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番茄颈腐根腐病抗性鉴定技术的建立及抗性种质资源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番茄颈腐根腐病(Fusarium crown and root rot,FCRR)苗期抗性鉴定技术,并对番茄种质资源及品种进行抗性鉴定分析,挖掘和丰富可利用的抗性资源,为培育抗颈腐根腐病番茄品种打下基础.[方法]以尖镰孢番茄颈腐根腐病专化型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radici...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甘肃省定西市芹菜根腐病的发生情况和病原菌种类,为田间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定西市8个乡镇进行调查,采集根腐病样,经组织和单孢分离获得纯化菌株,采用形态学结合rDNA-ITS与TEF-1α基因序列鉴定病原,按照柯赫氏法则测定其致病性。【结果】定西市芹菜根腐病病田率为63.54%,病株率为24.45%;其田间症状包括茎基部缢缩腐烂以及主根下部腐烂或维管束变色2种类型。分离纯化得到78株镰孢菌(Fusarium spp.),包括尖孢镰孢菌(F. oxysporum) 62株、锐顶镰孢菌(F. acuminatum) 11株和茄病镰孢菌(F. solani) 5株,其分离频率分别为79.49%、14.10%和6.41%。经致病性测定,尖孢镰孢菌、茄病镰孢菌与锐顶镰孢菌的病情指数分别为78.33、24.44和11.11。【结论】尖孢镰孢菌是定西市芹菜根腐病的优势病原菌,且致病性最强,茄病镰孢菌与锐顶镰孢菌的致病性较弱;其中,锐顶镰孢菌引起芹菜根腐病为国内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大蒜主产区根腐病病原菌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进一步探讨山东省大蒜主产区根腐病的病原菌及种类,于2020年从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金乡县,菏泽市巨野县,临沂市兰陵县等采集发病大蒜植株,通过组织分离法获得4株分离物,利用形态学鉴定方法,结合Blast同源性分析,利用MAGE 7.0构建系统发育树的方法对分离物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腐皮镰孢菌(F.solani)、芳香镰孢菌(F.redolens)、木贼镰孢菌(F.equiseti)是山东省大蒜主产区根腐病的致病菌.通过对比4种镰孢菌对大蒜根腐病的致病性发现,分离出尖孢镰孢菌的植株根腐病最为严重,可见尖孢镰孢菌是大蒜根腐病病害的主要致病菌.结果可为大蒜根腐病拮抗菌的筛选和防治及大蒜——根腐病互作机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贵州山豆根根腐病的病原菌种类,为山豆根根腐病的防治及抗病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保湿培养法和组织分离法对感染根腐病的山豆根植株组织进行病原菌分离和纯化,根据柯赫氏法则对代表性菌株进行致病力测定;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从收集的病株组织样本中共分离获得200株真菌菌株,选取在PDA培养基上菌落形态差异明显的67株菌株进行ITS测序并在NCBI数据库进行BLASTn比对分析,结果显示,67株菌株中包含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35株、茄腐镰刀菌(F.solani)7株、粉红粘帚霉(Clonostachys rosea)23株和帚状弯孢聚壳(Eutypella scoparia)2株。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尖孢镰刀菌代表性菌株和茄腐镰刀菌代表性菌株均可侵染山豆根引起典型的根腐病症状,且茄腐镰刀菌致病性明显强于尖孢镰刀菌。结合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确认分离得到的病原菌分别为尖孢镰刀菌和茄腐镰刀菌。【结论】贵州山豆根根腐病主要由尖孢镰刀菌和茄腐镰刀菌复合侵染引起。  相似文献   

5.
番茄颈腐根腐病是设施番茄冬春生产中最严重的病害之一,严重威胁我国设施番茄的安全生产。近年来番茄颈腐根腐病在我国番茄主产区发生日益严重,培育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本试验采集典型症状的发病植株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综合运用形态学观察、分子生物学鉴定和致病性测定方法,确定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番茄颈腐根腐病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radicis-lycopersici,Forl)。之后利用分离的病原菌通过苗期人工接种鉴定结合抗性基因分子标记方法,对32个番茄商品种进行抗颈腐根腐病鉴定分析,结果显示有18个表现抗病,与分子标记Frl-ZL的鉴定结果一致,可用于番茄抗颈腐根腐病育种或生产。  相似文献   

