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确定蛋白酶水解薏米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以氮溶解指数(NSI)和水解度(DH)为指标对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胰蛋白酶进行筛选,确定碱性蛋白酶为最佳水解用酶,并通过单因素和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试验,建立了碱性蛋白酶水解薏米蛋白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在底物质量浓度39.95 g/L,酶用量1 201.75 U/g,温度54.61℃,pH值7.99,反应时间4 h的条件下,水解后的氮溶解指数可达95.79%。  相似文献   

2.
制备乳清抗氧化肽的水解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3种酶对乳清蛋白进行酶水解试验,研究了不同酶解产物、水解时间、水解温度和pH值下的乳清抗氧化肽的水解度和TBARS值,确定了制备乳清抗氧化肽的最佳水解参数。结果表明,乳清蛋白水解物具有抗氧化活性,最佳复配条件是碱性蛋白酶的水解时间5 h,最佳水解温度为65℃,pH值8.5;胰蛋白酶的水解时间1 h,最佳水解温度为45℃,pH值8.0。当水解度达到32.28%时,乳清肽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3.
采用碱性蛋白酶和胃蛋白酶制备玉米活性肽,以水解度为指标,分别对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加酶量及pH值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分析,确定双酶水解的最佳酶解条件。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水解最佳条件为酶解温度60℃,酶解时间为1.5 h,加酶量为0.128 g,pH值为11,水解度为13.63%;胃蛋白酶水解最佳条件为酶解温度60℃,酶解时间为1.5 h,加酶量为0.008 g,pH值为2.1,水解度为22.12%;双酶水解后水解度可达29.88%;玉米肽对自由基清除率达25.62%。  相似文献   

4.
摘 要:[目的][方法]利用中性蛋白酶将牦牛血红蛋白水解,探讨各因素对中性蛋白酶水解牦牛血红蛋白的影响以及水解度的关系,并对酶解液进行了活性炭脱色效果的研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L16(45)),[结果]确定了中性蛋白酶水解血红蛋白的适宜条件为 pH 7.0,温度 45℃,酶底物浓度比 4000 U/g 蛋白质液,底物浓度 5%,酶解时间 7 h。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酶解液的最佳脱色工艺条件为活性炭用量 4%,脱色温度 75℃,pH 5.0,脱色时间 60 min。  相似文献   

5.
以烟叶蛋白为原料,用碱性蛋白酶进行水解。研究加酶量、pH值、温度、水解时间对烟叶蛋白水解度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结合工业生产的实际情况,确定碱性蛋白酶水解烟叶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加量30 000 U,pH值9.0,温度55℃,水解时间2 h,在此条件下,水解度可达到24.719%。  相似文献   

6.
测定了牡蛎的基本组成和氨基酸分析,采用蛋白酶水解其蛋白制备牡蛎多肽,以水解度和氮素回收率为指标,并以DPPH·清除率为优化指标,确定中性蛋白酶为最佳用酶。研究了温度、pH值、酶解时间、料液比和加酶量对DPPH·清除率的影响。用Design Expert 8.0软件进行响应面最佳条件优化,确定最适酶解条件为50℃,pH值7.0,酶解时间4 h,料液比1∶10,加酶量1 400 U/g,优化后DPPH·清除率达到74.43%,为牡蛎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以玉米蛋白粉为原料,采用微波预处理协同碱性蛋白酶水解制备抗氧化肽,并研究其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的抑制效果。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出最佳的微波预处理条件为:微波功率400 W、微波时间2.0 min,通过中心组合设计及响应面分析确定了最佳水解条件为:碱性蛋白酶添加量9 000 U/g、酶解时间2.5 h、酶解温度45℃、酶解p H 8.9,在此条件下,玉米蛋白粉平均水解度为14.13%,同时得到的玉米抗氧化肽对ACE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半抑制浓度(IC50)为4.99 mg/m L。  相似文献   

8.
蚂蚁蛋白提取及氨基酸营养液制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用碱法提取蚂蚁蛋白及用单酶水解的方法提取蚂蚁蛋白,考察其最佳工艺条件。采用蚂蚁经干燥、脱脂后,用稀碱进行溶解,确定最佳溶解条件为:碱液浓度1.5%,浸泡温度80℃,固液比1∶20,蚂蚁蛋白提取率达18.82%。然后,用中性蛋白酶、胰蛋白酶和胰酶分别进行酶解,确定胰蛋白酶为较适宜酶,最佳水解条件为:pH值8.0,酶量2.0%,反应温度40℃,固液比1∶7.5,反应时间5h,水解率达19.28%。结论为用单酶水解的方法提取蚂蚁蛋白提取率高。  相似文献   

9.
研究利用基因工程菌制备的地衣芽孢杆菌碱性蛋白酶水解改性大豆分离蛋白。采用正交旋转组合试验优化设计,确定地衣芽孢杆菌碱性蛋白酶水解改性大豆分离蛋白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底物浓度为7.5%,加入酶量为3 000 U/g底物,水解温度为53℃,水解时间为2.0 h为最佳水解条件,最终得到大豆分离蛋白的水解度为30.3%,改性大豆分离蛋白的溶解度为95.68%。说明此水解条件能够较好地水解改性大豆分离蛋白,提高其溶解性。  相似文献   

10.
对花蛤肉酶法水解进行了研究,使用Protamex复合蛋白酶,考察了酶用量、温度、时间、pH值对水解度的影响。结果表明,Protamex复合蛋白酶水解花蛤肉的最佳条件为酶用量0.06 AU/g,pH值6.5,水解时间180 min,水解温度55℃。  相似文献   

