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冷食品中的应用 果糖在低温时甜度增加,因此果、葡糖浆用于冷食品更为适宜。用果、葡糖浆生产的冰棒、冰淇淋有清香味道。但在冰棒生产时,不能全用果、葡糖浆,而应与蔗糖混合使用,否则冷冻速度慢,且冷冻效果不好。用于其它清凉饮料,低温下饮用,风味尤佳。  在面包中的应用 把果、葡糖浆用于面包生产中,果糖的发酵性、呈色性及保湿性都作为优点发挥出来。  面包是利用酵母发酵的食品,酵母利用果糖和葡萄糖发酵最快,其次才是麦芽糖、蔗糖。果、葡糖浆代替蔗糖时,发酵反应快而好,产生大量气体,缩短面包发酵时间。由于产气…  相似文献   

2.
以牛奶火龙果和红心火龙果为主要原料、以保加利亚乳杆菌(L.bulgaricus)和嗜热链球菌(S.thermophilus)混合物为发酵剂、以果葡糖浆为甜味剂进行单因素试验,基本确定了影响火龙果果粒酸奶的4个单因素最佳值,即发酵剂添加量10%,果葡糖浆添加量12%,发酵时间6 h,果粒果汁添加量15%。然后通过正交试验得出,火龙果果粒酸奶最佳工艺条件为果粒果汁添加量5%,果葡糖浆添加量14%,发酵时间4 h,发酵剂添加量8%,发酵温度42℃。以此工艺制备的火龙果果粒酸奶风味独特、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3.
果葡糖浆在国外发展迅速并广泛地应用于各种食品生产中,但国内的生产和消费却徘徊不前.介绍了国内果葡糖浆的生产应用现况,分析了国内果葡糖浆发展缓慢的原因,展望了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为研发以玫瑰茄原汁为基础原料生产双玫汁饮料的最优加工配方,先以单因素随机区组实验探索玫瑰花汁、蔗糖、果葡糖浆、柠檬酸添加量对双玫汁外观品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实验,探索生产双玫汁所需玫瑰花汁、蔗糖、果葡糖浆、柠檬酸添加量的最优配比。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玫瑰花原汁主要影响双玫汁饮料的玫瑰香味品质,其用量宜在2%-4%之间,蔗糖主要影响双玫汁饮料的甜度,其用量宜在3%-4%, 果葡萄糖浆主要调节双玫汁饮料的甜味感和减少蔗糖的用量,其用量宜在2%-4%,柠檬酸主要影响双玫汁饮料的酸味舒适感, 其用量宜在2%-4%。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生产双玫汁饮料最佳调配方案为:浓度1.25%的玫瑰茄浸提汁+4%玫瑰花汁添+2%蔗糖+2.5%果葡糖浆+0.12%柠檬酸。通过该工艺加工的双玫汁饮料,颜色柔玫红、玫瑰香味诱人,营养丰富,是一种绿色养生的花卉饮料,本研究能为企业生产加工双玫汁饮料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概述了6DT—700C型淀粉生产成套设备的基本情况,介绍了该生产线的主要技术性能、加工工艺和工艺特点及设备。它是针对芭蕉芋、莲藕等多纤维作物为原料的淀粉加工生产线,也可用于马铃薯等薯类为原料的淀粉加工,其淀粉品质达到GB8884-88《食用马铃薯淀粉标准》一级品要求。该设备得到了较好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前农村中以甘薯、马铃薯为原料加工淀粉的小型成套设备使用广泛,尤以适合乡镇企业和加工专业户使用的生产能力为1t/h~2t/h的鲜原料加工机组居多。本文以小型薯类淀粉加工成套设备为例,就其使用与维护作一介绍。1.设备组成小型薯类淀粉加工成套设备主要由螺旋清洗机、刨碎分离机、磨浆分离机、渣浆分离组合筛、搅拌机等单机和连接软管及电动机组成,生产能力为1000kg/h,总装机容量为16.77kW,操作人员为3人~4人,设备质量为2t,占地面积为17.8m2,机体外形尺寸(长×宽×高)为6.49m×2.66m×2.87m。2.工艺流程原料浸泡→清洗→刨碎→分离→→多…  相似文献   

7.
与普通蔗糖相比,果葡糖浆有着甜度高、风味好、营养丰富等优点,逐步取代蔗糖已成为当今食品行业的主流。果葡糖浆作为食品饮料基料的同时,在面包、蛋糕、月饼等烘烤食品领域里也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8.
常用甜味剂的种类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味剂是饮料生产中的基本原料,可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的甜味剂。作为天然甜味剂的蔗糖、葡萄糖、麦芽糖、果葡糖浆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属于饮料的原料,不作为食品添加剂来限制使用。人工合成的甜味剂具有较高的甜度,但不产生热量。  相似文献   

9.
糖是焙烤食品生产的主要原料之一,它对产品的色、香、味、形均有重要影响。在焙烤食品生产中常用的糖,有蔗糖、饴糖、淀粉糖浆、转化糖浆、果葡萄糖浆、蜂蜜等。  相似文献   

10.
利用番茄酱为原料生产果葡糖浆,将番茄酱经过稀释、离心、酶解澄清等工艺处理后,对其澄清汁透光率的变化进行研究,经过超滤、大孔树脂净化、浓缩,使之达到果葡糖浆的指标要求.试验确定了反应温度55 cC时,Pectimex CL酶对番茄酱澄清汁透光率影响较大,番茄酱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8%,酶用量60 mL/m3,酶解时间2h,大孔树脂上样速度1.5 BV/h,最大上样量8.0 BV.结果表明,该工艺生产的果葡糖浆干物质≥77%,葡萄糖+果糖(占干物质)≥95%,产品无色透明,收率为91.2%~94.4%,符合国标要求.  相似文献   

