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节水灌溉中的微喷灌简称微喷,它是借助于一套专门的设备,将具有…定压力的水,喷到离地面不高的空中,散成微小的水滴,均匀地喷洒到植物根区的地面上,实现灌溉的一种节水节能新技术。微喷是一种介于喷灌和滴灌之间的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它吸收了喷灌抗堵塞性能较好和滴灌工作压力低、可节省动力能源的优点。近年来,我国许多地方广泛采用微喷灌技术用于果树和其他经济作物,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大田作物滴灌喷灌共用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明华  吕忠良  王江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840-17841
滴灌、喷灌共用系统模式,可适应多种作物的灌溉要求,实现作物的倒茬轮作,起到保护土壤的作用。该系统共用的部分为地埋管道和水源部分,需要调节流量和压力,在地面安装滴灌带时为滴灌,安装喷灌地面移动设施时为半固定式喷灌。在设计中通过合理整合,可在滴灌系统投资基础上只增加较少的费用而实现与喷灌系统的共用,且增加的投资可在2年内收回,这对改善滴灌系统的弊病大有益处,是一种较好的节水灌溉模式,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新疆部分地区作物种植具有多样性,通过对喷灌和滴灌在地埋管网布置上的共通性,灵活应用地面灌溉形式,使喷灌和滴灌共用一套地埋管网系统,解决了每年不同作物需要不同节水灌溉形式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了寻找马铃薯适宜的水肥管理模式,通过大田试验,以大水漫灌+肥料条施为对照(CK),研究了喷灌+肥料条施、滴灌+肥料条施和滴灌水肥一体化对马铃薯土壤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滴灌水肥一体化、滴灌+肥料条施、喷灌+肥料条施处理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马铃薯土壤酶活性,其影响程度为滴灌水肥一体化滴灌+肥料条施喷灌+肥料条施,滴灌水肥一体化能够显著提高马铃薯生育后期的土壤酶活性。滴灌水肥一体化处理下马铃薯的产量和商品薯率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中,产量较CK及喷灌+肥料条施、滴灌+肥料条施处理分别提高49.07%及27.94%、14.91%,商品薯率较CK及喷灌+肥料条施、滴灌+肥料条施处理分别提高19.41个百分点及10.36、4.7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研究节水灌溉方式对玉米产量及构成的影响。[方法]2012年在武威荒漠生态与农业气象试验站设计了滴灌、喷灌、漫灌大田试验,并调查玉米整个生育期内的作物生长高度、叶面积指数、株子粒重等指标。[结果]滴灌条件下生物量高于喷灌和漫灌,拔节时差异最明显,滴灌比喷灌重48%、比漫灌重109%;滴灌叶面积指数最高,喷灌次之;在成熟期,滴灌、喷灌株高均较漫灌高22 cm;滴灌和喷灌百粒重分别重于漫灌11.88%、9.95%;滴灌、喷灌株子粒重分别重于漫灌24.8%、21.1%;滴灌理论产量大于喷灌22.59%,大于漫灌35.62%,喷灌大于漫灌10.63%;滴灌实际产量大于喷灌1.68%,大于漫灌6.52%,喷灌大于漫灌4.76%。[结论]3种灌溉技术条件下,滴灌效果最好,喷灌次之。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研究节水灌溉方式对玉米产量及构成的影响。[方法]2012年在武威荒漠生态与农业气象试验站设计了滴灌、喷灌、漫灌大田试验,并调查玉米整个生育期内的作物生长高度、叶面积指数、株子粒重等指标。[结果]滴灌条件下生物量高于喷灌和漫灌,拔节时差异最明显,滴灌比喷灌重48%、比漫灌重109%;滴灌叶面积指数最高,喷灌次之;在成熟期,滴灌、喷灌株高均较漫灌高22em;滴灌和喷灌百粒重分别重于漫灌11.88%、9.95%;滴灌、喷灌株子粒重分别重于漫灌24.8%、21.1%;滴灌理论产量大于喷灌22.59%,大于漫灌35.62%,喷灌大于漫灌10.63%;滴灌实际产量大于喷灌1.68%,大于漫灌6.52%,喷灌大于漫灌4.76%。[结论]3种灌溉技术条件下,滴灌效果最好,喷灌次之。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黑龙江省水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17年达到了创纪录的400万hm2。目前黑龙江省水稻生产用水量占农业生产用水量的95%,占社会总用水量的74%,是黑龙江省名副其实的第一大用水大户。黑龙江省社会用水总量已逼近全省水资源控制红线,部分地区地下水资源严重超采。在这种水资源日趋紧张的严峻形势下,开展了水稻直播常规灌溉、旱作喷灌灌溉、旱作滴灌灌溉的作物需水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旱作喷灌灌溉节省10.99%的作物需水量,旱作滴灌灌溉节省17.76%的作物需水量,水稻旱作喷滴灌技术较现有常规灌溉可节省30%~50%总用水量,但是在现有喷滴灌技术水平条件下,产量水平低于现有常规灌溉。  相似文献   

