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宁南黄土区彭阳中庄小流域4种典型林分(山杏林、山桃林、山杏柠条林、山杏沙棘林)林下草本植被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样方-根钻法和Win RHIZO根系分析系统对不同林地0~30 cm土层的草本根系生物量和分布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以期揭示宁南黄土区不同人工林下草本根系分布特征,为研究区生态恢复和林分配置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各林地草本总生物量、总根长密度和总根系表面积密度均表现出山杏柠条和山杏沙棘混交林较大,山杏林和山桃林较小且相差不大。根系参数主要分布于0~10 cm,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各指标均呈现递减的趋势。0~30 cm土层不同径级的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基本以0~0.5 mm径级的根系分布最广,0~2 mm径级的细根所占比例较大,且随着根系直径的增加二者基本呈现下降趋势。不同土层不同径级的根长密度基本表现为0~0.5 mm>0.5~1 mm>1~2 mm>2~3.5 mm>3.5 mm。总体反映出混交林林下草本植被各根系参数相较于纯林在土壤表层占比均较高,能够有效改善表层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抗侵蚀性能。  相似文献   

2.
为了对阴山北麓林地土壤改良及未来植被合理配置、提高植被可持续建设与科学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采用样方法对研究区的油松林、沙棘林、柠条林、樟子松林、油松×樟子松混交林、油松×柠条混交林、沙棘×柠条混交林7种林分类型的土壤进行分层取样,对土样养分含量进行室内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7种林分类型均为土层深度加深,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含量逐层减少,土壤养分表聚作用显著,且乔木林地的土壤表聚效应要优于灌木林地;研究区基本为碱性土壤,p H值处于7.44~8.68之间,且随土层深度的加深而碱性增强,灌木林地的土壤碱性强于其他林地;研究区林分类型的不同对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均有显著性影响,对速效磷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调查了宁夏黄土丘陵区山杏沙棘混交林生长状况和生物量,分析了混交优势产生的机理,以期为发展山区人工林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山杏沙棘混交林中山杏平均树高比纯林高17.47%,生物量比纯林高127.7%,混交后山杏的树高和生物量均显著增加;混交林的林木固碳量是纯林的3.89倍.从生态功能来看,混交林土壤水分利用效率更高.混交林坡面径流量仅为纯林的25.1%,径流含沙量仅为纯林的59.7%,土壤侵蚀量仅为纯林的17.8%,混交林生态功能优势明显.由于沙棘根系可以与土壤中的弗兰克氏菌形成特殊的根瘤,并在根瘤中有效固定大气中游离的氮,因此土壤中氮素增高显然来自沙棘的根瘤固氮所补充的营养.沙棘与山杏混交以后,由于沙棘的根瘤固氮作用,大大增加了林地土壤氮素的供应.充足的氮素供应刺激山杏生长,因此其生长量和生物量均显著增加,林木覆盖度和林地固碳量均显著提升,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在生态建设中,该类型的混交林可作为固碳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以6年生"克瑞森"葡萄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滴水时间葡萄滴灌戈壁土壤水盐运移变化特征,分析了戈壁土壤中水和全盐在水平、垂直方向水盐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滴水时间变化,滴灌葡萄戈壁土壤含水量和含盐量呈规律性变化趋势。在水平方向上,土壤含水量明显随径向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土壤水分的最大值出现在滴头下方,并以滴头中央处向外围依次递减;而含盐量随着滴水时间延长离滴头越近处各土层含盐量最低,沿着外围含盐量逐渐增加,在0~40cm土层处盐分积累最多,在40~60cm盐分的积累逐渐呈减少状态。在垂直方向上,土壤含水量最大值出现在表层,0~20cm达到最大值,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土壤含水量开始下降;0~20cm土层含盐量滴水前滴头下最高,盐分积累较多,随着滴水时间的延长,盐分逐渐减低,20~60cm含盐量最低。因此在滴灌条件下,戈壁土壤水分和盐分具有沿径向分布的规律,水分分布呈洋葱状,盐分分布向洋葱状外围延伸。  相似文献   

