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多头蚴病(又称脑包虫病)是由带科多头属的多头绦虫的幼虫——脑多头蚴寄生于牛、羊、骆驼(有时寄生于人脑和脊髓)所引起的。羊多头蚴病分布广,危害大,2岁以下的羊易感本病。羊鼻蝇蛆病系由昆虫纲双翅目狂蝇科狂蝇属的羊狂蝇(又称羊鼻蝇)的幼虫——羊鼻蝇蚴寄生于羊的鼻腔、鼻窦、额窦或颅腔内所引起的、呈现慢性鼻炎症状的寄生虫病。1临诊症状病羊精神沉郁,身体极度消瘦,打喷嚏,有脓性鼻液流出,呼吸困难,对声音刺激反应弱,食欲消失,行走时步态不稳。叩诊病羊头部有浊音,触诊有痛感,头顶部皮肤稍隆起。最后病羊站立不稳,卧地不起,因极度衰竭…  相似文献   

2.
羊鼻蝇蚴病在甘南州的临潭,卓尼两县危害严重,严重制约了当地养羊业的发展,为了掌握羊鼻蝇蚴病的感染情况,采用几种方法对羊鼻蝇蚴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进行了调查。先后用敌敌畏烟雾熏蒸法检查羊111只,羊鼻蝇蚴的感染率为89.19%,平均感染强度为8.65条,通过临床症状观察,检查羊1024只,羊鼻蝇蚴病的发病率为58.98%;另外调查绵羊300只,死于羊鼻蝇蚴病的羊58只,死亡率为19.33%;用剖检法检查羊11只,羊鼻蝇蚴的感染率为100%,平均感染强度为8.0条,几种检查方法比较,剖检法检出率最高。  相似文献   

3.
<正> 由脑多头蚴(Coenurus cerebralis)引起的绵羊回旋病在临床上较为多见,而由羊鼻蝇蚴(Oestrus ovis)引起的绵羊假回旋病却极为少见,1991年6月,发现假回旋病羊一头,剖杀后,左侧额窦内有一鼻蝇蚴三期幼虫,而且已穿透了颅骨,损伤了脑膜。患羊食欲不佳,喜卧,运步不稳,头长时间偏向  相似文献   

4.
羊鼻蝇蚴病是由羊鼻蝇幼虫寄生在羊的鼻腔及其附近的窦腔内而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本病主要危害波尔山羊,绵羊、山羊受害较轻微。我们曾遇到一例波尔山羊鼻蝇蚴病病例,现将具体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多头绦虫的幼虫“多头蚴”寄生于牛、羊的颅腔内,致使牛、羊发生脑包虫病(脑多头蚴病)。笔者在生产实践中对一只疑似枕骨大孔内寄生多头蚴的周岁母绵羊进行观察、检查和剖检,结果为绵羊枕大孔多头蚴病。现报告如下:一、主要体症与诊断要点:病羊主要表现为神态异常和运动失调。病初有时呈羊鼻蝇侵袭状:摇头晃脑,弹跳不安。有时乱跑或作回旋运动。有时垂头呆立或卧地,闭目,头颈  相似文献   

6.
<正>鼻蝇蚴病,又称鼻蝇蛆病,是由羊鼻蝇的幼虫寄生于羊鼻腔、额窦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对羊的危害很大,尤其是羊鼻蝇的三期幼虫常引起羊化浓性鼻炎或副鼻窦炎,引起绵羊消瘦,生长缓慢,严  相似文献   

7.
为证实碘硝酚对甘肃高山细毛羊羊鼻蝇蚴的驱治效果,应用20%碘硝酚注射液按每千克体重10—20mg颈部皮下注射,对大河乡大滩村的478只感染鼻蝇蚴的细毛羊进行了驱治试验,结果驱虫率达100%,表明该药是广大牧区治疗羊鼻蝇蚴病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8.
<正>羊鼻蝇也称羊狂蝇,属双翅目,狂蝇科,狂蝇属。羊鼻蝇蛆病,又称为羊鼻蝇蚴病,是由狂蝇属的羊鼻蝇的幼虫寄生在羊鼻腔及额窦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本病在养羊地区流行非常普遍,感染率较高,影响羊的采食和休息,导致羊消瘦、生长缓慢,严重者引起羊死亡,对养羊业危害极大。研究结果表明,羊感染羊鼻蝇蛆病后,患羊增重降低3.58%~8.29%,月增重损  相似文献   

