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属鳞翅目菜蛾科,是我国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虫之一,其中尤其喜食甘蓝类蔬菜,以幼虫嚼食寄主叶片。在山东省一年发生5~6代,具多世代重叠现象。当幼虫注入菜心球内,不但取  相似文献   

2.
正立秋后,随着天气逐渐转凉,食叶性害虫进入高发季,特别是鳞翅目害虫,如菜青虫、小菜蛾、食叶夜蛾等,经常暴发为害。1.菜青虫菜青虫是菜粉蝶的幼虫,主要为害十字花科蔬菜的叶片,特别喜食叶片较厚的甘蓝、花椰菜等。每年的4-6月和9-10月是菜青虫最易发生的季节。该虫共5龄,初孵幼虫在寄主叶片背面取食叶肉,留下一层透明的上表皮,长大后转至叶面蚕食成孔洞或缺刻,并能钻入菜心中为害。4~5龄幼虫进入暴食期,为害特别严重,耐药性也更强,因此3龄以前是防治菜青虫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3.
<正>小菜蛾属菜蛾属鳞翅目菜蛾科,是甘蓝上的重要害虫。小菜蛾食性专一,以十字花科蔬菜为主,特别喜食甘蓝、大白菜,在屯留县属常发性和大发生性害虫。1发生规律为了摸清小菜蛾在屯留县的发生规律,2009年我们采用小菜蛾性诱剂进行成虫诱集,通过连续的诱蛾观测,确认小菜蛾在我们当地一年发生5~6代,并且世代交替重叠,幼虫周年均在十字花科蔬菜上发生和为害。  相似文献   

4.
对导入马铃薯蛋白酶抑制剂基因(pinⅡ)的大白菜和菜心植株当代和自交后代进行了菜青虫(Pieris rapae L.)和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的抗性筛选。室内生物测定表明:取食转基因植株的1,2龄幼虫死亡率显著高于对照;取食转基因T1大白菜的菜青虫生长发育受到明显抑制,转化株老叶对菜青虫幼虫的毒杀作用明显高于嫩叶;取食转基因T2大白菜和菜心不同转化株的小菜蛾生长发育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转基因大白菜比菜心对小菜蛾有更好的抗虫效果,取食转基因菜心2—24植株小菜蛾的幼虫死亡率最高达64%,取食转基因大白菜2-6小菜蛾幼虫死亡率最高达90%;取食转基因植株小菜蛾的化蛹率、蛹重和羽化率亦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5.
几种新型药剂防治小菜蛾、菜青虫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调整,蔬菜的种植面积随之增加,特别是十字花科蔬菜的大面积种植,从而加大了小菜蛾、菜青虫类害虫的发生,加上小菜蛾、菜青虫发生的代数多、世代重叠、产卵量大的特性,使之成为十字花科蔬菜上危害最严重、最普遍的害虫,并且两者经常混合发生,以前主要使用有机磷农药进行防治,随着长时间的使用,小菜蛾、菜青虫产生了抗性。加之现在对无公害蔬菜的需求,要求使用低毒、低残留、高效的生物植物源农药来替代。因此我们选择了几种目前市场上低毒高效的农药对小菜蛾、菜青虫进行药效试验,以期筛选出更高效、低残留、持效期长的新型药剂。  相似文献   

6.
<正>小菜蛾、菜青虫、棉铃虫、跳甲等害虫是危害夏秋蔬菜生产的主要害虫,尤其是对十字花科蔬菜的危害已成为菜农比较关注的难题,但是最近济  相似文献   

7.
在蔬菜生产中,菜青虫是对蔬菜危害较严重的害虫。它取食植物叶片、花和果实,重者能把叶片吃光,同时菜青虫咬食过的伤口,易引起软腐病菌的侵入,导致病害流行,植株坏死。传统的防治方法主要是使用化学农药,农药残留量大,影响人体健康。下面介绍十种无公害防治方法,供参考。1人工灭虫冬季清除菜地棚架物及周围20m以内砖石上的菜青虫蛹,深翻土壤,冻死越冬虫蛹;春、夏、秋季人工灭除甘蓝型菜叶上的菜青虫蛹和幼虫,收获后及时清除菜地中的枝叶等残留物。2苦树皮防治法用50%苦树皮粉,撒在菜株上,每667m2用1.5kg,在卵…  相似文献   

8.
<正>一、蔬菜害虫抗药性易发原因目前,我国蔬菜上经常发生的一些主要害虫如小菜蛾、甜菜夜蛾、菜青虫、斜纹夜蛾、菜蚜、棉铃虫、温室白粉虱等,普遍对一些常规农药品种产生了较强抗性,由此造成了防治比较困难,防效不好,甚至无药可用的局面。蔬菜经济效益较显著,复种指数高,菜农片面追求短期防治效果,长期单一依赖化学防治,任意提高施药浓度、增加用药次数等不合理使用现象相当  相似文献   

9.
<正> 小菜蛾(也叫吊丝虫)每年有两次发生高峰期,第一次在4-5月,第二次在9-10月。由于耕作制度的变更以及小菜蛾极易产生抗药性等原因.小菜蛾为害日益严重,直接影响蔬菜的产量和质量。现将其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一、生物学特性小菜蛾幼虫身体淡绿色,体长10毫米左右,纺锤形,生有刚毛,头部淡褐色。成虫一般在夜间活动,白天多隐蔽于植物背  相似文献   

