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珍稀濒危植物掌叶木的开花生物学特性与繁育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野外观察、杂交指数估算、授粉特性分析及人工控制授粉试验等方法对珍稀濒危植物掌叶木(Handeliodendron bodinieri)开花生物学特性和繁育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掌叶木每年开花1次,花期在4月下旬到5月中下旬,开花的起止时间及花期的长短受当地气候影响较大;(2)花多为假两性花,即形态上为雌、雄蕊完整的两性花,而功能上为雌、雄蕊选择性败育形成的单性花,偶见雌、雄蕊可育的真两性花植株;单性花通常雌、雄异株,且雌株较雄株少,花序较雄株短5.6 cm,花期也较雄株短2周左右,雄株花序上偶尔见雌花单花;(3)单花经历萌动、露白、展开、盛开、凋落5个阶段,历时5 ~ 6 d;雄花从萌动到开花1 d的花粉活力高达90.5%,开花2 d后活力显著下降;雌花柱头在展开前部分具可授性,展开后1 ~ 3 d均具可授性,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重叠;(4)雄花单花花粉量为51 461个,雌花单花胚珠数6,花粉胚珠比(P/O)为8 577,杂交指数为4,结合人工授粉、套袋、套网和自然授粉坐果率判断,掌叶木繁育系统为专性异交,传粉过程需要传粉者,可能存在无融合生殖。(5)掌叶木花性别分化复杂,可孕花数量较不孕花少,可育雌、雄蕊存在较大的空间隔离,加之不稳定的传粉环境,可能是其濒危的重要生殖生物学原因。  相似文献   

2.
从单穗、单株和植株群体三个方面调查分析了石硖龙眼的雌雄花开花特性,结果表明:石硖龙眼的雌雄花交替开放顺序是雄—雌—雄,植株群体的花期和雌雄花开放相遇时间比单穗和单株的长,更有利于授粉受精;雌花在开花后18~22d为落花高峰期,雄花在开花后10~14d、14~18d和18~22d分别出现3个落花高峰。开花后25~41d落果最多,出现第1个落果高峰,50~65d出现第2个落果高峰。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海南省30个不同荔枝优株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荔枝优株花药数、花药散粉量、花粉形态特征和花粉萌发率,发现不同荔枝优株单花花药数、散粉量、形态及花粉萌发率不同;以紫娘喜、白糖罂、妃子笑等3个海南主栽荔枝品种为研究对象,研究了5个花期及3种不同类型花的花药散粉量和花粉萌发率,发现从雄花的铃铛花期至完全开放阶段(花药变褐之前)的花粉散粉量和萌发率最高。这为荔枝杂交育种父本的选择、花粉的收集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骏枣、贡枣、铃枣为试材试验表明,骏枣的坐果率较高,铃枣较低,主要与完全花的比例有关。枣花粉发芽要求温度高,单花开放时间及花粉寿命短,是易落花的原因之一。柱萎期高IAA低ABA,盛花期高可溶性糖则坐果率较高;枣的落果发生在花后10~30d,花期大枝中部环剥,可提高坐果率。  相似文献   

5.
1 引起桃树落花落果的主要因素1 1 品种间差异 不同的品种 ,其坐果能力差别较大 ,一般南方硬肉桃、水蜜桃坐果率较高 ,而北方硬肉桃、水蜜桃的坐果率较低 ,此外有些品种雄蕊退化 ,自花不实 ,落果多 ,如深州水蜜桃、佛桃等 ;有些品种坐果率较高 ,如绿化 9号 ,庆丰等 ;有些品种坐果率较低如大久保等。1 2 不能正常授粉 如深州水蜜、冈山白等品种 ,由于雄蕊不能产生花粉或花粉发育不良 ,自花不实 ,而引起大量生理落果。1 3 春季开花期遇低温 桃树花期对低温的抵抗力最弱 ,当遇低于 0℃以下的气温或晚霜时 ,极易受冻害 ,而引起落花。1 4…  相似文献   

6.
为了抵御霜冻等自然灾害对杏树开花的不良影响,杏花期通常喷施硼肥以保花保果.为明确杏树花期喷硼对防治霜冻和保花保果的作用,本试验研究了不同花期喷施不同浓度硼肥对坐果率、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花中期喷施0.2%四硼酸钠(A2B2)的坐果率、品质和产量最高,其落花落果晚期(6月1日)坐果率、采收期的单果质量、可溶性...  相似文献   