11.
由于受到蔗糖价格的逐步攀升和玉米深加工规模总体控制政策的影响,一些淀粉糖生产企业正尝试利用小麦淀粉为原料生产淀粉糖,以满足市场需求。我国是小麦生产大国,资源丰富,开展小麦淀粉糖制品研究有利于拓展小麦精深加工渠道,丰富市场供应。就小麦淀粉全糖粉的生产技术、问题进行了综述,以期对淀粉糖生产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和玉米交联淀粉对馒头抗老化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二次发酵工艺制作馒头,分别添加0.45%、0.55%、0.65%自制的马铃薯和玉米交联淀粉,测定室温下储存0、5、12、24、48、72 h的馒头柔软度,结果表明,两种交联淀粉具有明显的抗老化效果,以0.55%的添加量为宜。  相似文献   

13.
淀粉的回生特性对于高含淀粉的食品原料加工食品的品质有重要的影响,同时淀粉本身作为食品添加剂,其回生特性对相应加工食品的贮存期品质变化也有较大的影响。介绍了大米淀粉、玉米淀粉、小麦淀粉、薯类淀粉回生特性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并对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玉米蛋白粉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玉米蛋白粉是湿式法玉米淀粉加工的副产物,可应用于各个领域。综述了玉米蛋白粉的组成、营养价值及其成分特点。利用玉米蛋白粉,可开发出玉米醇溶蛋白、玉米黄色素、谷氨酸、天然蛋白水解肽、可降解材料、膨化食品等深加工产品,具有成本低、无毒副作用的特点,提高了玉米蛋白粉的附加值,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5.
以相同条件下生产的7个品种马铃薯为原料,测定其品质指标(干物质、总淀粉、直链淀粉、还原糖、VC)和加工全粉的功能指标(蓝值、持水性和持油性),研究不同品种马铃薯及其所制颗粒全粉功能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除费乌瑞它品种马铃薯的干物质含量偏低外,其余6个品种秦芋30、秦芋32、0406-1、0406-9、安薯56、鄂5均符合加工全粉的要求;马铃薯原料中总淀粉含量高,则游离淀粉的含量相对较高。7个品种马铃薯全粉的蓝值顺序为:安薯56费乌瑞它鄂5秦芋320406-9秦芋300406-1;持水性顺序为:秦芋32鄂5秦芋300406-9费乌瑞它0406-1安薯56;持油性顺序为:0406-1安薯56鄂5费乌瑞它=秦芋32秦芋300406-9。该结果可为马铃薯颗粒全粉生产的原料选择和全粉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红枣为原料,添加糯玉米淀粉等辅料制备低糖红枣糕,选取淀粉种类、蜂蜜添加量、淀粉添加量和熬煮时间四因素,分析其对红枣糕质构特性及感官品质的影响,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以硬度和咀嚼度为评价指标对低糖红枣糕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添加晋鲜糯2号糯玉米淀粉制得的红枣糕品质较好,其最佳工艺为:淀粉添加量9.8%,蜂蜜添加量29%,熬煮时间21 min,该条件下制得的产品品质与市售红枣糕相当,同时含糖量明显降低,克服了低糖红枣糕不易切割、成型困难的问题,说明糯玉米淀粉具有作为增稠剂和稳定剂的综合特性。  相似文献   

17.
淀粉的糊化与凝胶特性及食用品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林 《保鲜与加工》2021,21(2):67-73
不同种类的淀粉具有不同的理化、感官特性,为了实现从原料推断产品的好坏,本研究以市场上常用的各种淀粉原料作为试材,探究谷类淀粉(小麦淀粉、玉米淀粉)、薯类淀粉(马铃薯淀粉、红薯淀粉、木薯淀粉)、豆类淀粉(豌豆淀粉、绿豆淀粉)的基本成分、溶解度、膨胀度、糊化特性、凝胶特性及感官评分等指标。结果表明:豆类淀粉的直链淀粉含量最多,薯类淀粉的直链淀粉含量最低;谷类淀粉的糊化温度相对较高,稳定性最好,薯类淀粉糊化温度最低;马铃薯淀粉的峰值黏度、谷值黏度、最终黏度及回生值最大,豌豆淀粉的峰值黏度最小,玉米淀粉的回生值最小;豆类淀粉的硬度、弹性、咀嚼性及凝胶强度最大,黏度最小;薯类淀粉的黏度最大,硬度、弹性、咀嚼性及凝胶强度最小;豆类淀粉的感官得分最高,薯类淀粉的感官得分最低,其中豌豆淀粉的感官得分最高,为8.14分(满分9分),该产品色泽剔透、质地紧密,弹性好,更为消费者所喜爱。综合各项指标得出豆类淀粉中的豌豆淀粉的糊化凝胶特性及感官指标相对较好,可将其大力开发成凝胶产品。  相似文献   

18.
糯玉米淀粉因独特的结构具有良好的冻融稳定性,在速冻食品中有着巨大的潜在利用价值,但原淀粉自身存在耐酸性、耐高温、耐剪切性较差等缺点,限制了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为了改善糯玉米淀粉的理化特性和加工性能,需要对原淀粉进行改性处理。概述了糯玉米淀粉常见的改性方法,介绍了糯玉米改性淀粉在速冻食品中的应用,并对糯玉米改性淀粉的研究现状和在速冻食品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展望,为糯玉米改性淀粉在速冻食品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