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目前国内外针对食品褐变发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防治技术等的研究进行概括和总结。根据条件不同,褐变可分为酶促褐变和非酶促褐变,而非酶促褐变又可进一步分为美拉德反应、焦糖化反应、抗坏血酸氧化分解和多元酚氧化缩合。影响褐变的因素众多,酶促褐变的影响因素包括底物种类及浓度、酶的活性、氧气、温度和pH等;影响非酶促褐变的因素因具体反应不同而异,其中温度和pH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基于褐变的发生机制和影响因素,褐变的防治技术包括物理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技术以及两者的联合使用。指出当前果蔬贮藏和褐变防治技术面临着能耗较大、成本较高和安全性较低的问题,同时,进一步展望了褐变防治技术应以物理防褐变技术为主,辅以必要的化学技术处理,并应将重点放在新材料和新抑制剂的挖掘上。  相似文献   

2.
主要从酶促褐变及非酶褐变两个方面初步对香蕉酒的褐变现象进行探讨。分析了酒中PPO活力的变化与非酶因子含量的变化与褐变度上升的相关性,并比较了温度、光照、SO2添加量对褐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褐变度的增加与PPO活力和还原糖含量的变化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而与总酚、总黄酮、还原糖等非酶褐变因子含量的变化间有显著的相关性;光照及温度的升高,加速香蕉酒的褐变,而添加少量的SO2可减缓褐变速度。  相似文献   

3.
非酶褐变反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酶褐变反应主要指碳水化合物在热作用下的复杂反应。针对食品在加工和贮藏过程中非酶褐变反应的类型、反应历程、颜色产物、对食品的影响、非酶褐变反应条件,以及反应的控制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褐变的原因有非酶褐变和酶促褐变,加工中引起褐变的主要原因是酶促褐变。综述了马铃薯酶促褐变的特性和褐变抑制剂的研究进展,在生产中抑制褐变可将不同方法结合使用,如水洗、热处理、酸处理、添加褐变抑制剂等,抗褐变效果会更好。  相似文献   

5.
采用分光光度法对砀山酥梨多酚氧化酶(PPO)酶促褐变机理进行研究。通过对其所催化的邻苯二酚氧化后所得到的产物吸光度值进行测定,分析了反应时间、pH值、温度和几种抑制剂对砀山酥梨PPO活性的影响,以及研究了破碎打浆、pH值、温度、贮存时间等不同加工过程对砀山酥梨酶促褐变变化趋势的影响。结果表明,以0.1 mol/L的邻苯二酚为底物,测得砀山酥梨PPO的最适pH值为6.5,最适温度为40℃,且随着时间的延长,砀山酥梨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始终保持稳定;L-半胱氨酸、柠檬酸、抗坏血酸对砀山酥梨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均表现出抑制作用,其中以柠檬酸的效果最好;在pH值3.5-4.6,酶促褐变对总褐变指数的贡献低于非酶促褐变,且pH值越高,酶促褐变对总褐变指数的贡献越大;在4℃,室温和37℃下,酶促褐变对总褐变指数的贡献低于非酶褐变,且温度越高,酶促褐变对总褐变指数的贡献越大,温度为37℃时,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酶促褐变对整个褐变反应的贡献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6.
以伽师瓜为试材,研究干制方式和包装方式对哈密瓜干贮藏期褐变的影响,分析非酶褐变因子与褐变度之间关系,并评价贮藏期哈密瓜干褐变风险。研究认为,与NaHSO3处理相比,阴干处理哈密瓜干贮藏过程中存在褐变发生风险,包装方式对哈密瓜干褐变无显著影响。贮藏过程中非酶褐变因子均发生变化,但与褐变之间的相关性显著受到干制方式的影响。不同处理条件下,可溶性蛋白含量与褐变度相关性均不显著;阴干处理条件下游离氨基酸、还原糖、Vc、总酚、类胡萝卜素等指标均与褐变度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NaHSO3真空包装条件下褐变度与非酶褐变因子间均无显著相关性,哈密瓜干褐变抑制显著。  相似文献   

7.
研究与板栗非酶促褐变有关的基础物质和褐变产物,以确定板栗非酶促褐变的主要反应类型及褐变产物特征。测定板栗在加热前后葡萄糖、果糖、还原糖、15种氨基酸、维生素C、总酚、5-羟甲基糠醛(5-HMF)、类黑精和蒽醌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板栗发生非酶促褐变后,葡萄糖和果糖平均减少了53.25%和32.07%,还原糖平均减少35.78%,15种氨基酸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维生素C平均减少41.85%,多酚平均减少了40.50%,5-HMF和类黑精平均增加了100%,蒽醌平均增加70.11%。试验证明板栗非酶促褐变反应包括美拉德反应、抗坏血酸氧化反应、多酚氧化反应,初步判断5-HMF、类黑精和蒽醌是非酶促褐变的反应产物。  相似文献   

8.
问:甜牛奶经高温杀菌后,往往会变成灰白色,甚至变成褐色,这是为什么呢?答:这是因为在高温条件下甜牛奶发生了褐变的缘故。(1)高温时奶液褐变的机理褐变反应的机理主要有酶促褐变、非酶褐变和氧化还原褐变等,您说的液态奶在高温下的褐变,主要是发生了非酶褐变的结果。这种非酶褐变称为美拉德反应,是胺、氨基酸、蛋白质与糖类、醛类、酮类之间的反应。糖类、醛类和酮类自身也有可能发生褐变,而与氨基酸、蛋白质共存时,更有促进褐变的作用。美拉德反应过程十分复杂。第1步,由还原糖与氨基化合物在中性或微酸性条件下缩合生成葡萄糖胺,葡萄糖胺…  相似文献   

