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软脚病是鹅的常见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尤其是入秋以后早晚温差大,在潮湿阴冷的环境中更容易引发软脚病,雏鹅更是如此。引发此病后,不仅会使雏鹅的生长发育受到阻碍,而且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我县发生一种雏鹅软脚症,其特点是软脚,胫骨上端增粗,骨质柔软,易弯曲,但食欲、体温和粪便尚属正常。本病的死亡率虽然不高,但发生较为普遍,患病的鹅群生长发育不良,且易并发其他疾病,严重降低养鹅业的经济效益。因此笔者于1984年起对该病做了病因的调查和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3.
鹅软脚病即病鹅软脚无力,撑不住身体,两腿呈螺圈形,运动障碍.雏鹅易患此病,其主要原因是舍内寒冷潮湿,缺乏光照,运动不足,缺乏矿物质,尤其是钙、磷缺乏或比例失调.患病严重时,商品鹅经济价值降低,种鹅则失去种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秋天早晚温差较大,潮湿阴冷的环境容易引发软脚病.鹅软脚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雏鹅更易发生.此病,不仅会使雏鹅的生长发育受到阻碍,导致腿部呈佝偻形,行走艰难.严重时可引起死亡.因此,应多加防治. 1 临床症状 雏鹅在10~30日龄的阶段时,最易引发软脚病,发病率高低不等,呈散发性.病鹅表现为精神沉郁、羽毛松乱,两脚发软无力,行走困难,容易跌倒,长骨骨端增大,无法支撑身体,常常伏卧.特别是胫骨增粗、弯曲或成骨珠状,致使跗关节骨质疏松,并且,由于跗关节和两翼长期着地磨损发炎,最终瘫痪.长期无法运动和觅食,会导致雏鹅生长缓慢;蛋鹅则产蛋量急剧下降,重者身体消瘦,毛色暗淡无光,治疗不妥或不及时,会衰竭而死.  相似文献   

5.
雏鹅沙门氏菌病是鹅的一种常见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是患病鹅排白色糊状或石灰样稀便.笔者根据我县养鹅业的实际情况,把该病的防治方法叙述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县养鹅户和养鹅数量显著增多,但由于雏鹅成活率低而导致养鹅成本较高,雏鹅死亡率约在21%左右。因此,要提高养鹅经济效益必须加强雏鹅的饲养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主要感染鸭、火鸡和多种鸟类的一种接触性传染性疾病。自2003年以来,我县陆续发现一些雏鹅发生鸭疫里默氏杆菌病,造成大批雏鹅死亡,未死鹅病愈后生长速度缓慢,饲料报酬降低,严重影响了养殖效益,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县养鹅业的重要细菌性疫病之一。从临床资料分析,20-30日龄的雏鹅发病率最高,  相似文献   

8.
软脚病是鹅的常见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尤其是入秋以后天气早晚温差大,在潮湿阴冷的环境中更容易引发软脚病,雏鹅更是如此。引发此病后,不仅会使雏鹅的生长发育受到阻碍,而且,对于产蛋鹅来说,产蛋率会降低,同时导致腿部呈佝偻形,行走艰难。更为严重时可引起死亡,势必会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因此,应多加防治。  相似文献   

9.
2003年6月15日,我县养鹅户王某饲养的2000只雏鹅发生腹部膨大、脐部肿胀、脐孔破溃等为特征的疾病,发病率为15%左右,经诊断为雏鹅卵黄囊炎及脐炎型大肠杆菌病。  相似文献   

10.
雏鹅沙门氏菌病是鹅的一种常见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是患病鹅排白色糊状或石灰样稀便。笔者根据我县养鹅业的实际情况,把该病的防治方法叙述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合浦县是广西鹅的传统产区 ,近年来 ,随着全县养鹅业的迅猛发展 ,鹅病及其危害也随之增加 ,其中小鹅瘟成为养鹅业的头号大敌。现将 2 0 0 0年春我县一养鹅场发生的小鹅瘟病例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 5日龄雏鹅 2 0 2只 ,生长良好。 6日龄时突然发病 ,当天发病 42只 ,死亡 2 8只。 3d内死亡 91只 ,死亡率为 45 5 %。成年种鹅未见发病。雏鹅病初无先驱症状 ,突然死亡几只。随后见病鹅精神不振 ,下痢 ,排灰白或淡黄绿色稀粪 ,鼻流浆液性分泌物 ,呼吸困难 ,喙部变暗 ,多数病鹅死前鸣叫 ,头颈扭曲 ,两腿抽搐或麻痹。病死雏鹅空肠和回肠都见急性…  相似文献   

