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固化沙主动蓄热后墙日光温室的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西北地区地域广阔,沙土资源丰富,该试验设计了一种新型日光温室后墙结构,以固化沙为温室的主要墙体材料,墙体中分层安装有带通道的混凝土预制板,白天通过风机将温室内热空气主动蓄积到墙体内,夜晚将墙体内热空气主动释放到温室内,从而增强温室的保温性能,并对其温光性能进行了试验分析。选取冬季典型晴天(2016-01-24、2016-02-10)、阴天(2016-01-16、2016-02-20)和雪天(2015-12-11)的试验数据,分析了固化沙主动蓄热后墙日光温室与普通苯板砖墙日光温室室内光照度、温度及墙体内部温度的差别。结果表明:固化沙主动蓄热后墙日光温室与普通苯板砖墙日光温室相比,光照度没有明显差异;室内平均温度在典型晴天提高了1.7℃,典型阴天提高了2.5℃,典型雪天提高了2.4℃。固化沙主动蓄热后墙日光温室墙体内部温度恒定区域处于740~1 000mm、蓄热层厚度超过740mm,其中固化沙蓄热厚度超过了620mm、蓄热层厚度和蓄热能力均大于普通苯板砖墙,表明该温室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适合进一步在西北多沙土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2.
基于二维传热过程的戈壁日光温室热环境模拟及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南疆戈壁石砌筑日光温室热环境动态变化数值模型,更好地分析和评价戈壁日光温室蓄热保温性能,为优化温室设计与建造提供重要依据。结合工程热物理和温室环境工程等理论,构建戈壁石日光温室墙体和土壤二维传热的动态数值模型,并通过在南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戈壁石砌筑日光温室的室内、墙体以及土壤进行多点、连续温度采集,与模拟结果进行比较,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实测数据与模拟结果相关性分析显示,连续5d模拟得到的室内空气、墙体表面以及土壤表面温度与实测数据呈现相同的变化规律,相关系数均在0.9以上,且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平均绝对误差在1.2~2.3℃范围内。表明所建的二维传热模型能较准确地模拟和预测戈壁石砌筑的日光温室内空气温度、墙面和土壤表面温度的变化规律,可以为该种类型温室的热环境及保温性能评估提供有效地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吐鲁番日光温室冬季温度变化规律及保温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吐鲁番地区日光温室为研究对象,针对日光温室的保温性能,研究冬季温室温度变化规律,以期为设施葡萄栽培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为提高温室保温性能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吐鲁番日光温室内的温度随着温室外温度变化而变化,散热比较快的位置是温室的前坡及中间的棚膜处,而三面墙体相比较,温室入口处的温度变化速率最大,热散失最快,后坡墙体温度保持最好,热散失相对较慢。  相似文献   

4.
以单层膜红砖、双层膜棉被、双层膜复合墙体的温室为试验温室,采用内环境测定比较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类型日光温室对其内部环境的影响,以期对寒地日光温室使用和建造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单层膜温室保温性能不如双层膜温室,但单层膜红砖温室的蓄热能力强于双层膜棉被温室,复合墙体比棉被墙体、红砖墙体保温性能强。冬季4号双层膜温室较27号单层膜温室(CK)最低温度高12.85℃,降温速度较单层膜温室高0.47℃·h-1。4号、2号双层膜复合墙体的相对湿度小于27号单层膜红砖温室(CK),9号双层膜棉被温室的相对湿度高于27号单层膜红砖温室(CK);双层膜温室透光率均比单层膜高。综上,前屋面采用双层薄膜覆盖、后墙体使用复合材料均可提高温室保温性能。  相似文献   