8.
近十几年来,农五师以喷灌压盐改良盐碱土的节水灌溉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使水土资源得到了快速的开发利用,使自然资源优势迅速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了农五师经济的发展.兵团计划在"十五"期间发展节水灌溉面积26.6万hm2,把发展喷、滴灌节水工程列为农五师发展的重中之重,计划在"十五"期间发展喷、滴灌4.13万hm2,其中喷灌1.33万hm2,滴灌2.8万hm2.  相似文献   

9.
目前水溶肥在生产上主要应用于滴灌、喷灌和无土栽培的规模化种植的大农场和高品质、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的种植园。为扩大水溶肥在生产中的推广面积,减少由于不合理施用常规化肥对土壤的污染,特在没有喷、滴灌设施的山地开展本研究,分别进行了水溶肥不同用量对水浇施和叶面喷施与白菜产量关系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以施肥量120 kg/hm2对水浇施的处理产量最高,为75 486 kg/hm2,比CK施用尿素345 kg/hm2增产14 286 kg/hm2,因此水溶肥在没有喷、滴灌设施的蔬菜种植区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10.
针对赣南地区地形复杂、脐橙种植时水肥资源浪费严重、管理成本上升等问题,试验区建立了一套水肥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气候站、服务器、水肥机、变频器、水泵、控制箱、喷滴灌头等设备。该水肥系统通过ASE中央控制器控制喷头达到果树防霜冻的目的;利用控制箱和控制软件控制水肥机的电磁阀为果树滴灌施肥;物联网综合管理平台可远程控制果树滴灌和喷灌;气象站数据传输到本地服务器,为果树喷灌提供依据;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进行果园肥力快速评估得出土壤养分特征统计值,反距离权重插值法对数据进行空间插值分析形成土壤对氮、磷、钾养分需求图,从而制定科学的施肥方案,根据方案利用水肥系统具体施肥。2013、2014、2015年应用了水肥管理系统的脐橙较2012年未使用水肥管理系统的脐橙共计增加产值17.01万元/hm~2。  相似文献   

11.
<正> 微喷灌简称微喷,它是借助于一套专用设备,将具有一定压力的水,喷到距离地面不高的空中,散布成微小的水滴,均匀地喷洒到农作物上和农作物根区的地面上,实现节水灌溉的一种新技术。微喷是一种介于喷和滴灌之间的节水灌溉技术,它吸收了喷灌抗堵塞性能较好、滴灌工作压力低和可节省动力能源的优点。 微喷系统的灌水器称为微喷头。微喷头的形式,按结构和出水方式可分为:旋转式、折射式、缝隙式和离心式。目前我国使用的主要为折射式和  相似文献   

12.
对闽南旱地3种不同灌溉方式对秋播甜玉米田间群体温湿变化及光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孕穗扬花期的日温变化峰值分别是:喷灌33.1℃、滴灌33.2℃、漫灌35.6℃,喷灌和滴灌比漫灌分别低2.5℃和2.4℃,温度峰值低,变幅小,有利于甜玉米的光合作用和生物合成;相对湿度日变化峰值分别是:滴灌50.1%、喷灌52.0%、漫灌49.6%,滴灌和喷灌分别比漫灌高0.5和2.4个百分点,日平均是滴灌44.9%、喷灌45.6%、漫灌43.0%,滴灌和喷灌比漫灌分别高1.9和2.6个百分点,相对湿度提高增强了甜玉米生长高峰期的水分需求及抗旱能力;光截获率日变化峰值是滴灌55.7%、喷灌54.6%、漫灌52.8%,滴灌和喷灌比漫灌分别高2.9和1.8个百分点,日平均是滴灌34.9%、喷灌34.1%、漫灌32.3%,滴灌和喷灌分别比漫灌高2.6和1.8个百分点,光温效应得到改善;(2)全生育期平均温度分别是滴灌24.1℃,喷灌23.8℃和漫灌24.4℃,滴灌和喷灌所处的温度范围更有利于甜玉米授粉灌浆和干物质同化;全生育期平均相对湿度分别是滴灌48.3%、喷灌49.4%、漫灌46.4%,滴灌和喷灌相对湿度较有利于甜玉米的水分代谢和生长发育;全生育期平均光截获率是滴灌39.6%、喷灌40.2%、漫灌36.2%。滴灌和喷灌改善了光分布条件;(3)滴灌和喷灌均能取得显著增产,滴灌对甜玉米的株高、穗长、穗重和根重影响较大,而喷灌对甜玉米的成穗率、秃尖长和绿叶数改善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分别采用膜下滴灌、微喷灌和滴灌3种节水灌溉技术对红江橙的果园生态及根系生长进行试验。结果表明:3种灌溉技术都可不同程度地改善红江橙的果园生态,其中微喷灌效果最优,其次是膜下滴灌和滴灌;3种节水灌溉技术都能明显提高红江橙根系的生长量,对根系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的影响表现为水平分布的范围较窄、垂直分布的深度较浅。  相似文献   

