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生组织对器官发生和形态建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活性受多种转录因子的调控。KNOTTEDlike homeobox(KNOX)基因家族由2个亚类即I类和II类KNOX组成,在模式植物拟南芥中I类KNOX成员主要在茎的顶端分生组织区域表达,对维持顶端分生组织分化及侧生器官的形态建成过程起关键作用。木本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主要包含以顶端分生组织(Shoot apical meristem,SAM)为中心的初生生长与以形成层为中心的次生生长过程,本研究通过分析杨树I类KNOX基因在SAM、根顶端分生组织(Root apical meristem,RAM)的形成过程及形成层相关区域的表达,探讨I类KNOX基因在杨树分生组织形成与分化过程中的功能。[方法]以拟南芥I类KNOX基因STM的蛋白序列在毛果杨基因组中进行同源比对分析,获取杨树I类KNOX成员的核酸和氨基酸序列。根据核酸及氨基酸序列信息构建系统发育树,并绘制基因结构与蛋白质结构图谱。利用84K杨(Populus alba×P.glandulosa)不定芽与不定根诱导实验体系模拟顶端分生组织发育过程,通过实时定量PCR(RT-PCR)技术,对杨树I类KNOX成员在不定芽与不定根形成过程及形成层相关区域中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通过同源比对分析鉴定出10个杨树I类KNOX成员,根据进化关系与基因结构差异将其分为三组:组1、组2、组3,其中,组1为拟南芥KNAT2和KNAT6同源基因,组2为STM和BP同源基因,组3为杨树所特有的I类KNOX基因。杨树I类KNOX基因在不定芽与不定根发生过程中表达量均发生较大的变化,在不定芽发生过程中,组1基因在芽原基分化产生不定芽的关键期上调表达,而组2与组3基因多在分生组织分化产生芽原基阶段高表达;在不定根发生过程中,组1成员多在根原基分化产生不定根的过渡期上调表达,组2与组3基因则多在发育后期不定根形态建成阶段高表达。杨树I类KNOX成员在形成层相关区域均表达,组1中KNAT2/6与组2中STM、BP同源基因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成员。[结论]以上结果说明,杨树I类KNOX除了与拟南芥同源的2个组外,还进化产生新的组别,分别参与分生组织形成和分化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调控,且Pt KNAT2/6b、ARK1与ARK2在形成层区域高表达,提示以上3个基因可在形成层功能维持以及木质部分化中发挥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红颜草莓茎尖组培苗器官再生途径,以其茎尖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观察其器官再生过程中的形态学和解剖学变化特点。结果表明:红颜草莓茎尖离体再生的芽原基起源于茎尖形态学上端表皮层的薄壁细胞,属外起源;表皮层的薄壁细胞先分化形成芽原基,随后芽原基周围的皮层薄壁细胞再分化出叶原基;芽原基和叶原基共同发育形成不定芽;不定芽再生途径为器官型。不定芽基部组织受激素诱导于形成层分化出根原基,同时不定芽基部表皮层细胞也可分化出根原基。故不定根外起源方式既有内起源也有外起源,但不定根都属于诱生根原基。不定芽和不定根中的输导组织将整个组培苗连接成一个整体,形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3.
一、扦插生根的原理扦插育苗是用树苗的根、茎、叶、芽等组织,在适宜的环境中插入土中或砂中,借用树木的分生机能,长出新的根、茎、叶成为一新植株苗木。树苗不定分生组织,来自充分发育的器官细胞。树苗因受机械损伤而引起细胞分裂,如苗干上的愈伤组织也是一种不定分生组织。杨树苗平茬后,不定枝梢就会发生,这个过程称为“再生作用”。形成不定分生组织的现象在树苗中是很普遍的。目前,国内外对再生能力的研究,已进一步发展到全能再生性的研究。所谓全能再生细胞就是一种能够成为新植株的细胞。研究证明,高等植物中差不多每个活细胞都有这种再生能力,而且每个再生细胞均具有结合  相似文献   

4.
樟子松组织培养不定根的诱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樟子松不定芽为外植体,分别对影响樟子松组织培养不定根形成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基对樟子松不定根的诱导起关键作用,1/4MS培养基有利于不定根的诱导;前期经生长素刺激可诱导不定芽生根,NAA和IBA结合较单独使用具有更佳的生根效果;进一步降低培养基中蔗糖质量浓度,可使生根率提高到72.00%.试验首次在离体培养条件下获得了再生小植株.  相似文献   

5.
WUSCHEL是植物干细胞命运的决定基因,在植物发育过程中WUSCHEL基因的表达决定着干细胞的形成和器官的发生.从狗蔷薇的类原球茎中克隆出其同源基因;经过对其进行蛋白质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将其命名为Ra WUS基因.构建在XVE系统下的化学调控的表达载体.在该系统下,Ra WUS基因的超量表达能诱导转基因烟草根尖形成不定芽;同时显微观察表明,根部的皮层中有圆球形的分生组织干细胞团的产生.结果表明:Ra WUS基因的过量表达能够促使根的皮层中薄壁细胞转变成为分生组织干细胞而形成不定芽在根尖异位发生,说明其能够在植物的根尖中诱导茎尖分生组织干细胞的活性和发育的可塑性.  相似文献   