7.
果树只开花不坐果或坐果很少,主要原因是:(1)有的果树自花不实或结实率很低。(2)晚霜、大风或药害引起的落花落果。杏树在开花和幼果期遇有0℃以下的低温,低温之后又有大风,树上剩下的果实很少。大多数果树在花期和幼果期对有机磷反应敏感,花后20天内喷0.1%以上浓度的乐果,李树会产生严重落果。(3)树体贮藏营养不足,致使花器发育不良,受精作用受阻,致使落花落果。(4)有些果树,如葡萄在花期营养生长过旺,与花器、幼果争夺营养引起花果脱落。针对以上原因,可采用以下防治措施:一、对自花不实或结实率低的果树必须配置授粉树。一般主栽品种与授…  相似文献   

8.
定点观察毛茛铁线莲的开花物候、开花动态、单花的功能形态特征、花粉活性、访花昆虫的种类及频率,利用去雄、套袋、人工授粉对毛莨铁线莲结实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与调查.结果表明:(1)毛茛铁线莲10~11月开花,单花花期为14~18 d.(2)在散粉当天,花粉活性及柱头可授性均最高,随开花时间的延长,柱头可授性及花粉活力逐渐降低.(3)自然结实率、自花结实率和异花结实率差异显著,其中异花结实率最高.  相似文献   

9.
<正>枣树是多花树种,花期长,花量大,但坐果率很低,一般高产树成熟果数仅占花蕾开放总数的1%~2%。1落花落果原因1.1花期低温、阴雨枣树是喜温树种,开花时要求较高的温度,花期要求温度24~25℃,花粉发芽以气温24~26℃、空气相对湿度70%~80%为宜,若花期气温偏低、遇阴雨天气会影响枣花正常开放和授粉受精,造成枣花败育和呕  相似文献   

10.
苹果花果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提高坐果率技术1.1萌芽前追肥由于开花坐果需要消耗掉大量的贮藏营养,如果花期营养贮藏量不足,就必然造成落花落果。在萌芽前30d,采用穴施追肥,以氮为主,盛果期树施尿素1-1.5kg/株,初果树0.5-0.8kg/株,幼树0.2-0.3kg/株,追肥后灌水覆土。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因栽培效益较高,陕西关中东部枣树发展较快,栽培面积约4万hm2,以冬枣、梨枣为主。枣树落花落果非常严重,常常是满树花半树果,重者只见花不见果,严重影响种植效益。如何提高枣树坐果率已成为枣树丰产栽培的关键技术环节。1发生情况据在陕西关中东部枣树面积较大的大荔县调查,枣树落花落果有两个高峰期,第1次在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终花期,落花率90%以上;第2次在6月下旬到7月上旬幼果膨大初期,落果率45.8%。同时,枣缩果病也可以导致部分落果。可见枣树虽开花多,但落花落果严重,通常坐果率仅为1%~2%。2原因分析1)水分不足。枣树生长前期…  相似文献   

12.
1 枣树落花落果的原因1 .1 内源生长激素不足 胚组织产生的赤霉素不足 ,影响子房、蜜盘细胞的正常分裂 ,难以形成幼果。1 .2 生长与结果营养竞争的矛盾突出 枣树从发芽到开花坐果 ,既进行营养生长 ,又进行花芽分化、开花坐果 ,需消耗大量的营养。但此时树体光合能力差 ,养分贮存有限 ,生长与结果争夺养分 ,造成落花落果。1 .3 花量过大 ,营养消耗多 枣树花量大 ,开花消耗大量养分 ,而树体营养不能满足需要 ,导致落花落果。1 .4 花期土壤干旱、气候干燥 据测定 ,枣花期耕作层2 0~ 40 cm含水量低于 1 2 %或遇到旱情、干热风 ,便发生…  相似文献   

