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论述“山水城市”理论,并结合“山水城市”理论产生的背景,阐述“山水城市”理论内涵,根据寻求城市发展模式的讨论,建设立足于中国国情的理想人居环境的“山水城市”。  相似文献   

2.
浅析安康山水园林城市建设的优势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水园林城市是从中国几千年对人居环境的构筑与发展中总结出来的。结合安康独特的区位优势,阐述了安康独特的地理特点、悠久的人文历史文化以及经济快速发展等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优势,并且说明了安康建设山水园林城市能够加快实现安康双创的目标,提升城市的形象,提高城市的环境,能够为安康城市建设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渴望回归大自然的心情愈加强烈。人们向往生活在山水园林般的城市之中。创造山水园林城市,打造最佳人居环境,已成为各大中经济发达城市追求的目标!山水园林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园林景观的营造。“花、草、树、石”是园林景观不可缺少的组成元素。“花、草、树  相似文献   

4.
在深入分析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对人居环境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基于"四化"同步发展的目标,从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生态建设和居住环境5个方面构建了"四化"同步发展下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以西安市高陵县为例,采用熵值法对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高陵县8个乡镇、2个管委会的人居环境整体差异较大,人居环境评价差异与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状况基本吻合,经济发展是影响人居环境的关键因素;(2)"四化"同步发展下人居环境存在4种类型:工业促进型、城镇引领型、农业依托型和信息推进型。  相似文献   

5.
在深入分析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对人居环境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基于"四化"同步发展的目标,从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生态建设和居住环境5个方面构建了"四化"同步发展下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以西安市高陵县为例,采用熵值法对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高陵县8个乡镇、2个管委会的人居环境整体差异较大,人居环境评价差异与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状况基本吻合,经济发展是影响人居环境的关键因素;(2)"四化"同步发展下人居环境存在4种类型:工业促进型、城镇引领型、农业依托型和信息推进型。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蚌埠新城综合开发区建设山水园林生态城区,营造和谐人居发展环境的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绩,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阐述城市绿化及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强调“生态、人文”的城市建设发展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但各地农村人居环境状况不平衡,云南文山市将全市自然村分为一般型村庄、整治型村庄、示范型村庄,分类推进村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目前人居环境整治资金缺口较大,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环保设施的长效管护运营机制有待完善,农户的环保意识不强。要建立财政资金投入长效机制,加强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导企业和农户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促进乡村人居环境水平持续提高。  相似文献   

8.
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宜居的重要抓手。农村人居环境是个复杂的问题,要运用乡村的智慧,多用自然、生态、传统、乡村的思路,结合科学现代的技术解决手段,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党的十九大报告把"生态宜居"摆在乡村振兴战略五大目标任务的第二位,足见其重要性。近日,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主持召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督导调研汇报会时提出,要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好乡村振兴的"当头炮"。山水林田  相似文献   

9.
中国园林与日本园林同属一个造园系统,叠山置石是中国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枯山水则是日本园林的标志。中国的假山和日本的枯山水思想源头都来自禅宗,但形式和内涵却大相径庭,而枯山水极具抽象性和象征性的特质,暗合了现代景观的一些设计理念,也使其更易与现代人居环境相协调。本文从中日古典园林的宗教背景、创作主体、审美取向、选石置石、空间形态、欣赏方式等方面分析了中日古典园林用石的差异,并探讨了现代环境下中国传统假山的传承问题,提出对于新建园林,用石并不必拘泥于传统形式,应顺应时代有所创新,中国的假山才会更具生命力;而对历史园林中留存的假山,应加以大力保护,保持其原真性。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英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影 《农业科学与技术》2010,11(6):134-136,154
从新农村人居环境的角度出发,剖析现阶段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理论思路和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1.
王佳佳  蔡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179-17180,17274
简述风水的定义以及风水学中关于山水环境整体的选择论,从叠山、理水两方面阐述风水学中关于山水关系的理论,并以合肥某居住区、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杭州太子湾公园、上海辰山植物园矿坑,以及北京北海公园,上海长风公园为例,举例说明风水学中叠山理水理论为现代景观设计提供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在购买住房时,居住环境的质量已成为人们住房消费时一个重要选择尺度,居住小区绿色空间环境作为居住环境的基础部分尤其显得重要。本文结合居住区园林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及景观与植物的配置原理,具体阐述了安徽铜陵市香格里拉城市花园小区景观设计与工程的实施,为小区居民提供了舒适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3.
纵观人类居住与环境设计艺术史上的3次发展,探讨中国未来的居住与环境设计艺术,只要在建筑和景观设计中考虑环境现状及环境问题,就可以发挥良好的景观效果和生态效益。通过城乡一体化、诗意化的人居环境设计艺术,发展中等城市,大力发展小城镇,才能早日实现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小康居住生活环境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吴国荣  王微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629-12630,12712
以可持续园林景观所涉及的生态伦理为启示,分析了在高速发达的信息社会,日益严重的生存环境问题以及可持续的生态系统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发展需求。结合日常生活中对园林景观的设计研究,发现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的园林景观设计理论作为根本指针,在设计中充分考虑符合生态系统的设计原则,科学地解决生命有机体之间、有机体与环境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运用科学发展观来促进人、环境和生物体之间的平衡,为人类创造适宜生理、心理的健康园林景观环境。  相似文献   

15.
钟福兰 《北京农业》2011,(6):150-151
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以及审美需求越来越高,拥有和谐优美的生态环境已经是人们的一个迫切需求,而一个风景优美的园林环境能够为一个城市景观增光添彩,充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文章试论了景观设计的原则,概述了下当前国外园林景观设计的现状,并谈谈我国当代园林景观设计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6.
王宜川  李慧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927-19929,19933
现代小区园林景观作为城市居住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改善小区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针对目前许多居住小区仿照西方园林景观设计建造,失去中国传统的园林特色的现状,提出在现代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中融入中国山水画的元素及天人合一思想的对策。通过分析合肥"世纪阳光花园"现代中式园林景观,探索现代住宅小区园林景观与中国山水画理相融合,营造出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宜居、舒适、诗画般的生活空间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出更高的要求,"景观住宅"、"花园小区"受到人们青睐,为迎合市场的需求,设计者们开始注重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相结合,景观设计对城市规划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周传发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476-8478
对三峡库区迁建城市住区环境景观的规划与建设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良好的居住环境对于满足移民安居需求、促进社会和谐有着重要意义,并从"以人为本,以地为先"设计理念出发,通过设计实例,对建构新区景观文化的方法与对策进行了探讨与研究,试图通过这种研究,进一步促进库区迁建城市整体人居环境的建设与完善。  相似文献   

19.
以湖南娄底市大同芙蓉居住区景观设计为例,从设计指导思想、景观形象布局等方面对大同芙蓉居住区景观设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应以自然和谐为主旨,将功能与审美、行为与心理、生态与文化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合理的布局,巧妙的构思,才能创造高品质的居住区景观环境。  相似文献   

20.
陈科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7087-7089
创建优美的现代人居环境是景观设计者在居住区环境设计中应承担的核心责任。居住区环境设计必须注重人文要素及环境生态元素的正确切入,通过良好的设计方法融入于特定的人居环境里,以体现设计者对城市居住空间的关注。该研究以南宁都市桃花源楼盘为例,探讨在居住区环境构建中如何实现生态与文化的交融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