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卫军  黄鹤  刘风珠  江风阁 《食用菌》2007,29(1):61-63
试验对灵芝液体发酵培养基的氮源、碳源及其最适浓度、初始pH、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和灵芝液体发酵饮料的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灵芝液体最适发酵为:氮、碳源分别为蛋白胨、葡萄糖,碳源浓度为3%,培养基初始pH 6.5,发酵温度为28℃,发酵时问5 d。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灵芝液体发酵保健饮料的最佳配方:灵芝发酵液14.3%,甜味剂5%,柠檬酸0.02%。研制出了符合食品卫生标准的灵芝液体发酵保健饮料。  相似文献   

2.
灵丹菌质双向发酵工艺及药效品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双向固体发酵工程技术,以灵芝为发酵菌株,在含有不同比例丹参边角料的培养基中进行发酵,观察了不同培养基中菌丝的生长情况,测定了发酵产物(灵丹菌质)中多糖、蛋白质、三萜、丹参酮的含量变化,并研究了其提取物对小鼠活血化瘀功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灵丹菌质的最佳发酵组合为组合4,发酵40d,多糖含量26.48μg·g-1,蛋白质含量为397.24μg·g-1,灵芝酸三萜含量为4.92%。药效学实验显示,灵丹菌质组合4具有活血化瘀的药效,优于丹参药材。  相似文献   

3.
采用3 L发酵罐考察不同pH发酵条件对灵芝(Ganoderma lucidum)菌丝体生长和灵芝胞内三萜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4.5条件下,菌丝体干重和胞内三萜含量均最高,分别为12.31 g·L~(-1)和237.91 mg·L~(-1)。根据不同pH条件下,灵芝发酵过程中菌丝体的比生长速率、三萜比合成速率的变化,提出四阶段pH控制策略:0~26 h pH自然,26~36 h pH4.0,36~81 h pH4.5,81~168 h pH5.0,在此条件下,在3 L发酵罐中发酵,灵芝的菌丝体干重为14.18 g·L~(-1),比对照(pH自然)和pH4.5时分别提高59.15%和15.19%,灵芝胞内三萜含量279.59 mg·L~(-1),比对照和pH4.5时分别提高47.72%和17.52%;在50 L发酵罐中进行发酵验证,菌丝体干重和灵芝胞内三萜含量分别为13.54 g·L~(-1)和256.97 mg·L~(-1)。本研究的四阶段pH控制策略可较大幅度提高灵芝胞内三萜产量,且该发酵工艺操作简单易行,可为利用规模化深层发酵技术生产灵芝胞内三萜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牛蒡根为发酵基质,初步探究灵芝固体发酵所获菌质中多种化学成分的变化。利用可见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仪及定氮仪等测定了牛蒡根原药材和牛蒡根灵芝菌质中多糖、总三萜酸、总黄酮、核苷及蛋白质含量,并进行HPLC指纹图谱分析。牛蒡根经灵芝菌丝体发酵后,多糖含量由9.94%降低至2.76%,总三萜酸含量从无升高至0.14 mg·g~(-1),总黄酮含量由3.47%降低至0.34%,4种核苷总量由861.05μg·g~(-1)升高到1 113.49μg·g~(-1),且新合成了腺苷,蛋白质含量由13.38%升高至17.28%。HPLC指纹图谱显示牛蒡根在灵芝发酵前后化学成分差异较大。灵芝固体发酵使牛蒡根多糖和黄酮含量降低,核苷和蛋白质含量升高,并新产生三萜酸和腺苷,具有明显的生物转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发酵液的多糖含量为考核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桦剥管孔菌(Piptoporus betulinus)液体发酵的接种量、培养基装量及培养基初始pH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优化的桦剥管孔菌培养条件为:接种量2.5%、500mL三角瓶装200mL液体发酵培养基、培养基初始pH自然条件下,发酵6d时,发酵液中多糖含量最高(28.75%).  相似文献   

