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史店乡退耕还林鼢鼠危害情况的调查,自2001年实施退耕还林草以来,鼢鼠危害最为严重,鼢鼠危害面积达到34598.6亩,由此采取了以下措施防治:一是预防措施,二是生物防治.三是物理防治。四是人工防治,五是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2.
通过史店乡退耕还林鼢鼠危害情况的调查,自2001年实施退耕还林草以来,鼢鼠危害最为严重,鼢鼠危害面积达到34598.6亩,由此采取了以下措施防治:一是预防措施,二是生物防治,三是物理防治,四是人工防治,五是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3.
甘肃鼢鼠对不同树种危害情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退耕幼林地进行了甘肃鼢鼠对山杏、山桃、杞柳、柠条、沙棘、白榆和油松危害的调查,结果表明:甘肃鼢鼠对不同树种危害程度不同,山杏、沙棘和油松被害程度严重,山桃、杞柳和白榆被害中等,柠条被害很轻。因此,在今后补植补造时应补栽甘肃鼢鼠不易啃食的柠条、山桃、白榆和杞柳,同时保护鼢鼠天敌,加大人工捕杀鼢鼠力度。  相似文献   

4.
中华鼢鼠属啮齿目,鼢鼠科,又名瞎狯、瞎老鼠,是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和丘陵地带农田的重要鼠害。它的食性很杂,主要危害农田、果树、林木和牧草的根、苗;最喜食马铃薯、苜蓿、萝卜、大葱、豆类、谷子、小麦、玉米等,严重时造成大量缺苗断垄。它除直接危害农作物、林木外...  相似文献   

5.
宁夏隆德县退耕还林区主要林业有害生物主要有鼢鼠和落叶松叶蜂,对林业建设造成损失。针对危害现状,在了解害虫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的前提下,积极预防,采取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相似文献   

6.
中华鼢鼠的生活习性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鼢鼠严重威胁着泾源县森林资源健康生长,尤其是对未成林地和退耕还林地的危害十分严重。根据中华鼢鼠的生活习性、活动规律、危害规律,介绍了以营林措施、化学防治、人工捕杀、物理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宁夏南部山区鼢鼠危害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鼠害是世界性一大自然灾害,严重威胁着农、林、牧业发展和人民生命健康。我国有鼠类近200多种,多数为有害动物,其中鼢鼠为一类终生营地下生活的害鼠,属啮齿目仓鼠科鼢鼠亚科,已知全世界有8种,其中5种为我国特有种。对宁夏南部山区造成巨大危害的鼢鼠品种为甘肃鼢鼠,由于它们终年在地下活动,当地老百姓俗称“瞎瞎”。一般栖息在黄土高原山地丘陵森林草原上,喜食落叶松、山杏、山桃、柠条等树根,对林木破坏很大.对草原和农作物的危害也很严重。  相似文献   

8.
宁夏南部西吉县属干旱半干旱区,年平均降雨量397.8mm,多集中在7、8、9月,平均无霜期125d左右,年平均温度5.5℃,.土壤以黑垆土为主。2000—2006年实施退耕地造林面积达68.2万亩,但由于干旱、鼢鼠危害等原因,林木保存率较低。补植补造成为当前巩同退耕还林成果提高苗木保存率的唯一途经。经过多年的工作发现,耐干旱、耐严寒、  相似文献   

9.
中华鼢鼠(Myospalax fontanierii Milne—Edwards),仓鼠科(Cricetidae)鼢鼠亚科(Myospalacinae),别名原鼢鼠、瞎狯、瞎老鼠等等。主要为害果树、林草、农作物。中华鼢鼠在林地开穴挖洞,啃食林果根系,使幼树枯萎以致死亡,对人工幼林、果园危害甚大,是志丹县造林保存率低,制约苹果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并破坏自然植被,引起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互助县农区鼠害发生面积逐年扩大,特别是高原鼢鼠(俗称瞎老鼠)、达乌尔黄鼠(俗称黄老鼠)、小家鼠、褐家鼠、小家鼠西马拉雅亚种等年发生面积在8万公顷(次)左右,其中,严重发生危害面积达3.33万公顷,造成粮油损失达2250多万千克,在退耕还林(草)地区的农牧、农林交叉地带危  相似文献   