9.
<正>羊鼻蝇蚴病是由羊鼻蝇幼虫寄生于羊的鼻腔、鼻窦、额窦或颅腔内所引起并呈现慢性鼻炎症状的寄生虫病。脑多头蚴病是多头带绦虫的中绦期幼虫-脑多头蚴寄生于绵羊、山羊、黄牛、牦牛等有蹄动物的脑及脊髓中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这两种寄生虫都可以旋转行走样神经症状,如不及时医治,患病羊往往  相似文献   

10.
危害家畜的蝇蛆病是由马胃蝇、牛皮蝇、羊鼻蝇等幼虫引起的 ,在农村饲养的草食动物中感染率高 ,危害也非常普遍。因此 ,其防治受到普遍重视。1 发病情况经过对全区家畜寄生虫区系调查及在屠畜中采集的虫体分析 ,蝇蛆种类有马胃蝇蚴 4种、牛皮蝇蚴2种 ,羊鼻蝇蚴 1种 ,共 7种。即马肠胃蝇蚴、红尾胃蝇蚴、兽胃蝇蚴、烦扰胃蝇蚴 ,其第 2、3期蚴均寄生于马、骡、驴胃内 ,少数寄生于十二指肠 ,后两种幼虫在离开马体前在其直肠末端、肛门周围均寄生一段时间。牛皮蝇蚴 ,纹皮蝇蚴第 3期均寄生于牛体脊背两侧皮下。羊鼻蝇蚴寄生于羊鼻腔、鼻窦腔。…  相似文献   

11.
在巴西对照试验结果证明,给绵羊口服依威米克亭剂量为200微克/公斤体重,杀灭三个不同期的羊鼻蝇蚴虫有效率为100%。羊鼻蝇是一种世界性的寄生虫,其蚴虫期寄生于绵羊和山羊的鼻道和额窦内。此种寄生虫已同样在大角羊(加拿大绵羊)和欧洲原羊(北山羊)发现过。羊鼻蝇可侵袭非专性宿主,如人、犬等。在每一个养羊的国家都遭受了这种寄生虫的危害,尤其是盛产羊  相似文献   

12.
陈虎 《当代畜牧》2004,(12):21-22
羊胃肠道线虫病、羊螨病和羊鼻蝇蚴病是威胁养羊业发展的主要寄生虫病。为了探索有效的防治方法,我们在山丹县10个乡镇开展了试验示范和大面积防治,按照羊三大寄生虫病的流行规律和季节性防治的最佳时期,采用综合防治的措施,即早春(1-2月份)用丙硫苯咪唑驱治羊胃肠道线虫病;夏季(6-7月份)剪毛后用巴胺磷药浴防治羊螨病和蜱、虱等外寄生虫病;深秋(11月份)用敌敌畏熏治技术防治羊鼻蝇蚴病;冬季用伊维菌素防治零星散发的羊三大寄生虫病。每年防治55.4万只左右,在连续4年实施程序化防治技术后,羊的三大寄生虫病得到有效控制,减少了羊只的发病死亡,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羊鼻蝇蛆病,又称为羊鼻蝇蚴病,是由狂蝇属的羊鼻蝇幼虫寄生在羊鼻腔及额窦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本病在养羊地区流行非常普遍,感染率较高,各品种羊均可感染发病,引起羊鼻炎、鼻窦炎,影响羊的采食和休息,导致羊只消瘦、生长缓慢,严重者引起羊只死亡,对养羊业危害极大。为了更好地掌握  相似文献   