6.
为获得更多的灵芝菌丝体产量,以单因素摇瓶试验法研究了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发酵液的初始pH对灵芝液体深层发酵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优化了灵芝液体发酵条件。结果表明:这3个因素对菌丝体产量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发酵液的初始pH、发酵时间、发酵温度,而当发酵温度为28.7℃、发酵时间为124h、发酵液的初始pH为5.9时,获得的菌丝体产量最大,为22.89g/L,预测值与实测值吻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7.
以灵芝菌株(G.lucidum CGMCC 5.616)为试材,采用较高液体温度发酵的方法,研究了在30(对照)、32、34、36℃的培养条件下,灵芝中多糖、三萜、多酚、黄酮和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以期得出产某种活性成分的最佳发酵温度。结果表明:提高液体培养温度,灵芝多糖、三萜、多酚、黄酮、总氨基酸含量会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多糖、三萜、多酚、总氨基酸含量在发酵温度为34℃,发酵时间分别为第6、10天,第8、10天时达到最高,比对照分别提高了86.01%、44.91%、52.69%、29.67%。而黄酮却在发酵温度为32℃,发酵时间为第10天时其含量达到最高,比对照组提高了40.38%。该研究初步证实了较高温度发酵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活性成分的含量,这为灵芝活性成分的低成本生产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了有效的提高灵芝(Ganoderma lucidum)菌丝体液态深层发酵合成灵芝三萜的能力,研究了氧载体正十二烷对灵芝三萜发酵的影响.以灵芝三萜浓度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对正十二烷的添加量和添加时间进行初步确定,再利用中心组合设计对灵芝菌丝体液态深层发酵中氧载体正十二烷的添加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发酵的第25.63小时添加29.85 mL/L的正十二烷,灵芝三萜浓度理论值为0.84 g/L,在500 mL摇瓶和5L发酵罐中验证,得到灵芝三萜的浓度分别为0.85 g/L和0.88 g/L,相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578%和398%.  相似文献   

9.
灵芝发酵液体种子培养条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菌丝体生物量为主要指标,结合发酵液多糖含量,研究灵芝发酵液体种子培养的营养因子和非营养因素.结果表明,适宜灵芝G5760菌株发酵液体种子的培养基配方为麦麸粉5%,黄豆饼粉3%,KH2PO40.10%,MgSO40.09%;而优化发酵条件为初始pH5.5,装液量32%,菌种种龄6d,接种量10%,培养时间8~9d.  相似文献   

10.
不同脂肪酸对灵芝液体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硬脂酸、亚油酸和棕榈酸对灵芝液体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供试脂肪酸都能促进灵芝菌丝体生物量的积累;硬脂酸有利于灵芝胞外多糖的产生,在添加浓度为1.0 g/L时,胞外多糖量达到(1 066.74±11.27)mg/L,是对照的3.37倍;亚油酸利于胞内多糖的合成,在浓度为1.5 g/L时,胞内多糖量达到(620.90±7.11)mg/L,是对照的2.56倍;另外,亚油酸还对灵芝胞内三萜和胞外三萜量表现出较强的促进作用,在浓度为2.0 g/L时,胞内及胞外三萜量分别达到(394.23±10.32)mg/L和(551.32±6.22)mg/L,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13和1.12倍;而硬脂酸和棕榈酸的添加则降低胞内和胞外三萜的量.  相似文献   

11.
以白色金针菇为试材,以菌丝体生物量、密度、萌发时间等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及L9(34)正交实验对影响其液体摇瓶培养时的条件因素(培养基的初始pH、接种龄、接种量、摇床转速)进行优化,以实现白色金针菇摇瓶液体菌种高密度发酵。结果表明:适宜的摇瓶培养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 6.5,接种龄102h,接种量10%,摇床转速140r·min~(-1)。在上述条件下,金针菇菌丝体生物量达到17.93 g·L~(-1),密度104.21个·mL~(-1),直径1.35mm,萌发时间8h。  相似文献   

12.
测定了桑树桑黄(Sanghuangporus sanghuang)10个菌株发酵菌丝体的生物量、多糖、黄酮、三萜及多酚含量,并比较其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总还原力,分析活性成分含量与抗氧化能力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菌株SH06发酵菌丝体的黄酮和多酚含量较高,抗氧化能力较强,且黄酮含量与3个抗氧化指标显著相关,表明黄酮是桑树桑黄抗氧化作用的主要活性物质。比较了萘乙酸(NAA)、细胞分裂素(6-BA)、3-吲哚乙酸(IAA)、水杨酸(SA)、脱落酸(ABA)这5种植物激素对菌株SH06液体发酵的影响,发现发酵培养基中添加10 mg·L~(-1)6-BA可将菌丝体生物量及胞内黄酮含量分别提高1.38和1.76倍。  相似文献   