6.
对定西李家堡镇豌豆根腐病植株进行分离纯化,单孢分离得到11个菌株;经鉴定,9个菌株为茄腐镰孢菌,1个菌株为尖孢镰孢菌,1个菌株待定。采用平皿法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11个菌株都存在致病性,其中茄腐镰孢菌的6号菌株和10号菌株致病力最强,是引起干旱地区豌豆根腐病主要病原菌之一。致病性测定过程中测定出致病力最强的茄腐镰孢菌6号和10号菌株对46个豌豆品种进行平皿法抗病性筛选,结果表明,G1997、9236-1对6号菌株有显著抗病性,草原224号对6号菌株感病程度达显著性差异,麻豌豆、G3081对10号菌株有显著抗性,草原21号对10号菌株显著感病。其余品种中除少数表现中抗外,大部分都为感病品种。  相似文献   

7.
党参茎基腐病镰孢菌鉴定及其对杀菌剂的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党参茎基腐病害的病原、致病性和优势病原种类及其对不同杀菌剂的敏感性,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菌分离,并根据其培养性状、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进行鉴定,同时采用平皿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不同药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该病害的病原为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茄病镰孢菌(F. sonali)和木贼镰孢菌(F. equiseti),其中尖孢镰孢菌为优势种。室内致病性测试结果表明,3种镰孢菌均可引起党参茎基腐病,其中尖孢镰孢菌的致病性最强,显著高于其他2种菌。供试药剂对菌丝生长均有抑制作用,苯醚甲环唑对3种镰孢菌具有很强的抑制活性,同时3种镰孢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党参根腐病病原菌鉴定及其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引起甘肃省渭源县党参根腐病的病原菌,并筛选防治该病害的最佳杀菌剂,试验采用组织分离法和单孢分离法对引起党参根腐病的病原菌进行了分离纯化,通过致病性测定、形态学特征、编码转录延伸因子区序列(TEF-1α)聚类分析对病原菌进行了鉴定,并采用生长速率法进行药剂毒力测定.病原鉴定结果表明,引起甘肃省渭源县党参根腐病的病原...  相似文献   

9.
新疆吉木萨尔地区大蒜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新疆吉木萨尔大蒜种植区大蒜根腐病的病原菌。【方法】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病原菌,用传统的形态学鉴定方法,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菌株进行鉴定。用原位伤根法进行回接,对照科赫法则明确致病菌的种类及其致病力。【结果】在采集的3批次典型病害植株组织和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64株分离物,其中61株分属于镰刀菌,分属于尖孢镰刀菌、层生镰刀菌、芳香镰刀菌、三线镰刀菌、轮状镰刀菌和木贼镰刀菌。尖孢镰刀菌和层生镰刀菌分离频率累计达到76.6%,且在采集的各个时期都有分离出现。选取典型的5株菌株进行回接测定,回接的5个镰刀菌种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致病性,其中尖孢镰刀菌是大蒜根腐病分离频率最高、且致病性最强的致病菌,其次为层生镰刀菌。【结论】新疆吉木萨尔地区大蒜根腐病是由镰刀菌属的真菌引起的,其中尖孢镰刀菌是致病的优势种。  相似文献   

10.
草莓根腐病是影响草莓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其发病广,危害重.本研究采用组织分离法,从连云港市东海县黄川镇草莓基地根腐病病害植株上分离草莓根腐病病原菌,采用rDNA-ITS序列分析方法结合病原菌形态学特征进行菌种鉴定.结果表明,共分离获得5株典型病原真菌,包括4个种,分别是串珠镰刀菌、棒孢拟盘多毛孢、胶孢炭疽菌、尖孢镰...  相似文献   

