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番茄品种"金冠5号"为试材,在人工气候箱对坐果后的番茄植株进行昼夜温差(DIF)处理,设置25℃日平均温度下5个昼夜温差水平,即-18℃(16/34,昼温/夜温,℃,以下同)、-12℃(19/31)、0℃(25/25)、+12℃(31/19)、+18℃(34/16),研究昼夜温差对番茄干物质分配在果期各阶段的影响,并构建综合了昼夜温差、辐射和热效应的干物质分配动态模拟模型。结果表明:与零昼夜温差处理相比,+12℃DIF使根和叶的干物质分配比例降低,茎和果实的干物质分配比例增加;+18℃DIF使叶干物质分配比例增加,而使果实干物质分配比例减少。而负昼夜温差使根、叶的干物质分配比例增加,茎、果实的干物质分配比例降低。不同昼夜温差处理下,根、茎、叶的干物质分配比例均与坐果后的累积辐热积呈指数递减关系,而果实的干物质分配比例与坐果后的累积辐热积呈Logistic模型递增关系,通过拟合昼夜温差值与指数模型和Logistic模型参数的数量关系,得到昼夜温差对根、茎、叶、果的干物质分配比例影响的模拟模型。经独立试验数据检验表明,模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红光、蓝光(8∶1)组合的LED灯补光对日光温室栽培杏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补光处理后金太阳、凯特杏单株开花数、坐果率、单果重、单株结果数、单株产量、果实纵径、果实横径,以及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均明显高于不补光处理。该LED灯补光方法在甘肃省定西地区杏树反季节栽培中提高杏产量、改善果实品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袁小康 《北方园艺》2018,(12):67-72
为研究昼夜温差对果实膨大期番茄光合作用和PSⅡ光化学活性及能量耗散的影响,在人工气候箱对果实膨大期番茄进行昼夜温差处理,设置25℃日平均温度下5个昼夜温差(DIF)水平,即-18℃(16℃/34℃)、-12℃(19℃/31℃)、0℃(25℃/25℃)、+12℃(31℃/19℃)、+18℃(34℃/16℃)。结果表明:正昼夜温差使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猝灭系数(qP)等增大,但其均在+18℃DIF处理下低于+12℃DIF处理,且随负昼夜温差的增大而减少。昼夜温差也影响了PSⅡ能量耗散机制,非调节性能量耗散Y(NO)、调节性能量耗散Y(NPQ)和光量子过剩程度(EPD)在负昼夜温差下增大,在正昼夜温差下减少。正昼夜温差促进光合作用,而负昼夜温差抑制光合作用,并导致一定程度光抑制,光合速率在负昼夜温差下下降主要是非气孔限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4个鲜食番茄品种为试材,测定番茄的14个农艺性状,采用相关分析、灰色关联度和多元回归分析法,研究番茄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及与番茄产量的关系,为筛选番茄品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番茄产量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94 2**,产量与株高、始花节位、平均坐果数、果实纵径、平均单株结果个数和果形指数呈不显著的正相关;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番茄的各性状与产量间的关联度为生育期果实横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单株坐果数株高始花节位果肉厚度心室数量平均单株产量平均单株结果个数果实纵径茎粗果形指数;多元线性回归表明,影响番茄产量的性状是单株产量和平均结果数;试验表明,平均结果数和单株产量是影响番茄产量的关键性状。  相似文献   

5.
芸苔素内酯对紫香无核葡萄果实基本特征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芸苔素内酯对果实基本特征指标的影响,以紫香无核葡萄为试材,使用不同浓度(CK、T1 0.5 mg/L、T2 1.0 mg/L、T3 1.5 mg/L)的芸苔素内酯在开花后3次处理葡萄果穗,测定果实发育过程中的坐果率、纵径、横径、纵横径之比、以及平均单果重、平均穗重等指标。结果表明:随着芸苔素内酯浓度的升高,葡萄果实纵径和横径、纵横径之比、平均穗重和平均单果重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芸苔素内酯处理对葡萄果实纵径和横径的影响均为T2T1T3CK,对纵横径之比的影响依次为T2T1CKT3,平均单果重为T2T1T3CK;0.5 mg/L的芸苔素内脂对平均穗重的影响最明显,总体上,1.0 mg/L的芸苔素内酯对葡萄果实纵径和横径、纵横径之比和平均单果重的影响最明显。  相似文献   

6.
主要性状:果实经济性状味帝中李基因5%,杏基因25%。果实圆形或近圆形。果实纵径4.9~5.5cm,横径4.8~5.6cm,平均单果质量83g,最大单果质量116g。成熟果实果皮浅紫色带有红色斑点。果肉鲜红色,质地细,黏核,粗纤维少,汁多,味甜,香气浓,品质极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19%。耐贮运,常温下可贮藏15~20d(天),2~5℃低温条件下可贮藏3~5个月。栽植第2年结果,结果株率100%, 单株产量8~12kg。第3年单株产量13~19kg。  相似文献   