14.
羊鼻蝇蛆病,又称为羊鼻蝇蚴病,是由狂蝇属的羊鼻蝇的幼虫寄生在羊鼻腔及额窦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有时幼虫也可以进入大脑,引起转圈等一系列神经症状,所以又称假回旋病.本病在养羊地区流行非常普遍,感染率较高,各品种羊均可感染发病,引起羊鼻炎、鼻窦炎,影响羊的采食和休息,导致羊消瘦、生长缓慢,严重者引起羊死亡,对养羊业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15.
养羊业发达地区,羊鼻蝇蚴病发病率高,感染程度严重,绵羊尤甚。延安地区历来养羊业发达,以养山羊为主。经调查发现,当地山羊鼻蝇蚴病也十分严重,群感染率可过85%以上,严重感染群中个体感染率可高过70%左右。许多感染羊不仅在鼻腔中发现虫体,而且在额窦、角窦...  相似文献   

16.
<正>脑多头蚴(Coenurus cerebralis)又称脑共尾蚴或脑包虫,是多带绦虫(Taenia multiceps)或称多头绦虫(Multiceps multiceps)的中绦期。羊脑包虫病,俗称"羊转头疯",是脑多头蚴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多见于我国西北地区。新疆牧区为多发区,呈地方性流行。羊狂蝇属双翅目,狂蝇科(Oestridae),狂蝇属(Oestrus)。羊鼻蝇蛆病是由羊狂蝇亦称羊鼻蝇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感染具有一定季节性,主要是由其幼虫寄生于羊的鼻腔  相似文献   

17.
羊鼻蝇蚴病是由羊鼻蝇的幼虫寄生在羊的鼻腔和与其相通的腔窦内所引起的慢性寄生虫病,特征为病羊不安和慢性鼻炎。笔者多年来用 1%- 2%敌百虫溶液骨泪泡穿刺注射治疗羊鼻蝇蚴,药效持续时间长,杀灭深部幼虫和第三期幼虫效果好,现报告如下。1症状 由于幼虫在鼻腔活动,发痒,羊以鼻端擦地,打喷嚏,摇头,影响采食和休息。幼虫口钩及体表小刺,刺激损伤粘膜,局部发炎溃疡,开始流稀鼻涕,逐渐变稠,最后流脓样鼻涕,有时带血。病羊有时出现磨牙、流泪、眼脸浮肿等症状。虫体钻到颅腔时,可出现头偏一侧的旋转动作,甚至痉挛,麻痹…  相似文献   

18.
正羊鼻蝇蛆病,又叫羊鼻蝇蚴病,是由狂蝇科、狂蝇属羊鼻蝇的幼虫寄生于羊鼻腔及其附近的腔窦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危害绵羊,其次是山羊。小尾寒羊是我国古老的地方优良品种之一,具有生长发育快、肉用性能好、多胎繁殖率高等特点。近几年,笔者在临床诊疗工作中发现,小尾寒羊感染羊鼻蝇蛆病非常普遍,感染率几乎达到100%,已成为危害小尾寒羊羔羊的主要寄生虫病之一,对小尾寒羊的健康养殖造成很大影响,本文对小尾寒羊鼻蝇蛆病的综合防治做一概  相似文献   

19.
<正>绵羊鼻蝇蚴寄生在羊鼻腔及其相通的腔窦内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该病在我县高原牧区广泛流行,危害相当严重。根据我们在松山镇,芨芨滩村358只羊的流行病学的调查,有88%以上的羊只程度不同的患有鼻蝇蚴病。该病的主要症状是成虫侵扰和幼虫寄生,移行影响羊只的采食,生长发育,肥育,幼虫寄生部位由于机械刺激引起炎症和细菌感染,大量幼虫集聚,阻塞呼吸道,呼吸困难,流脓性血样鼻液,日渐消瘦生产性能降低。现将敌敌畏浮油烟雾驱治羊鼻蝇蚴的  相似文献   

20.
碘硝酚对甘南藏羊鼻蝇蚴的驱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证实碘硝酚对甘南藏羊鼻蝇蚴的驱治效果,应用20%碘硝酚注射液按10mg/kg体重颈部皮下注射,对567只感染鼻蝇蚴藏羊进行了驱治试验,结果驱虫率达100%,表明该药是农牧民治疗羊鼻蝇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