5.
韩云全  陈超  管勇  李琢  凌浩恕 《中国蔬菜》2012,1(18):99-105
为改善日光温室作物的生长环境,将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相变畜热技术研究团队研制的复合相变蓄热墙体材料应用于种植番茄的日光温室北墙内表面。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种植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采用了复合相变蓄热墙体材料温室内的番茄,在整个生长过程中的形态指标始终好于未采用复合相变蓄热墙体材料的温室,而且前者的果实大,产量大幅提升。从温室北墙内表面温度、耕作层土壤温度、有效积温以及复合相变墙体蓄放热能力等方面,定量地评价了复合相变蓄热墙体对改善日光温室作物生长热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设计的8 m跨度土墙体和空心砖墙体日光温室为试材,采用观测温室各部分结构、建造和折旧成本、内外温差对比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结构温室对使用成本、保温、抗风害和防雨性能的影响,以期找到适宜该地区反季节蔬菜生产应用的新型日光温室结构。结果表明:设计的8 m跨度的土墙体和空心砖墙体温室的保温、抗风害和防雨的能力均很强,适宜在当地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兰州地区日光温室北墙体长度变化对温室热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兰州地区日光温室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日光温室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以北墙体阴影率和温室日放/蓄热量比值以及累积日有效积温等为评价指标,分析了不同天气条件下温室长度变化对温室内热环境的影响,以期探究日光温室北墙体长度的变化对温室热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日光温室东墙和西墙在北墙会造成阴影,以13:00时为中心呈对称的关系,保温被开启与关闭时刻的阴影率最大,随着温室墙体长度的增加,其阴影率逐渐减小。在改变温室北墙体长度,而温室其它结构参数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兰州地区日光温室的日放/蓄热量比值与太阳辐射强度及北墙体长度呈非线性关系;当日放热量等于日蓄热量时,确定温室北墙体适宜长度为89.4~102.5 m;累积日有效积温与北墙体长度呈幂函数关系,北墙体长度越大,其累积日有效积温越低。  相似文献   

8.
日光温室瓶胆式相变墙体热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墙体作为日光温室中保温蓄热的集合体,对温室的热环境至关重要。现通过对瓶胆式相变墙体热工参数的计算,研究了该新型墙体的保温蓄热性能,并将其与复合砖墙、土墙的热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瓶胆式相变墙体的保温蓄热性能和技术经济水平总体上优于复合砖墙和土墙,适合在日光温室中使用。  相似文献   

9.
新型砾石蓄热墙体日光温室性能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一种新型结构的蓄热墙体日光温室,该温室墙体以砾石为主要材料,由铅丝网笼固定,砾石之间的缝隙可以加强热空气的流动,从而增强墙体的蓄热性能,分析研究了新型砾石墙体结构日光温室与普通砖墙日光温室室内光照强度、温度及墙体内部温度的差别。结果表明:新型砾石墙体结构日光温室与普通砖墙日光温室相比,光照强度没有明显差异;室内平均温度在典型晴天提高了4.0℃,典型阴天提高了5.0℃,典型雪天提高了3.2℃;墙体内部温度均有提高,其中距离内表面40cm处最为明显,在晴、阴、雪天分别平均提高9.8、6.4、4.8℃。试验表明砾石适宜作为日光温室墙体蓄热材料,保温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西北非耕地石砌墙下挖型日光温室建造施工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西部地区大面积非耕地现状及当地生产实际,设计出一种保温性能好、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强、便于集中规划搭建、使用寿命长的非耕地砂石墙下挖型日光温室,并在温室结构参数、墙体建造、钢架制作、温室搭建、配套设施等方面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11.
针对宁夏干旱区槽式温室内环境日变化进行初步研究,通过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供温室娃娃对宁夏干旱区槽式日光温室结构及极端低温条件下内部光照强度、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露点温度、土壤温度等环境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对内环境日变化曲线比较可知,此种温室结构均介于日光温室与塑料大棚之间,但其性能则类似日光温室,且温度方面性能低于日光温室,尤其是最低温时仅为日光温室的30%;比较3种跨度槽式温室内环境可知,12m优于10m,10m优于8m。在最低温度等极限条件(覆盖保温被条件下,短时间段内10℃空气温度0℃,8℃土壤温度3℃)能够满足韭菜等喜凉叶菜周年生产的需要,同时可进行果菜类蔬菜早春或秋延后栽培,填补日光温室和常规拱棚栽培之间的空档,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在宁夏中部干旱带、地下水位低于3m的地区较适宜推广。  相似文献   

12.
日光温室钢架组合墙体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墙体作为日光温室的主要承重构件,对温室的结构安全稳定至关重要.现提出了一种适于日光温室的新型钢架组合墙体结构,研究了该墙体的结构承力和稳定性分析方法.并以目前温室中常用的几种规格的矩形钢管作为梁和立柱,对其结构性能进行了计算比较.结果表明:以80 mm×120 mm×3.0mm的矩形钢管为梁、150 mm×150 mm×5.0mm的矩形钢管为立柱的组合结构是安全又经济的结构构件.  相似文献   

13.
河西走廊戈壁法兰墙体日光温室建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兰墙体日光温室是甘肃河西戈壁地区主要推广的一种温室类型,该种温室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建造、成本较低、设施安全等特点。该文介绍了此种温室的主要结构参数、建造基础,并从墙体建造、骨架材料、配套设施等方面总结了建造技术。  相似文献   