7.
夜间温度对薄皮甜瓜果实膨大及多胺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探讨果实内源多胺对温度胁迫的响应及其与果实膨大之间的关系,以薄皮甜瓜(Cucumis melo L.)'玉美人'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夜间温度对果实膨大及内源多胺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2 ℃处理的单果质量、果实横径、纵径最大,其次是15 ℃处理,18 ℃处理的单果质量、果实横径、纵径显著低于15 ℃处理,而9 ℃处理又显著低于18 ℃处理。从果实多胺含量变化情况看,除精胺外,果实总多胺、亚精胺、腐胺均随着果实的发育而减少,但不同夜温处理间存在差异,在夜温处理6 d内的果实快速膨大期,腐胺、亚精胺、精胺和总多胺含量均是9 ℃夜温处理显著低于12 ℃、15 ℃和18 ℃处理,18 ℃处理又显著低于12 ℃和15 ℃处理,而15 ℃和12 ℃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腐胺、亚精胺、总多胺含量与单果质量增长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这些结果说明夜间温度对薄皮甜瓜果实膨大的影响可能与多胺含量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秋番茄种植水平,丰富品种资源,在上海市金山区种植4个品种番茄,鉴定秋番茄早熟性、生长势、抗病性、丰产性、商品性和市场价值,为其在长江流域的推广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浦粉7号早熟,可通过整枝有效降低病毒病发生率,单株坐果6个、采收2穗果,扁圆果、果色好;果实纵径最小,为5.88 cm;果实横径较大,为7.81 cm;单果质量为315.74 g,丰产性较好,口味酸甜适中,表现优良,值得推广示范。  相似文献   

9.
苦瓜产量与品质性状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10个苦瓜高世代自交系为试验材料,采用NC-Ⅱ设计配制25个杂交组合,分析了12个数量性状的配合力、遗传力。结果表明:自交系W-001是个提高杂一代果实产量和贮运性的理想亲本,W-002是个提高杂一代果实品质的理想亲本,自交系A-001对提高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实硬度、边部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具有重要的作用,是表现较好的父本。在12个性状指标中,各性状广义遗传力大小为:边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硬度>果实纵径>干物质含量>维生素C含量>果形指数>单株结果数>有机酸含量>果肉厚度>节间距>单果质量>果实横径,各性状狭义遗传力大小为:边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单株结果数>节间距>维生素C含量>果实纵径>干物质含量>单果质量>果形指数>果实硬度>有机酸含量>果实横径>果肉厚度。  相似文献   

10.
越冬栽培番茄在低温弱光的生长环境下,常发生落花落果问题,施用外源激素可有效防治落花落果,选取4种外源激素为试材,以大果型、小果型2个番茄品种为研究对象,分别配制3种浓度对番茄进行蘸花处理,研究不同浓度激素对番茄坐果率、畸形果率及番茄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以期筛选出较适合的外源激素及其适宜浓度。结果表明:整体上,对于小果型番茄,15mg·L~(-1)番茄灵理处的第3、4、5、6穗果的坐果率均较高,对于大果型番茄,各处理间第3、4穗果的坐果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整体上以20mg·L~(-1)的2,4-D、15mg·L~(-1)的番茄灵处理的坐果率较高,15mg·L~(-1)的番茄灵、15mg·L~(-1)的新保花保果乐处理的畸形果率为零。在大果型中,15mg·L~(-1)番茄灵处理的果实横径和纵径较大,10mg·L~(-1)的丰达处理果形指数较大,接近于椭圆形。小果型番茄果实横、纵径和果形指数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20mg·L~(-1)2,4-D处理的大果型番茄产量较高,667m2产量为4 548.33kg,15mg·L~(-1)番茄灵处理的小果型产量较高,667m2产量为2 992.53kg。  相似文献   

11.
以Grodan新岩棉基质为对照,研究了使用1年和2年的岩棉基质对番茄生长、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岩棉栽培基质重复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使用2年的岩棉基质对番茄植株长势及产量具有显著影响,表现为植株株高降低、叶片数减少,果实纵径、果实横径、坐果数、单株产量及折合单位面积产量均显著低于对照;而使用1年的岩棉基质对番茄植株长势、产量无显著影响,番茄糖酸比增加,VC含量提高,风味较佳,有利于提高果实风味品质,可以再次利用。  相似文献   

12.
加工番茄农艺性状与番茄红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了加工番茄19个品种或杂交组合的10个农艺性状对番茄红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性状对番茄红素影响的大小依次为,干物质含量可溶性固形物总酸总糖果形指数果实横径单株产量果实纵径单果重果肉厚。干物质、可溶性固形物、总酸、总糖等性状是影响番茄红素含量的主要因素,在选育高色素加工番茄品种时应关注这些性状。  相似文献   

