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菜类软腐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菜软腐病又叫腐烂病、脱帮等,与白菜病毒病、白菜霜霉病合称大白菜的三大病害,主要危害大白菜。白菜软腐病在全国均有发生,尤以南方发生较重,不仅发生普遍而且危害期很长。在田间、贮运期以至市场上都能引起腐烂,造成十分严重的损失。白  相似文献   

2.
正白菜软腐病又叫腐烂病、脱帮等,与白菜病毒病、白菜霜霉病合称大白菜的三大病害,主要发生北方各省。白菜软腐病不仅发生普遍而且危害期长。近年来,随着白菜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尤其在前期干旱和后期多雨等情况下,白菜软腐病很容易大面积流行,造成严重减产,给农业造成了巨大损失[1]。软腐病的病原菌属于欧文氏菌属(Erwinia),分为3个群。即火疫病菌群(amylorora)、草生欧文氏菌群(herbiacala)和胡萝卜软  相似文献   

3.
大白菜软腐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白菜软腐病又叫"脓白菜"、"腐烂病"、"烂疙瘩"、"烂葫芦"、"水烂"等,是大白菜三大病害中发生最晚的一种,一般从莲作期到包心期开始发病.无论在田间、窖内、运输途中或市场上都可发病.在田间,可以造成白菜成片无收;在窖内,可以引起整窖腐烂,损失极大.除白菜外,甘蓝、萝卜、花椰菜等也侵害较重,此外,马铃薯、番茄、辣椒、大葱、洋葱、胡萝卜、芹菜、莴苣等许多蔬菜也能被侵害.黑龙江省1997年牡丹江以东地区、2000年全省范围内大白菜软腐病大发生,造成不少地块减产,甚至绝产,损失极大.  相似文献   

4.
大白菜软腐病致病的细菌是软腐细菌,这种细菌普遍存在于土壤里,靠雨水和灌溉水传播,病菌只有与白菜伤口接触,才能侵染发病。大白菜品种不同,对软腐病的抗病性也不一样,在防治上可选用抗病品种。白菜品种对软腐病的抗性与对病毒病和霜霉病的抗性是一致的,因此在选择抗病品种基础上,要抓好以下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5.
大白菜软腐病又叫烂根病,是我县大白菜生产中常见的一种病害。由于此病的危害,我县一般火菜损失35—40%,中菜损失15—20%,晚菜损失6—10%,严重地威胁着大白菜生产。 一、病害特点 大白菜软腐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病菌在2—30℃的范围内都能生长发育,但在28—30℃时病菌繁殖最快,因此高温、高湿时,软腐病危害最严重。软腐病又是一种传染性病害,其传播方式一是靠昆虫传播,二是靠流水传播。 我县大白菜软腐病一般都发生在移栽成活后,  相似文献   

6.
软腐病是大白菜三大病害(霜霉病、病毒病和软腐病)之一。又叫脓白菜、烂疙瘩、脱帮等。是白菜生长过程中的主要病害,高发年份常常成片死亡以致绝收。这个问题是广大菜农普遍棘手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大白菜一生中发生危害最重的主要有三大病害,即白菜病毒病、霜霉病和软腐病。1病毒病1.1幼苗期发病先从心叶出现明脉透明,并沿脉失绿,产生淡绿与浓绿相间斑驳,叶片皱缩不平,重病苗矮化以致死亡。  相似文献   

8.
大白菜软腐病又叫腐烂病、烂疙瘩、酱桶、脱帮,是白菜三大病害之一。软癌病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无论是在田间,还是在贮藏运输销售期间都会引起危害,一般损失达10~30%,严重者绝产绝收。一、危害症状及传播途径 1.症状:大白菜软腐病在苗期就可发生,但多数是在包心期发病。发病初期从外观上不易看出病变,一旦发现却为时已晚。开始时,白菜外叶表现萎蔫下垂,早晚尚能恢复,以后逐渐失去恢复能力,叶球外露,叶柄基部和根茎处呈灰褐色,心髓组织腐烂,充满灰黄色粘稠物,汁液外溢,散发出硫化氢的臭味。在天气干燥的情况下,腐烂的外部叶片迅速失水呈灰色薄  相似文献   

9.
大白菜软腐病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白菜软腐病是大白菜生产上危害最大的病害之一,迄今对主要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病害流行规律以及综合防治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综述了大白菜软腐病的研究成果,对今后软腐病的综合防治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重迎茬对大白菜繁种产量质量的影响。 1.易感霜霉病、软腐病。据调查,1991年七台河市种子公司在山东省昌邑县宋庄乡辛城村繁育80亩牡丹江一号大白菜种子,由于该村连年大白菜繁种,大白菜的霜霉病发病率超过50%,软腐病也达到30%,大白菜种子结实率和质量严重下降,导致大白菜种子产量平均亩产58公斤,比正常每亩减产42公斤,总减产3360公斤,直接经济损失1.3万多元。  相似文献   