13.
以泰山红石榴为试材,研究树体贮藏营养水平及在叶片转色期前至果实转色期后20天追肥灌水,对石榴坐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高的树体营养贮藏水平有利于坐果,特别是有利于头批花的坐果;叶片转色期前和果实转色期后20天追肥灌水,可显著提高坐果率;花期至幼果转色前追肥灌水会导致大量落花落果;二批花开花前疏除全部不完全花,对提高坐果率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4.
枣树是多花树种,但落花落果严重。枣树自然坐果率仅0.4%~1.6%。落花落果的原因是:树体营养不足,花器官发育差,花期干旱,限制花芽萌发,从而导致受精不良。为了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应在加强肥水,树冠及病虫害管理的基础上,认真做好花期管理,以提高坐果率。  相似文献   

15.
枣树花期开甲可暂时集中树体营养物质用于开花坐果,能有效解决因养分不足引起落花落果问题。1开甲时间应在枣花开到50%左右时进行,过早坐果率低,影响产量,过晚坐果率虽然高,但生长期短,枣果单  相似文献   

16.
柑橘保花保果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橘开花多.着果少。柑橘所开的花.绝大部分在开花期和果实发育过程中脱落.其坐果率一般仅1%~5%.柑橘落花落果有一定的规律,除花蕾发育不全的弱花、畸形花在花期大量脱落外.幼果由于生理原因而脱落。柑橘生理落果大体有两次明显高峰期:  相似文献   

17.
<正>1树液流动至开花前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此时结合追肥进行灌溉,可提高坐果率。但开花期水分过多,会引起大量落花落果,除非土壤过于干燥,否则花期不宜浇水。  相似文献   

18.
核桃存在雌雄异熟现象,某些品种同一株树上,雌雄花期可相距20多天,花期不遇常造成授粉不良,严重影响坐果率和产量,此外,由于受不良气象因素,如低温、降雨、大风、霜冻等的影响,雄花的散粉也会受到阻碍,在这些情况下,人工辅助授粉可显著提高坐果率,即使在正常气候条件下,人工辅助授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以福建省平和县特色柑橘品种琯溪蜜柚为实验材料,进行不同分级花的形态和落花落果的养分含量及其脱落损耗的养分定量化研究,以期为蜜柚开花坐果期的养分管理和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平和县坂仔镇优势种植区选取盛果期琯溪蜜柚(8~15年生),分别开展不同分级花(Ⅰ-Ⅴ级)的形态、生物量、养分浓度特性以及落花落果的动态收集、生物量和养分损耗定量化研究。【结果】琯溪蜜柚花的长度、宽度、长宽比、鲜质量、干质量及含水量特性均随花发育进程(从花蕾到开花,即Ⅰ至Ⅴ级)的增加而显著增加,除开花期(Ⅴ级花)的长宽比接近1.0最小外,且不同分级花的鲜质量增加高于干质量,而开花前花的长度增加高于宽度。同时,不同分级花的养分含量间也差异显著,表现为氮(N)、钙(Ca)和硼(B)含量随琯溪蜜柚花器官生长发育进程而逐渐下降,钾(K)含量则逐渐上升,磷(P)、镁(Mg)、铁(Fe)、铜(Cu)和锌(Zn)含量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而锰(Mn)含量在各分级花间的变化不显著。另外,琯溪蜜柚开花坐果期的单株落花数、落果数及其生物量分别为2080个、1264个和636.8 g,且均在盛花后41 d达到峰值;定量化落花落果养分损失揭示,单株琯溪蜜柚大中量元素N 21.6 g、P 2.2 g、K 7.7 g、Ca 2.6 g和Mg 1.3 g以及微量元素Fe 36.4 mg、Mn 21.6 mg、Cu 7.5 mg、Zn 33.2 mg和B 28.7 mg被损耗。【结论】基于琯溪蜜柚花生长发育的养分需求和落花落果养分损失特性,生产中应重视开花坐果期的养分管理,探索花量控制措施,及时补充损失的养分。  相似文献   

20.
1.1 人工授粉 杏树落花落果严重,其主要原因是授粉不良。杏树是虫媒花,花期只要有昆虫活动,一般可保证授粉坐果。但花期如遇低温、阴天、降雨或大风等不良气候,昆虫活动受阻,即影响授粉。实践证明,施行人工辅助授粉可比自然授粉提高坐果率3~4倍。人工授粉宜在盛花期进行。在杏树开花前,从花期相近的多个授粉品种树上采集含苞待放的边花,在室内用两手各拿一朵花相对摩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