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葡萄保鲜中的硫伤害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离体葡萄果实接触二氧化硫气体,在发生伤害的情况下,可引起细胞汁液pH的降低和组织质膜差别透性的增加,这种变化在一定范围内与硫伤害程度相关。电导率在伤害出现前有一峰值,而pH值呈较缓的降低趋势。以电导率变化做为细胞功能恢复的参照指标,结果表明“无核白”葡萄比“沙力皮”葡萄有较强的伤害恢复能力。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吐鲁番地区无核白葡萄为对象,于2015—2016年,使用玻片黏着法及田间调查法,观测田间病菌孢子的动态变化,研究无核白葡萄果实腐烂病的发生时期、发生规律,并配合翠泽1 000倍液、50%保倍福美双1 500倍液、30%醚菌酯1 500倍液、30%苯醚甲环唑2 000倍液、80%百菌清1 500倍液进行化学防治。研究结果表明:引起鲁克沁无核白葡萄果实腐烂病的病菌孢子在花前至转色期大发生,成熟期达到峰值,2015年孢子数量为207个·cm-2,2016年孢子数量为427个·cm-2;无核白葡萄果实腐烂在封穗末期(6月底)首次出现,发病率至成熟前达到最高值,2015年为34.75%,2016年为60.21%;一天内孢子发生量在早晨8∶00时最多,均在20个·cm-2以上,下午14∶00和20∶00最少,孢子数量少于5个·cm-2;使用化学药剂在6月中下旬或果实封穗末期连喷(间隔10 d)3次,可以延迟果实腐烂病的发病;使用化学药剂翠泽1 000倍液或30%苯醚甲环唑2 000倍液,能有效防治无核白葡萄果实腐烂病的发生,药效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3.
香梨果实褐变与多酚氧化酶及酚类物质区域化分布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王慧 《干旱区研究》1995,12(2):27-32
在0℃、5℃及土窖中贮藏,香犁组织褐变果皮相对最重,果心次之,果肉不褐变。褐变部位的不均一性与多酚氧化酶活性和酚类物质在果实中分布的不均一密切相关。酶活性及底物含量在果实中的分布为果皮>果心>果肉>。组织的褐变能力直接与底物的含量、酶活性的高低有关。  相似文献   

4.
新疆葡萄糖酸含量与气象条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用了 8个试验点两个葡萄品种 3年的观测资料 ,对葡萄浆果含糖量、含酸量及糖酸比与气象因子进行了相关和回归统计分析 ,得出葡萄糖酸含量与一个地区的热量、日照时数和空气相对湿度有密切的关系。 3个气象因子对无核白和马奶子葡萄含糖量的影响程度是 :相对湿度 >日照时数 >积温 ;对含酸量影响的关键因子是积温。气温日较差在干旱区的新疆不是影响葡萄糖酸含量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5.
采用分根法,通过盆栽试验,以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根系分区交替灌溉条件下灌水量和氮、磷、钾肥用量对番茄果实中有机酸含量的影响。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番茄有机酸含量与水肥因子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在其他因子为中间水平时,番茄果实中的有机酸含量,随灌水量增加呈线性减小趋势;随施氮量增加表现为线性增长;随施磷量、施钾量增加呈开口向下抛物线型变化。交互效应表现为,灌水量与施钾量、施氮量与施磷量对番茄有机酸积累有显著的正交互作用。认为增施氮磷肥会增大番茄果实有机酸含量,合理施用钾肥、减小灌水量也促使番茄中有机酸的积累。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葡萄斑叶蝉在甘肃省河西走廊酿酒葡萄产区的为害情况及其对酿酒葡萄品质的影响,总结出防治措施。通过对该地区酿酒葡萄基地斑叶蝉为害情况的调查,及不同受害程度的葡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酸、单宁、总酚、颜色及叶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的比较,结果表明,同一环境、不同酿酒葡萄品种斑叶蝉受害程度差异较明显。蛇龙珠葡萄受害明显重于其他葡萄品种。同一葡萄品种在不同环境下受害程度存在差异。在防风林网附近、叶幕厚或郁闭度高的区域受害较重,反之受害轻。葡萄斑叶蝉对葡萄果实品质、叶片的影响也较大,为害严重时可导致果实含糖量下降,酸度增高,颜色变浅。同时,影响叶片质量,致使光合作用降低,营养物质积累不足,影响树体正常生长。并提出合理修剪、及时清园、减少中间寄主等农业措施及斑叶蝉发生关键期科学开展化学防治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高原高寒地区日光温室延后栽培红地球葡萄为试材,研究了其在果实膨大期、转色期和成熟期光合特性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物候期红地球葡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变化趋势,有光合午休现象;从果实膨大期、转色期到成熟期,Pn日变化的峰值和均值逐渐降低;膨大期和成熟期Pn午休主要是非气孔限制所致,转色期Pn午休主要是气孔限制引起;日光温室延后葡萄栽培可以极大地提高葡萄WUE,冬季低温季节表现更明显;Chla、Chlb和Chl(a+b)含量均为膨大期>转色期>成熟期,成熟期Chlb表现显著下降;Pn同Chlb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无核白葡萄(Vitis vinifera cv.Thompson Seedless.)果实于成熟季节(7月、8月)采自新疆吐鲁番(折光仪含糖量18%~22%),对采后的健康果实按整穗、带梗果粒、去梗果粒、切伤果及穗轴和果梗在室温(24~28℃)和低温(0~4℃)下的呼吸强度与乙烯合成进行了测定,并对整穗果接种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和Alternaria sp.后呼吸与乙烯释放的变化,进行了对比测定分析。  相似文献   