14.
李英 《农家顾问》2014,(5):35-35
<正>为了研究节水灌溉方式对玉米产量及构成的影响,2012年在武威荒漠生态与农业气象试验站设计了滴灌、喷灌、漫灌大田试验,并调查玉米整个生育期内的作物生长高度、叶面积指数、株子粒重等指标。结果表明,滴灌条件下生物量高于喷灌和漫灌,拔节时差异最明显,滴灌比喷灌重48%、比漫灌重  相似文献   

15.
膜下滴灌是根据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通过滴灌系统向有限的土壤空间供给水肥,仅在作物根系范围内进行局部灌溉,与大水漫灌、喷灌等方式相比有无可比拟的优点,鄂托克旗赛乌素地区近年来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地下水越来越匮乏,加上近几年大型喷灌设备的使用,也使水的蒸发量不断增大,因此,寻求一种既节水又增收的灌溉方式是农业技术人员的重要责任,2013年鄂托克旗农业技术推广站科技人员在赛乌素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试验种植了66700m^2的玉米膜下滴灌试验田,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节水灌溉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克山农场进行了马铃薯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滴灌技术作为一种节水灌溉方式,与传统的喷灌技术相比,可提高水分利用率,满足作物整个生育期对水分需求,减少土壤板结,克服了喷灌时水温过低对作物根系的伤害;滴灌区平均公顷产量47130kg,比喷灌增产40.0%,公顷增效3692元。  相似文献   

17.
灌溉系统在设施的系统组成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在设施内常采用的灌溉系统主要有管道灌溉系统、温室滴灌系统、温室微喷灌系统、温室行走式喷灌系统、温室多孔管微灌系统、温室渗灌系统等。采用传统的管道灌溉系统,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灌溉不均匀,还会大幅度增加设施内的空气湿度,而在高湿高温的条件下,病虫害易于发生,从而也就增加了植物病虫害发生的机率。滴灌是微灌技术的一种,是通过安装在毛管上的滴头、孔口或滴灌带等灌水器,将水一滴一滴、均匀而又缓慢地滴入作物根区土壤的灌水方式,是近年来现代温室中常用的灌溉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不同灌溉方式对香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研究了滴灌、漫灌、微喷灌3种灌溉方式对香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香蕉产量以微喷灌处理最高,分别比漫灌和滴灌处理增产2.3%和4.3%;漫灌处理的香蕉总糖、维生素C含量均显著高于滴灌和微喷灌处理,微喷灌处理的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滴灌处理;可食率以微喷灌处理最高,漫灌处理最低,3种灌溉方式之间差异均显著;干物质含量以微喷灌处理最高,滴灌处理最低,二者间差异显著。在香蕉约100d的生长期内,微喷灌处理的用水量比漫灌少约19%。综合来看,在3种灌溉方式中,微喷灌是在最适宜于香蕉的方式。  相似文献   

19.
以枳砧晚熟脐橙幼树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微喷灌和滴灌对变质页岩母质发育的黏重黄壤果园中脐橙幼树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喷灌和滴灌都能有效地促进脐橙的生长和增加其产量,与对照相比,滴灌和微喷灌单果重较对照分别增加9.57%和38.83%,单株产量分别增加90.9%和36.4%;微喷灌和滴灌均能有效地增加新梢的生长量、树体的树高、干径、冠幅;对土壤黏度较大的黄壤果园,微喷灌节水灌溉方式的技术经济效果较滴灌好。  相似文献   

20.
试验研究了施肥罐与滴灌、喷灌系统的安装、压力流失和测算施肥罐肥料消耗曲线等内容。结果发现,与传统果树施肥方式相比,给滴灌和喷灌系统配上施肥罐,减少了挖沟、施肥、覆土等繁重的工序,可节约1.72个工时/667m2,折合250元/667m2;可节约复合肥10kg/667m2左右,合50元/667m2。薄肥勤施,相比传统开沟施肥,更加接近作物本身的需肥规律,有利于科学合理地施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