13.
1主要性状1.1果实经济性状味帝中李基因75%,杏基因25%。果实圆形或近圆形。果实纵径4.9~5.5cm,横径4.8~5.6cm,平均单果质量83g,最大单果质量116g。成熟果实果皮浅紫色带有红色斑点。果肉鲜红色,质地细,黏核,粗纤维少,汁多,味甜,香气浓,品质极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19%。耐贮运,常温下可贮藏15~20d(天),2~5℃低温条件下可贮藏3~5个月。栽植第2年结果,结果株率100%,单株产量8~12kg。第3年单株产量13~19kg。1.2植物学特性一年生枝青绿色,新梢绿色有光泽,皮孔小而密,主干及多年生枝青灰色,节间长2.2cm。叶柄长1.2cm,叶片椭圆形,暗绿…  相似文献   

14.
以野原2号为砧木,春棚1号为接穗,当砧木5片真叶期、接穗4片真叶期时,采用双断根嫁接方法进行嫁接,探究双断根嫁接对番茄生长及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嫁接可以显著提高番茄植株长势和产量,对果实中VC、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影响不大。与常规砧木未断根的嫁接相比,双断根嫁接显著提高番茄植株生长后期(坐果期、采收期)的株高及茎粗,显著提高了产量;2种嫁接方法的果实横径、纵径及单果质量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通过研究不同肥料对早熟梨产量、果实品质及树体生长的影响表明:不同肥料对幼树生长、坐果率、单果重和品质都有较大的影响。施用氮、磷、钾配合的洋丰复合肥比单施其他肥料明显促进幼树的生长,果实纵径和横径增长较快;施用有机肥和洋丰复合肥的果实固形物、总糖和Vc含量最高。因此,生产早熟梨,施肥上应以有机肥为主,再施以适量的氮、磷、钾配合的复合肥,有利于全面提高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6.
[HT5”K]湘早优1号是以B02-1为母本,以B18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极早熟苦瓜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势强,第1雌花着生于主蔓第6~8节,主蔓雌花节率高,连续坐果能力强。果实直圆筒形,果皮绿白色,果实纵径30~35 cm,横径6~8 cm,单果质量550~650 g,每667 m2产量4 200 kg左右,适宜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温室、大棚或露地早熟栽培。  相似文献   

17.
以2010~2012年间选配的28个加工番茄强优势杂交组合为试材,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加工番茄9个植株性状与7个果实性状以及产量间的相关性,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单株产量与单株结果数、有效侧枝数、单株总花序数、单株总花朵数、单株坐果率等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单株结果数与单果重、果实横径、心室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负相关关系,但相关性不显著。主成分分析显示,前5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81.11%,其中第一主成分的贡献最大,贡献率为33.19%,因此,在新疆加工番茄高产育种中,应更加重视有效侧枝因子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三个品种枣树果实生长、产量和品质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8a生盛果期矮化密植的梨枣树、骏枣树和赞皇枣树为试材,对3个枣树品种的生长、产量和品质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个枣树品种果实的生长发育类型均属于较为典型的"双S"型。果实纵径以骏枣最大,赞皇枣最小;果实横径以梨枣最大,骏枣最小;单果重以梨枣最大,赞皇枣最小;单株产量以梨枣最大为8.427kg/株,骏枣最小为4.368kg/株。梨枣的含糖量最高;骏枣的含糖量最低。经过综合比较发现梨枣的果实产量、品质最好,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19.
枸杞种质资源果实数量性状评价指标探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对60份枸杞品种(种质)资源果实的平均单果质量、果实横径、果实纵径、果实纵径/横径、果肉厚度、果柄长等6项数量性状指标进行研究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6项指标均存在18%以上的变异系数,其次数分布图均为正态分布。根据分布状况,提出5级分级指标和参照品种,其中3级作为中间级,是概率分布最高的范围。每个性状的每个等级有1~2个参照品种,一般选择育种者公认或广泛栽培的品种。该项研究为枸杞种质资源描述系统数量化、规范化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日光温室番茄果实鲜重与横纵径数学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日光温室内对长季节栽培的番茄进行破坏性取样及活体定株观测,确定番茄果实鲜重与横纵径间的关系及果实干物质含量。结果表明:番茄果实鲜重与横径、纵径的三次方均呈线性关系,未成熟果果实鲜重与横径、纵径的关系分别为M=0.441×w3和M=0.735×h3;成熟果果实鲜重与横径、纵径的关系分别为M=0.446×w3和M=0.662×h3;夏季和冬季果实横径膨大生长速率分别为0.191cm/d、0.138cm/d;夏、冬季果实纵径膨大生长速率分别为0.131cm/d、0.114cm/d,夏季果实膨大速率高于冬季;温度变化对果实干物质含量形成无明显影响,未成熟果实的干物质含量比成熟果实的稍偏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