11.
白菜软腐病的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贤莉 《蔬菜》2010,(8):16-17
<正>白菜软腐病是白菜栽培地区普遍发生的病害,流行年份发病率30%~40%,导致大幅度减产,严重的造成绝产。白菜软腐病不仅在田间危害严重,贮运及销售过程中也可造成腐烂,损失极大。近几年北林区7、8月份雨水偏多,且多连雨天,导致软腐  相似文献   

12.
许忍思  宋承恩 《蔬菜》1990,(2):29-31
近年来我市大白菜“根茎病”(软腐病、黑腐病、菌核病和根肿病)为害十分严重。1986年全市因“根茎”病为害减产大白莱250多万公斤。重茬菜田发病率更重,1987年全市绝产地块近千亩(伏白菜占80%),大白菜比上年又减产350多万公斤。1988年传统栽培方式种植的大白菜发病率仍无下降趋势。由于连年的大白菜“根茎”病大发生,严重影响了市民冬季和早春的吃菜和蔬菜市场供应。一、发病原因引起大白菜“根茎病”的发病原因很复  相似文献   

13.
高忠贤 《蔬菜》1999,(10):20-20
白菜是人们冬季食用的主要蔬菜之一。而白菜软腐病是危害白菜生产的主要病害。现将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简述如下。一、发病症状白菜软腐病,从莲座期到结球期都可发病,但结球期是主要发病期。发病初期,晴天中午叶片萎蔫,早晚恢复,在叶柄伤口或生理裂口处,出现水浸状半透明病斑。几天后发展到根茎部,呈淡灰褐色软腐,并流出灰褐色粘状物菌脓;严重时根髓部及叶球组织呈粘稠状腐烂并有腥臭味。软腐病的腐烂处有恶臭味,是本病的重要特征。是和白菜黑腐病的主要区别。软腐病在白菜贮藏期湿度大时仍可发病造成烂窖。二、病原及其发病条件…  相似文献   

14.
<正>峡江县春季栽培大白菜一般是在2~3月低温期播种,5~6月高温时采收,危害春大白菜的主要病害是黑斑病、软腐病,尤其进入5月下旬后天气高温高湿,大白黑斑病危害严重,甚至绝收。为减轻黑斑病、软腐病对春大白菜的危害,峡江县在春大白菜生产中,主要采取以下技术措施。1采用小拱棚覆盖,适时提早播种峡江地处江西中部,属东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相似文献   

15.
<正>大白菜霜霉病又名跑马干,俗称白霉病、霜叶病等,是大白菜种植期间常见的真菌病害,发生普遍,危害严重。除危害大白菜外,萝卜、油菜、小白菜、甘蓝、芥菜等受害也较重。露地秋季大白菜以9月底至10月发病最重,群众普遍重视防治软腐病,忽视霜霉病的防治,导致防治不及时,造成严重的损失。1危害症状  相似文献   

16.
《吉林蔬菜》2011,(4):40-40
大白菜营养丰富,除含糖类、脂肪、蛋白质、粗纤维、钙、磷、铁、胡萝卜素、硫胺素、尼克酸外,还含丰富的维生素等,有"百菜不如白菜"、"冬日白菜美如笋"之说。大白菜中的维生素C可增加机体对感染的抵抗力,用于坏血病、牙龈出血、各种急慢性传染病的防治。维生  相似文献   

17.
大白菜的营养特性与科学施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白菜起源于中国,是中国的特产菜之一.叶球品质柔嫩,营养丰富.其所含营养成分有维生素C、B1、B2和钙、磷、铁等,均为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同时,它还是含锌最多的蔬菜之一,特别有利于儿童智力发育.古代有"百菜不如白菜的说法",由此可见白菜的营养及药用价值非同一般.大白菜生长迅速,生育期短,产量高,是需肥量较大的蔬菜.大白菜生长有自身的需肥规律,只有平衡施肥,才能保证其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栽培环境的改变和优质高产品种的扩大推广应用,大白菜细菌性角斑病逐渐上升为鲁南滨湖地区白菜上的主要病害,严重影响了白菜的产量和质量。为筛选出防治白菜类软腐病的有效药剂,控制该病发生,我们进行了为期两年的  相似文献   

19.
结球白菜软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球白菜起源于中国,在我国有广泛的栽培历史,是一种大众性的蔬菜,但软腐病是结球白菜三大病害之一,对结球白菜经济栽培和种子生产都造成很大的危害.现对软腐病致病机理及防治方法作探讨.  相似文献   

20.
正大白菜属十字花科作物,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之一,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苗球兼用型大白菜在生产消费中具有独特的地位[1],在大白菜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杭州萧山区大白菜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400 hm2左右,苗球兼用型大白菜品种以早熟5号为主。早熟8号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继早熟5号之后选育出的又一苗球兼用型大白菜品种[2]。该品种综合性状表现优良,与早熟5号比,具有高抗霜霉病、病毒病,抗软腐病,结球性好,产量高、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