9.
 无核白葡萄(Vitis vinifera cv.Thompson Seedless.)果实于成熟季节(7月、8月)采自新疆吐鲁番(折光仪含糖量18%~22%),对采后的健康果实按整穗、带梗果粒、去梗果粒、切伤果及穗轴和果梗在室温(24~28℃)和低温(0~4℃)下的呼吸强度与乙烯合成进行了测定,并对整穗果接种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和Alternaria sp.后呼吸与乙烯释放的变化,进行了对比测定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赤霞珠’葡萄在河西走廊不同地区的品质差异,连续3 a在武威、张掖和嘉峪关果园采集成熟期葡萄果实进行品质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及有机酸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张掖地区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24.81%),武威地区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和葡萄果实总酚含量最高(分别为1.34%和24.06 mg·g-1),张掖地区单宁含量最低(5.57 mg·g-1)。张掖地区果实中葡萄糖、果糖、蔗糖的总含量分别达到71.99、70.51、5.61 mg·g-1,显著高于嘉峪关和武威地区;武威地区葡萄果实酒石酸和草酸的含量较高,分别为8.66 mg·g-1和0.32 mg·g-1,显著高于嘉峪关和张掖。‘赤霞珠’葡萄共检测出36种香气物质,其中包括9种醛、9种醇、4种酯、3种酮、2种酚和9种其他类化合物,各地区香气物质的类型及总量均表现为嘉峪关>张掖>武威。整体而言,张掖地区‘赤霞珠’果实品质较好,而嘉峪关地区‘赤霞珠’芳香物质积累较多。  相似文献   

11.
三种叶面肥在新疆两种葡萄上应用效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3种叶面肥对红地球葡萄和木纳格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葡萄不同生育时期喷施螯合氨基酸钙液肥、腐植酸液肥和平衡营养肥,均明显增加了2个葡萄品种叶片叶绿素SPAD值、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还原型Vc含量,显著降低可滴定酸含量。其中红地球葡萄和木纳格葡萄,以连续喷施4次螯合氨基酸钙液肥效果最好:每公顷产量增幅分别为8.50%和17.15%,明显高于其它两喷肥处理,品质也好于其它两喷肥处理。  相似文献   

12.
选取陕西省耀州区3个不同海拔高度(A点1 152 m,B点1 096 m,C点818 m)的葡萄园,对其葡萄与葡萄酒进行了成分分析和感官鉴定.结果表明,各点葡萄浆果含糖量以B点最高,A点最低;含酸量山地高于平地,山地上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糖酸比山地小于平地,在山地上随海拔的升高而递减;单宁含量以B点最高,C点最低.葡萄酒酒精发酵进程无明显差异,发酵趋势基本一致,发酵彻底,残糖均在2 g/L以下.葡萄酒的酒精度、总酸含量及单宁含量的变化趋势分别与浆果含糖量、含酸量和单宁含量相一致.山地葡萄酒的感官质量优于平地,在山地上又以海拔较低处优于海拔较高处.  相似文献   