9.
蚕豆在收获,运输和贮藏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增长,皮色由原来的浅绿色或乳白色逐渐变成浅褐色、褐色以至深褐色,严重的甚至变成黑色,这种现象称为褐变。根据国外有关资料报导食品褐变可分为酶致褐变和非酶致褐变两类。酶致褐变主要是植物组织中的酚类被酚氧化酶氧化所引起的褐变,此外还有油脂和抗坏血酸分别被脂肪氧化酶、抗坏血酸氧化酶、叶绿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以红枣为主要原料,研究HSO3-、柠檬酸和半胱氨酸对红枣汁非酶褐变抑制作用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HSO3-、柠檬酸和半胱氨酸均可有效的抑制红枣汁非酶褐变;HSO3-、柠檬酸和半胱氨酸三者添加量最佳组合为:HSO3-250μg/g,柠檬酸0.2%,半胱氨酸1.5%,在此组合下,红枣汁的A420值为0.459。从极差和方差分析可知,这3种抑制剂对红枣汁非酶褐变影响的主次顺序为:HSO3->半胱氨酸>柠檬酸。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块茎易受到损伤引发褐变,褐变会对其营养、感官品质和安全性造成影响。不同马铃薯品种材料抗褐变能力存在差异,本研究拟测定27份不同马铃薯种质材料的多酚氧化酶活性、褐变强度、褐变指数和煮后褐变4个褐变相关指标,综合分析以实现对不同马铃薯品种(系)抗褐变能力的鉴定与筛选。结果表明, 27份材料可分为4种类型,第1类高抗褐变,包括09306-82和13041-52,它们4项指标均能满足抗褐变材料的要求;第2类抗褐变材料,包括延薯4号、Q8、12-1、春薯3号、19-1、14018-142、大西洋、龙薯12号、威芋5号、丽薯6号、春薯5号和早大白,它们的褐变相关指标存在个别明显不足;第3类中度褐变材料,包括09001-136、中薯5号、龙薯4号、东农310、青薯9号、15-1、云薯505、BF006、闽薯1号和黔芋8号,其抗褐变能力弱;第4类是易褐变材料,包括春薯6号和费乌瑞它,它们不具有抗褐变能力或抗褐变能力非常差。筛选的高抗褐变和抗褐变品种(系)可以作为鲜食抗褐变马铃薯育种材料,为马铃薯净菜加工提供品种支撑,易褐变材料可用于马铃薯褐变机制的基础性研究。  相似文献   

12.
Intelligence Interface Study and Realize Based on EPA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果蔬加工过程中酶促褐变与非酶褐变的原理,综述了果蔬加工中酶促褐变与非酶褐变的抑制方法.  相似文献   

13.
王静 《保鲜与加工》2014,14(4):49-52
酶促褐变是导致果蔬组织褐变的主要原因,控制酶促褐变很大程度上能够减轻果蔬采后褐变的发生。本文就国内外关于果蔬采后酶促褐变控制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采后果蔬的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果蔬酶促褐变的物质条件与发生机制,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果蔬酶促褐变控制措施的研究,发现酶促褐变主要发生在果蔬采后贮运加工过程中,是酚类物质、酚酶和活性氧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控制氧气含量、减少酚类底物以及抑制酶活性等均可有效地减轻或抑制酶促褐变的发生。由于引起褐变的因素是复杂的,且不同物种的酶促褐变所涉及的主要酶、酚类物质、活性氧代谢等均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对果蔬酶促褐变发生机制以及褐变调控进行更深入的探索是今后研究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5.
以马口铁涂料罐罐装草莓汁为例,对罐装果汁发生褐变的影响因素以及不同抑制剂对防止褐变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属离子和温度是促进马口铁涂料罐罐装草莓汁发生褐变的主要原因;酸性添加剂有加快褐变的趋势;而不同辅色素对草莓汁的色泽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大花蕙兰试管苗增殖过程中的褐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大花蕙兰试管苗增殖过程中褐化的影响因素及褐化现象的克服进行研究。研究了不同基本培养基、糖浓度、琼脂浓度、试管苗大小及花色等因素对褐化的影响,不同抗氧化剂与吸附剂对褐化现象的克服及对试管苗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本培养基、糖浓度、琼脂浓度及试管苗大小对褐化有影响,但影响不显著;花色对褐化的影响显著;添加1500mg/L活性炭,既可解决褐化现象,又能保证试管苗生长旺盛,保持较高的增殖系数。  相似文献   

17.
茶树腋芽离体培养中的褐化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降低茶树离体培养过程中外植体褐化程度,以‘凫早2号’当年生未木质化的春季健壮新梢为材料,带茎段和叶柄的单个腋芽为外植体,接种前用2.0 g/L PVP溶液浸泡1 h,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不同培养基、起始培养温度和时间对外植体的褐化控制效果。结果表明,腋芽在1/4MS+BA 2.0 mg/L+IBA 0.1 mg/L+蔗糖20g/L+琼脂7.5 g/L培养基中,10℃下避光培养48 h褐变率最低,仅为5.6%;培养时间和培养基类型2个因素对降低腋芽褐化没有显著影响,温度对降低腋芽褐化有显著影响;温度因素外植体对褐化影响最大,培养基次之,培养时间最小,说明低起始培养温度是降低外植体褐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