11.
由镰孢属真菌引起的根腐病在星油藤种植园为害严重,限制了该作物的推广种植。为了对该病害进行有效防控,本研究对其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并对拮抗菌株进行筛选。结果表明,引起星油藤根腐病的镰孢属病原菌为尖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和茄腐镰孢菌(F.solani)。通过梯度稀释法筛选获得拮抗菌株蜡样芽孢杆菌JK-A和枯草芽孢杆菌JK-Z;通过十字交叉法计算得出JK-A对致病性较强的镰孢属病原DZG-13、DZG-12和DZG-43的抑制率分别为68.19%、68.30%和69.70%,JK-Z的抑制率分别为69.67%、68.67%和68.44%。通过对峙培养筛选对星油藤根腐病菌具有较好拮抗效果的木霉菌株,并对其拮抗机理进行初步研究,获得一株对星油藤根腐病拮抗效果较优的木霉菌株LG004-52。  相似文献   

12.
从凤阳县不同的玉米种植区采集玉米茎基腐病病株进行分离、纯化培养,并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凤阳的玉米茎基腐病的病原菌主要为禾谷镰孢菌(Fusarium.graminearum)、串珠镰孢菌(Fusarium.verticillioides)、尖孢镰孢菌(Fusarium.axysporum)、层出镰孢菌(Fusarium.proliferatum)和木贼镰孢菌(Fusarium.equiseti),其中,禾谷镰孢菌的分离频率最高,达47.05%,串珠镰孢菌次之,达26.47%。通过菌丝生长速度和致病性测定得出禾谷镰孢菌菌株QF12的致病性较强;品种抗性试验结果表明,玉米新种质(自交系)HZC15083、HZC15109、HZC15115、HZC15117和HZC15126达到中抗水平,13个新种质(自交系)为高感品种,1个为感病品种。  相似文献   

13.
北京地区草莓枯萎病病原的鉴定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鉴定近2年北京市草莓苗圃及生产园大发生的,给草莓种苗产业及生产者带来严重损失的草莓枯死萎蔫病症的病原以及采取适宜的防控措施,以发生枯萎病症的‘红颜’草莓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并且对病原菌进行形态学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致病性测定,另外对病原菌做杀菌剂室内毒力筛选试验。结果表明:1)导致北京地区‘红颜’草莓枯萎病发生的病原为尖孢镰刀菌; 2)室内毒力试验结果表明多菌灵、百菌清与腈菌唑等杀菌剂能抑制尖孢镰刀菌菌丝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从唐山地区采集大花蕙兰根腐病病株样品50份,按照柯赫氏法则对其进行了病原物的分离、纯化、致病性测定及菌株鉴定.结果表明,发病部位分离物中有2类病原菌,为镰孢属(Fusariumspp.)和枝顶孢属(Acremoni-um link=Cephalosporiumcorda).但主要优势菌群为镰孢属.分离物经致病性测定和复合接种试验发现,茄病镰刀菌(F.solani)及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致病性最强,接种后发病株率达85%以上,木贼镰刀菌(Fusariumequiseti)、串珠镰孢中间变种(F.moniliformevar.intermediumNeish et Leggetl)和占枝顶孢霉(A.strictum Gams.)致病性弱,潜伏期长,接种发病率为5%~18%.占枝顶孢霉与茄病镰刀菌和尖孢镰刀菌混合接种后的发病率均高于单独接种的发病率.证实大花蕙兰根腐病是以茄病镰刀菌及尖孢镰刀菌为主要病原菌,并由木贼镰刀菌、串珠镰孢中间变种和占枝顶孢霉复合侵染导致的一种病害.  相似文献   

15.
葫芦巴根腐病病原菌的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萍 《西北农业学报》2008,17(6):202-204
通过田间系统观察、调查和采样,在室内进行了病原分离、鉴定和致病性测定,对葫芦巴根腐病病原菌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宁夏葫芦巴根腐病由茄镰刀菌、尖孢镰刀菌、立枯丝核菌和终极腐霉等复合病原真菌侵染引起。  相似文献   