14.
日光温室是中国农业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后墙围护结构作为温室主要构件,其热工设计不仅影响内部温度环境,而且对温室大棚的生产效益有直接影响。该研究首先介绍了山东地区9种不同构造类型的温室墙体,通过建筑围护结构传热效果,分析了9种温室墙体的热阻、墙体材料比热容、墙体材料蓄热系数及惰性指标对温室大棚温度环境的影响;其次选择陶粒混凝土组合成新型墙体,进而分析墙体热物性特征,与9种典型日光温室墙体的热物性比较。结果表明:陶粒混凝土与黏土砖等常见日光温室墙体材料相比,密度较小,但热阻高;同等密度下蓄热能力优于黏土砖,材料可采用固废物加工而成,绿色环保;从保温、蓄热、环保等层面讲,陶粒混凝土是一种适合于温室后墙体的材料。  相似文献   

15.
寿光日光温室的发展历程及创新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寿光日光温室从1989 年建造的第一代日光温室,至今已更新换代到第七代,每一代的改进使日光温室的保温性、操作性、生产能力逐步提高,主要表现在温室的长度、跨度、温室内高度,墙体厚度,覆盖材料,机械化设备的应用等方面。随着建设新材料的不断涌现、智能化设备的普遍应用,将会带动日光温室在提高土地利用率、温室内环境控制性、温室整体操作性、提高劳动效率和减轻劳动强度等方面做出更大的改进。  相似文献   

16.
正从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研究和大力发展日光温室以来,温室的骨架形式在不断创新和发展,目前主要包括琴弦结构、桁架结构、单管结构和柱梁结构。本文以温室结构承力体系为主线,系统梳理和总结了日光温室的各种骨架形式及其特性。骨架是温室的承力结构,是温室安全生产的第一保证。自从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研究和大力发展日光温室以来,温室的骨架形式也随着保温被材料和卷帘机的发展和改进、温室高度和跨度的不断加大、温室墙体储放热理论的完善及墙体功能和材  相似文献   

17.
墙体材料及其组合方式对日光温室保温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光温室墙体主要具有蓄热、隔热、支撑的作用,对日光温室的性能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分别从墙体结构、蓄热结构、隔热结构3方面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等比缩小模型的测试,比较了同种结构不同种复合异质墙体材料和同种复合异质墙体材料不同结构的墙体对保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厚度隔热材料在砖墙厚度较薄时保温效果优于较厚的砖墙;红砖、粘土、水体材料中,水体材料的保温性能最好,其次是粘土,最后是红砖;复合异质材料优于单一墙体材料。该研究为今后日光温室有效的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从墙体建造、前后梁建造、拱架安装、温室后坡建造、覆盖材料的选择与连接等方面,介绍内蒙古赤峰地区厚土墙体钢筋拱架日光温室建造技术。  相似文献   

19.
日光温室土质墙体温度与吸放热量测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芬  周长吉 《北方园艺》2015,(10):58-61
以青海西宁地区典型日光温室为研究对象,冬季最冷时段测试和分析了该类型温室梯形土质墙体温度分布及内外表面热通量,研究了日光温室墙体温度变化规律及墙体吸放热特征,以期为合理分析评价墙体保温蓄热性能及构建墙体传热模型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墙体在垂直方向温度变化差异不大;厚度方向上墙体内表面测点温度波动较大,晴天日变化幅度达到26.07℃,阴天为8.6~11.6℃。墙体在晴天吸收的总热量为687.84 W/m2,阴1d、阴2d以释放热量为主,向室内释放的总热量分别为640.59W/m2和1 106.99W/m2;墙体外表面在典型天气条件下均向室外释放热量,分别为984.70、1 785.13、1 866.55W/m2。  相似文献   

20.
以内保温日光温室为研究对象,在日光温室后墙(37墙)加装间距0.4 m的水管(直径0.1 m、长3 m)共28根,蓄热水管总体积0.66 m~3,研究蓄热水管对日光温室热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日光温室加装蓄热水管后,晴天时温室内最低气温可提高2.3℃,阴天时提高0.6℃,后墙距墙体内表面0、10、20 cm处最低温度均高于对照,墙体的保温性能明显增强。1月试验区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及平均气温分别提高了5.22、0.71、1.36℃。连续不良天气(3 d)条件下,加装蓄热水管能将日光温室土壤(20 cm)日最低温提高2.6~3.1℃;连续晴天(3 d)条件下能提高2.0~3.7℃。可见,加装蓄热水管明显地改善了温室内的热环境,提高了日光温室的太阳能热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