5.
以盆栽山杏为试材,人为控制土壤含水量,采用LI-1600稳态气孔仪和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不同土壤含水量的盆栽山杏生理指标进行观测,研究土壤含水量对山杏蒸腾速率与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山杏蒸腾速率、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变化差异显著。当土壤体积含水量在7%以下时,山杏气孔导度很低,蒸腾速率日变化也不明显。当体积含水量为12%时,蒸腾速率、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随着土壤水分的增加而升高,而且日变化明显。土壤含水量越低,山杏叶片气孔导度与蒸腾速率和光合速率的相关性越差。通过对比,山杏光合作用适宜土壤体积含水量为17%左右,该状态下山杏的水分利用效率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6.
冯伟  李卫  杨文斌 《北方园艺》2019,(6):108-115
以毛乌素沙地覆盖度>90%的油蒿、50%~60%的沙柳、35%~40%的樟子松固定沙丘为研究对象,流动沙丘为对照,采用自动监测系统实时监测降雨、0~200 cm土壤含水量及200 cm以下渗漏量,分析5—11月不同固沙植被下沙丘土壤水分动态差异,以期为固沙植被稳定性评价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较低覆盖度樟子松与高盖度油蒿、沙柳相比更具固沙优势。3种固沙植被表层0~30 cm土壤水分受降雨影响大,对>20 mm降雨均产生响应;60~200 cm土壤水分时间变化特征存在差异,樟子松与对照变化趋势一致,油蒿和沙柳仅对40 mm降雨产生响应;0~200 cm土壤水分垂直变化没有相同规律,变异性较大,樟子松变幅最大,为(5.03±3.09)%;深层渗漏特征基本一致,均有极少量水分渗漏到200 cm以下。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枣林根区土壤水分和温度进行长期连续定位观测,研究了枣林土壤水分和温度的季节变化规律及土壤剖面水分运动和温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枣林0~280cm土层水分波动在垂直方向随土层加深而减弱;生育期内0~100cm土层水分波动强烈,休眠期则相对稳定。0~100cm各层地温年变化均呈正弦曲线,浅层地温波动较大;不同深度土壤温度季节变化特征相似,土壤温度最大值、均值和变异系数均随土层加深而减小。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塞罕坝地区不同植被地表土壤动物群落特征,分别以白桦林、阔叶混交林、落叶松林、针阔混交林、云杉林、草甸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7月采用陷阱法采集不同植被土壤动物并对其群落组成、结构及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6种植被样地中共获得土壤动物8 351头,隶属5纲19目96科186种,优势类群为盲蛛目、弹尾目、膜翅目、鞘翅目和双翅目。白桦林、落叶松林、阔叶混交林和针阔混交林土壤动物类群数均显著高于草甸和云杉林;落叶松林土壤动物个体数显著高于其他林分。各植被类型之间土壤动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无显著差异。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显示不同植被地表土壤动物的空间分布差异显著,且土壤动物个体数与林分内凋落物生物量、厚度、全氮、全磷、全碳含量及土壤容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可见,塞罕坝地区不同植被类地表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和分布存在一定差异,地表环境因子是影响其组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以陕北黄土丘陵区30个撂荒地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序列代时间系列方法,分析了撂荒地土壤含水量的月动态、年际变化以及土壤容重的时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撂荒演替使得土壤容重变小;在垂直剖面上,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土壤含水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撂荒地立地间土壤含水量变化趋势为:阴坡>半阴坡>半阳坡>阳坡;撂荒地土壤含水量月变化趋势为:7月>8月>9月>10月>5月>6月;土壤含水量的年际动态为2005年土壤含水量高于2006年和2007年.3个年份的共同趋势为:撂荒演替前期,土壤含水量较高;随着演替时间的延长,土壤含水量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以华北落叶松桦木混交林、山杨桦木混交林和油松蒙古栎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6~9月间的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实时监测,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桦木混交林、山杨桦木混交林和油松蒙古栎混交林土壤含水量变动范围分别为5.67%~15.43%、7.10%~24.23%、2.25%~14.57%,土壤水分调节层分别在50cm、20cm、30cm,土壤蒸发总量分别为43.1cm、38.1cm、50.2cm;3种林地7月份土壤蒸发量最大,导致土壤含水量最低。  相似文献   

