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印尼是全球天然珍珠生产和出口大国,印尼产的南洋珍珠占全球供应量的43%,享有"皇后珍珠"的美称。2016年4月6日,由环球网和印尼驻中国大使馆共同组织的"中国网络名人印尼行"代表团来到了巴厘岛的近邻龙目岛,参观当地的珍珠养殖场,了解南洋珍珠的加工工艺。据当地珍珠养殖场的工人介绍,一枚珍珠从培育蚌壳到最终收获珍珠需要长达4~6年的时间。整个培育过程包括多个程序:人工育苗、幼蚌养殖、插入珠核以及珍珠采收。人工培育出来的幼蚌只有  相似文献   

2.
董海 《现代渔业信息》2011,26(11):33-33
兰溪市南峰养殖场位于兰江街道外董村,以前主要进行珍珠养殖,随着珍珠市场行情的日渐萎靡,珍珠养殖效益面临入不敷出的局面。在兰溪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的积极引导下,由以往"珍珠为主、养鱼为辅"的模式逐步转变为如今的"虾鱼蚌高效混养"模式。  相似文献   

3.
推动淡水珍珠养殖业转型升级的思考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中国的淡水珍珠产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位,但其销售额却不到世界珍珠销售额的10%,可以说,我国淡水珍珠的质量与数量严重脱节,急需转型升级。鉴于此,本文作者从现状、困境成因两方面谈了我国淡水珍珠养殖业目前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作者又从净化公共水域、净化养殖尾水、污染土地"排毒"三方面分析了推动我国淡水珍珠养殖业从"环境的污染者"向"环境的净化者"转变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广西所产珍珠也称"合浦南珠",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历史悠久,名闻中外。广西北海是"南珠"的故乡,市辖铁山港区营盘镇沿海、涠洲岛及防城港白龙尾珍珠湾一带,是我国海水珍珠的主要产地。1958年,我国第一颗人工养殖海水珍珠就在此诞生。经过40多年的发展,广西珍珠养殖业已初具规模,年产海水珍珠8~10 t,产品远销国内外。然而,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淡水珍珠养殖资源十分丰富,条件优越,作为历史悠久的民族传统产业,淡水珍珠养殖经过40多年几代人的艰难探索、不断完善和跨越式发展,现已成为世界珍珠生产大国,珍珠产量占世界90%以上,并形成了养殖、加工、专业市场和外贸出口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淡水珍珠是我国少数几种能在国际市场起主导作用的出口产品,是农民致富的重要手段,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为了解决传统"施肥养蚌"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通过试验、示范,已形成成熟的"鱼-蚌"混养生态养殖模式,并得到广泛推广应用,为淡水珍珠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6.
<正>2010北京金鱼锦鲤大赛上天津的于维亮先生培育的皮球珍珠鳞金鱼获得了珍珠组的冠军,笔者于赛后前往天津,拜会了于先生。于维亮先生饲养的皮球珍珠的七大特色:1.形圆:皮球珍珠鳞顾名思义,首要的就是形如球。"老鼠头、皮球肚、端肩膀、细(束)尾根"的特点在于先生培育的皮球珍珠上皆有体现。  相似文献   

7.
马氏珠母贝是我国培育海水珍珠的主要贝类,主要用于生产规格6~8毫米的有核珍珠,其培育的珍珠被称为"南珠"。近年来,不少育苗场在马氏珠母贝育苗过程中出现浮游幼虫死亡率高、变态率低、后期贝苗"掉板"等现象,导致育苗产量低、失败率高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8.
正作为广东省汕头市2016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的重头戏之一,世界砗磲珍珠博览馆开馆仪式暨科普讲座体验活动日前在汕头绍河珍珠科技园举行。砗磲,是软体动物门双壳纲的海洋动物,也是海洋中最大的双壳贝类,被称为"贝王",可作佛珠及装饰宝石。世界砗磲珍珠博览馆汇集的砗磲及其所产珍珠主要来自南中国海、太平洋和印度洋海域,涵  相似文献   

9.
《水产科技》2007,(5):15
作为"中国珍珠之乡",湖南汉寿县自实施渔业科技入户工程以来,珍珠产业发展如鱼得水,产业科技含量明显提高,生产规模逐步扩张,珍珠市场亦是空前繁荣。占  相似文献   

10.
正三角帆蚌是我国目前最主要的淡水育珠蚌,上海海洋大学培育的三角帆蚌"申紫1号"是以产紫色珍珠比例高为显著特点的新品种,配套优良养殖技术是推广该新品种的必要条件。但我国现行"施肥→培育浮游生物→养殖河蚌→收获珍珠"的养殖模式所存在的养殖风险大、养殖水体富营养化、三角帆蚌病害频发等弊端,已严重打击珍珠养殖户的养殖信心,并引发部分地区出台限养或禁养淡水珍珠蚌政策。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