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3 毫秒
1.
闹羊花叶蜂生物学特性及防治郭树嘉,刘玉,肖军,曲爱军(山东省林业学校泰安271000)金银花是重要的药用植物,其花(金银花)和梗(忍冬藤)均可入药,山东临沂是金银花的主产区,种植金银花是该地农村致富的重要途径。闹羊花叶蜂Argesimilis(Vol...  相似文献   

2.
岐山县油松扁叶蜂大发生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松扁叶蜂(AcantholydaposticalisMatsumura)属膜翅目扁叶蜂科,为害油松。国内分布于山东、山西、河南等省。1995年陕西岐山县国有崛山林场发生为害,由于为害轻,未引起重视,1997年开始大面积发生,到目前发生面积已达2000hm2,占人工油松林?..  相似文献   

3.
杨黑点叶蜂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丽清 《植物保护》2002,28(5):60-60
杨黑点叶蜂 (PristiphoraconjugataDahlb) ,属膜翅目叶蜂科 ,是杨树人工林中猖獗发生的一种食叶性害虫。 2 0世纪 70~ 80年代在内蒙古昭乌达盛地区严重发生 ,90年代黑龙江省部分地区危害严重 ,吉林省还未见该虫危害的报道。但近年来 ,本院试验基地 7  相似文献   

4.
我国松叶蜂天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了我国松叶蜂类昆虫天敌52种,其中寄生性天敌24种,捕食性天敌22种,病菌6种。对各类天敌对叶蜂的作用和对叶蜂种群动态的影响进行了概述,并对天敌的应用前景及研究的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松叶蜂病原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国松叶蜂几个危害区幼虫期或茧期的病原进行了调查,统计了松叶蜂类害虫的为害和病原的寄生情况。详细描述了国内外已分离的主要松叶蜂病毒各自超微结构的特征、所属类型、及其一系列研究近况。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利用松叶蜂病原微生物防治该类害虫取得的成果、目前所存在的问题。还就我国利用松叶蜂病原防治该虫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庆阳地区农村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是黄土高原地区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以较为典型的庆阳地区为例,从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经济原因入手,剖析了当前农户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庆阳地区的农村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并为政府部门提供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国内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评估指标体系和分析方法,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云杉阿扁叶蜂潜在的风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与评估,结果表明,云杉阿扁叶蜂在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为中度危险性森林有害生物。  相似文献   

8.
陈衍林 《植物保护》1988,14(4):22-22
红条三节叶蜂(Arge nigrinodosaMotschulsky)属三节叶蜂科,三节叶蜂属。以幼虫取食叶片,主要危害蔷薇、月季。现将1年多室内饲养和野外观察的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9.
邱南新  刘银 《植物医生》1997,10(5):14-15,25
樟叶蜂的生物学及其防治方法邱南新刘银(湖北省孝感师专林特系432100)樟树是一种极有经济价值的香料植物和重要的城市绿化树种。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区,垂直分布可达海拔一千余米。近几年来,樟叶蜂(MoricelarufonotaRhouer)...  相似文献   

10.
近30年陕甘宁老区气候变暖空间分布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 ,陕甘宁老区正日趋变暖 ,且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暖干化趋势加剧。本文着重研究气候变暖在老区内部包括陕北 (榆林地区、延安地区 ) ,甘肃庆阳地区 ,宁夏西海固地区三部分的空间差异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发现 ,陕北与甘肃庆阳地区在气温变化方面更趋于一致 ,而宁夏西海固地区与陕北及庆阳地区则存在着一定差异 ,宁夏西海固地区的气温变化幅度在三地区中最大  相似文献   

11.
陈宏 《植物检疫》1991,5(3):184-185
苜蓿切叶蜂 Megachile rotundata(Fabricius)是一种传粉昆虫。在加拿大,大面积利用这种切叶蜂为苜蓿传粉已成为发展畜牧业的一项措施,切叶蜂的饲养业因此得以迅速发展。现在加拿大是世界上主要的苜蓿切叶蜂出口国。为发展畜牧业,近年来我国大面积种植了苜蓿。但在我国许多地区苜蓿种子的生产存在着问题,其原因主要是传粉不良。为此,从1988年我国开始从加拿大引  相似文献   

12.
常玉珍 《植物保护》1985,11(1):48-48
切叶蜂(Megachile sp. ),属蜜蜂总科切叶蜂科,是豆科牧草及其他植物的传粉昆虫,多被列为益虫。但此蜂也为害花卉、行道树及部分果树,而且近年来发生日趋严重。根据初步调查切叶蜂为害7科17种植物,其  相似文献   