10.
正多杀霉素是一种天然生成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作用模式独特、自然分解快、对动物和昆虫天敌安全等优点,能有效防治鳞翅目、双翅目和缨翅目害虫,如小菜蛾、甜菜夜蛾、蓟马、菜青虫、棉铃虫、水稻螟虫等,也能防治鞘翅目和直翅目中某些大量取食叶片的害虫,对捕食性天敌昆虫安全,对植物安全无药害,适用于蔬菜、果树、水稻等作物,尤其适  相似文献   

11.
防治蔬菜小菜蛾的高毒农药替代品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小菜蛾主要危害甘蓝、花椰菜、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初孵幼虫取食叶肉,留下表皮;3 ̄4龄期幼虫取食叶肉,形成孔洞或缺刻,严重时将全叶吃成网状。目前农业部推荐用于替代高毒农药防治蔬菜小  相似文献   

12.
从生产实际出发,选择了几种低毒、低残留,以生物药剂为主复配的新型杀虫剂,对小菜蛾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集琦虫螨克和蝇螨净2种新农药防治小菜蛾不但速效性好,防效高,而且经济成本低,适合蔬菜生产推广使用,同时还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3.
<正>秋季是蔬菜多种害虫集中发生危害的时期,生产上应根据蔬菜布局和害虫发生情况科学开展防治,减少农药残留。当前在田蔬菜主要有花椰菜、甘蓝、大白菜、小白菜、萝卜、番茄、黄瓜、辣椒、豇豆、莴苣等,田间发生的害虫主要是斜纹夜蛾、甜菜夜蛾、菜青虫、小菜蛾、黄曲条跳甲、美洲斑潜蝇、  相似文献   

14.
今年秋季以来,气温一直偏高,晴天多,日照足,在田蔬菜的长势明显好于往年。但由于温度偏高,早晚湿度偏大,菜青虫、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蚜虫、猿叶虫、烟粉虱以及叶菜和莴苣上的霜霉病发生明显重于往年同期,应注意及时防治。害虫当前菜田害虫虽然有较发高生的动发态生数  相似文献   

15.
<正>温棚"间谍"(菜粉蝶)又名白粉蝶,其幼虫称之菜青虫。这种害虫归属鳞翅目粉蝶科,是温棚栽培蔬菜的大敌,也是露地蔬菜的重要害虫之一。要想蔬菜获得"一优、二高"(优质、高产、高效),必须铲除"间谍"。  相似文献   

16.
十字花科蔬菜,以甘蓝、花椰菜、大白菜和小白菜虫害尤为严重,害虫种类多,危害时间长。小菜蛾及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等均为抗性害虫,对常用的有机磷、菊酯类、有机氯类农药及生物制剂Bt都有很强的抗性。农民使用以上农药。在危害严重时频繁用药,造成了蔬菜上农药残留严重超标,害虫抗药性大大增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正> 蜗牛是春秋蔬菜上的重要害虫,发生多,为害重,最为常见的是同型巴蜗牛,这种蜗牛食性杂,能取食多种蔬菜作物,既取食新鲜的植物,又能取食植物残体,如腐烂的菜叶、菜根、未腐熟的有机肥等。近年来,蜗牛在蔬菜上发生普遍,大豆受害后,被害荚脱落,叶片成网状破碎,结荚率低、粒重轻,减产40%~50%,豌豆受害后,叶片破碎,缺苗断垄;蔬菜受害后,叶片严重受损,并留下污痕,对蔬菜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均具有严重的影响。为了摸清蜗牛的发生特点、为害习性及其防治方法,2000~2002年我们对此进行了系统  相似文献   

18.
<正>花椰菜主要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软腐病、细菌性黑斑病、病毒病、黑腐病、霜霉病等,主要害虫有蚜虫、小菜蛾、菜青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1.农业防治与非十字花科作物轮作3年以上。种子用50℃温水浸种20分钟,进行种子消毒,可防治黑腐病。及时清除残株败叶,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摘除有卵块或初卵幼虫食害的叶片,可消灭大量的卵块及初孵虫,减少田间虫源基数。施  相似文献   

19.
薛城区自1991年引进并推广蔬菜越冬栽培技术以来,日光温室面积逐年扩大。由于温室内特殊的生态环境,为蔬菜害虫的发生及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其发生的种类、数量及危害程度明显增加,尤其是美洲斑潜绳的发生危害日趋严重,成为温室大棚的一大害虫。其防治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正>黄曲条跳甲是十字花科蔬菜上的重要害虫,幼虫在土中危害根系,成虫啃食叶片并借助较强的跳跃能力迁移危害,严重的咬坏生长点,常对苗期蔬菜造成毁灭性危害。长期以来,对黄曲条跳甲主要依赖化学防治,采取地上地下相结合,叶面喷雾与灌根或撒颗粒剂相结合的办法。黄曲条跳甲世代重叠严重,地上部喷雾可以防治成虫,但无法兼顾土中幼虫、蛹和卵,过了药剂持效期,成虫会不断羽化出土危害。防治黄曲条跳甲幼虫等地下害虫的常用药有毒死蜱、丁硫克百威等,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毒死蜱对生态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