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蔬菜中硝酸盐超标比较突出,对人们身体健康构成了威胁.硝酸盐在细菌作用下可还原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可使血液中毒,致使人体出现头昏缺氧症状;同时亚硝酸盐可与人体摄入的其他食品、医药品、残留农药中的次级胺反应,在胃腔中形成强致癌物--亚硝胺,这是消化系统癌变的罪魁祸首.控制硝酸盐不超标是蔬菜生产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蔬菜中亚硝酸盐有可能是比农药危害更大的一种成分。人们膳食中80%以上的亚硝酸盐来自于蔬菜,而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超标现象已相当严重,这对人体健康是一大威胁。通过施肥技术的改进及其它措施,可以将蔬菜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以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  相似文献   

3.
蔬菜中亚硝酸盐有可能是比农药危害更大的一种成分.人们膳食中80%以上的亚硝酸盐来自于蔬菜,而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超标现象已相当严重,这对人体健康是一大威胁.通过施肥技术的改进及其它措施,可以将蔬菜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以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  相似文献   

4.
蔬菜是一种极易累积硝酸态氮的植物,人们摄入的硝酸盐中,80%-90%来自蔬菜。硝酸盐本身对人体无害,但在人体内被还原成亚硝酸盐,人体如果累积过多亚硝酸盐,可导致高铁血红蛋白症,而且亚硝酸盐还可与人体内的胺类物质反应,形成强力致癌物——亚硝胺。因此,控制蔬菜中硝酸盐的累积,对保护消费者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副食品,它为人们提供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但蔬菜又是容易富集硝酸盐的作物。研究表明,人体摄入的硝酸盐大部分来自蔬菜,约占70%~80%。而现代医学证明,人体摄入的硝酸盐在细菌的作用下可还原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可使血液的载氧能力下降;另外,亚硝酸盐可与人类摄取的其他食品、医药品、残留农药中的次级胺(仲胺、叔胺、酰胺及氧基酸)反应,在胃腔中形成强力致癌物——亚硝胺,从而诱发消化系统癌变。减少蔬菜中的硝酸盐积累,施肥技术是关键,尤其是施用氮肥对蔬菜中硝酸盐含量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大棚蔬菜若施用肥料不当,不仅会导致土壤板结,引起蔬菜肥害,而且还会使蔬菜硝酸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超标,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在大棚蔬菜生产上,一定要慎施化肥,科学施肥.大棚蔬菜科学施肥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施肥对蔬菜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硝酸盐、亚硝酸盐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危害,已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研究表明,人体摄入的硝酸盐有81.2%来自蔬菜.在细菌作用下,硝酸盐可还原成亚硝酸盐,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为研究不同肥料品种、不同氮肥用量、生物肥、叶面肥的应用等措施对蔬菜中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特进行了相关试验,以通过改进施肥技术来降低蔬菜硝酸盐含量,提高蔬菜品质.  相似文献   

8.
《现代农业》2004,(2):32
硝酸盐对人体的危害早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研究证明,硝酸盐在人体内经微生物作用可被还原成有毒的亚硝酸盐,它可与人体血红蛋白反应,使之失去携氧功能,造成高铁血红蛋白症,长期摄入亚硝酸盐会造成智力迟钝。据报道,亚硝酸盐还可间接与次级胺结合形成强致癌物质亚硝胺,进而诱导消化系统癌变,如胃癌和肝癌。人体摄人的硝酸盐有81.2%来自蔬菜。因此,控制蔬菜中硝酸盐含量的过多积累,是减少对人体危害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王豫 《青海农技推广》2009,(2):45-45,47
在蔬菜生产中,由于农户对蔬菜需肥特点了解不够全面,往往为丰产而大量盲目施肥,即"无节制"的施肥。这样不仅会导致土壤板结,引起蔬菜肥害,而且还会使蔬菜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超标,危害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10.
佛山市郊菜地土壤和蔬菜硝酸盐污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采样调查分析了佛山市郊部分蔬菜生产基地的土壤、蔬菜硝酸盐与亚硝酸盐累积状况。结果表明,佛山市郊菜地的土壤硝酸盐污染严重,平均含量高达278.69 mg/kg,已达到极高水平;不同蔬菜的硝酸盐含量差别很大,以叶菜类蔬菜硝酸盐含量超标最严重,有30.4%的叶菜类蔬菜硝酸盐含量超过3 100 mg/kg的四级严重污染标准,处于严重污染状态,而瓜类、茄果类蔬菜中硝酸盐含量较低;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普遍较低,均未超标。在分析探讨土壤、蔬菜硝酸盐积累的原因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由于蔬菜生产中超量施用化肥,造成硝酸盐及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大量积累。据研究,蔬菜硝酸盐含量超标,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就成了有害物质,人长期食用,可患高铁血红蛋白病;亚硝酸盐可与次级胺结合形成亚硝胺,75%左右能使动物致癌,人类摄入的硝酸盐81.2%来自于蔬菜。所以,生产无公害蔬菜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2.
聊城市蔬菜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桂平  张明  董蕾  赵静静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3):123-125,138
随机采集了聊城市区的夏季和冬季不同种类蔬菜样品,分析了蔬菜样品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结果表明,所检测的16种蔬菜、112份蔬菜样品中,叶菜类蔬菜硝酸盐平均含量最高,其次是豆类、瓜类和根菜类蔬菜;茄果类蔬菜中硝酸盐含量最低。采用国家标准(GB18406.1-2001)进行评价,在所检测的112份样品中,有57份样品硝酸盐含量超标,占样品总数的51%;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相对较低,均不超标。以WHO/FAO规定的日允许摄入量(ADI)换算得到的标准评价了蔬菜中硝酸盐的污染状况,得出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控制聊城市蔬菜的硝酸盐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13.
蔬菜生产和加工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问题已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文章对蔬菜中硝酸盐与亚硝酸盐污染与防治措施进行了综述,认识和理解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来源,采取必要的控制方法,以避免硝酸盐及亚硝酸盐对人体所形成的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14.
大棚蔬菜若施用肥料不当,不仅会导致土壤板结,引起蔬菜肥害,而且还会使蔬菜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超标,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在大棚蔬菜生产上,一定要科学施肥,慎施化肥。大棚蔬菜科学施肥应注意以卜七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福州市蔬菜硝酸盐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蔬菜易于积累硝酸盐,人体积累的硝酸盐70%~80%来自于蔬菜[1].现代医学证明,在人体内,硝酸盐可被细菌还原成亚硝酸盐.如果亚硝酸盐在人体内积累过多,一方面可直接使人缺氧中毒,产生高铁血红朊病;  相似文献   

