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广西从北(全州县咸水林场)到南(合浦县山口林场)的范围内,建立7个包含有2个柳窿桉(Eu-calyptus.saligna×E.exserta)无性系与4个其它桉树优良无性系参与测定的无性系区域试验林。通过对造林后半年生的幼林生长观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柳窿桉无性系与其它桉树无性系间的生长并无显著差异,其它桉树无性系间的生长差异也不明显;(2)柳窿桉无性系在不同的地点生长有显著差异,其中以广西中部地区的柳窿桉无性系生长最好;(3)柳窿桉无性系的生长与地点的交互作用不明显,彼此间没有明显的相互作用产生;(4)柳窿桉无性系抗性较强,在青枯病高发区的广西合浦县并无病害发生,在冬季较寒冷的广西全州县尚未见有寒害出现。  相似文献   

2.
白海萍 《山西林业》2011,(2):19-20,35
道路作为人类活动及交通工具的承载体,是联系各活动地点或区域的纽带.城市道路通过绿化,可以改善环境,美化景观.论述了城市道路绿化得功能,使人们更加了解道路绿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依据2020年卫星遥感影像数据,调查分析了国家重大战略区域的村庄绿化状况及问题,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发展区域村庄绿化覆盖率最高,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区域次之,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域最低;2)各区域村庄周边绿化覆盖率高于村庄内部;3)山区村绿化覆盖率高于平原村,平原村高于牧区村;4)除黄河上游地区村庄绿化植被类型以灌草为主外,其余区域村庄绿化植被类型以乔木为主。各区域都存在村庄绿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绿化用地空间受限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从补齐各区域村庄绿化短板、合理规划村庄绿化用地、挖掘村庄内部绿化潜力、突出不同类型村庄绿化重点、合理配置村庄绿化植被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科尔沁右翼中旗位于科尔沁沙地北缘,土地沙化,森林覆盖率低,为加快生态环境治理步伐,近年来,对重点区域开展造林绿化,取得显著成效,形成不同的绿化模式。文章阐述了公路绿化、城镇周边绿化、村屯绿化、园区绿化等重点区域绿化模式,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8月29日,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率自治区推动科学发展现场观摩检查组到兴安盟进行现场观摩检查,在点评会上,王君书记要求兴安盟加大重点区域绿化力度,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对此,兴安盟盟委、行署高度重视,发出了在今后3年内全力加强重点区域绿化的号召.在这种大气候下,突泉县县委、政府迅速行动,编制了2015年全县重点区域绿化实施方案,并迅速掀起重点区域绿化高潮.  相似文献   

6.
2013年上半年,赤峰市完成重点区域造林绿化20.12万亩,完成投资9.1亿元,其中旗(县、区)财政投资4.2亿元。重点区域绿化效果突出的有松山区、元宝山区、喀喇沁旗、巴林左旗、林西县和巴林右旗。高位推动,成立机构。自治区召开推进重点区域绿化动员会后,赤峰市市委常委会专门听取和部署了此项工作,先后两次召开全市重点区域造林绿化工作会议,副市长郭玉峰就具体工程进行了现场对接。赤峰市成立了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为研究对象,采用ENVI-met 4. 4. 2模拟4种方案(无绿化、地面绿化、屋顶绿化、地面绿化与屋顶绿化的组合绿化)时校园内温度分布特征,对比分析有地面绿化和无地面绿化情况下,7∶00、12∶00、20∶00、1∶00时屋顶绿化对室外行人高度(1. 5m)和屋面高度(12. 5m、17. 5m)的气温影响。结果表明:1)校园无地面绿化时,屋顶绿化的降温效果较为微弱; 2)校园有地面绿化时,屋顶绿化对环境气温的影响明显增强,尤其是行人高度的温度变化明显增大,且随着高度增加,影响逐渐减弱; 3)校园有地面绿化时,12∶00时屋顶绿化对建筑较少的开放区域降温效果明显好于建筑密度大的区域,而7∶00、20∶00和1∶00时开放区域会出现升温现象。屋顶绿化除增加绿化总量外,也增加了绿色空间的连接性,有利于形成联系更为紧密的绿色空间网络,提高开放空间的热舒适性。  相似文献   

8.
泰山造林绿化获得成功,森林覆盖率已达80%以上。采取的主要造林技术措施是:(1)规划设计;(2)适地适树;(3)就地育苗;(4)提前整地;(5)适时造林;(6)精心栽植;(7)细致管理。  相似文献   

9.
通过实地踏查的方法,调查江苏高速边坡绿化景观现状,分析其景观模式。总结江苏高速边坡绿化适宜植物种类约48种。本文将江苏高速边坡分为两部分,即地势平坦的平坡以及地势变化的陡坡(包括上边坡和下边坡)。平坡的景观模式主要有:(1)乔灌草型组合景观;(2)乔木林景观;(3)开放式借景景观。陡坡的景观模式主要为:(1)草坪景观;(2)缀花地被景观;(3)灌草型景观;(4)藤本护坡景观。最后针对现状提出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单县黄河故道区域国土绿化现状分为绿化面积上升、绿化面积下降和绿化巩固提升三个阶段,针对单县黄河故道区域实际情况,科学开展国土绿化建议做好把握适地适树原则和加强绿化苗木管护两个方面,并对科学开展国土绿化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综合效益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城市中,为了增加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环境,逐渐兴起了屋顶绿化工程。针对屋顶绿化在植物选择时所面临的问题,结合屋顶绿化实例进行分析,探讨屋顶绿化时的植物选择。  相似文献   