12.
雏鹅发生绦虫病在吉林省尚未见报道。在我县柳条乡因大雨洪涝之后,于1986年7月28日至8月23日大批雏鹅发病死亡。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大学胡力生教授鉴定为三种绦虫感染所致。据我们对六户养鹅专业户的调查,共死亡2至4月龄雏鹅576只,占养鹅存栏1,215只的47.4%;占发病雏鹅936只的61.5%,现将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一年四季,鹅在各阶段(雏鹅期、中鹅期、成鹅期)均可发生软脚病,尤其是在雏鹅期更易患病。发病后,轻则生长发育受阻,产蛋母鹅产蛋率降低且腿部呈佝偻形,运动受阻;重则死亡,严重影响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4.
我县拉林乡新村村大坨子屯,12个养鹅户养鹅2321只,于1986年5月6日雏鹅开始发病死亡。由于没有及时诊断并采取防治措施,致使本屯所养的9~45日龄雏鹅83.3%发病,71%死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00元。  相似文献   

15.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雏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感染25日龄以内的雏鹅,25日龄以上很少发病,该病最早发病在雏鹅4~5日龄开始,多在7~10天左右发病,数日内波及全群,致死率高达90%.笔者对发生在我县某养鹅户暴发此病进行了诊断和防治,现报告如下,以供广大养鹅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我县宾西镇西川村刘某养鹅150只,10日龄雏鹅发病,用青霉素治疗未见好转,3天患病41只,死亡22只,于29日前来咨询,现将诊治过程报告如下:1 临床症状 该鹅雏2003年5月16日购进,已注射小鹅瘟疫苗,购进后一直在火炕上进行分群饲养,育雏条件良好。发病后病雏不饮水,不  相似文献   

17.
小鹅瘟是危害雏鹅的主要传染病。1987年6、7月间在我县的一些养鹅户中发生雏鹅的大量死亡。特点是:病程短,死亡率高。如×村一户养雏鹅96只,几天内就死亡90只;另一户养40只,死了25只,用抗菌素和磺胺类药物治疗无效。通过对病死雏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的观察以及实验室诊断、确  相似文献   

18.
笔者接到某养鹅户求诊:该户所养的一群12日龄雏鹅发生了一起以呼吸困难、腹泻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并有鹅陆续死亡,要求对其病鹅进行诊断.后经综合诊断为雏鹅的急性大肠杆菌病,并采取了相应措施,有效控制了疫病.现将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稻草轮作养鹅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稻草轮作 ,以草养鹅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种草养鹅实行圈养 ,省工省时 ,饲养 70天左右雏鹅成活率在 90 %以上 ,平均体重达 3千克左右 ,平均每只利润在 5~ 8元之间。现将我县部分农户稻田套种黑麦草养鹅取得的成功经验概括介绍如下 :1 稻草轮作 ,以草养鹅的经济效益根据对稻田套种黑麦草养鹅户的调查 ,平均每 0 .0 7公顷黑麦草可养鹅 12 0~ 15 0只 ,以割草圈养为主 ,自雏鹅养至 70天上市 ,鹅的平均体重在 3千克左右 ,0 .0 7公顷产值在 30 0 0元左右 ,净收入 6 0 0~ 10 0 0元 (受雏鹅价格和肉鹅的市场价格…  相似文献   

20.
7日龄雏鹅暴发吸虫病■张砀生(江苏省泗洪县畜牧兽医站211900)鹅的吸虫病,在临床上不像绦虫病那样常见,而7日龄雏鹅发生吸虫病则更为罕见,笔者从事兽医临床工作多年,仅遇见一起。一、发病经过,我县某养鹅专业户张某于6月28日从洪泽县某地购苗鹅800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