16.
许昌烟草根腐病的分子鉴定及致病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引起许昌烟草根腐病的病原菌,以具有典型根腐病症状的烟草病株及其根际土壤作为材料,采用组织块分离法、梯度稀释法和划线分离法筛选病原菌,通过菌株形态特征及rDNA-ITS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病原菌对烟草的致病性采用灌根接种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从烟草病株和根际土壤中筛选出38株疑似病原菌,其中菌株YG-1、W2G-2、XG-1、YJ-6、XJ-2、W1J-22与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的相似性达到99.52%以上,而且对烟草幼苗具有致病性。因此,将引起许昌烟草根腐病的病原菌鉴定为尖孢镰刀菌,为烟草根腐病诊断、防控与防治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许昌烟草根腐病的分子鉴定及致病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引起许昌烟草根腐病的病原菌,以具有典型根腐病症状的烟草病株及其根际土壤作为材料,采用组织块分离法、梯度稀释法和划线分离法筛选病原菌,通过菌株形态特征及rDNA-ITS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病原菌对烟草的致病性采用灌根接种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从烟草病株和根际土壤中筛选出38株疑似病原菌,其中菌株YG-1、W2G-2、XG-1、YJ-6、XJ-2、W1J-22与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的相似性达到99.52%以上,而且对烟草幼苗具有致病性。因此,将引起许昌烟草根腐病的病原菌鉴定为尖孢镰刀菌,为烟草根腐病诊断、防控与防治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鉴定黄连根腐病的病原,为该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组织分离法得到病根土赤壳属真菌,通过离体回接初步筛选出疑似病原,通过活体回接鉴定出其中的病原菌,对病原菌的菌落形态、产孢结构、孢子类型和形态等进行观察和测量,同时对其ITS序列测序,在GeneBank中进行同源性比对。【结果】共分离到土赤壳属真菌38株。不同株系的菌株侵染力有较大差异。其中二株菌致病性强,分离频率高,是病原菌。它们的ITS序列与Ilyonectria liliigena和I.destructans的同源性分别达99%,形态特征与这两株菌一致。结合分子和形态鉴定结果,将二者分别鉴定为I.liliigena和I.destructans。此外,部分土赤壳菌的菌落形态和致病性在培养过程中发生了变异,其ITS序列碱基也发生了突变。【结论】I.liliigena和I.destructans是黄连根腐病的病原真菌,这类土赤壳属真菌基因易发生突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进行广西桉蝙蛾病原真菌的种类鉴定,筛选致病性强的优势菌株,为桉蝙蛾的生物防治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常规的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对分离纯化获得的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根据形态特征和rDNA ITS序列分析确定病原菌的分类地位。【结果】从桉蝙蛾虫尸上分离纯化获得206个真菌菌株,这些菌株分属于白僵菌(Beauveria)、镰刀菌(Fusarium)、拟青霉(Paecilomyces)、曲霉(Aspergillus)、青霉(Penicillium)、毛霉(Mucor)和Evlachovaea,其中白僵菌分离率为87.4%,其他真菌分离率较低。经致病性测定,白僵菌是桉蝙蛾幼虫强致病菌,镰刀菌和Evlachovaea是弱致病菌,其他4类真菌为非致病菌。以形态学特征和rDNA ITS序列分析结果为依据,鉴定球孢白僵菌[B.bassiana(Balsamo)Vuillemin]、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 Schlecht)和Evlachovaea sp.为桉蝙蛾幼虫的致病菌,其中Evlachovaea sp.在中国首次被记载。【结论】广西桉蝙蛾的病原真菌为球孢白僵菌、尖孢镰刀菌和Evlachovaea sp.,其中球孢白僵菌为优势菌,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西藏设施辣椒根腐病病原,从西藏采集典型根腐病标本,利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得到9个真菌分离物,经柯赫氏法则确定2株真菌可引起西藏设施辣椒根腐病,其中2号菌株在分离菌落中出现频率为43.6%,为优势菌株。对其进行孢子形态鉴定、通用ITS序列及镰孢菌专用引物tef1-a和cbh-c序列扩增分析将其鉴定为尖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