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我国境内"三高"原油基本采用加热输送工艺实现管道输送,热能耗较大,且存在停输后再启动困难的问题。热油管道的最佳运行状态是指既能保证管道安全运行和停输再启动,又能使能耗最低或尽可能低的运行状态。降低进站油温是热油管道节能降耗的根本途径,给出了降低进站油温后的热能耗节减比计算公式,指出影响热油管道节能效果的因素有:进站油温、输量、管道环境温度或管道埋深地温、原油比热容、管输系统参数。针对原油管道运行规程规定的最低允许进站油温,依据不同情况,提出了降低进站油温的方法。热油管道进站油温存在3个关键的温度点:最小能耗进站油温TjN、安全运行最低进站油温Tjy和安全启动最低进站油温Tjq;上述3个温度数值最高者即为最佳进站油温。  相似文献   

2.
热油管道运行费用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继善 《油气储运》2003,22(12):31-33
针对热油管道运行费用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求解目标函数能耗费用最小值时,应同时将输油泵组效率和加热设备系统效率作为决策变量;对给定流量的优化问题改为某一小流量范围内的优化问题;利用计算机数据采集控制系统对试验结果进行费用反馈验证,找出偏差并制定新的方案,目的是将输油单耗真正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3.
热油管道的加热费用占管道总能耗的比重较大,热输原油管道因加热所耗原油占管输原油的1%~3%左右。在管道运行中,减少热能损失对输油成本最小晔、提高经济效益影响重大。以铁在输油管道为例,详细地分析了在较低输量下热力系统的运行状况,找出了影响热力系统最优化运行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长输管道泵机组优化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动力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长输热油管道全线泵机组优化数学模型,并采用两层嵌套法进行求解,用动态规划法进行优化.以某长输热油管道为例,采用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设计了最优进站温度和最佳开泵方案.  相似文献   

5.
东辛含硫油管道经济运行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好民 《油气储运》1998,17(4):41-42
东辛含硫油管道实际输量只有设计输量的60.8%,致使输油泵出口节流现象严重,输油泵和加热炉效率低,造成了能源浪费。针对现存的问题,提出了几种可行性技术方案。通过分析优选,认为泵叶轮车削比较适合该管道的实际情况。给出了车削后泵的额定工作参数,介绍了车削后各站库泵的运行组合情况及运行效果,并提出了几种研究方案。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长输热油管道原油需要加热的原因:一是防止凝固;二是降低粘度以节省输油动力;三是当输量过大时,可以不增高出站压力,防止因运行压力超高引起的事故,还可解决输油泵的扬程略有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现役长输管道加热炉使用原油作为燃料,原油燃烧后产生的高温烟气直接作用在承压炉管上,导致加热炉的使用寿命和安全可靠性降低.现役加热炉每隔5年大修一次,修理费用高,操作维护繁琐.从技术和经济两方面分析了原油电磁加热炉研制的可行性.利用成熟的电磁加热技术,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加热炉的安全使用寿命,还可以减少维护修理费用,提高自动化操作水平,防止环境污染.发展该技术将会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热油管道停输与再启动过程模拟计算软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建立热油管道停输与再启动过程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方法和混合语言编程技术,成功地开发了热油管道停输与再启动过程模拟计算软件SARP,解决了热油管道停输与再启动过程预测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9.
长输原油管道建成投产后,伴随油田开发的初、中、晚期将引起负荷的巨大变化所带来的能耗巨增。为适应客观条件变化所必须进行的技术改造以及我国长输管道所存在的节流损失、结蜡、输油泵和加热炉效率等问题。作者提出:对技术改述方案,必须从经验决策逐步走向科学决策。除了解决企业管理体制和节能的经济政策外,企业本身还必须建立不同层次的科学决策程序,对重点管道的技术改造,应瞄准当代先进水平,引进关键设备和技术,从引进、消化、吸收到移植、创新实现一体化;抓紧带方向性的关键技术和节能设备系列的研究,以掌握技术改造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0.
为了降低管道运行能耗和环境污染,对西部原油管道进行节能减排优化,并采取了以下改进措施:按无节流阶梯输量下优化配泵方案计划油品外输;对干线分输方式进行优化改造,采取输油主泵前生产库分输方式;冬季运行时,首站加热炉燃油改天然气;在首站原有加热系统基础上,增加一套油油换热器;控制冬季油品外输热处理温度,优化加热炉配炉等,从而有效地减少了全线耗电量和加热炉耗油气量,降低了压能和热能损失,节约了管道运行开支,缓解了管道运行压力,降低了管道运行风险。  相似文献   

