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家畜发热症大体上可分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由于病邪、病位、患畜体质强弱等不同,其证候表现往往错综复杂,临床辨证宜综合运用六经、三焦、卫气、营血等方法,融合伤寒、温病等诸法诸方  相似文献   

2.
<正>阳明腑实证属于《伤寒论》的六经病证,主要分为两类:一为燥热之邪与肠中糟粕相搏结而成燥屎的实证,一为燥热亢盛,肠胃无燥屎阻结的热证。研究表明,阳明腑实证是多种急性腹部疾病中出现的一个共同证候,如急性阑尾炎、肠梗阻、急性胆道感染、外科创伤等疾病,不同时期的  相似文献   

3.
<正>马属动物便秘是温热之邪侵害阳明腑所致临床常见病证,在中兽医临床上,阳明腑温病便秘多属半虚半实之证。《温病条辨》析:"阳明温病不大便,不外热结、液干二途,必先辨明而施治之。"外感、内伤都能引起该病。《伤寒论》辨三阳(即太阳、阳明、少阳)病多属热证、实证,概为阳证。临床上又多见医者不究机理,一概当作实证以承气之法寒下之,以致液亏津涸而亡,造成人为之损失。笔者现就对马属动物阳明腑温病引起的便秘进  相似文献   

4.
温病,是多种热性病的总称,特点是热象较盛,病程中易化燥伤阴。人医的温病类型很多,归纳起来,可分为风温、温热、温疫、温毒、暑温、湿温、秋燥及冬温等。笔者根据三十来年的兽医临床观察,发现猪病有很多临床症状和人的温病相似。下面仅从风温、温热、暑温、温疫及温毒等来看猪病。一、风温初春自然界阳气开始发动,厥阴风木当令,由寒冷的气候,转变为温暖,感受这种风温而侵犯于太阴肺经,温病是一种阳邪,其气善于发泄,故  相似文献   

5.
气分证是一种典型的温病证候。现代临床的许多传染性和感染性疾病过程中都有气分证表现。气分证是温热之邪入里,发生正盛邪实之争,机体证候表现以高热症状为主,并导致机体脏腑功能失常,是病机传变的关键时期。有关气分证的现代医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动物模型制作、单一化的试验指标检测、气分证辨证分型及药效学评价方面,这些在单系统、单层次的研究难以全面揭示证候的科学内涵。用现代生命科学理论揭示气分证理论中蕴藏的科学内涵和微观本质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论文综述了动物气分证模型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蛋白质组学研究在白虎汤和气分证方证相关理论基础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病、症、证的内容,早在《内经》就有记载,兽医典籍亦有叙述,但三者长期混同,义界不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医学和中兽医学的发展,因而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势在必行。鉴于此,笔者从卫气营血辨证的角度谈谈自己的认识,旨在抛砖引玉,共商于同道。卫气营血辨证是温病的一种常用辨证方法。温病是机体感受温热病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盛、易化燥伤阴等为  相似文献   

7.
<正>中兽医将感受温热病邪所致的以发热为主的一类外感病证总称为温热病或称温病,其中与现代兽医学的很多急性传染病有着密切关系。现流行的所谓的"猪高热病",也应在温病之列。对于温病,中兽医常用的辨证方法是卫气营血辨证。从生理角度看,卫、气、营、血都是动物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他们之间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按其所处部位来看,卫居于最外,向内就是气,再向内进入脉管就是  相似文献   

8.
小柴胡汤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柴胡汤出自东汉名医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六经辨证少阳篇。其理法方药主要是针对人病所设 ,根据“人之与兽、二五皆同”的道理 ,笔者多次把此法用于兽医临床 ,取得了较满意的治疗效果。1 小柴胡汤 ,主要是根据外感表症 ,邪在半表半里 ,邪入少阳而设。少阳经包括三焦与肝胆。在经络上 ,太阳为表 ,阳明为里 ,少阳介于二者之间 ,所以少阳为半表半里中邪得病 ,多波及三焦与肝胆 ,故出现口苦、咽干、目眩、寒热往来、乍寒乍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脉弦等与三焦肝胆有关病变。在家畜可表现为 :精神沉郁、乍寒乍热、头低耳耷、…  相似文献   

9.
卫气营血辨证,是清代医学家叶天士首创的一种论治外感温热病的辨证方法。叶天士在《温热论》中指出,“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也就是说该辨证方法是以伤寒六经辨证为基础,依据温热病发生与传变快的特点,把温病的产生、发展、演变过程划分为卫分、气分、营分和血分四个阶段,用来说明温病证候传变规律。  相似文献   

10.
《伤寒论》是学中医者必读之书。仲景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经代表伤寒病变部位的深浅、病的性质及症候 ,并据六经病变的特点和传变规律 ,进行辨证论治 ,余多年在兽医临床实践中时而遇到类似《伤寒论》中所述之少阴症的病例 ,运用六经辨证理论进行辨证施治收到较好的效果 ,现将治疗的体会总结出来与同道者商榷 ,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1 “少阴病”的概念  《伤寒论》云 :“少阴之为病 ,脉细微 ,但欲寐也”这是少阴病的提纲。因少阴属心肾两脏 ,心主血、主火 ,肾藏真阴、真阳。邪入少阴 ,多为心肾阳气虚衰 ,气血不足的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