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保意识和健康意识日益增强,对茶叶的卫生指标和保健作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有力地促进了茶叶绿色食品的发展。据报道,日本从70年代开始就试产“有机茶”,80年代试制“无农药茶”,而今许多茶叶店里都设有“有机茶”和“无农药茶”专柜,卖价远远高于其他茶;坦桑尼亚是世界上第一个生产和出口无公害茶的国家,其产品由英国包销,目前已扩展到美国、加拿大等国;英国1989年销售无公害自然茶达到0.3万吨,为80年代初的30倍;肯尼亚和斯里兰卡等国由于市场需要和价格吸引,也在努力扩大无公害自然茶的生产;在我国,绿色食品也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欲购茶叶绿色食品的消费心理已成为一种新的消费趋势。 为适应国内外茶叶消费的新趋势,我国近年来开始重视茶叶绿色食品的开发,农业部制定了“绿色食品”标准;云南、广东、安徽等地已在开发茶叶绿色食品,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当前,应及时总结经验,进行推广,以加快我国茶叶绿色食品的开发。我国不少茶区生态环境优越,有的茶园从未施用过化肥、农药以及其他化学制剂,而且茶园又远离城镇、工厂及居民生活区,无废水、废气、废物的污染,所产茶叶属天然无公害的产品。因此,我国开发茶叶绿色食品具有生态优势和资源优势,只要在生产、  相似文献   

2.
随着饮食文化的变革,热量食品消费逐渐转向安全、卫生、保健食品消费,绿色食品的生产加工日益为人们所关注。厦门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顺应市场需要,适时地在同安区莲花镇、建瓯市小松镇、玉山镇、武夷山市天心村等地建立7200亩绿色食品茶园基地,并通过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认可,“海堤”牌茶叶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为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厦门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日前在同安区莲花镇、建瓯市举办推广绿色食品茶叶生产技术讲座。讲座邀请福建农大副教授传授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探讨茶叶病虫害治理、农药残留的控制与…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食品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天然、安全。国内外已经生产出茶叶“绿色食品”,并且在市场上非常走俏。福建茶叶产量大,具备发展茶叶“绿色食品”的生态环境和诸多有利条件;另一方面,目前茶区存在不合理使用农药的现象,并已发现有的茶叶中某些农药残留超过限制含量。因此,福建应该顺应人们对“绿色食品”的需求趋势,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保护茶树生长的生态环境,抓紧发展茶叶“绿色食品”的生产,提高福建茶叶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从而提高茶叶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绿色食品茶叶的开发与消费,人心所向,大势所趋;福建是我国传统的产业茶大省应充分利用我省优越的自然,气候,茶树品种资源,名优茶与多茶类加工的优势,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无污染,安全,优质的绿色食品叶,有机茶、顺应绿色消费的需求,迎接入世挑战;全面提高茶叶质量和安全性,优化茶业结构,实现我省茶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提出了发展绿色食品茶叶的对策是:转变观念,提高认识,部门协调,齐抓共管,建设无公害茶园,实行产业化经营;制定标准,提高质量,政策扶持,科教兴茶,弘扬茶文化,扩大茶叶消费,提高我省茶叶竞争力,提高茶叶效益,增加茶农收入。  相似文献   

5.
在消费升级背景下,绿色食品市场得到快速发展,青睐绿色食品的消费者与日俱增。为此,茶叶企业纷纷涌入绿色茶叶市场,许多企业成功获得了茶叶的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为了提升茶叶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绿色茶叶的需求,茶叶企业需要积极探索和创新营销策略。本文对茶叶企业绿色茶叶营销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茶叶企业如何优化绿色茶叶的营销工作,并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茶叶绿色食品的生产,关键性技术是如何解决好病虫防治与农残的矛盾,以期获得茶叶生产的优质、高产、高效益。本文从茶树病虫生防对促进茶叶绿色食品生产的意义和茶叶中农残的历史、现状及面临的新挑战角度,论述了生防在茶叶绿色食品生产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并详细叙述了茶叶绿色食品生产的主要技术措施和申报茶叶绿色食品的程序,同时还总结了茶树病虫生防现状,提出发展茶树病虫生防,促进茶叶绿色食品生产的主粟措施:1.加强茶树病虫生防的宣传工作,尽量减少或避免农药的使用,使茶叶中农残量符合绿色食品的卫生要求;2.建立茶叶绿色…  相似文献   

7.
现代茶叶产品与深加工产品的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丁勇 《福建茶叶》2000,(4):40-41
1 现代茶叶产品的开发现代茶叶产品是指以茶叶为主要原料 ,在加工理念、生产方法上有别于传统茶叶产品 ,并在开发过程中融入了一些现代高科技手段。其产品符合现代人对饮料要求“天然、营养、保健、回归自然”的消费时尚。1 1 有机茶的开发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 ,无污染的有机茶已引起国内外消费者的普遍关注。有机茶比绿色食品的要求更高 ,技术难度更大。有机茶选择在无污染的产地 ,按照“有机农业”的生产体系与方法生产出鲜叶 ;禁止使用人工合成的农药、化肥、除草剂等物品 ,只能使用有机肥 ,采用生物的、农业的措施和物理的方法防治…  相似文献   

8.
浅谈茶树病虫生防与茶叶绿色食品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茶树病虫生防对促进茶叶绿色食品生产的意义和茶叶中农残量的历史、现状及面临的新挑战角度,论述了生防在茶叶绿色食品生产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并详细叙述了茶叶绿色食品生产的主要技术措施和获得产品注册的程序,同时还总结了茶树病虫生防现状。提出发展茶树病虫生防,促进茶叶绿色食品生产的主要措施:1.加强茶树病虫生防的宣传工作,尽快减少或避免农药的使用,使茶叶中农残量符合绿色食品的卫生要求;2.建立茶叶绿色食  相似文献   