6.
对杨树杂交品系NC5331再生植株诱导试验结果,发现在不同的外源激素作用下,叶片外植体分化不定芽存在二种途径。通过试验确定了不定芽诱导,枝芽增殖和不定根形成所需的培养条件。并由此建立的培养程序可以成为有效的离体无性繁殖方法。  相似文献   

7.
试验以组织培养获得的柔枝松不定芽为对象,对其进行不定根诱导研究。结果发现:IBA对不定根的诱导无明显影响。IBA和NAA配合使用时,形成了大量畸形不定根。NAA对不定芽的伸长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当培养基中添加0.05mg·L^-1NAA时,苗高达3.12cm,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不同浓度NAA及其不同诱导时间对不定根的形成无明显促进作用,反而促进了大量愈伤组织的形成。总之,柔枝松不定芽在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1/2GD培养基能稳定诱导不定根形成,最高生根率为16.67%,说明柔枝松不定芽可能易诱导潜伏根原基,并在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刺激的培养条件下伸长生长。IBA和NAA的使用浓度和诱导时间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以西黄松成熟胚为外植体诱导不定芽,在GD 9.85~19.70 μmol·L'-1 6-BA 0.0~14.42 μmol·L-1 NAA上不定芽诱导率最高达65.8%,平均增殖率为7,最大增殖率达10;不定芽形成有2种途径,即子叶直接形成不定芽和子叶组织再分化形成不定芽;NAA不利于外植体不定芽的诱导;不定芽的生长和扩繁采用不加生长调节剂的1/2 GD和1/2 SH培养基;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活性炭有利于不定芽和根的生长.不定嫩梢在1/2 GD和1/2 SH附加不同浓度NAA和GA,3的培养基上进行生根诱导,试验结果表明:NAA对不定根的形成起主要作用,在1/2 GD 28.84 μmol·L'-1 NAA 4.17 μmol·L'-1 GA,3培养基中不定梢的生根率为16.7%.在离体培养条件下,以西黄松成熟胚为外植体获得了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9.
银杏愈伤组织培养形态建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银杏优良无性系的嫩茎作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诱导产生愈伤组织,经分化诱导,获得丛生芽和不定根,培育出完整的银杏植株,选出了外植体腋芽萌动率高和愈伤组织形成较好的基本培养基,及不定芽和不定根诱导的激素浓度及配比。  相似文献   

10.
用银杏优良无性系的嫩茎作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诱导产生愈伤组织,经分化诱导,获得丛生芽和不定根,培育出完整的银杏植株,并选出了外植体腋芽萌动率高和愈伤组织形成较好的基本培养基,及不定芽和不定根诱导的激素浓度及配比  相似文献   

11.
以3个非洲菊品种的叶柄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激素及其浓度对非洲菊离体培养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叶柄在含单一细胞分裂素6-BA的培养基上培养时都不能被诱导出愈伤组织;而在仅含生长素NAA的培养基上培养时均可被诱导出愈伤组织,并且在其愈伤组织发生部位都有不定根发生,但只有品种6267能从不定根发生部位直接分化出不定芽;当在含NAA的培养基上再附加6-BA时也可被诱导出愈伤组织,但无不定根发生。所产生的愈伤组织在分化培养基上培养时只有由品种Ⅱ叶柄在同时含有NAA和6-BA的诱导培养基上产生的愈伤组织才可以分化出不定芽。表明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分化、不定芽和不定根的发生与品种及培养基中的激素种类有关。  相似文献   

12.
银杏愈伤组织培养形态建成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银杏优良无性系的嫩茎作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诱导产生愈伤组织,经分化诱导,获得丛生芽和不定根,培育出完整的银杏植株,并选出了外植体腋芽萌动率高和愈伤组织形成较好的基本培养基,及不定芽和不定根诱导的激素浓度及配比。  相似文献   

13.
以成熟种子为外植体建立了荻植株再生体系。荻成熟种子经20%“84”消毒液处理20min,接种于MS+4%蔗糖(pH5.5)培养基中培养5d,萌发率为92%,褐化率为8%,污染率为0。萌发种子继代转入愈伤诱导培养基MS+lmg/16-BA+1mg/12,4-D+0.5mg/lNAA+4%蔗糖(pH5.5),光照条件下愈伤组织诱导率为86%,黑暗条件下愈伤组织诱导率64%。荻愈伤组织在Ms+1IYlg,L6-BA+0.1mg/L2,4-D+0.5mg/LNAA+4%蔗糖(pH5.5)进行不定芽诱导,不定芽发生率为91%。无根丛生芽继代转入不定根诱导培养1/2MS+0.25mg/LIBA+0.25mg/LNAA+4%蔗糖(pH5.5),5天可见不定根形成,15天后不定根发生率为92%。研究还发现,荻种子萌发后可直接继代转入不定芽分化培养基形成健壮不定芽,不定芽诱导率为95%。  相似文献   