11.
蛋白酶(包括酸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及中性蛋白酶)是饲料复合酶制剂中最主要的酶之一。本文对CHE饲料中的酸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进行了提取并进行了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各个酶的活性并不相同,其中酸性蛋白酶的活性最大,碱性蛋白酶最小,并且酸性蛋白的最适温度是40℃左右活性,最大值为5.203ug/min,中性蛋白酶的最适温度是30℃左右性,最大值为2.9754 ug/min,而碱性蛋白酶的最适温度是22℃左右性,最大值为0.4482 ug/min。  相似文献   

12.
以菜籽粕为原料,以水解度为衡量指标,对碱性蛋白酶、酸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的作用进行了比较,确定采用碱性蛋白酶、酸性蛋白酶进行水解菜籽粕。考察了不同料液比对碱性蛋白酶、酸性蛋白酶酶解菜籽粕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料液比为1∶15时,水解度可达10%。对碱性蛋白酶和酸性蛋白酶联合水解菜籽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先用2400U/g碱性蛋白酶水解2h后,再用2400U/g的酸性蛋白酶水解4h,菜籽粕的水解度为15%。  相似文献   

13.
以口蹄疫病毒株OA/58 RNA为模板,反转录并扩增目的cDNA,然后与pGEM-T Easy载体连接并转化JM109菌株,提取的重组质粒用凝胶电泳、PCR和EcoR I酶切法鉴定。该毒株与A12,O1K,O1Campos和TW45/97毒株序列通过对比分析发现,L基因中有2个起始密码子,第二个是首选;并且确定氨基酸保守区主要位于第35~39,43~54,65~67,75~80,90~111,113~142,144~146,148~157,159~172和176~187位。L蛋白酶含有球状区域,碳端有一柔性杆状结构。合成的L蛋白酶可形成二聚体结构。第144位的Lys、148位的His和163位的Asp可能是L蛋白酶的活性位点。保守区氨基酸残基在维持蛋白的空间构像和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由拉马钱德兰图可证明本试验构建L蛋白酶的空间结构是合理的,它对于进一步的研究具有指导性。  相似文献   

14.
外源蛋白酶对蚯蚓蛋白酶解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蚯蚓为多功能性生物资源, 利用酶解工艺将蚯蚓蛋白制作成的氨基酸原料有广泛的用途。为进一步提高蚯蚓蛋白水解效率,本文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三种外源酶对蚯蚓粗蛋白下脚料水解的影响,重点探讨了酸性蛋白酶加入后鲜蚯蚓浆水解过程中氨基酸浓度的变化,建立了回归方程。结果表明:三种外源蛋白酶对蚯蚓粗蛋白水解率的影响明显,与对照不加酶相比均提高了水解率,顺序为酸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鲜蚯蚓浆水解产物的氨基酸浓度与水解时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加酶处理与不加酶处理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0.432371*EXP(0.130930*X); Y=0.260455*EXP(0.143428*X),回归方程均达到显著水平。与不加酶处理相比,酸性蛋白酶处理显著提高了鲜蚯蚓浆水解过程中的氨基酸浓度。水解提高率随着水解时间的延长而下降,提高率与水解时间两者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选用外源酶脂酶、酸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分别添加到羊肉发酵香肠中,测定了3种酶对表征发酵香肠成熟的2个指标(非蛋白氮(NPN)和游离脂肪酸(FFA))的影响,发现3种酶不同程度地加速脂肪和蛋白质降解。结果表明,脂酶添加量为0.003%,酸性蛋白酶添加量为0.002%,风味蛋白酶添加量为0.005%。  相似文献   

16.
张海予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30):177-181
为了给酶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Folin-酚法测定蛋白酶活性,通过单一变量控制对KN1菌株的蛋白酶酶学特性和发酵条件进行研究。该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75℃,最适作用pH值为7.5,Cu2+离子对酶活有促进作用;EDTA对酶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PMSF对酶活的抑制作用小,推测KN1菌株产生的是一种金属蛋白酶;经SDS处理后KN1的蛋白酶仍能保持较高的活性。KN1菌株的蛋白酶的最佳发酵条件为37℃培养4天,最佳碳源为玉米粉,最佳氮源为豆饼粉。KN1菌株的蛋白酶是一种耐高温中性蛋白酶,最适作用温度达到75℃,在最适合条件下,酶活性可达1498.84 U/mL,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海南东部自然区槟榔园土壤酶活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业华  陈珍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3):251-254
在海南东部自然区槟榔园中,采集不同种植年限和不同区域的土壤样品。运用滴定法和比色法,测定过氧化氢酶、脲酶、多酚氧化酶、脱氢酶、酸性磷酸酶、蛋白酶、还原酶和纤维素分解酶的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对照区土壤酶活性高于根区的是过氧化氢酶、脲酶、多酚氧化酶、还原酶、纤维素分解酶。对照区土壤酶活性高于园区的是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还原酶。根区土壤酶活性高于对照区的是蛋白酶。根区土壤酶活性高于园区的是酸性磷酸酶、蛋白酶。12年限槟榔根区土壤酶活性高于24年限的是过氧化氢酶、脲酶、酸性磷酸酶、还原酶。24年限槟榔根区土壤酶活性高于12年限的是蛋白酶、纤维素分解酶。  相似文献   

18.
以膨化米糠为原料,采用蛋白酶进行酶解,研究单因素下加酶量、时间、温度和pH值对米糠蛋白的酶解效果,并对其条件进行优化,以可溶性蛋白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酶解条件:加酶量500IU/g,酶解时间为5h,酶解温度40℃,pH值为5.0,可溶性蛋白含量可达35.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