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种植年限为4~16年的薄壳山核桃人工林进行土壤胡桃醌含量测定研究,并结合温室盆栽试验,初步确认了种植年限为4~8年的薄壳山核桃林下可开展黑莓间作。为进一步发挥林下间作技术的增产增效作用,和薄壳山核桃林下间作技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2022年10月21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以下简称“中国林科院亚林所”)木本油料研究团队主持研发的薄壳山核桃、山核桃油脂加工及品质控制技术研究成果通过了专家评价。该成果从薄壳山核桃和山核桃优良油用品种定向选育,薄壳山核桃原料贮藏及油脂制备等方面取得创新,延长薄壳山核桃、山核桃产业链,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薄壳山核桃林下套种铁皮石斛栽培技术,包括薄壳山核桃林地分类经营、林下铁皮石斛设施栽培技术、活树附生铁皮石斛栽培技术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充分利用林地空间、发挥林地综合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薄壳山核桃优新品种和无性系开花物候特性研究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通过对薄壳山核桃引进和选育的品种材料的新枝萌发生长节律、开花物候、花期长短等观测分析,结果表明:开雌花树比例少、雌花数量少以及花期不遇是影响薄壳山核桃产量的主要因素。物候期是反映薄壳山核桃生物学特性变化的标志,正确地认识和掌握薄壳山核桃物候期是制定栽培技术措施的重要依据之一,特别是正确掌握薄壳山核桃的生长开花的物候特征,为种植园品种如何搭配、提高薄壳山核桃的产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不同蓝莓品种在干旱胁迫下的抗性机制,以园蓝和杰兔2个蓝莓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干旱胁迫时间对蓝莓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随着时间的延长,蓝莓叶片组织含水量呈现下降的趋势,其中杰兔的下降趋势较平缓;MDA含量和O~-_2·产生速率总体上升,可溶性蛋白含量亦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其中杰兔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上升较快;SOD活性总体呈下降趋势,表明园蓝和杰兔具有一定的耐旱性,其中从组织含水量的变化来看,杰兔的耐旱性略好于园蓝。此外,叶片含水量、 O~-_2·产生速率和MDA含量的变化趋势明显,表现最直观,可作为初步筛选抗旱蓝莓品种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总结了薄壳山核桃丰产栽培技术,包括建园方式、肥水管理、整形修剪、中耕除草、林间间作及冻害预防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薄壳山核桃丰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薄壳山核桃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果和优质的用材树种。为了探明薄壳山核桃栽培适应性等问题,基于不同肥料及栽培模式,对宿迁地区波尼、威斯顿、碧根源3号等3种薄壳山核桃良种生长及生理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年生薄壳山核桃苗定植后用硫酸钾复合肥按照1.5kg·株-1的用量穴施,施肥6个月后测得各品种生长指标及生理指标均较好,薄壳山核桃套种蒲公英生长效果最佳。3种薄壳山核桃良种在宿迁地区生长表现均较好,可作为推广品种在苏北地区进行推广栽植。  相似文献   

8.
<正>一、山核桃和薄壳山核桃基因组测序取得重要进展浙江农林大学黄坚钦教授团队开展并完成了山核桃和薄壳山核桃基因组测序工作。山核桃和薄壳山核桃全基因组测序序列的完成可为山核桃和薄壳山核桃的物种进化、重要经济性状功能基因的挖掘和调控、分子辅助育种以及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通过全基因组序列进化分析,初步明确了山核桃和薄壳山核桃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薄壳山核桃栽培实际,对薄壳山核桃发展现状进行总结,介绍了薄壳山核桃丰产栽培技术,包括栽植地选择、造林地整理、品种选择、栽植造林和栽植后管理等,为薄壳山核桃丰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1年生薄壳山核桃实生苗为材料,采用PEG-6000人工模拟干旱胁迫的方法,研究了干旱胁迫对其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和3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轻度干旱不会引起薄壳山核桃叶片膜脂过氧化,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强和时间的延长,薄壳山核桃叶片中的MDA含量呈上升趋势,叶片的膜脂过氧化反应增强,对膜系统的伤害增加;在轻度干旱胁迫条件下,薄壳山核桃植株的抗氧化酶活性增加,具有一定的自身调节与适应机制,而在重度干旱胁迫条件下,其遭受的胁迫伤害不可逆,保护酶的防御及自我修复能力存在一定阀值。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薄壳山核桃马汉果用林早实、高产、稳产、优质栽培,在浙江省建德市莲花镇齐平村、乾潭镇陵上村、乾潭镇安仁村高山坪自然村、三都镇圣江村4个薄壳山核桃果用林种植示范基地开展了薄壳山核桃马汉果用林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土层深厚、水肥充足等立地条件好的三都镇圣江村试验基地,2008年薄壳山核桃马汉产量为623.0 kg/hm2,随着种植时间增长,产量逐年提高,2017年产量达2 375.0 kg/hm2,果实饱满度达87.2%,大小年现象不明显;在山地、灌溉条件不具备或立地条件较差的乾潭镇安仁村高山坪自然村试验基地,2017年薄壳山核桃马汉产量仅107.1 kg/hm2,果实饱满度仅为62.3%,大小年现象明显;薄壳山核桃马汉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极易受黑斑病危害。薄壳山核桃马汉果用林栽培不仅要考虑立地、灌溉等条件及授粉品种配置,还要做好病虫害的综合防控,以确保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2.