13.
以鲜菌草与灵芝菌丝发酵得到的菌质为试材,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实验对其多糖进行提取,研究了不同的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提取次数对菌质多糖提取率的影响,获得最优化的提取条件;用Fenton体系和邻苯三酚自氧化体系研究了菌质多糖对羟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鲜菌草与灵芝菌丝发酵菌质多糖提取得率的主次因素分别为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g·mL~(-1)、温度100℃、提取时间4h、提取次数3次,以此最佳组合提取鲜菌草与灵芝菌丝发酵菌质多糖时,其得率为4.88%。鲜菌草与灵芝菌丝发酵菌质多糖对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有明显的清除作用,并且随着多糖浓度的增加,清除能力增强,表明鲜菌草与灵芝菌丝发酵菌质多糖对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与多糖浓度有明显的量效关系。通过相关方程可以得到鲜菌草与灵芝菌丝发酵菌质多糖清除羟基自由基的EC_(50)值为0.461mg·mL~(-1),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EC_(50)值为0.864mg·mL~(-1)。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鸡腿菇深层发酵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对菌丝体和胞内多糖产量的影响。对液体培养时间、培养基碳源、培养基氮源及培养基初始pH各单因子进行了实验,结果:培养时间6天、碳源为葡萄糖、氨源为麸皮、初始pH6.0时多糖产量最高。对碳源、氮源、初始pH进行正交实验,确定液体培养基组成:葡萄糖4%、麸皮3%,酵母膏0.5%,KH2PO40.1%,CaCO30.2%,MgSO40.05%,pH4.5。与单因素实验结果有差别。在所试的因素中,pH对菌丝体产量影响较大,氮源对多糖产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
杨从军 《中国蔬菜》2019,1(6):64-69
为提高内生短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brevis)W4 菌株发酵液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的抑菌活性,采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设计相结合,优化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培养基为蛋白胨 2.0%、果糖 1.0%、NaCl 0.25%;最佳发酵条件为初始pH 8.0、接种种龄20 h、接种量5%、装液量50 mL(250 mL 三角瓶)、发酵温度35 ℃、摇床转速150 r·min-1、发酵时间24 h。产生的发酵液稀释25 倍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率达92.8%,比未经优化得到的发酵液提高26.9 个百分点。通过培养基和发酵条件优化,显著提高了短短芽孢杆菌W4 发酵液活性,为进一步提取分离抗番茄灰霉病菌的活性成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以枸杞子为试材,采用超声波-酶协同法提取枸杞子中的总黄酮,通过单因素试验与响应面分析法分析液料比、纤维素酶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酶解pH和超声时间对枸杞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优化得出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超声波-酶协同提取枸杞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液料比20∶1 mL·g~(-1)、纤维素酶添加量1.0%、酶解时间1.5 h、酶解温度51℃、酶解pH 5.1和超声时间21 min,该条件下枸杞总黄酮的提取率为1.3%,与模型的预计值基本相符;枸杞总黄酮具有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对Fe~(3+)还原能力,呈抗氧化活性,并且抗氧化活性与质量浓度呈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7.
灵芝新型固体发酵菌质中活性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秦俊哲  张洁  陈合  陈明 《食用菌》2005,27(1):8-10
以中药渣为主要培养基质,对灵芝新型固体发酵菌质中多糖和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灵芝药渣菌质中多糖含量是子实体中含量的2.4倍,氨基酸总量是子实体中含量的2.64倍,必需氨基酸是子实体中的2.67倍。试验表明:药渣菌质能促进灵芝菌丝生长,发菌快、长势好。从灵芝药渣菌质中提取有效成分,具有原料资源丰富,方法简便,功能成分丰富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内生解淀粉芽孢杆菌X-278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内生解淀粉芽孢杆菌为试材,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通过比较发酵液的生物量及其对棉花黄萎病菌的抑菌活性,对内生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X-278液体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内生解淀粉芽孢杆菌X-278培养基各组分的最佳配比为葡萄糖1.5%、花生饼粉2%、硫酸铵0.5%、碳酸钙0.1%、硫酸镁0.5%、氯化钠0.5%;最佳发酵培养条件为初始pH 7,培养温度34℃,转速180r/min,种龄为24h,装液量150mL/500mL三角瓶,接种量2%,发酵时间为72h。优化后的发酵液中活菌数量达到1.5×1010 CFU/mL,对棉花黄萎病菌的抑菌圈直径为33.4mm。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灵芝(Ganoderma lucidum)AM21菌株菌丝产灵芝三萜的能力,采用响应面法对其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进行优化.首先采用Plackett- Burman设计法对影响菌丝体三萜含量的9个相关因素进行筛选,确定主要影响因子为豆粕粉和山药,然后用最陡爬坡试验逼近2个主要因素的最大响应区域,并通过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确定主要影响因子的最佳浓度.优化后的培养基组成为1.84%豆粕粉,1%玉米粉,1%葡萄糖,0.92%山药,0.5%酵母粉,0.1%麸皮,0.1% KH2 PO4,0.1% MgSO4·7H2O,0.01% VB1.使用该培养基生产的灵芝菌丝体中三萜含量较使用基础发酵培养基生产的高29.13%.  相似文献   

20.
以N6-(2-羟乙基)腺苷[N6-(2-hydroxyethyl)-adenosine,HEA]的产量为评价指标,查氏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分别筛选液体静置发酵的光照、温度、时间、培养基初始pH、装液量和接种量,结果表明:有利于细脚棒束孢(Isaria tenuipes)E3菌株产HEA的发酵条件为黑暗或荧光、黄光,培养温度为25~28℃,培养时间为110d,培养基的初始pH为6.0~7.0,装液量为50%,接种量为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