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太子参病毒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子参病毒病是太子参最主要的病害。在福安市太子参种植区发生普遍,发病率高达80%~90%,严重影响太子参的品质和产量。该文对太子参病毒病的症状、发病规律及原因进行阐述,并提出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2.
贵州太子参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目前正值太子参出苗及幼苗期,经田间调查发现,其病毒病、猝倒病已开始发生,有翅蚜开始迁入危害。为减少太子参病虫害造成损失,结合历年贵州太子参主产区病虫害发生情况,现介绍太子参猝倒病、病毒病、根腐病、叶斑病、紫纹羽病等病害,以及蚜虫、小地老虎和蛴螬等虫害的防治措施如下,确  相似文献   

3.
根据中医组方理论及文献记载药用植物化学成分简单叠加两种方式,形成不同太子参抗病毒病系列配方。选用连作2年太子参种植地块,通过完全区组小区试验考察不同处理对太子参病毒病防效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抗病毒1号处理的太子参病毒病发生率比对照降低63.37%(P < 0.01),病指比对照降低10.64倍,防效最高(90.63%,P < 0.01),其余4个配方对病毒病防效均超过80%。对病指在5级以上的太子参植株,施用1号抗病毒剂1次后可防止病毒病继续扩散。使用3次后感染病毒病太子参叶片可恢复正常,5次后叶片病斑和感病症状完全消失,植株恢复正常生长;抗病毒1号及3号对产量提升作用显著,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97倍及1.59倍(P <0.01),其余处理对产量分别提高、68%、69%、68%(P <0.01);抗病毒1号和3号对太子参总多糖及环肽B含量均有较好升作用,提高总多糖含量效果最好的处理是抗病毒1号(提高14%);提高环肽B效果最好的处理是抗病毒3号(提高11%)。综合来看,抗病毒1号在防控已经发生的病毒病及提升产质量具有显著效果,选取抗病毒1号进入下一轮试验。根据中医理论与技术方法形成的配方综合表现好于单纯将具有抗病毒活性中药材叠加,尤其利于提高药材品质。本研究为太子参有效防治及治疗病毒病提供了有机级别多效合一的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6种杀菌剂对太子参病毒病和叶斑病的药效对比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行60%百泰水分散粒剂、20%菌毒克星、平平佳粉剂+营养增效剂、10%世高水分散粒剂、万兴、凯润等药剂防治太子参病毒病和叶斑病的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平平佳粉剂600倍液+营养增效剂100倍液对太子参病毒病和叶斑病防效优于其他5种药剂.建议在太子参病毒病和叶斑病发生初期使用平平佳粉剂600倍液+营养增效剂100倍液,间隔10 d防治1次,连续防治3次,之后每隔20~30 d,进行定期预防.  相似文献   

5.
太子参两大病害的综合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子参病害以太子参叶斑病和太子参病毒病发病最为严重,称其为太子参的“两大克星”。这两太病害病原物传播快,发病严重时,会造成绝收。因此,在栽培太子参时要注重防治,而且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以达到根治两大病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对2011~2012年贵州省余庆县种植太子参中有害生物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太子参发生有害生物种类有11种,其中,病害8种,虫害3种。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的有太子参病毒病、太子参叶斑病、太子参斑点病、太子参霜霉病、太子参根腐病、小地老虎、蚜虫。针对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提出如下几条防治措施:一是做好种子处理和土壤消毒;二是合理应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三是对症使用高效、低毒、低残毒农药和生物源农药。  相似文献   

7.
通过实地调查、试验研究和查阅文献,总结了近年来福建太子参发生的主要病害,包括病毒病(芜菁花叶病毒、蚕豆萎蔫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根部病害(猝倒病、立枯病、紫纹羽病、根腐病和白绢病)以及叶斑病类(斑点病、叶斑病、黑斑病)三大类,分别阐述其症状与病原、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以及绿色防控措施,以期为太子参主要病害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为高品质安全生产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8.
太子参病毒病的防治途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太子参以种根无性繁殖,病毒病逐渐加重,产量损失在25% ̄40%,对种苗进行各种类型热处理都无法脱毒;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能有效地脱除病毒;试验发现,太子参种子不传毒,其实生苗遗传性状稳定,增产效果与茎尖脱毒苗相近,可达40%;利用1%口针油(Mineral oil)+0.1%敌杀死(Deltamethrin)能有效防治病毒再侵染,防病效果可达80%。  相似文献   

9.
调查寿宁县太子参病害种类,对其发生特点进行介绍,包括太子参花叶病、太子参叶斑病、太子参根腐病、太子参白绢病、太子参紫纹羽病,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太子参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干燥块根作为中药使用。因产区常年使用块根繁殖,导致品种退化,病害严重,部分区域病毒病感染率高达90%,产量降低超过50%。为探寻具有商业价值的种苗繁殖方式,进行了不同种植材料繁殖效果的比较,发现种子繁殖的第1代种参作为种苗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