16.
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副食品 ,它为人类提供丰富而又廉价的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 ,但蔬菜又是一种容易富集硝酸盐的作物 ,研究表明 ,人体摄入的硝酸盐大部分 (占 70 %~80 % )来自蔬菜[1 ] ,虽然硝酸盐本身对人体无害或毒害性相对较低 ,但现代医学证明人体摄入的硝酸盐在细菌的作用下可还原成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可使血液的载氧能力下降 ,从而导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婴幼儿尤为如此[2 ] ;另一方面 ,亚硝酸盐可与人类摄取的其他食品、医药品、残留农药等成分中的次级胺 (仲胺、叔胺、酰胺及氨基酸 )反应 ,在胃腔中 ( pH3…  相似文献   

17.
硝酸铵和其他硝态氮肥一般不宜旋用于蔬菜硝态氮肥施入菜田后,会使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成倍增加,硝酸盐在人体中容易被还原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是一种剧毒物质,对人体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3种蔬菜中硝酸盐与亚硝酸盐的含量与变化。[方法]以大白菜、甘蓝和马铃薯为试材,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3种蔬菜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并分析3种蔬菜在不同贮藏温度和不同贮藏时间下硝酸盐与亚硝酸盐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大白菜、甘蓝和马铃薯的硝酸盐含量分别为7.1×102、5.1×102和2.5×102mg/kg,3种蔬菜的亚硝酸盐含量均未超标。无论在4℃还是在15~18℃条件下贮藏,3种蔬菜的硝酸盐含量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3种蔬菜的亚硝酸盐含量可维持3~5 d基本不变,但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其含量均呈上升趋势。[结论]该研究为深入研究贮藏条件对蔬菜硝酸盐与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蔬菜极易富集硝酸盐,人体积累的硝酸盐中81.2%来自蔬菜.现代医学证明,在人体内,硝酸盐可转化成亚硝酸盐,如果亚硝酸盐积累过多,既可直接使人缺氧中毒,产生高铁血红朊病;又使亚硝酸盐与次级胺形成亚硝胺,人体内亚硝胺的累积会诱发消化系统发生癌变.当前在蔬菜生产上,盲目超量施用化学氮肥,致使土壤养分失衡,蔬菜卫生质量退化,硝酸盐残留量剧增,大大超过限量标准.本试验通过施用不同氮肥用量、不同氮肥品种对蔬菜中硝酸盐残留量的影响,并通过不同施肥措施降低蔬菜中硝酸盐残留量,使其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食品中硝酸盐限量标准(ADI值为3.6mg/kg体重),保障城乡人民健康.  相似文献   

20.
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副食品,全国人均蔬菜占有量已达到250kg/人·年,远远超过世界平均120kg/人·年的水平。它为人们提供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但蔬菜又是容易富集硝酸盐的作物。研究表明,人体摄入的硝酸盐大部分来自蔬菜,约占70%~80%。而现代医学证明人体摄入的硝酸盐在细菌的作用下可还原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可使血液的载氧能力下降;另一方面,亚硝酸盐可与人类摄取的其他食品、医药品、残留农药中的次级胺(仲胺、叔胺、酰胺及氨基酸)反应,在胃腔中形成强力致癌物棗亚硝胺,从而诱发消化系统癌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