江淮地区薄壳山核桃集约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薄壳山核桃是江淮地区林业建设的主要经济林树种之一。该文介绍了薄壳山核桃在江淮地区集约栽培技术,主要包括:立地选择、品种选择、精细栽培及生态抚育等,为江淮地区薄壳山核桃集约栽培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引种到湖南的30个不同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新品种为材料,筛选出适宜在湖南省发展的优良薄壳山核桃品种,为湖南省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提供良种基础.[方法]选择树龄为9~10年的薄壳山核桃,测定其产量、种子横径、种子纵径、果形指数、种壳厚度、种子百粒质量、出仁率和种仁出油率等8个指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不同品种油脂的脂肪酸组成,最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30个薄壳山核桃品种单株产量、种子形态、种仁出油率和脂肪酸组成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30个薄壳山核桃品种测产表明,其单株产量在6~25 kg/株,单株产量达20 kg/株的品种有'Wichita'Choctaw'Pawnee'Western'.薄壳山核桃品种中百粒质量最大的是'Imperial',与百粒质量最小的品种相差562.65 g.30个薄壳山核桃品种的种壳厚度在0.70~1.29 mm,平均值为1.02 mm,都容易取仁.测定分析不同品种种子横径、纵径和果形指数,发现'Tejas'和'Mahan'的种子纵径和横径最大,'Apache'Elliot'Native'Brake'的种子纵径和横径都普遍小于其他品种.'Sioux'Demas'Shawnee'Grapark'Mahan'的果形为狭长形,'Elliot'为近圆形,其余品种都为椭圆形.薄壳山核桃种子出仁率在41.41%~65.15%,出仁率最高的品种为'Pawnee'.'Kanza'Shawnee'Chichasaw'黄山1号'的出仁率较低.30个品种的种仁含油率在54.36%~67.38%,其中'Wichita'Imperial'Pawnee'金华'种仁含油率超过65%.测定30个薄壳山核桃品种油脂脂肪酸组成,发现薄壳山核桃油脂脂肪酸中油酸的含量最高,其次是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亚麻酸和花生酸.薄壳山核桃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0.16%~90.24%,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占的比重最大,相对含量在60.09%~76.42%.对不同品种的14个经济性状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综合评价,发现综合评分最高的为薄壳山核桃'Pawnee'Imperial'金华'Choctaw'.[结论]薄壳山核桃'Pawnee'Imperial'金华'Choctaw'既适合做坚果食用,又适合提取油脂,早实性好,适合在湖南进行推广应用.'Apache'Elliot'Native'虽然目前产量较低,但均能正常生长结实,可以继续观测产量、花粉量和抗病性等相关指标,以备作为授粉品种、砧木或者研究材料使用.  相似文献   

14.
外施ALA对盐胁迫下薄壳山核桃幼苗的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薄壳山核桃二年生苗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ALA)对盐胁迫下薄壳山核桃幼苗的生长发育影响。结果表明:25~100mg·L-1的外源ALA处理能提高0.5%盐胁迫下薄壳山核桃幼苗的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和叶片抗氧化酶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其中100mg·L-1 ALA处理0.5%盐胁迫下,幼苗各测试指标与对照(0.5%NaCl)存在显著差异,为试验中缓解盐胁迫的最佳浓度;而外施200mg·L-1 ALA处理则抑制薄壳山核桃幼苗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5.
