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试验塘2.5亩,平均水深1.5米,水源不足,水质清瘦。1982年11月曾投放草鱼136尾,鲢、鳙鱼469尾,鲤鱼200尾,平均规格2.6寸;1983年6月中旬又投放草鱼162尾,鲢、鳙鱼525尾,鲤鱼866尾,平均规格2.1寸。1983年4月,沿池塘四周用约1尺高  相似文献   

2.
<正>"分子标记选育建鲤品系"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根据生长相关分子标记富集数、体形和遗传距离进行多年选育和繁育的新品系。2017年在连云港东海县曲阳乡进行了养殖试验,总结如下。一、池塘条件分子标记选育建鲤品系养殖面积45亩,平均水深1.8米;其他鲤鱼品种养殖面积36亩,平均水深1.8米,均属东海县安峰山水库滩涂养殖区,  相似文献   

3.
<正>鲤鱼是北方地区的主要养殖鱼类品种,传统的鲤鱼品种存在着生长缓慢、鱼病发生率高、越冬成活率低、经济效益低等现象。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呼和浩特试验站从2009年开始引进推广福瑞鲤、中科3号、长丰鲢等优良品种,2013年呼和浩特试验站在土默特左旗示范县2814项目区乔庞村渔场进行主养福瑞鲤降本增效模式的研究试验。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8亩,池深2.0~3.0米,水深1.5~2.0米,保水性好,池塘为长方形,池形规整,池底平  相似文献   

4.
<正> 一、基本概况 1.池塘条件与配套设施:黄河鲤鱼原种场有成鱼池面积375.7亩,均为试验塘。鱼池共分四排,排与排之间均有进、排水渠道。西排为11口塘,面积150.22亩;东排21口塘,面积225.54亩。全场除东排有四口小塘,面积为20.4亩外,其余池塘规格基本一致。池塘为东西走向,水深1.6~2.5米,水源均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在急剧增加,越来越多的池塘受生活污水的污染,养殖成鱼产量普遍较低。有些鱼塘慢慢被废弃,变成一潭死水。如何充分合理地利用这样的污水塘 ?我们于 1999~ 2000年对我校的一口面积 2000米 2的污水塘进行建鲤鱼种培育试验,年产 3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就试验情况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一、具体方法  1.池塘条件:校内面积为 2000米 2的鱼塘,长方形,东西向,平均水深 1.3米,池塘淤泥 20厘米左右,水源补给除了雨水外全部是校内生活污水。  2.清塘消毒:在鱼苗投放前 10天左右带水清…  相似文献   

6.
<正>2008年2月-2009年6月底,我们在永安市大湖镇坑源村渔业科技示范户进行池塘主养鲤鱼试验,获得高产高效。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状况养殖池塘交通便利、电力充足,鱼池为新开池塘,保水性好,面积为4.5亩,水深2~2.5  相似文献   

7.
2011年3月份,四川省眉山市一鲤鱼主养池塘,过冬鲤鱼体表出现包块,经过诊断后,确诊为疖疮病。按疖疮治疗后,疫情得到控制,现就该病的治疗情况小结如下,以供其他养殖户参考。一、基本情况该发病池塘面积20亩,水深2~3米,主要养殖鲤鱼,混养部分花鲢和白鲢。池塘为多年养殖池塘,  相似文献   

8.
一、鱼塘概况与事件经过1.事故池塘基本情况该池塘位于我省合阳县黄河滩养殖基地,面积12亩,平均水深2米。主养鲤鱼,套养鲢鳙鱼,属典型的"80∶20"高产的生产模式,放养密度为5000尾/亩。池塘配套3千瓦叶轮式增氧机3台,自动投饵机1台。事故发生时鲤鱼规格400克/尾左右,池水颜色发黑,基本没有浮游植物。  相似文献   

9.
肖培弘 《内陆水产》2003,28(1):16-16
越冬池塘越冬池塘面积3300米2左右,池塘深度必须达2.0~2.5米,有效水深达1.2~1.8米、浮游植物生物量在25~50毫克/升的范围内较合适。只要渗漏不严重,有效水深1米以上的池塘均可作为生物增氧越冬池。越冬前要清塘,清除池底污泥,或将池水排干,晾晒3~7天,用生石灰浆全池泼洒。放鱼密度最大冰厚时,冰下平均水深超过2米的越冬池,放鱼密度为0.5~0.6公斤/米3,冰下平均水深不足1.5米的越冬池,放鱼密度为0.3~0.4公斤/米3。成鱼越冬池塘的密度不宜过大。施肥冬季施用无机肥可加快浮游植物的繁殖,浮游藻类是池塘生物增氧的源泉,在它们的生长繁殖过…  相似文献   

10.
匙吻鲟(Polyodonspathula)隶属于鲟形目,匙吻鲟科。本试验主要是对高寒地区肥水养鱼池塘套养匙吻鲟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目的是为今后匙吻鲟大面积推广奠定基础。一、材料和方法1.试验场地及池塘条件试验地点选在黑龙江省巴彦县成祥苗种繁育基地,池塘面积为10亩,长方形,南北走向,平均水深2.2米,底泥厚度10~15厘米。2.水源水源为地下井水,水量充足,无污染。3.苗种来源鲤鱼、白鲢夏花为苗种繁育基地自行发塘培育的,匙吻鲟苗种来自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分院。4.苗种放养鱼苗采用肥水下塘,鱼苗入池前15天采用干法清塘消毒,每亩池塘用生石灰…  相似文献   