12.
长庆油田站场绿化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全国石油行业都十分重视油田生活基地的绿化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但对油田前线站场的绿化不够重视。油田要融入21世纪和谐社会的大舞台,就要从本行业出发,重视安全、环保,着手点就应该放在油区生态环境重建与保护上,加强油气田站场绿化应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区域绿化模式与厂区绿化模式两方面构建长庆油气田大型站场的绿化模式,以期对油田新建站场的绿化与老站场改造有所指导.  相似文献   

13.
应用踏查法,于2009年3-4月调查了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工业区一号路绿化植物的种类、观赏效果及其配置特点。调查统计表明,曹妃甸区一号路绿化植物共有60种(含变种),隶属于28科,47属。通过对该区主要道路一号路绿化植物现状及其多样性进行调查,分析了道路绿化特色及存在问题,筛选出一批能够适应该地区特殊地理条件的道路树种。  相似文献   

14.
榆林沙区城镇园林绿化树种的选择与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榆林沙区城镇园林绿化树种选择与规划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榆林沙区的气候环境特征,从城镇园林绿化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出发,分析了园林绿化树种选择与规划的要求,提出了榆林沙区城镇园林绿化树种选择的原则和适合栽植的主要树种,为沙区城镇园林绿化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重庆市主城区垂直绿化植物资源及其园林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野外调查统计,重庆市主城区垂直绿化植物有52科134属333种.其垂直绿化植物的类型分为攀援植物、匍匐植物、重吊植物3类.绿化方式有附壁绿化、棚架绿化、篱垣绿化、立柱绿化、护坡绿化、阳台窗台绿化等.介绍了部分利用价值较高的垂直绿化植物及其主要特性.  相似文献   

16.
山地城市拥有大量的坡地、堡坎、崖壁,在拓展公共立体绿化空间应用方面具有潜力,形成具有山地景观特点的立体绿化形式。以山城重庆为例,依据主城区坡地、堡坎、崖壁绿化美化的建设实施,归纳出山体生态屏障防护型陡坡绿化、江河生态护岸型陡坡绿化、道路沿线生态廊道型陡坡绿化、桥头立交节点型陡坡绿化、堡坎隧道口型陡坡绿化五类公共立体绿化。通过实地走访和典型案例评析,提炼出五类公共立体绿化的应用场景、设计模式、植物配置建议及其主要附加效益,总结重庆公共立体绿化的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7.
从区域景观生态林建设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出发,在应用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技术获取区域土地资源数据的基础上,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深入研究林业用地的景观多样性、景观异质性和立地生境的复杂性,调整和确定适宜的网络连接度,构建区域景观生态林业建设线状地物绿化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18.
采用实地调查和咨询的方法,对河北省承德市5大类(常绿针叶乔木、落叶阔叶乔木、落叶阔叶小乔木及灌木、竹类植物、藤本植物)76种绿化树种应用现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绿化树种种类少,景观单调,出现单层次现象。并进一步对现有绿化树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为承德市及周边地区城市绿化树种选择及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屋顶绿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屋顶绿化是一种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以及城市低碳的途径, 已经成为近年来我国提高城市绿量和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趋势之一。国内屋顶绿化起步比较晚, 对其生态、隔热节能等方面的定量研究较少, 而国外特别是发达国, 对屋顶绿化的研究比较全面和深入。文中介绍屋顶绿化的定义及其分类, 综述屋顶植物抗性、屋顶植物筛选以及屋顶绿化在生态和隔热节能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提出未来屋顶绿化研究的趋势, 以期为我国屋顶绿化研究和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Rapid urbanization and urban greening have caused great changes to urban forests in China. Understanding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of urban forest leaf area index(LAI) under rapid urbanization and urban greening is important for urban forest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We evaluated the potential for estimating urban forest LAI spatiotemporally by using Landsat TM imagery. We collected three scenes of Landsat TM(thematic mapper)images acquired in 1997, 2004 and 2010 and conducted a field survey to collect urban forest LAI. Finally, spatiotemporal maps of the urban forest LAI were created using a NDVI-based urban forest LAI predictive model.Our results show that normalized differential vegetation index(NDVI) could be used as a predictor for urban forest LAI similar to natural forests. Both rapid urbanization and urban greening contribute to the changing process of urban forest LAI. The urban forest has changed considerably from 1997 to 2010. Urban vegetated pixels decreased gradually from 1997 to 2010 due to intensive urbanization.Leaf area for the study area was 216.4, 145.2 and173.7 km~2 in the years 1997, 2004 and 2010, respectively.Urban forest LAI decreased sharply from 1997 to 2004 and increased slightly from 2004 to 2010 because of numerous greening policies. The urban forest LAI class distributions were skewed toward low values in 1997 and 2004. Moreover, the LAI presented a decreasing trend from suburban to downtown areas. We demonstrate the usefulness of TM remote-sensing in understanding spatiotemporal changing patterns of urban forest LAI under rapid urbanization and urban green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