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概况陈建国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种植在粮食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种植面积和产量约占全国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的30%和40%。水稻的主产区在我国南方,最近几年北方水稻面积也正在不断扩大和发展。1.目前水稻种植机械化的概况...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是水稻生产大国,水稻面积约占谷物面积1/3,水稻种植遍及大陆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稻谷产量约占粮食总产量37%,居世界第一位,但目前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还较低。近年发展较快,总体上进入了快速发展期,2009年,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水稻种植面积约220万hm^2,稻谷产量135亿kg.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约占全省粮食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的近40%和50%,因此水稻生产在全省农业及国民经济中居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水稻生产机械化将会对新农村建设起到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4.
一、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概况 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单产最高的粮食作物。2001年全国水稻种植面积2881.2万hm~2,占全国粮食种植面积的27%;总产17758万t,占粮食总产的39%。水稻生产在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加快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对于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水稻的国际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粮食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水稻常年种植面积约3000万hm2,占全国谷物种植面积的30%,世界水稻面积的20%;稻谷总产量近2亿t,占全国粮食总产的40%,世界总产的35%.如此量大、面广的种植,其生产过程,尤其是收获作业所需劳动强度高、量大,实现水稻收获机械化对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以及发展二、三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水稻生产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65%以上人口以稻米为主食,水稻面积约占谷物面积1/3,水稻种植遍及大陆30个省(区、市),稻谷产量约占粮食总产量的37%,居世界第一位。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长期战  相似文献   

7.
两种水稻机械化种植方式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在我国的粮食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全国有60%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我国的水稻种植面积占世界的20%,总产量为世界的34%,居世界第一。现在,我国农业正面临着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历史时期,水稻种植机械化便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水稻种植机械化以机械插秧和机械直播两种方式为主,其中机械直播又分为水直播和旱直播。  相似文献   

8.
中国水稻节水若干问题的探讨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种植面积 30 67万 hm2 ,1 996年水稻总产量约 1 885亿 kg,分别占世界水稻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的 2 2 .7%和 37%,均占第一位。全国水稻播种面积占全国粮食播种面积的 2 8%,产量占粮食总产的 40 %左右。但也是耗水最多的农作物 ,其用水量占全国总用水量的 54%左右 ,占农业总用水量 65%以上。我国水稻约 8%分布在北方 (淮河 -秦岭-白龙江以北 )。虽然所占比重不大 ,但绝对面积达 2 67万 hm2左右。因此 ,不容忽视这部分水稻 ,北方稻区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水资源不足 ,水量供需矛盾…  相似文献   

9.
(接2004年第3期) 3南方水稻主产区的农机服务产业化模式 水稻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首,2001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06亿hm2,其中水稻播种面积288万hm2,占27.2%;粮食总产量4.53亿t,其中水稻总产量1.78亿t,占粮食总产量的39%.其中南方主产区的水稻播种面积和产量约占全国的88%左右.随着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和农业生产区域化、专业化的推进,南方小麦的面积将不断调减,而水稻在粮食生产中的主导地位将进一步突出.随着粮食流通市场的放开,我国的水稻生产走产业化经营是必然之路.解决水稻生产的机械化问题,是解决当前水稻生产中社会化服各薄弱、产业化经营水平落后问题的一项重大措施.  相似文献   

10.
我国水稻种植面积约为3133万hm2(4.7亿亩),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谷物种植总面积和总产量的34%和45%,是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可见,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在我国农机化工作中的份量是不言而喻的。而现实却是:由于水稻比小麦对收割机的要求更为苛刻,水稻的综合生产机械化水平在三大粮食作物中是最低的。2001年,全国小麦机收面积达1533万hm2(23亿亩),占收获面积的74%;而水稻机收水平仅为15.4%,南方双季稻地区的水稻机收水平更是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1.
对发展水稻移栽机械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水稻移栽机械化的发展过程及现状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 ,我国水稻的种植面积占世界水稻种植面积的20 % ,总产量为世界的34 % ,居世界第一。水稻移栽一直是我国水稻的主要种植模式。解放后 ,我国首先研制出洗根苗水稻插秧机 ,后来由于其他技术不配套、综合效率低等原因未能推广。1967年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台东风—2S型自走式水稻机动插秧机鉴定投产 ,在此以后 ,随着国家对农机的投入加大 ,水稻移栽机械化有了较大发展。70年代末我国从日本引进盘苗机插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 ,解决了育秧与机插秧的配套问题 ,在此基础上又…  相似文献   

12.
水稻生产主要环节机械化的科学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单产最高、总产最多的粮食作物。2004年,我国水稻播种面积约为4.33亿亩(0.866亿hm^2),比上年增长8%左右,占全国粮食种植面积的28.3%。2004年全国水稻产量预计为1.8亿t,较上年增加11%,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38.3%。因此重视发展水稻生产,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生产的长期战略目标。但目前我国水稻生产作业手段落后,迫切需要提高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  相似文献   

13.
<正>水稻是乌当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7万余亩,产量3.5万吨,约占粮食总产量的55%。通过2005-2009年机插秧实验示范结果证明: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是一项省工、省时、节本、增效的实用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一是机械化插秧采用  相似文献   

14.
关于水稻生产机械化与经营产业化问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一、水稻生产机械化与经营产业化的重要意义民以食为天。水稻是我国粮食作物之首。1997年,我国稻谷种植面积31765万公顷,约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1/5,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2813%;稻谷产量2亿多吨,约占粮食总产量的4062%。稻谷产区遍及全...  相似文献   

15.
安徽省潜山县是农业大县。水稻是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2011年全县粮食作物面积40 171hm2,总产量24.8万t。其中水稻种植面积35 075hm2,总产量19.17万t,分别占粮食作物面积和总产量的87.3%和77.3%。实现水稻种植机械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2004年以来,经过引进、试  相似文献   

16.
水稻油菜机械化——谈经论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和油菜都是我国主要的优势农产品,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位居世界第一。大力发展水稻油菜生产机械化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必要手段。本刊记者在江苏省金坛市召开的全国水稻油菜生产机械化现场会上,走访了几个水稻油菜主产省(市、区)的农机部门领导,请他们对水稻油菜机械化的发展情况谈了一些看法,现摘登如下,希望对各地的水稻油菜机械化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滞后原因和制约因素浅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我国是世界上水稻生产大国,种植面积近3200万公顷,稻谷产量约占粮食总产量的40%,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居第一位。近50年来,水稻种植纬度不断北移,生产领域不断扩大,而生产方式却依然是以手工劳动为主。与小麦、玉米比较,水稻的生产环节多、作业工时长、劳动强...  相似文献   

18.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近3200万hm2,占世界水稻种植面积的21.4%,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4.5%。目前,世界已经有不少国家实现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而我国历经几十年的努力,水稻全程机械化发展仍不理想,仅在水稻收获环节的机械化上,取得了不错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陈朝璋 《福建农机》2004,(4):35-35,37
莆田市位于福建沿海中部。兴化平原是福建四大平原之一,气候适宜,是水稻种植的良好基地。2003年我市水稻种植面积是70.39万亩,产量是28.13万吨,占粮食总产量的65.3%,是我市的一大主导产业。然而,我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缓慢,特别是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偏低,水稻的机械化栽植、收获两项综合指数分别是0.21%、1.74%,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20.
安徽是水稻生产大省,常年水稻种植面积约在3200万亩左右,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约占全省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的40%和50%。因此,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对安徽的农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农民种粮效益和生产生活质量,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等诸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