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北高寒区春大豆田中的杂草影响大豆的生长发育,严重时造成大豆绝产,防除豆田杂草,为大豆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环境是大豆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之一.大豆除草方法有人工铲除杂草、机械化防除杂草和化学除草剂防除杂草等.机械化除草是大豆田较理想的除草技术,它克服了人工铲除杂草费工、成本高和化学除草污染环境、使土壤板结,影响大豆生长等弊端,适应了无公害大豆生产发展的需要.因此,笔者根据以往的试验结果和经验,将其总结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3种大豆田化学除草方法除草效果的试验,得出大豆播后苗前化学除草是目前大豆生产中行之有 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中耕除草是中国农业生产的一项传统农业措施,而化学除草在大豆杂草防控过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阿荣旗是内蒙古大豆种植主要产区,地区大豆产量和品质都十分优异,但是随着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杂草防除难度逐渐增大。为了将传统耕作除草和化学除草相结合,科学高效地控制田间杂草,于2016年在阿荣旗大豆主产区设置了试验点,对耕作和化学除草对大豆田杂草数量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将科学中耕、人工除草和化学除草有效结合起来,可以将田间杂草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黄淮流域是我国夏大豆的主产区,提出了黄淮流域无公害大豆标准化栽培技术:包括基地的选择、选地选茬、优良品种、科学施肥、精细整地、适时早播、及时中耕除草、科学灌溉、化学除草、适时化控、防治病虫害、适时收获以及无公害大豆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5.
大豆是我国的主要粮食经济作物,在国民生产中起着其它作物无法取代的作用,为了在栽培过程中通过合理、有效的手段保证其产量,田间除草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由于大豆田除草剂剂型全、品种多、应用面积大及土地条件复杂等因素,使用起来应注意的问题也很繁多.为此,针对大豆田化学除草的注意事项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秸秆覆盖免耕条件下机械除草效果,在大田试验条件下,分别设计机械除草、化学除草2种除草方式,调查、分析了玉米和大豆田杂草种类和数量、土壤温度、产量以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玉米和大豆田机械除草后虽然杂草株数减少,但是杂草密度仍为36.50株/m~2和28.25株/m~2,分别是化学除草的8.1倍和4.5倍。玉米机械除草提高5 cm土壤温度0.75℃,玉米和大豆机械除草降低高温期(6月26日~7月19日)10 cm土壤温度0.57℃和0.69℃,降低15 cm土壤温度1.03℃和1.27℃。玉米和大豆机械除草产量分别较化学除草降低29.0%和38.0%,净利润分别降低4 372.5元/hm~2和4 317.6元/hm~2。在本试验条件下,机械除草降低产量和经济效益,化学除草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1.化学除草防草荒.化学除草可提高产量20%.在大豆播后苗前,每亩用45%豆草畏乳剂80~100毫升或50%禾宝乳油60~80毫升均匀喷洒于地表.在大豆生长期,每亩用25%虎威水剂70~130毫升或10.8%高效盖草能25毫升做茎叶处理.  相似文献   

8.
通过在大豆田应用50%滴丁·扑·乙乳油田间除草试验,证实该药对大豆田杂草的除草效果及大豆产量的影响,为农民生产上使用该药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市场对于大豆需求量的增加,大豆的种植规模也逐渐扩大。作为我省来讲,大豆种植面积也在稳步增加,同时也出现了大豆除草用药的问题,由于除草剂对大豆的生产会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应当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了解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除草,进而保证大豆产量。我国大豆除草剂的使用始于上世纪70年代,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除草剂的品种也逐渐增多,利用除草剂对大豆进行除草已经被广大农民所普遍采用,那么要想真正  相似文献   

10.
研究除草麻地膜、普通麻地膜、塑料地膜覆盖和露地栽培对菜用大豆田的除草效果与菜用大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杂草株防效以除草麻地膜覆盖的最高,为80.5%,塑料地膜覆盖的最低,为4.4%;鲜重防效以除草麻地膜、普通麻地膜覆盖的最高,为87.3%和87.6%,塑料地膜覆盖的最低,为53.7%;产量以普通麻地膜覆盖的最高,为13.83 t.hm-2,露地栽培最低,为10.40 t.hm-2;平均粒仁鲜重是塑料麻地膜覆盖的最大,为0.68 g。菜用大豆以覆盖普通麻地膜栽培较好。  相似文献   

11.
针对吉林地区目前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要大力发展大豆的种植,选出适于大豆田安全,除草效果良好的药剂。对85%乙·嗪·滴辛酯乳油在大豆田杂草的防除效果、使用时期、适用剂量及对大豆安全性等进行试验,为农民种植大豆解决除草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大豆田化学除草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黑龙江垦区最先从国外引进除草剂在大豆田进行化学除草试验。自国外除草剂品种的引进、探索、试验到国内除草剂品种的研制、开发,经过了50余年。目前,黑龙江省北方春作大豆田化学除草面积已达到100%,大豆成为应用除草剂使用面积最大的作物之一,使用的除  相似文献   

13.
1.大豆田草害.大豆田主要杂草有狗尾草、野苋菜、梭梭草等数十种.最经济、有效、简便的防除方法就是化学除草:①播后苗前封闭除草.即播种后1~2天出苗前,每667平方米(1亩)用50%乙草胺乳油120~150克,对水30~40千克,对土表均匀喷雾.若有出土杂草,可加入草甘膦,封闭除草只对窄叶草防除效果好.②苗后茎叶除草.在大豆2~3片复叶、杂草3叶前进行,每667平方米用10.8%精喹禾灵乳油40~50毫升与20%氟磺胺草醚水剂30~35毫升加水40~50千克混匀后喷雾,能防除豆田中几乎所有杂草,1次施药,一季无草.  相似文献   

14.
影响大豆苗后化学除草效果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兴安岭地区位于黑龙江省最北部,大豆是最主要的栽培作物,由于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加上近几年春季比较干旱,很多大豆田采用苗后化学除草技术,但在使用过程中却存在一定问题,加上大豆重茬面积逐年扩大,使化学除草效果下降,恶性杂草大面积滋生蔓延,造成减产严重。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已成为大兴安岭地区当前大豆生产中面临的难题。现就影响大豆田苗后化学除草效果的主要原因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大兴安岭地区的大豆生产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王莉 《农技服务》2005,(3):31-31
生产中,由于大豆田苗前应用的除草剂品种比较单一及受气候因素影响较大,往往除草效果不理想,在大豆苗后又出现草荒现象。现将能经济有效地控制大豆田杂草危害的大豆田苗后除草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夏播大豆化学除草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夏播大豆人工除草难度大、耗工耗时、除草不彻底,而采用化学除草,省工省时、除草彻底。可于苗期、芽前化学除草,要严格技术操作,以达到理想的化学除草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35%一锄可湿性粉剂在大豆田上的除草效果及对大豆的安全性,在2000年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作物所进行了本试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奈安除草安全添加剂在大豆45 cm小垄密植中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奈安除草安全添加剂与除草剂配合施用,对大豆安全性提高,产量明显增加,增幅为14.69%。  相似文献   

19.
大豆除草剂的应用克服了大豆生育期、高温天气给人工除草带来的不便,具有除草效率高、效果好、增产效果明显、有利于耕作制度改革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在我们农场,每年近万亩夏大豆播种后,禾本科和阔叶杂草也随之出苗.草苗数量多.长势旺,与大豆植株争地、争空间、争阳光、争养分.如不及时进行人工除草和化除,会直接造成大豆大幅度减产,品质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