11.
冀北地区的山杏林大多生长在土壤瘠薄的山地上,由于立地条件差,一般进入25年生左右,山杏树就树势衰弱,树体老化。表现为内膛枝条枯死,先端枝条焦枯,只有个别枝结少量果实,所结的果、核较小,且出仁率降低,产量非常低。为开发山杏林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对这些衰老的山杏林需进行更新复壮改造,其配套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2.
邱翠玲 《花卉》2015,(9X):63-64
毛竹在我国分布范围非常广,且其经济价值很高。本文主要对福建泉州的毛竹笋用林、材用林、油桐混交林、杉木混交林、油茶混交林这五种林分土壤水分物理性质进行比较分析。从最后的结果可以看出毛竹杉木混交林里面的土壤容重是相对最小的,最大的是毛竹笋用林。在五种不同经营方式下,这些毛竹林实际总孔隙度是50.7V%到70.24V%,不同毛竹林中的表层土壤所具有的最大持水量以及平均毛管持水量都是不一样的,其中毛竹杉木混交林最大,其次是毛竹油茶混交林,再就是毛竹材用林,最小的是毛竹油桐混交林。  相似文献   

13.
余剑 《现代园艺》2014,(21):70-71
以鹰瑞高速公路边坡和互通绿化区为研究对象,采用TDR法,开展不同模式的互通区、边坡区土壤水分夏季动态的监测,结果表明:(1)互通绿化区2种模式(乔木模式、灌木模式)之间夏季水分动态规律:0~10cm、10~20cm两土层的变化幅度大于20~30cm、30~40cm,总体趋势是7月9日之前比较平稳,随后逐渐增加并达到一个峰值后逐渐下降并趋于平稳。(2)2种边坡绿化区的变化规律比较一致,但在含水量高峰期岩质边坡略高于土质边坡。(3)互通区土壤水分日动态总的变化趋势均为06:00到18:00点,土壤含水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午后略有波动,但无明显峰值。(4)相比互通区,边坡土壤含水率的日波动比较大。  相似文献   

14.
刘美勤 《花卉》2016,(12):73-74
本文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植被分布特点进行了研究,发现其植被分布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从低处向高海拔处依次分布着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山地矮林和山地草甸等主要植被,其中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是保护区的主要植被类型,占到保护区总面积的85%以上。此外,本文对保护区内的植被类型和特殊的植被分布情况如"旗冠树"、"不老松"等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以全面揭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内植被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5.
采用野外定位观测法,对江苏省南京地区蓝莓园0~60cm不同深度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进行监测分析,并基于水量平衡法计算蒸散量,研究探讨该地区蓝莓园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特征、蒸散耗水规律及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0~60 cm土层内,土壤含水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升高;受降水和季节变化等综合因素影响,果园土壤水分在3月下旬到5月中旬持续降低,在6月初到8月底呈现波动变化;试验蓝莓园4—8月蒸散总量为1 046.5mm,同期自然降水量为1 045.7 mm,但降水集中期与蓝莓需水关键期并不完全吻合。因此,南京地区蓝莓园需在蓝莓需水关键期视土壤墒情及苗情适时进行灌溉补水。  相似文献   