11.
退耕地甘肃鼢鼠Myospalax cansus Lyon的发生现状,是鼢鼠适应退耕地生境变化的结果,因此应从生态角度出发,充分利用自然因子的调控作用,达到降低鼢鼠危害的目的,逐步实现鼢鼠综合治理与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2.
鼢鼠属啮齿目仓鼠科鼢鼠亚科,目前全世界有记载的鼢鼠共有8种,其中5种为我国特有,分布于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林区的鼢鼠主要以甘肃鼢鼠(Myospalax cansus Lyon)为主。甘肃鼢鼠(以下简称“鼢鼠”)俗名“瞎瞎”,常年栖居地下,打洞潜土,以农作物、牧草和树木幼苗的地下部分为食,在林区主要危害幼龄油松、落叶松、云杉、榆树、刺槐、山杏、沙棘、柠条等造林树种,啃食树木幼根.  相似文献   

13.
国家退耕还林还草的基本措施是“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根本目的是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重点要退的耕地是,粮食产量低而不稳、水土流失严重的坡耕地,特别是陡坡耕地以及易造成土地沙化的耕地。国家退耕还林还草的政策有:(1)国家向退耕户无偿提供粮食补助。每667平方米(1亩)4耕地每年补助粮食(原粮)的标准,长江上游地区为150公斤,黄河上中游地区为100公斤。(2)国家给退耕户现金补助。按退耕面积,每年每667平方米(1亩)补助20元。(3)国家向退耕户提供造林种草种苗费补助。种苗费补助标准按退耕还林还草和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种草每667平方米(1亩)50元计算,可直接发给农民自行选择采购种苗。(4)实行“个体承包”。关于粮食和现金补助折年限,总的原则是需要多少年就补多少年,绝不能使农民利益受到损失。要求做好退耕还林还草试点@时文  相似文献   

14.
宁南林区甘肃鼢鼠的危害及综合防治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宁夏南部山区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贯彻落实,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治理,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但与此同时也为甘肃鼢鼠创造了适宜的生存繁殖条件,鼢鼠大量繁殖,危害逐年加重。为此,我们从2001年起在宁夏南部山区85个林区乡镇、国有林场、森林自然保护区的大面积森林内对鼢鼠进行了专项研究,基本探明了鼢鼠的生物生态学习性、危害程度,并初步总结整理出了一套鼢鼠的综合防治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大通县鼠害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通县主要害鼠有三种高原鼢鼠、田鼠、鼠兔,在退耕还林还草和幼林地中发生严重,笔者对鼠害在大通发生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6.
鼢鼠为地下生活的鼠类,栖息边缘、草原和农田,昼夜均活动,但白天只限于地下,夜间偶尔到地面寻食,吃植物的根、茎和种子。其穴洞、鼠道星罗棋布,所到之处、森林、退耕还林地多成了不毛之地。本文阐述鼢鼠生物习性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7.
日前,笔者应邀到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焦庙镇铁匠村进行灭鼠指导,发现大棚内东北鼢鼠危害严重,鼢鼠在地下觅食植株的根、地下果实和茎,造成植株枯死。由于鼠道较多,在浇水时从鼠道处漏水,农民称为“地漏”。  相似文献   

18.
鼢鼠又名地羊,当地群众俗称瞎瞎。在海原县主要分布在南华山、月亮山及周边海城、史店、曹洼、九彩、李俊、红羊、关庄、树台、西安等乡镇。主要危害树种有油松、落叶松、榆树、刺槐、白蜡、山杏、沙棘以及各种经济林、灌木林。主要危害植物有禾本科、菊科、豆科、土豆等块茎植物。  相似文献   

19.
《农村百事通》2007,(24):18-19
实施退耕还林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生态环境作出的重大决策,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和支持.自1999年开始试点以来,工程进展顺利,成效显著,加快了国土绿化进程,增加了林草植被,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强度减轻;退耕还林(含草,下同)对农户的直补政策深得人心,粮食和生活费补助已成为退耕农户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退耕农户生活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0.
中华鼢鼠的生活习性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慧 《现代农业》2014,(5):40-41
<正>中华鼢鼠(Myospalax fontanieri MilneEdwards),为鼹形鼠科鼢鼠属的动物,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又名原鼢鼠、瞎老鼠、瞎瞎、瞎鼢、瞎狯、仔隆(藏语),属于动物界仓鼠科动物,主要栖息于中国华北、西北各地的农田、山林及草原中。一、生活习性中华鼢鼠终年生活在地下,怕光、怕声、怕风雨。一般取食植物根系、农作物块茎、块根,但取食重点因季节变化而有所不同,春秋两季为重点取食期。春季是中华鼢鼠的产子阶段,自身需要储备一定的营养,对食物的需求量大,取食由冬季储藏品向植物活体转移,取食活动比较频繁。鼢鼠有一种封洞习性,当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