为了筛选出适合在江西生长的蓝莓品系,对引进的13个蓝莓品种的保存率、物候期、果实特性、产量等性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灿烂、园蓝、夏普蓝、奥尼尔、薄雾等品种适宜在江西生长。在这5个蓝莓品种中,夏普蓝和园蓝适合加工,灿烂、奥尼尔、薄雾用于鲜食、加工均可;园蓝引种栽培4年后的产量最高,达712.62 kg/667 m2。  相似文献   

16.
薄壳山核桃SRAP标记体系的优化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立薄壳山核桃SRAP-PCR反应体系,并对薄壳山核桃品种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以薄壳山核桃嫩叶提取的DNA为模板,进行Mg2+、dNTP、引物和TaqDNA聚合酶4个因素3个水平[L9(34)]正交试验,并比较了不同浓度模板DNA对PCR扩增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薄壳山核桃的SRAP-PCR最佳反应体系为Mg2+2.5mmol/L、dNTP 0.20 mmol/L、引物0.4μmol/L、TaqDNA聚合酶1.5 U。DNA模板最佳浓度为10 ng利用最佳反应体系对薄壳山核桃进行引物组合多态性筛选,从90个引物组合中筛选出多态性引物组合39个。14个多态较高的引物组合对12个薄壳山核桃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通过PCR扩增,得到128个谱带,显示了较高的多态性,12个供试薄壳山核桃品种的遗传背景具有丰富的多样性。表明SRAP标记可应用于薄壳山核桃分子生物学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为了筛选出适合在江西生长的蓝莓品系,对引进的13个蓝莓品种的保存率、物候期、果实特性、产量等性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灿烂、园蓝、夏普蓝、奥尼尔、薄雾等品种适宜在江西生长。在这5个蓝莓品种中,夏普蓝和园蓝适合加工,灿烂、奥尼尔、薄雾用于鲜食、加工均可;园蓝引种栽培4年后的产量最高,达712.62 kg/667 m2。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薄壳山核桃良种"金华"的亲本来源及在湖南引种的过程,并对该品种的外形特征、果实性状、生长性状、物候期和抗性进行了详细描述,从砧木培育、接穗培育、嫁接和幼苗管理等方面总结了薄壳山核桃的繁殖技术要点,从果园化种植、农田林网或庭院栽植、肥水管理、整形修剪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方面总结了薄壳山核桃的栽培技术要点,为湖南省及周边地区发展薄壳山核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蓝莓,原产北美,是新兴的小浆果类果树,具有较高的保健价值,鲜食、加工皆宜,被誉为世界水果之王。蓝莓有矮丛、高丛和兔眼三种类型。兔眼蓝莓适应性强,产量也高,适宜南方种植,目前南京地区主要栽培的品种有粉蓝、园蓝、梯芙蓝、灿烂、顶峰、杰免、巴尔德温等品种,均为兔眼类型。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干旱胁迫和复水下不同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inensis品种水分状态和光合特性变化规律,以‘波尼’‘Pawnee’‘马罕’‘Mahan’‘斯图尔特’‘Stuart’‘莫汉克’‘Mohawk’‘金华’‘Jinhua’‘绍兴’‘Shaoxing’‘钟山25号’‘Zhongshan 25’为材料,测定光合参数、叶绿素质量分数、水分利用效率(EWU)等指标。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抑制了不同薄壳山核桃品种株高、地径生长及生物量积累,一定程度上提高根冠比。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深,所有植株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叶片相对含水量(CRW)和叶绿素质量分数逐渐降低;水分利用效率逐渐升高,且在第17天时达到最高值。复水3 d后,不同品种薄壳山核桃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波尼’和‘马罕’恢复速率最快,其净光合速率分别恢复了76.1%和69.4%;复水8 d后,所有植株的各项指标基本恢复至或接近对照水平。不同薄壳山核桃品种耐旱性表现为‘马罕’‘波尼’‘绍兴’‘钟山25号’‘金华’‘斯图尔特’‘莫汉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