16.
2017—2020年连续4年对山东省栖霞市常规管理模式下苹果园不同土层土壤电导率和pH值进行定点研究,探明苹果园土壤电导率和pH值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趋势,以期为苹果园的土壤改良和合理施肥提供科学的依据。结果表明,在苹果园0~80 cm土层,土壤电导率和pH值均呈现对数正态分布,全距呈下降趋势,变幅逐渐减少,最大变幅出现在0~20 cm土层,电导率和pH值的变异系数均呈现中等变异。在时间维度上,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苹果园土壤电导率和pH值均呈上升的变化趋势;在垂直剖面方向上,土壤电导率整体呈“下降”型分布,最大值0.35 mS/cm出现在0~20 cm土层,存在明显的表聚现象;土壤pH值在0~40 cm土层的表现为下降趋势,40~80 cm土层又呈现上升趋势,最大值为5.93,出现在60~80 cm土层,整体呈“V”形变化趋势。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0~20 cm土层,种植年限与土壤电导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pH值呈负相关,在20~80 cm土层,种植年限与土壤电导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而与pH值虽然呈正相关但随土层深度的增加相关性逐渐变弱至无相关性,说明苹果园耕作层土壤电导率和pH值的...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沙棘人工林对冀北坝上沙化土地的改善效果,以坝上沙化土地的沙棘林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样地,测定其风速并计算防风效能和地表粗糙度,研究沙棘林的防风固沙效应;通过设置样方,利用丰富度指数(R0)、Simpson指数(D)、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E)分析沙棘林地和荒坡地植物物种丰富度和结构特点;通过做土壤剖面,测定沙棘林地和荒坡土壤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沙棘林地和荒坡的粗糙度均随着季节呈逐渐升高的趋势,且沙棘林地的粗糙度大于荒坡,防风效果显著;沙棘林地的草本植物种比荒坡多8种,物种更丰富,且群落结构更为稳定;沙棘林地各土层土壤的自然含水率、持水量、孔隙度和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均显著高于荒坡,沙棘林地土壤pH值范围为6.24~7.08,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4.75~16.71 g/kg之间,均显著优于荒坡。由此可见,在冀北坝上沙化地区种植沙棘,可促进防风固沙,提高植物物种丰富度和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相似文献   

18.
以冀北山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与油松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坡位气象因子、立地因子等方面的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内测定点温湿度均高于油松林,同一林分内温度差异不显著.落叶松林内照度随着海拔增加逐渐增大,油松群落内坡底照度最高.油松、落叶松群落随着海拔的增加,各样地相同土层间土壤质量含水量、饱和含水量、相对含水量逐渐减小,相同海拔落叶松林样地各土层水分指标均高于油松林.油松各样地内土壤容重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且随着海拔的增高,各样地相同土壤层次容重值增大.落叶松林变化均不显著.油松各样地土壤孔隙随着土层深度和海拔的增加均变小.落叶松林变化均不显著,但在相同土层上落叶松林土壤孔隙多于油松林.油松林地土壤颗粒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落叶松林则增大.油松及落叶松群落坡中样地土壤颗粒均较大.2个林分土壤pH随着土壤层次的增加而增加,土壤养分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递减;随着海拔增高,相同海拔落叶松林内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钾含量均高于油松林,而速效磷则相反.  相似文献   

19.
姜魁  金研铭 《北方园艺》2012,(5):154-157
对长春市朝阳区不同功能绿地下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的基本理化状况及微生物含量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功能区土壤微生物含量随有机质、含水量变化表现为公园绿地广场绿地学校绿地居住区绿地;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微生物含量变化表现为乔灌草灌草地;细菌变化较大,占有较大比例,而放线菌、真菌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苹果梨树盘内土壤养分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苹果梨树盘内土壤养分状况的调查和分析表明,苹果梨树盘内20 cm~40 cm(厘米)土层和40 cm~60 cm(厘米)土层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季节性变化幅度较大,呈现出高-低-高-低-高的规律性变化;全磷和速效磷与有机质含量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苹果梨根系对碱解氮的吸收高峰是在夏季(7月中旬),对钾的吸收高峰是在果实迅速膨大期(8月中旬).苹果梨树盘内不同土层土壤温度在4月中旬~8月中旬均呈上升趋势,8月中旬土壤温度达到最高值,随后呈现缓慢下降趋势.苹果梨树盘内0 cm~20 cm(厘米)土层的土壤含水量远远高于下两层土壤,各土层土壤水分季节性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