9.
建瓯茶叶卫生质量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饮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强,对纯天然、无公害、无污染的商品追求日趋迫切。在茶叶消费选择上,已不是单纯追求品质和口感风味,更加关心的是有否受农药、重金属及其它有害物质的污染,因此,茶叶卫生质量已成为当今世界贸易和人们消费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0.
杨芳 《福建茶叶》2002,(1):42-43
介绍了福建省绿色食品茶叶发展现状及特点,分析了目前绿色食品茶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发展福建绿色食品茶叶的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11.
试论福建省绿色食品茶叶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绿色食品茶叶系指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的茶叶产品。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规定,绿色食品的标准有四条:(1)产品或产品原料产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生态环境标准;(2)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生产操作规程;(3)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质量和卫生标准;(4)产品的标签必须符合《绿色食品标志设计标准手册》中的有关规定。一、发展概况国外如日本从70年代就开始试产“有机茶”。80年代又试制了“无农药茶”,许多商店都设有“有机茶”“无农药茶”专…  相似文献   

12.
茶叶历来被视为是人类健康的饮品,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茶叶的卫生指标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因而开发茶叶绿色食品是时代的要求。我国自1990年由农业部制定出茶叶绿色食品的标准,并于1991年O批颁布了17个茶叶绿色食品证书以来,全国掀起了发展茶叶绿色食品的热潮,并取得成效,我省近一、二年来已有几个]"'品获得茶叶绿色食品注册。福安市为我省主要)上茶县之一,走发展茶叶绿色食品之路已引起了各有关部[J的高度重视,并着手组织实施。本文就福安市走发民茶叶绿色食品之路的若干问题提出商讨,旨在抛砖引玉。一、福安市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杨芳 《福建茶叶》1999,(4):19-20
福建菜区生产开发绿色食品菜叶积极性很高,目前,我省已有11个企业,15个茶叶产品获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见下表),取得绿色食品标志的使用权。本文通过对已获得"绿色食品标志"的茶叶产品的综合考察,提出茶叶产品要达到绿色食品要求的主要综合栽培管理技术。1建立环境条件优良的绿色食品茶叶生产基地绿色食品是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绿色食品茶叶的标准之一,就是茶园(茶叶生产基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的生态环境标准,其主要包括大气、水、土壤等环境。对大气要求茶园及其周围不得有大气污染源,特别是上风口不…  相似文献   

14.
《茶世界》2008,(5)
德国的人均茶叶消费量在欧盟市场位居第五,但德国自身并不生产茶叶,全部依赖进口。进口的茶叶除供本国消费外,近一半经过再加工后出口到欧盟及其他成员国。中国是德国茶叶进口的主要来源国之一,尤其是绿茶。2000年之前,中国茶叶对德国出口势头良好。由于德国媒体报道有关中国茶叶含有农药残留问题,至使当年中国茶叶对德国出口量急剧下降。经过近年来的努力,中国茶叶农药残留已基本得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是茶叶生产和出口大国,长期以来我国茶叶出口量稳居世界前三位。据统计2015年我国茶叶出口32.5万吨,出口金额13.8亿美元。近年来我国茶叶出口量和出口价值总体上保持增长,但出口以市场饱和度较高、消费档次较低的亚非国家为主,欧盟、北美等高端市场拓展乏力,尤其对欧洲出口长期徘徊不前。除品牌、消费习惯等因素外,农药残留超标已成为阻碍我国茶叶出口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瓶颈。一方面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对进口茶叶实施越来越严  相似文献   

16.
本文较系统地叙述了绿色食品的发展,内涵和市场前景。阐述了生态环境对茶叶绿色食品的影响,特别是京农药杀虫剂不同种类的化学性质对环境的污染作了概括分析,与为国际对药的管理使用一致。  相似文献   

17.
我国自1990年由农业部农垦系统首次推出“绿色食品”(无污染、无公害、安全、营养的食品)以来,全国已有数十种茶叶产品获得了“绿色食品”标志。生产者通过发展茶叶“绿色食品” 的生产,提高了茶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取得了极其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福建具备发展茶叶“绿色食  相似文献   

18.
乌龙茶和花茶中的农药残留问题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我国参加WTO的时间已指日可待。我国茶叶的出口将面临一个更为开放的国际市场。总体而言入关对我国茶叶的出口是有利的 ,但也面临着一个竞争更为激烈的形势。近年来 ,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问题对我国茶叶的出口构成严重威胁 ,就是这个问题的一个反映 ,乌龙茶和花茶中的农药残留问题是其中最为严重的茶类。本文对乌龙茶和花茶中农药残留的现状、成因及对策作一讨论。1 现状农药残留是当前茶叶出口和内销中遇到的最大的卫生质量问题。特别是 1995年来针对我国即将入关 ,欧盟新颁布的农产品中农药的最大残留限量(MRL)标准上便有明显的“技术…  相似文献   

19.
陈瑞钦 《中国茶叶》2002,24(3):32-33
1.生产现状 闽北绿色食品茶叶生产起步于1997年,截止2000年底,已有10个企业13个产品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其中AA级1个,A级12个。已建成绿色食品茶叶生产基地面积2647hm2,年产绿色食品茶叶2425t,年产值5072万元,绿色食品茶叶面……  相似文献   

20.
闽北茶叶从1997年以来开展有机、绿色食品和无公害茶园基地建设、标志认证所取得成绩,绿色食品茶叶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今后茶叶发展要合理布局、建好绿色食品茶基地,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建立绿色食品茶叶市场体系,加大绿色食品茶叶宣传力度,配置相应机构、充分发挥茶业协会作用等管理措施,使闽北绿色食品茶叶不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