11.
考虑了输送温度对油品粘度的影响以及油品粘度和输送量对泵效、流态和经济管径的影响,以管道建设投资的年分摊费用、保温投资的年分摊费用、管道年维护费用、年动力消耗费用和年热力消耗费用之和为目标函数,给出了埋地热油管道经济管径的完整计算模型。该模型能自动满足管道的沿程温降约束条件,适用于不同粘温特性的原油、不同保温材料和不同埋地深度的管道。采用斐波那契搜索算法对所建模型进行了算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各种因素对经济管径的影响,可为埋地热油管道的优化工艺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陈江波 《油气储运》1999,18(6):51-53
对热炉燃烧油预热流温度的控制是热炉炉提高炉效、稳定运行的关键,也有降耗的有效途径。以东管于黄岛输油管道中东营、寿光、昌邑这三个砂站采用的CE-NATCO热煤炉为例,分析和计算了采用胜利原油和青岛渣 作了为热炉燃料时发控制的温度范围,并根据实际运行的经验,对的燃料油系统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13.
昌吉油田所辖区块油藏具有原油黏度高,储层中低渗的特点,采取管网远距离集输工艺,存在井口高回压甚至凝管等问题,而采取井口单罐生产收油车倒油至集中处理站的集输方式,存在收油车卸油困难、单罐电伴热能耗高、收倒油运费高、巡检管理不便、影响原油连续生产等问题。为此,采用回掺热水降黏集输工艺,使昌吉油田实现了稠油的管网集输,吨油运行成本降低46%。探讨了该工艺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暴露的问题,提出了停加降黏剂、在各回掺水配水站增加燃气水浴炉、使用伴生气代替CNG作为相变加热炉燃料等解决方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图8,表1,参11)  相似文献   

14.
秦京输油管道合理清蜡周期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理论计算和实际运行数据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输送一定量原油所需燃料、动力费用为目标函数,分析了秦京输油管道输油燃料和动力费用随清蜡后天数增大的变化规律,确定了安全经济的清蜡周期.  相似文献   

15.
董正远 《油气储运》2007,26(11):30-34
以保温工程投资、动力消耗和热力消耗等三项费用的终值费用之和为目标函数,建立了计算埋地热油输送管道经济保温厚度的一个新的数学模型。该模型比较全面地考虑了油品性质、管道埋深、进站温度和资金的时间价值等影响因素。实例计算表明,管道埋地深度对经济保温厚度有着明显的影响,在进行保温设计时,必须考虑管道埋深的影响。对于小口径、长距离、大输量的管道,应该考虑动力损耗对经济保温厚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提高原油管输效率的物理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明  陆品 《油气储运》1999,18(7):14-17
提出了三种降低原油热输能耗的控制方法,即温度控制法,粘度控制法和流量控制法,并分别阐述了这三种控制方法的工作原理及特性。对这三种控制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控制流量法能直观地反映原油的实际输量和管壁的结蜡状况,可以达到节省燃料油,提高管输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在长输管道中添加流动性改进剂可以改善原油的低温流动性,降低燃料的动力消耗。对大港油田集输干线进行了原油添加流动性改进剂的室内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分析,给出了最佳热处理温度和加剂量。根据管道实际运行工况,确定了加剂地点,计算出了加剂后不同季节的运行参数。  相似文献   

18.
苏丹混合原油加剂常温输送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苗青  徐诚  洪建勇  李莉 《油气储运》2004,23(1):11-14
对苏丹输油管道的加剂常温输送工艺进行了研究,介绍了苏丹混合原油降凝剂的研制开发、分析了加剂苏丹混合原油流变性和模拟技术以及结蜡规律,在借鉴已有的应用加剂综合处理输送技术的基础上,成功地将该项技术应用于苏丹外输管道,该项技术的应用,减少了一次性管道建设的投资,节省了大量的燃油费,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与一般热油管道相比,热稠油管道的流动特性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在给定加热温度和管段压降条件下,该管段流量的试算过程可能陷入其特性曲线的不稳定区,该区域内管段的摩阻损失随流量增加而降低;二是稠油在管道中的流动可能位于层流和紊流的过渡区,通常用临界雷诺数2 000作为层流和紊流的分界点,而分别按层流和紊流公式确定的该点的摩阻系数有较大差别,因此对于某些加热温度和管段压降而言,可能不存在合适的流量与之对应。基于对某热稠油管道在不同加热温度、不同总传热系数和不同流量下的水力计算,得出了其一个站间管段的一组管路特性曲线,即摩阻损失和流量之间的关系曲线,以此可以确定其不稳定区的流量区间。认为从保障流动安全的角度出发,管道应该避免在流量不稳定区间工作。  相似文献   

20.
卜文平 《油气储运》1998,17(7):16-17
加剂低输量管道存在着加剂站出站管道防腐层老化、中间加热站加热炉对流管的低温腐蚀、加剂后冷油头引起输油干线压力升高等问题。提出了相应措施:①加快加剂输油加热站出站管道防腐层大修进度。②加热处理站加热炉更新改造。③尽量避免冷油头出站,防止中间冷油掺入。④加强运行加热炉的巡回检查及停炉期间炉管检测。⑤严格原油改性剂的质量评定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