13.
樟叶蜂(Mesonu,a,。八notaRohwer)是樟树苗木及幼树的主要食叶害虫,以幼虫食害嫩叶及嫩梢,发生严重时.一年生幼苗可因之枯死.幼树因嫩叶被吃光,严重影响生长。目前防治樟叶蜂主要使用有机磷类杀虫剂,这类杀虫剂对人畜的毒性及环境的影响较大,为寻找高效低毒的防治药剂,我们于1995年5月间应用日本三井东压化学株式会研制的新型杀虫剂10%多来保悬浮剂对樟叶蜂进行了室内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一)供试药剂1.10%多来保悬浮剂日本三井化学株式会社2.20%杀灭菊酯乳油3.40%敌敌畏乳油山东农药厂(…  相似文献   

14.
黄缘阿扁叶蜂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报道了黄缘扁叶蜂的分布,生活史和生活习性等发生情况,并提出了对该虫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青海省东部农区对4个燕麦品种(欧歌、莫尼卡、骏马、沙黄麦)全生育期的生产性能、生物量分配及营养价值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4个品种中"沙黄麦"抽穗期株高达到最高,为136.3 cm,鲜草产量在灌浆期最大,达到21 716.73 kg·hm~(-2),显著高于其它品种。同时,"沙黄麦"在生育期茎叶比均小于其它3个品种,完熟期为3.38,具有显著优势;4个品种的粗蛋白含量范围为5.31%~8.54%,中性洗涤纤维含量范围为54%~65%,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范围为30%~40%,营养品质均低于本地育成品种,因此,亟待改善农艺措施以提高引进燕麦品种饲草质量。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松叶蜂对云南松的为害日趋严重。1987和1988两年,曲靖、玉溪等地区被害成灾的云南松幼林近80万亩,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在陆良县云南极纯林中,广西新松叶蜂(Neodiprion guangxiicus Xiao et Zhou)和南华松叶蜂(Diprion nanhuaensis Xiao)为主要危害种。在该地一年发生二代,第一代  相似文献   

17.
板薯雅角叶蜂Rhadinoceraea SP.属膜翅目,广腰亚目,叶蜂科Tenthredinidae,雅角叶蜂属Rhadinoceraea,以幼虫期为害大薯(又名板薯)Dioscorea alata Linn和薯蓣(又名淮山)D.batatas Decne.等两种植物。在南宁市郊区发生为害严重,常把植株叶片吃尽,仅残留叶柄和主脉,严重影响薯的生长。有关板薯雅角叶蜂的研究,国内外尚未见报道。为此作者于1986—1987年对该虫进行生物学的观察和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8.
樟叶蜂是樟树苗木和樟林的主要食叶害虫,对樟树的生长和利用影响很大,特别是化工原料林尤甚。因化工原料林主要采用枝叶提取芳香油,因此防治樟叶蜂的危害有着直接的经济效益。过去对樟叶蜂的防治,主要使用有机磷或有机氯农药,这类农药对环境污染较大。近年来虽已改用除虫菊酯类,但  相似文献   

19.
基于对黄土塬区旱灾风险成因的深入分析,选取“灾害胁迫—社会脆弱性—暴露”的自然灾害风险评价体系及相应的遥感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作为干旱灾害风险数据源,通过层次分析法构建旱灾风险评估模型,并运用GIS技术分别对3项指标因子进行空间叠加分析,最后利用自然断点法对庆阳地区旱灾风险进行等级划分与评估。计算结果表明:(1)整体而言,庆阳地区干旱灾害风险有显著的空间差异,呈“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特点,这主要是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造成的。(2)庆阳地区高、次高、中、次低、低风险等级面积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1.30%、24.90%、30.96%、18.54%、14.3%。(3)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环县北部以及庆阳市中心地区;次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环县中部、华池县北部以及镇原县北部地区;中风险区主要分布在镇原县南部、庆城县南部、华池县南部、正宁县西部以及宁县南部地区;次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宁县东部以及合水县南部;低风险区主要集中在庆阳市东部,即华池县东南部、合水县东部、宁县东部以及正宁县大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20.
<正>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是豆科多年生牧草,因其产量高、品质好、营养全、适口性良好,被称为“牧草之王”。紫花苜蓿具有较强的抗寒、耐旱、耐盐碱等抗逆性和修复能力,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刘晨曦等,2004)。2000年以来,我国紫花苜蓿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制种是制约苜蓿产业发展的瓶颈,而授粉是影响紫花苜蓿制种的关键因子。苜蓿切叶蜂Megachile rotundata属膜翅目蜜蜂总科切叶蜂科,是苜蓿最重要的传粉昆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