11.
我国池塘主养鲤鱼已由过去粗养转为精养,已由过去粗放式经营转为集约化经营,大面积连片高产主养鲤鱼也陆续在各地形成,在主养鲤鱼的过程中鱼种、饵料、鱼病已成为能否高产的三个关键因素。在优质鱼种和优质饵料保证的前提下,综合防病技术是主养鲤鱼获得高产和稳产的最根本条件,现就池塘主养鲤鱼规范化防病综合技术分述如下。1 池塘综合防病条件池塘一般东西长、南北宽,面积5~10亩,水深3~35米,池底淤泥15~20厘米,池壁坚固,不渗水,坡比1∶15。池埂宽3米,不塌陷。进排水系统各自独立。每5亩池塘配3千瓦增…  相似文献   

12.
<正> 针对包头地区高寒、高碱度的特点,我们于1990年作了池塘主养鲤鱼创高产的试验。16亩试验池塘总产鱼10773公斤,平均亩产673.3公斤,其中鲤鱼总产9384.5公斤,平均亩产586.5公斤。每亩获纯利1488.4元。现将技术总结如下。一、鱼池条件及鱼种放养选东西向长,池深3米,有效面积16亩的池塘一口,配潜水泵一台,增氧机两台。4月25日以每亩2.5公斤漂白粉稍带水清塘,三天后注入井水和河水各半,水深1米,不施肥,并在鱼池向阳岸中间搭设2.5米高的饲料台。选杂交丰鲤为主养鱼种,鱼种用200ppm腐植酸钠洗浴20分钟。4月28日至5月1日放养鱼种,共28159尾,计2125公斤,平均每亩1759尾,132.8公斤。详见表1。  相似文献   

13.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池塘选择茂南区公馆镇下垌村刘梦绞养殖场1、2号池塘,其中1号池塘面积0.88公顷,2号池塘0.57公顷;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池塘为泥质底、进排水分渠,平均水深2.5米,最高水深3米,每口池塘分别设自动投饲机2台。  相似文献   

14.
一、池塘条件 选择一口面积为24亩的池塘作为试验塘。池塘为东西方向、长方形,水深平均可达2.2米,底泥厚20~30厘米。水源为地表河水,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交通便利,电力方便,池塘配自动投饵机一台。 二、试验方法 1.池塘准备 鱼种放养前,用生石灰  相似文献   

15.
2008年利用土池放养3~5厘米/尾锦鲤夏花进行了养殖试验,经过5个半月的养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有关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池塘试验池塘2个,池塘面积均为1660米2,水深1.2~1.6米,池塘长方形,东西走向,塘基高出水面0.5米。  相似文献   

16.
为了改革传统的养殖方法,探索池塘密放集约精养鲤鱼高产高效益养殖技术,通县梨园乡高楼金鱼场在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和通县水产局帮助下,开展大面积精养鲤鱼高产试验。1987年11月中旬在5个鱼池(每个鱼池面积在10—13.5亩)总水面55.5亩,水深2—2.2米,放养一龄鲤鱼鱼种106110尾,重11170.7公斤,平均每亩放鲤鱼1912尾,重201.3公斤,平均尾重105克。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一九八二年在本所试验塘与南县乌咀公社渔场的试验的考查分析,同时对华容县操军公社渔场和汉寿县水科所的高产试验塘进行初步调查,试图将这四种类型的池塘的生产性能作粗浅的剖析,以探讨提高池塘生产力的途径。一、池塘的生态类型与生产性能本所试验塘面积5.1亩,水深2.2米,属多年老塘,污泥30公分厚,间有外源肥水,乌咀池塘一九八○年新建,200亩共13口,水深平均一米,缺排灌设施,操军池塘也为一九八○年投产,200亩共18口,水深平均1.8米,排灌方便,汉寿水科所池塘178亩共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我市池塘养鱼单产和经济效益,1997年我市水产研究所科技渔场利用两口池塘44亩,进行了颗粒饲料驯化主养鲤鱼种生产试验,经过160天的饲养、共生产秋片鱼种30.164kg,平均单产685.5kg。其中,7排2号池塘总产为17.186.5kg,单产突破了781kg,鲤鱼秋片鱼种尾重250g,创建所以来历史最高水平。现将该试验地情况报告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1、池塘:池塘1口,面积22亩,呈长方形,东西走向,池底淤泥厚为20~30cm,平均水深1~1.3m。 2、水源:地下井水。  相似文献   

19.
<正> 为了解淡水鲳主要养殖生物学特性及其池塘养殖技术,我们在1986年试养的基础上,于1987~1989连续三年进行了池塘养殖技术研究。一、材料与方法试验用鱼池是本所菱湖工作站土池。1987年是4号池,面积396米~2,平均水深1.3米;1988年为1号池,面积333米~2,水深1.2米;1989年为5号池,面积333米~2,水深1.2米。放养前池水排干,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 1987年和1988年的试验用鱼种购自外省。1989年是本所上年人工繁殖的越冬鱼种。淡水鲳三年放养情况见表1。鱼种放养后用0.1ppm呋喃唑酮全池泼洒,以防感染。为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通县畜牧水产局于1982年5月至9月,在城关公社鱼场进行了当年白鲫和鲤鱼苗育成商品鱼的试验。该局于5月15日和26日在1.1亩的试验池中(平均水深1.2米),分别放养0.6~10.8寸/尾的白鲫及1~1.2寸/尾鲤鱼夏花共2,800尾,其中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