14.
利用芽变毛白杨叶片作为外植体进行不定芽的诱导,研究接种叶片的不同部位及培养基中不同激素水平对不定芽生成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选取叶片的顶部及叶柄部进行诱导,产生不定芽数量多于叶中部;诱导不定芽最佳培养基MS 6-BA1.0mg/L IBA0.1mg/L GA30.1mg/L,诱导率为83.3%。  相似文献   

15.
邓恩桉下胚轴培养和植株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以红  吴幼媚  蔡玲 《广西林业科学》2005,34(4):167-169,178
邓恩桉种子在无菌环境下萌动,切割其下胚轴进行离体培养,建立不定芽发生和植株再生的微繁殖体系。下胚轴在改良的MS附加0.5、1.0mg/LBA和0.1mg/LNAA上培养8天,开始被诱导发生不定芽原基,培养15天时下胚轴的被诱导率为40%~50%。不定芽在0.2mg/LBA和0.1mg/LNAA的作用下,可进行较快的分化,且生长健壮,芽继代培养周期25d,增殖倍数3倍。200mg/L的CH能有效地控制芽叶片泛黄,促进芽生长。1/2改良MS与1.7mg/LNAA和1.0mg/LIBA的组合能诱导单芽产生不定根,形成完整的再生植株,培养20天时单芽的生根率为70%。  相似文献   

16.
以成熟种子为外植体建立二穗短柄草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二穗短柄草成熟种子经1%次氯酸钠消毒液处理20min,接种于MS+4%蔗糖(pH 5.5)培养基中培养5d,萌发率为90%,褐化率为10%,污染率为0;萌发种子转入到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MS+1mg/L 6-BA+1mg/L 2,4-D+0.5mg/L NAA+4%蔗糖(pH 5.5)上继代培养,光照条件下愈伤组织诱导率为86%,黑暗条件下愈伤组织诱导率为64%;二穗短柄草愈伤组织在MS+2mg/L 6-BA+0.1mg/L 2,4-D+0.5mg/L NAA+4%蔗糖(pH 5.5)进行不定芽诱导,不定芽发生率为90%;无根丛生芽继代转入到不定根诱导培养基1/2MS+0.5mg/L IBA+0.25mg/L NAA+4%蔗糖(pH 5.5)中,5d以后可以见到不定根的形成,15d后不定根发生率为91%;在研究中还发现,二穗短柄草种子萌发后可直接继代转入不定芽分化培养基形成健壮不定芽,不定芽诱导率为94%。  相似文献   

17.
研究杂交松组织培养过程中继代与生根培养基的激素种类与浓度配比,结果表明:诱导杂交松不定芽增殖的理想激素组合是BAP2.0mg/L+NAA0.2mg/L,不定芽增殖系数较高,且芽生长健壮。杂交松不定根诱导难度较大,生根率最高达50%。杂交松不定根诱导的适宜培养基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红缨海棠茎段快速繁殖技术及组织解剖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缨海棠当年生新枝为起始外植体建立了离体再生体系,并进行了不定芽及不定根分化的细胞组织学研究.结果表明:在添加6-BA 1.0 mg/L和NAA 0.05 mg/L的N6培养基中培养30天,丛生芽分化效果最佳,其分化率达100%.在添加6-BA 0.5 mg/L和NAA 0.05 mg/L的N6培养基中,丛生芽增殖效果最好.伸长的不定芽接种在附加NAA和IBA共0.5 mg/L(两者质量比为1:1)的1/2N6生根培养基中,先经6天暗培养,再经过24天培养后生根率可达100%,平均不定根数量达8条/株,平均不定根长0.3 cm,最长达1.0 cm.生根苗移栽至混有珍珠岩、蛭石和草炭土配比为1:1:1(V:V:V)的基质中,60天后成活率约为80.0%.而细胞组织学研究表明,带顶芽茎段在NAA 1.0 mg/L和6-BA 0.05 mg/L共同作用下,不定芽起源形式既有内起源,又有外起源.而不定根起源于茎维管形成层细胞,属内起源.  相似文献   

19.
园林植物扦插繁殖成活的条件及时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扦插是园林植物繁殖的一种重要方法,利用植物的一部分茎、根或叶,扦插在排水良好的壤土、砂土或基质中,长出不定根和不定芽,从而长成完整、独立的新植株,具有生长快、开花早、繁殖数量大及保持园林植物优良性状等特点。应用扦插繁殖在园林植物中主要有枝插和根插两类。枝插又根  相似文献   

20.
枣树愈伤组织培养时不定根的分化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枣树愈伤组织培养所形成的不定芽(茎),在 M S(1/2 N O-3 )附加生长素的培养基上分化出了不定根。在三种生长素的应用中, I B A 效果最好,其次是 I A A, N A A 生根率低、且会脱分化形成大量愈伤组织。叶能促进不定根分化。光和细胞分裂素 B A 则会抑制不定根分化,但在不定根产生后,光的抑制作用则被解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