证明除煮沸消毒外,盐酸消毒海水可以用于海带配子体克隆扩大培养。  相似文献   

16.
温度与照度对利尻海带配子体及幼孢子体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尻海带(LochotensisMiyabe)具有个体大、生长速度快、品质优良的特点,因此本实验主要进行了此种海带的室内培养,采用切碎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照度的相互作用对利夙海带配子体的生长、成熟及幼抱子体生长的影响,并取得了一定的结果。现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利夙海带的配子体是直接从日本引进的,雌雄配子体分别装入三角烧瓶中,放于20CC恒温培养箱内保存,照度5(Xk-x000ltl,光照时间12h/d。所用培养液为自然海水经沉淀、砂滤再经玻璃丝2次过滤后,加入营养盐N8N03母液,N。HzPO‘母液,微量元素PI溶液各lffe…  相似文献   

17.
鉴于海带染色体比较小且数目存在分歧等原因,利用0.2%秋水仙素对海带配子体及孢子体处理10 h左右,经过卡诺试剂固定、多种酶组合处理及30 cm的高位滴片,可以获得质量比较高的海带染色体;使用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DNA荧光染料DAPI进行染色,结果显示,海带雌、雄配子体的染色体各为31条,孢子体染色体为62条,大多为短杆状或者点状;雌配子体染色体的大小为0.78~2.61μm,稍大于雄配子体(大小为0.57~2.17μm)。根据染色体的大小,对海带配子体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初步分析。这些结果为分子标记的染色体定位等细胞学研究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8.
通过设置不同温度和光照强度,在实验室条件下检验了多肋藻雌、雄配子体在不同温度和光照强度条件下的生长情况。结果显示:多肋藻雌配子体在20℃和1 000 lx条件下生长最快,经过4周生长,配子体平均总长度由81. 27μm增加至10 234. 07μm,相对生长速率约16. 58%,生长速度显著大于其他试验组(P 0. 05);雄配子体在20℃和2 000 lx生长最快,配子体平均总长度由77. 63μm增加至17 215. 33μm,相对生长速率约18. 54%,生长速度与20℃和1 000 lx试验组差异不显著,但显著大于其他试验组(P 0. 05)。本研究为多肋藻配子体规模化扩增培养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9.
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株X3的环境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测定了不同环境因子,包括温度、盐度、pH、碳源、C∶N等的变化对菌株的生长和脱氮能力的影响以及该菌株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该菌株最适生长条件为温度28℃、盐度30、pH 8.5、乙酸钠为碳源、碳氮比10∶1;在盐度20~80、温度25~37℃、pH 7.5~9.5、碳源为葡萄糖或乙酸钠、碳氮比5∶1~15∶1环境条件下均能良好生长,脱氮效率均可达到80%以上;在盐度为150的培养液中仍能生长。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仅对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和多粘霉素B敏感,对其余27种常用抗生素具有抗药性。研究结果说明,该菌株对海水养殖环境适应性良好,在海水养殖水质处理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0.
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对双线紫蛤(Sanguinolaria diphos)幼贝的存活与生长进行了研究。实验设置了7个盐度梯度(10~40)、5个密度梯度(500~10 000 ind/m2)和5种底质类型(全细砂、90%细砂+10%细泥、80%细砂+20%细泥、70%细砂+30%细泥、全粗砂),研究了不同盐度、密度、底质对其存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盐度20、25和30组存活率、生长率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密度条件下幼贝存活率、生长率差异显著(P0.05);不同底质类型对幼贝生长影响差异明显。双线紫蛤幼贝最适生长盐度范围为20~25;最适养殖密度范围为500~1 000 ind/m2,最佳养殖底质为细砂底质。研究结果为双线紫蛤池塘人工增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