13.
部分鲜食葡萄品种霜霉病抗性田间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54个鲜食葡萄品种为试材,调查统计不同葡萄品种的霜霉病发病程度、发病速率、落叶率和新梢成熟度。结果表明,不同葡萄品种对霜霉病的抗性存在明显差异,欧美杂种品种群的葡萄对霜霉病的抗性显著高于欧亚品种群;病情指数与落叶率、新梢成熟度呈极显著的相关性,与发病速率之间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有机肥对酿酒葡萄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施用不同有机肥对土壤有机质、酶活性和微生物以及酿酒葡萄产量的影响,采用田间小区设计,以5 a生赤霞珠酿酒葡萄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有机肥对土层0~20、20~40 cm和40~60 cm中土壤有机质、酶活性和微生物的影响。以不施用有机肥为对照(CK),设置沼渣(BR)、羊粪有机肥(SMOF)、牛粪有机肥(CMOF)、猪粪有机肥(PMOF)、牛粪+沼渣有机肥(CMOF+BR)5个处理进行大田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有机肥施用后与CK相比,土壤有机质增加6.79%~44.97%,土壤微生物碳增加19.78%~91.53%,微生物氮增加2.22倍~3.93倍,碱性磷酸酶增加57.78%~512.55%,过氧化氢酶增加53.45%~240.48%,增产15.12%~46.89%。不同土层施用牛粪有机肥相对于其它有机肥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增长8.49%~33.29%;土壤中微生物碳、氮的含量分别增加5.30%~42.46%和6.12%~49.65%;碱性磷酸酶增大8.01%~184.63%,过氧化氢酶增加5.14%~84.27%,脲酶提高25.58%~410.70%,蔗糖酶升高6.00%~107.65%;微生物总数增多5.99%~56.56%。施用牛粪有机肥相比较其它有机肥增产7.08%~27.60%。说明在宁夏地区施用有机肥可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增加微生物的数量,增加土壤酶活性,促进酿酒葡萄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其中以牛粪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Suitable postharvest treatment methods were investigated to improve the color of grape berries. Culture solutions containing jasmonic acid (JA), methyl jasmonate (MeJA), and prohydrojasmon (PDJ) enhanced the skin coloration of grape berries (‘Pione’) harvested at the initial stage of coloration. MeJA vapor treatment under sealed conditions increased anthocyanin accumulation in grape berries (‘AkiQueen’ and ‘Pione’) harvested at the early stage of skin coloration. Furthermore, promoting skin coloration by MeJA vapor treatment was as effective in mature clusters as it was in detached berries. These effects were confirmed in light conditions but not in constant darkness.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postharvest MeJA vapor treatment improved skin coloration in grapes. In addition, postharvest treatment with MeJA was found to have no effect on the endogenous abscisic acid content of grape berry skins. Therefore, we suggest that MeJA vapor treatment can be a useful and labor-saving method for the horticultur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16.
河北坝上风蚀对农田土壤肥力水平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河北坝上地区风多风大,冬春季节降水少,使得大片农田长期处于强烈的风蚀之中.由于地表土壤养分的大量流失,农田土壤生产能力下降,导致荒漠化进程加剧.针对传统和保护性耕作农田土壤及风蚀物养分的变化,研究分析了土壤的风蚀和有机物及养分衰减的定量关系及其衰减的机理.结果表明:风蚀过程是农田土壤退化的重要路径,可以通过风蚀物中有机质和养分的含量估算农田土壤的有机质和养分的损失量.土壤风蚀过程中,保护性耕作比传统耕作可以减少风蚀量62.56%.有机质损失减少31.05%,全氮损失减少29.15%,全磷损失减少32.25%,全钾损失减少66.11%;有机质及养分主要集中在细微的土壤颗粒之中.风蚀对土壤营养物质及有机质的流失高于土壤的流失,风蚀是土壤退化的重要原因,恶化环境的同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可以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防止农田沙漠化和提高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17.
 以霜霉病抗性葡萄品种左优红和感病品种霞多丽为材料,研究硫化氢(H2S)在葡萄应答霜霉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过氧化氢(H2O2)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接种霜霉病菌后,抗性品种左优红和感病品种霞多丽叶片均出现H2S含量的猝发、H2S合成酶基因表达量增加、抗病相关蛋白多酚氧化酶(PPO)和β-1,3葡聚糖酶(Glu)活性显著升高现象;且H2S清除剂次牛磺酸(HT)可以显著抑制霜霉病菌诱导的PPO和Glu活性升高,并导致葡萄的感病率和病情指数显著升高;同时外源H2S可降低两个葡萄品种的感病率和病情指数。说明,H2S是参与葡萄抗霜霉病过程的新的信号物质。受霜霉病菌侵染后,葡萄叶片H2O2含量猝发早于H2S,并且H2O2清除剂抗坏血酸(AsA)可显著抑制霜霉病菌所诱导的H2S含量的上升,而H2S清除剂HT对霜霉病菌诱导的H2O2含量变化影响不显著,推测,H2S作用于H2O2的下游参与葡萄抵御霜霉病过程。  相似文献   

18.
中国四省(区)葡萄根围螺旋线虫种类记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描述了采自陕西、山东、广西、宁夏 4省 (区)葡萄根际的 6种螺旋属线虫 :双宫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 dihystera)、外异螺旋线虫 (H exallus)、双角螺旋线虫 (H .digonicus)、H .digitiformisH .platyurusH .multicinctus。其中后 4种螺旋线虫均为我国葡萄上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